【專欄】烏克蘭最嚴酷的冬天:當寒冷比戰火更致命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的戰場情勢屢經波折。雖然外界對前線攻防的關注從未間斷,但真正決定這場戰爭能否延續的關鍵,或許並非某場突擊或一段談判,而是冬天的到來。本文根據倫敦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陸戰高級研究員傑克·沃特林(Jack Watling)於11月11日發表於《FOREIGN AFFAIRS》的分析,探討這場戰爭如何在寒冬中進入最嚴酷的考驗。
烏克蘭正面臨第三個戰爭冬季。這不僅是軍事上的挑戰,更是一場對能源、後勤、士氣與國際支持的全面測試。當雪與寒風再次席捲基輔與哈爾科夫,戰場上槍砲聲的間歇與能源網路的崩壞,正構成烏克蘭社會的雙重壓力。
能源基礎設施的崩解與修復困局
俄軍在過去一年持續以導彈與無人機攻擊烏克蘭能源系統,企圖削弱烏方的民生後勤。這種戰略雖非新鮮事,但在能源儲備與防空彈藥日益吃緊的情況下,其破壞力正逐步放大。去年冬季,烏克蘭電力網曾一度陷入長達數週的癱瘓,而今情勢更為嚴峻。
能源部官員指出,雖有部分電廠與輸電設施在春季完成修復,但關鍵設備如變壓器與高壓電纜,已無法在短時間內再度替換。國際援助雖陸續抵達,卻受限於物流、海關與俄軍的持續轟炸,使得能源修復始終難以形成穩定循環。隨著冬季耗能高峰來臨,全國多數城市被迫實施輪流供電,部分地區甚至每日僅能供電四至六小時。
此外,能源供應不僅關乎民生,亦直接影響軍事行動。許多野戰指揮所、雷達站與無人機控制中心皆需穩定電力。當燃料短缺疊加氣候惡劣,戰場指揮能力將受到極大限制。
士氣與戰略的臨界點
隨著戰事持續膠著,士兵與平民的心理疲憊日益明顯。烏軍在過去夏季的反攻雖取得部分進展,但未能突破俄軍的縱深防禦,使戰線再次陷入相對靜止。前線士兵長期暴露於極端氣候與炮火威脅下,身心壓力劇增。根據烏軍後勤單位統計,僅心理與體能耗損造成的非戰鬥減員比例,已接近所有受傷病例的四分之一。
士氣的維繫仰賴兩個支柱:補給與希望。若前者不足,後者將隨之崩塌。近月來,前線部隊多次反映武器、保暖裝備與醫療物資不足。雖然北約國家持續供應,但因美國國會延宕對烏援助預算審議,補給節奏出現明顯間斷。當華盛頓政治分歧拖延資金撥付,戰壕中的士兵就得用更少的資源撐過更長的寒冬。
另一方面,社會層面的疲憊亦在蔓延。基輔與利維夫雖仍保持基本運作,但消費、工業生產與出口皆下滑。根據烏克蘭央行10月統計,工業產出年減約8%,國家財政赤字持續擴大,通膨率也回升至12%以上。當前線無法明顯推進、內部生活日益艱難,社會對勝利的信念難免出現動搖。
俄羅斯的持久戰策略
俄方深知時間與氣候可成為最有效的武器。莫斯科的戰略已從快速進攻轉為持久消耗,意圖讓烏克蘭在能源、人口與財政三方面逐漸崩解。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透過國內動員與經濟調整,確保軍工體系持續運作。儘管受到西方制裁,俄羅斯2025年度軍事預算仍成長約70%,創戰後新高。
俄軍正以「壓力持續化」方式進行攻擊:頻繁的小規模導彈襲擊、無人機騷擾與電子干擾,不僅消耗烏軍防空系統,也使民眾長期處於不安中。這種心理與物理雙重壓力,目的在削弱烏克蘭社會韌性,讓外界逐漸接受戰爭「可凍結」的現實。
與此同時,俄方亦在外交上謀求突破,試圖說服部分歐洲國家接受「局部和平」或「暫時停火」方案。若歐洲內部出現對援助烏克蘭的分歧,將直接削弱其整體談判籌碼。俄羅斯並非急於取勝,而是意在拖垮對手。
西方支援的搖擺與歐洲的冬季焦慮
俄國持續攻擊烏克蘭民宅。圖/X畫面
冬季不僅考驗烏克蘭,也考驗歐洲的政治與能源韌性。雖然北約成員國已多次重申對烏支持,但隨著能源價格波動與國內政治壓力升高,部分歐洲社會出現「援烏疲勞」的現象。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資料,歐洲天然氣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5%,而法國、德國等國的民間支持度已有下降趨勢。
美國在援烏問題上同樣陷入爭議。川普在多場公開談話中指責現政府「把美國資金浪費在他國戰爭上」,這種言論對美國國會保守派產生了不小影響,使追加援助案數度受阻。若2025年底前新一輪援助無法通過,烏克蘭恐被迫減少軍事行動規模,集中防守戰線。
歐洲的戰略困境在於:既不願讓烏克蘭失敗,也不願承擔無限支出。這使得西方支援的節奏更趨不穩定,讓烏方在最需要外援的冬季陷入孤立無援的風險。
結語
烏克蘭的第三個戰爭冬季,將是一場全面的考驗。能源、後勤、士氣與國際政治交織成一張密網,任何一處崩裂都可能牽動整體戰局。面對寒冷與飢餓,烏克蘭人民仍以頑強意志撐持國家的運作,但這種信念需要外界持續支撐。若西方援助遲疑、若俄羅斯的消耗戰奏效,戰爭可能進入長期僵局,甚至迫使烏方接受不平等的妥協。
沃特林在分析中指出,勝負或許不會在戰場上一次決定,而是在社會能否撐過冬天的堅忍之間。對烏克蘭而言,這個冬天不僅是自然的嚴酷,更是國家意志與國際秩序的臨界點。當雪覆滿前線壕溝,整個歐洲的未來也正凍結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
其他人也在看

烏克蘭情報:朝鮮供應俄羅斯武器耗盡 上個月給的舊貨不堪用
[Newtalk新聞] 烏克蘭國防情報局副局長斯基比茨基(Vadym Skibitskyi)稍早透露,朝鮮已大幅減少對俄羅斯的彈藥供應。朝鮮自2023年以來提供俄羅斯650萬枚砲彈,但今年的供應量卻下降了一半以上,到了上個月提供的更大部分不堪使用。 烏克蘭通訊社RBC Ukraine稍早報導,斯基比茨基指出朝鮮減少供應俄羅斯彈藥的原因很簡單:能夠提供給俄羅斯的砲彈庫存已經耗盡。 這位烏克蘭國防情報局副局長表示,俄羅斯在9月沒有收到任何朝鮮交付記錄,10月也只有少量交付。然而,上個月運抵的彈藥中約有一半過於陳舊,需要送往俄羅斯工廠進行翻新。 去年烏克蘭打進去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後,數千名朝鮮士兵與俄羅斯軍隊並肩作戰,此舉旨在減輕俄羅斯在其他地區部隊的壓力,並在潛在的和平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 朝鮮提供俄羅斯軍火與兵源,交換到的利益之一是無人機。 斯基比茨基補充說,朝鮮已開始大量生產FPV無人機和大型中程作戰無人機,但他沒有具體說明生產規模。「他們正在學習,他們正在研究(這場戰爭中的)經驗,以便在自己的領土上擴大生產。」 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今年稍早已對西伯利亞鐵路實施了破壞行動,中斷朝鮮向俄羅
新頭殼 ・ 1 天前
烏克蘭炸港口!爆炸影像超震撼 俄油出口受阻
14日凌晨,俄羅斯南部港口城市新羅西斯克(Novorossiysk)的關鍵油庫,遭到烏克蘭轟炸。社群媒體流傳當時影像,可見爆炸引發巨大火球,隨後升起宛如蕈狀雲的濃煙,場面十分嚇人。受此影響,該港口的石油出口停擺,對俄方侵略烏克蘭的資金來源,予以了沉重打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溪豆干宴登場 邀黑白大廚鄭智善將庶民美食轉化藝術饗宴
大溪豆干聞名全台,桃園市政府已經多年舉辦大溪豆干節活動,主辦單位今日傍晚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前廣場發表「大溪豆干宴」,邀請黑白大廚鄭智善集結在地物料、料理職人共同以「大溪百年豆干」為靈感,提供「十桌十一味」豆干饗宴,將「大溪豆干」從街頭庶民美食轉化為藝術饗宴,也為下週登場的大溪豆干節活動暖身。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國全面抵制旅日 他評陸恐錯估高市韌性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讓中國氣炸跳腳,對此呼籲國人避免前往日本,此外中國三大國營航空公司竟在同一天宣布赴日航班能免費退票或改期,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削減赴日旅遊、衝擊日...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把他留在立法院才是糟蹋!曹興誠:投沈伯洋一票就是投民主自由一票
民進立委沈伯洋遭中國以涉「分裂國家罪」立案調查,更揚言全球抓捕,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建議,民進應徵召沈伯洋參選台北市長,話題不斷。曹興誠今(16)天再進一步說明,為什麼沈伯洋應該代表民進競選台北市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要中國人「暫勿前往日本」!原因曝光 他酸爆:這麼危險我們去就好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昨(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公告中的原因竟是「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旅日達人林氏璧就狠酸,「這麼危險的地方,我們去就好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當局接力罵日本!2細節曝已做反制準備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外交部及駐外使館、國防部、國台辦及官媒連日抨擊。中國《央視》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分析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祭拜吳石惹議!明居正勸三政治人物:多讀中國近代史,尤其是「這段歷史」
國民主席鄭麗文本月8日出席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活動,活動追思對象包含共諜吳石,引發輿論譁然。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直言,寧願相信鄭麗文是一時糊塗,鄭麗文作為的領導階層怎能未經思考、背調,就傻傻前去參與。 明居正認為,就算吳石並非主角,但鄭麗文前去便等於表達立場。政治人物無論出席什麼場合都應再三考慮,且注意背景或主辦單位,......
風傳媒 ・ 4 小時前
雙城論壇又卡關?傳擬不准上海台辦副主任來台 陸委會:蔣市長帶隊去沒問題
國民副主席張榮恭昨在滬會晤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傳大陸委員會擬不核准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來台申請,以此做為反制動作。台北市政府擔憂預定12月在上海召開的雙城論壇恐有變數,陸委會今天表示,「蔣市長要帶隊去上海,目前看來不會有什麼問題」。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民進又有「黑馬」了 2026台北市長最「夢幻」人選是陳建仁!
外界關注綠營2026推誰挑戰台北市長蔣萬安。繼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爭取提名,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民進立委王世堅、沈伯洋、吳思瑤、莊瑞雄、秘書長徐國勇、前立委高嘉瑜,甚至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都曾被點名。不過,最新爆料,綠營在北市最夢幻的人選,就是前副總統陳建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川普對等關稅急踩煞車!百項食品全面豁免 民怨逼政策急轉彎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近日連續發布兩道行政命令,大幅縮減原先強調「全覆蓋、零豁免」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政策,包括牛肉、咖啡、水果、堅果與多種香料等逾百項食品全面免稅,被視為川普任期以來最明顯的政策轉彎之一,也凸顯共和政府在民怨生活成本壓力下被迫調整路線。 川普政府在春季宣布對等關稅時曾強調「不會有豁免」,但政策近期快速鬆動。8月對全球多數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後,政府陸續排除美國不生產或供應不足的商品。本週更接連宣布兩波重大變動,第一波(週四)僅針對阿根廷、厄瓜多、瓜地馬拉與薩爾瓦多,在完成貿易框架後可獲得部分食品免稅;第二波(週五)則直接將豁免擴及所有國家,不再與談判進度綁在一起。根據行政命令,所有豁免自 11月13日凌晨12時01分起追溯生效。 本次豁免名單最大亮點,是美國國內大量生產的牛肉,近月牛肉價格屢創新高,成為民眾最強烈的生活壓力來源。《華爾街日報》指出,此次政策急轉彎顯然是白宮企圖回應民生焦慮,也是共和在地方選舉受挫後的政治修補。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這項調整符合川普更廣泛的貿易戰略,目的在於
新頭殼 ・ 1 天前
最強吸票機!高嘉瑜回鍋選議員 民進市部:一前提免初選
前立委高嘉瑜日前表示「2026不缺席」,近日更因北市府官網出現「上海區公所」文字與北市社會局槓上,在媒體版面上相當活躍,...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只中國氣炸!馬英九喊「不歡迎高市早苗躁進」:外國不能介入兩岸問題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態,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恐將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屆時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對此,中國國台辦、中國國防部、中國外交部相繼開嗆,中國外交部甚至還要中國人近期避免前往日本。然而除了中國跳腳外,前總統馬英九今(15)日也批評,不歡迎日本政府有躁進的言行,錯誤引用「集體自衛權」,兩岸問題不能假手外國介入,「兩岸的中國人有智慧,也有能力和平解決彼此的分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內政部將再行文解職中配村長 陸委會:沒有模糊曖昧空間
花蓮縣中配村長鄧萬華因國籍問題遭解職,鄧向花蓮縣政府提出訴願,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上月決議撤銷原處分。內政部表示,解職處分於法有據,將再行文富里鄉公所應依國籍法及中央主管機關的解釋辦理解職。對此,陸委會表示,行政機關應依法行政,沒有模糊曖昧的空間,充分尊重並支持內政部的立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惹禍!北京勸阻人民赴日 觀光業恐受衝擊
據《NHK》報導,高市早苗7日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例如以戰艦進行海上封鎖,就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況。由於前日相安倍晉三在2021年12月1日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
CTWANT ・ 1 天前
馬批高市早苗攪動台海 王定宇:馬前卒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政治中心/林靜、鍾能銘 台北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來發表"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怒嗆日本"膽敢介入台海、必將迎頭痛擊",但不只中方,國民前後任主席洪秀柱、馬英九也相繼發文附和,馬英九更批高市"躁進"言行、攪動台海情勢,讓王定宇怒批"竟然有個甘願當喉舌馬前卒的前總統"。統派人士:「高市早苗胡言亂語非常可惡,干涉我國內政,我應該要好好地教訓他們。」高舉"統一義勇軍"旗幟、統派人士衝到日台交流協會前、怒丟雞蛋殼抗議。全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提到"台灣有事,可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言論,引發中國不滿,國台辦主任宋濤怒嗆日方、干涉內政。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11.14):「高市早苗就涉台問題,公然發出挑釁的言論,我們是絕不容忍,如果日本當局敢於介入,膽敢介入台海事務,我們必將迎頭痛擊,徹底粉碎他們。」馬批高市早苗攪動台海 王定宇:馬前卒沒資格代表台灣人(圖/民視新聞)宋濤企圖把台灣問題內政化,國民前主席洪秀柱,卻跟著發文怒批"台海的事,關妳日本人什麼事?;前總統馬英九更轟,高市的躁進言行,是錯誤引用集體自衛權、攪動臺海情勢讓他深感憂心,還說兩岸問題不能假手外國介入,必須由兩岸中國人自己談。前總統蔡英文赴歐演講(圖/民視新聞)立委(民)王定宇:「中國國民已經出了,會去追思頭號匪諜的主席,現在又了出一個,甘願擔任喉舌馬前卒的前主席,站在北京的坐標處理事情,不是站在台灣人民的利益看待事情,馬英九你沒有資格,代表台灣人民說話。」立委(民)陳冠廷:「馬前總統是台灣,中華民國的前總統,不要以北京的視角來去評論,必須要以台灣利益作為優先的考量。」高市早苗聲援台灣讓中國跳腳,馬英九卻敵我不分,讓不少網友感嘆,一樣是前總統,蔡英文赴歐發表演說、將台灣帶向世界,馬英九卻不斷向中國靠攏,還譴責民主盟友,哪條路線對台灣有利?外界自有公斷。原文出處:馬批高市早苗攪動台海 王定宇:馬前卒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喊話「別去日本」失效!民眾湧上海機場飛大阪與中國同調!馬英九批高市「躁進」 綠委嗆:馬前卒無權代表台灣馬英九、洪秀柱齊聲批高市早苗!周軒:絕非巧合
民視影音 ・ 1 天前
第9選區安坑人口增 3搶攻
新北市議員第9選區向來是藍軍鐵票倉,現任5位議員席次藍3綠2,民進陳永福有意讓兒子陳韋任接棒,民眾傳聞將推年輕新人何青瑜參選。地方人士分析,第9選區幅員遼闊,藍營票源多來自新店地區,綠在山區占優勢,安坑地區近年人口遷入多,已是兵家必爭之地,3均部署重兵,積極搶票。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衝高市而來?陸發航行警告 黃海11/17起實彈射擊3天
日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論,致中日衝突加劇。除提醒大陸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大陸海事局網站發布航行警告,黃海中部17日起實彈射擊演習3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綠營港湖議員剉咧等?「超級吸票機」高嘉瑜傳回鍋參戰 她憂:大魚入池掀大浪
被稱為「超級吸票機」的前立委高嘉瑜先前曾表態2026年地方選舉「原則上不缺席」,外界好奇是否將回鍋參戰港湖議員、或角逐縣市首長,而從近來動作看來,再戰港湖議員的機會不小。對此,同為港湖選區的民進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發文借用《莊子》名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暗指高嘉瑜回歸的政治效應,直言高嘉瑜是一尾「大魚」,大魚入水,自然激起大浪,被浪打到的人情緒反應激烈也就......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中海警船闖釣魚台 高市擬修非核原則1/解放軍17號起黃海軍演 官媒嗆「日恐淪戰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引起日本、中國兩國的爭端,解放軍計畫明天到19號,在黃海進行實彈射擊,解放軍報更在頭版刊登評論警告,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
鏡新聞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