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柏林演說/國際聲援不斷 蔡英文:讓北京明白台灣不孤單
前總統蔡英文出訪德國,今(10日)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在台灣晚間9點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她感謝七大工業國集團(G7)、歐盟、美國與德國聯邦議會近年來的聲明,這些都展現了國際社會對台海穩定的關切與重視。這樣的聲音,讓北京明白:台灣並不孤單;也讓台灣人民感受到世界的支持。
蔡英文演說提到,台灣歷經數十年威權統治,人民堅持追求民主,最終在1996年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成為全球最自由、最有活力的民主國家之一。然而,當前民主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認知作戰、資訊操弄與假訊息等手段,對民主社會造成深遠影響。
蔡英文提到,為應對這些挑戰,台灣持續強化國防與社會韌性,包括增加國防預算、投資不對稱戰力、強化關鍵基礎設施、數位防護以及全民防衛動員。同時透過國際合作與策略夥伴關係,台灣在半導體及科技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並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共享經驗,共同維護區域穩定與全球民主安全。
以下為蔡英文演講中文版:
「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
能夠在這個特別的時刻——第一屆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與各位齊聚一堂,是我莫大的榮幸。
首先,我要特別感謝 Axel Springer 自由基金會、柏林觀光局(visitBerlin),以及世界自由大會(World Liberty Congress)邀請我出席演講。同時,也要感謝柏林市長魏格納(Kai Wegner)先生的熱情款待。
相隔將近十五年,再次踏上德國的土地,讓我感到無比美好。能與這麼多志同道合、堅守民主價值的朋友們相聚,更令我深受鼓舞。
在座的許多人,一生都致力於守護民主及其價值。你們中有許多人,為了這樣的信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然而,即便面對艱難挑戰,你們依然堅定不移。
能與各位這樣勇敢、堅毅的人同行,是我的榮幸。你們的努力,使世界變得更好。
柏林自由週,紀念 1989 年 11 月 9 日柏林圍牆的倒塌。三十六年後,這一歷史事件依然是民主戰勝威權最鮮明的象徵。
我希望,身在柏林、參與這場會議,能激勵我們繼續思考、共同制定策略,讓我們辛苦捍衛、並珍視的自由與民主,能更長久地延續。
蘇聯解體是歷史上的一大轉捩點,它讓自由得以在東歐及更廣大的地區綻放,並帶來新的希望與進步。
在這股民主化浪潮的激勵下,台灣也努力邁向民主世界的一員。然而,我們的道路並不平坦。
那之前,是數十年的威權統治;許多台灣人因言獲罪入獄,新聞自由受到嚴重限制。
儘管如此,台灣人民從未放棄希望,也未曾放棄對民主的追求。最終,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在 1996 年迎來了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並開啟了民主鞏固的時代。
今天,台灣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最有活力的民主國家之一。
然而,當我們慶祝並珍惜台灣與其他國家數十年來的民主進展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民主所面臨的威脅,變得前所未有地嚴峻。
近年來,全球的民主制度正遭遇日益嚴重的挑戰。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喚醒了全世界的警覺。三年多的戰爭過去,威脅仍在擴大。俄羅斯不僅入侵他國領空,還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如海底電纜。
在歐洲與亞洲,威權政體使用的手段也很相似。近年台灣面對的許多不穩定手段,最終也出現在歐洲,包括認知作戰與資訊操弄——這些攻擊往往隱蔽難辨,卻對民主社會造成深遠的傷害。
這些手段包括假訊息、網軍、媒體滲透,並因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而突破語言障礙。威權者藉此利用民主社會的開放性,干預選舉、製造分裂、削弱人民對政府與民主制度的信任。
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交戰的規則已改變,我們的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演進。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在台灣,我們深知什麼是韌性,也深知那些試圖利用民主缺陷之人所帶來的危險。如今,我們幾乎每天都面臨更強烈的威脅與恫嚇。
我們的鄰居認為透過持續的影響行動、灰色地帶作為與軍事演習,可以讓台灣人陷入恐懼或麻木。但事實恰恰相反: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養分,鍛鍊出更強的韌性。
這份韌性,讓我們守護了選舉;讓我們度過疫情;讓我們抵禦資訊操弄。對台灣而言,韌性有許多面向——從個人到集體,從經濟到國防。
民主國家之間,必須加深安全合作。其中一項實際作法,是建立溝通與資訊共享的機制。唯有團結一致,民主陣線才不易被擊破。
台灣在多個面向積極強化韌性,特別是在國防投資上持續加碼。自我在 2016 年就任至 2024 年卸任的八年間,國防預算增加超過 80%,年均成長近 8%,是台灣歷來最有系統、最具規模的國防投資。
我的繼任者賴清德總統,仍持續依據安全需求增加投入。除了傳統戰力如戰機,台灣也大幅投資不對稱戰力,如機動式陸基反艦飛彈系統,並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與韌性。
我們也從歐洲朋友的經驗中學習,設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加強後備部隊訓練,推動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此外,台灣強化了數位基礎建設,以抵禦網路威脅,並與公民社會協作,對抗資訊操弄。隨著科技發展,我們也持續提升科技能力,對抗外來資訊操弄與認知戰。
透過策略夥伴關係,台灣建立了可貢獻於全球供應鏈安全的生態系。尤其在半導體領域,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人工智慧定義力量的新時代,台灣的晶片產業,更是全球繁榮的基石。
這些努力,讓台灣在威脅之下更能強化國防及社會韌性,也展現我們願意分享經驗、承擔責任,並珍惜安全夥伴的支持。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僅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更是為了區域穩定與全球民主的安全。
區域的穩定和全球的安全是共同責任,需要共同努力。無論距離遠近,志同道合的國家都能以行動與聲音,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聲。
明確且一致地支持台灣安全,本身就是對威權擴張的一種有效嚇阻。
我們感謝七大工業國集團(G7)、歐盟、美國與德國聯邦議會近年來的聲明,這些都展現了國際社會對台海穩定的關切與重視。這樣的聲音,讓北京明白:台灣並不孤單;也讓台灣人民感受到世界的支持。
今天,台灣站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線;但明天,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面臨同樣的挑戰。
加強合作、強化防衛,應成為所有民主國家的共同優先事項,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我們的安全與民主生活方式,得以世代延續。
今天的會議,是我們邁向更緊密合作的重要一步。就像當年柏林圍牆的倒塌,使德國人民凝聚為更堅強的民主力量一樣,我希望「柏林自由週」能引領我們,建立更堅實、更團結的國際民主共同體。
台灣,以及所有共享自由與民主價值的夥伴,將在確保民主長存的努力中,扮演關鍵角色。
即使當前挑戰前所未有,只要我們攜手合作,我深信自由社會的未來必將光明。
最後,我要感謝主辦單位籌劃這一充滿啟發的系列活動。祝各位度過充實的「柏林自由週」,並在推動自由與民主的工作中,獲得更多力量與啟發。謝謝大家。
更多《鏡新聞》報導
小英柏林演說今晚登場 蕭美琴親回造謠1/蔡英文出席自由會議 中國學運領袖周鋒鎖上前互動
蔡英文再度訪歐 訪美時程俞大㵢樂觀看待:指日可待
英三訪歐逢柏林圍牆倒榻日 下一站華府?1/不累!蔡英文抵達德國 見記者笑喊:你們穿很多耶
其他人也在看
《社論》中國共碰到鬼 「沒出息」的王世堅博士反攻大陸了
民進立法委員王世堅博士於二○一七年六月十二日,在台北市議會質詢當時台北市長柯文哲,質詢內容在大陸音樂家王博的填曲配音之後,竟成為一首熱門轟動又爆紅的歌曲,一剎那之間,不僅紅遍中國大陸大江南北,連街頭巷尾也隨處可聞,更令海外華人世界也雲起雲湧,臺灣當然不例外,金鐘獎頒獎典禮也即時演出,可資證明,如果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說大陸音樂家刁郎的那首「羅剎海市」有二億人聽到或翻唱,那麼王世堅博士的這首「沒出息」將遠遠超過二億人,由國際網際網路及各種訊息的報導密集程度即可查知。王世堅博士的質詢內容,也就是歌詞如下「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卻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睜眼說瞎話,你在哽咽什麼啦,你在哭什麼哭,沒出息!」這樣的歌詞配上略有爵士搖滾樂的曲調,怎知會一炮而紅,恁誰也想不到, ...
台灣新生報 ・ 5 小時前
蕭美琴赴歐出席IPAC 范雲揭成功關鍵「這些人聯手」:成功抵抗壓力
針對蕭美琴副總統7日應邀赴歐洲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布魯塞爾年會演講,IPAC共同主席、立委范雲跨海連線揭成功關鍵,國際友人與我國外交團隊聯手,成功抵抗的壓力,讓台灣人站上國際的舞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泰緬邊境非法賭博集團主謀佘智江 確定將引渡回中國
(中央社曼谷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籍賭博集團主謀佘智江遭到泰國警方逮捕後,經過3年多纏訟,泰國檢方今天表示,泰國上訴法院已維持將佘智江引渡回中國的命令。
中央社 ・ 5 小時前
恐怖!台人赴中頻傳「莫名失蹤」 沈伯洋示警:一般人同樣高風險
即時中心/黃于庭、謝宛錚報導中國文攻武嚇手段越發囂張,不僅片面宣稱「懲戒台獨」,對我國均發布通緝,重慶公安局日前還點名民進立委沈伯洋,揚言立案偵查,中國官媒央視昨(9)日更公開「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恫嚇將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全球抓捕」。對此,沈伯洋今(10)日示警,其實政治人物與一般人風險無太大差別,全看中國如何「挑選」。
民視 ・ 8 小時前美國FBI局長上周無預警訪問北京!美媒爆料與中方磋商2件事
路透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美中領袖10月底在南韓結束川習會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11月...
聯合新聞網 ・ 4 小時前
砸80億換演說?她曝從這散播:柯文哲先管好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統蕭美琴7日驚喜現身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大樓,以台灣副總統身分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發表演說;然而,近日卻謠傳「法國BBC報導,台灣砸80億歐元,換蕭美琴...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高市:犯台、日本將出兵防衛 戰狼外交官開嗆斬首 高市重申不收回言論 台灣最強外交官接棒訪歐 蔡英文:外交是沒有停歇的工作 中國三航母時代來臨|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3:53 蕭美琴出訪比利時 內幕揭露 7:45 高市早苗挺台 中戰狼嗆斬首 ◎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馬不停蹄,卸任後第三度出訪歐洲,參與首屆德國柏林自由週的活動。正逢柏林圍牆倒塌36週年,德方人員也表示,台歐雙方並肩前行,慶祝自由、為自由奮鬥。而就在11月7日,副總統蕭美琴旋風式訪問歐洲議會舉辦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倡議深化台灣與理念相符歐洲盟友的合作。女性政治人物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不只台灣,日本鐵娘子、新首相高市早苗也展現硬派作風,在首次眾議員預算委員會質詢中,再提台海安全與日本集體自衛權。面對中國戰狼外交與軍事灰色地帶戰術,女性政治人物戰線柔韌身姿。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在11月5日正式入列服役。中國號稱這艘航艦完全自主設計建造,最大的特色就是具備「電磁彈射系統」,與傳統起飛甲板不同,這種系統可以讓更多不同的機型,從這艘航空母艦上起飛降落。中國政府高調宣傳福建艦入列,除了向全球展現更上一層的軍力,對於區域對手來說,也代表威脅持續升級。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4 小時前特斯拉10月在中國銷量降至3年新低 市占率剩3.2%
(中央社北京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0月在中國銷量降至2萬6006輛,創3年新低,反映在當地競爭激烈市場面臨的需求疲軟挑戰。但其在中國製電動車10月出口卻衝上2年新高3萬5491輛。
中央社 ・ 3 小時前
扭曲特朗普演講醜聞發酵 BBC總裁和新聞主管辭職
BBC總裁蒂姆‧戴維(Tim Davie)和新聞主管德博拉‧特尼斯(Deborah Turness)周日宣布辭職。此前,BBC一檔名為《廣角鏡》(Panorama)的紀錄片被指通過對特朗普的一段演講進行剪輯誤導觀眾。
德國之聲 ・ 6 小時前
中國恢復安世民用晶片出口 暫解全球汽車業晶片斷鏈危機 但生產線、智財權與關鍵技術落入中國聞泰之手 換歐洲被卡脖子|鏡轉全球|#鏡新聞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3 小時前
中國釋影片揚言全球通緝沈伯洋 本人怒回嗆
[NOWnews今日新聞]繼中國重慶市公安局近期立案調查民進立委沈伯洋,中國官媒《央視》昨(9)日發布一部7分多鐘的紀錄片,強調可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等展開全球抓捕沈伯洋。對此,沈伯洋接連發文狠嗆,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高市台灣有事論 日前首相批「不該介入中國內政」爆熱議
立場親台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表示,若「台灣有事」,則可能構成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存亡危機事態)」。高市是首位在國會如此表態的首相,引發在野反彈,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直言「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問題,日本不應該介入」,引發熱議。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搶首位完成高雄市長初選登記 邱議瑩說我準備好了
民進台南市、高雄市及嘉義縣等三個縣市首長提名初選領表登記今天開始,民進立委邱議瑩一早搶得首位完成高雄市長初選登記(邱議瑩國會辦公室提供)
臺灣時報 ・ 14 小時前

首登柏林自由會議演說 面對威權!蔡英文: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前總統蔡英文今(11/10)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週」(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並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蔡英文提到,近年台灣面對許多不穩定手段,威權政體在歐洲、亞洲使用的手段也很相似。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政策、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太報 ・ 2 小時前接棒歐洲行 蔡英文柏林開講
前總統蔡英文8日晚間啟程前往德國法蘭克福,應邀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預定10日發表專題演說,此行是蔡卸任總統後第3度出訪歐洲國家,蔡英文強調,「外交是一棒接一棒,沒有停歇的工作」,此行期盼進一步深化台灣與德國及歐洲民主盟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中國進口原研藥退市潮:民眾質疑國產藥品質,專家指並非完全壞事
中國藥監局將80多種藥品在境內的藥品註冊證書注銷, 此舉引發巨大爭議。多位病患、醫療從業者對BBC中文分享了他們的經歷。
BBC NEWS 中文 ・ 1 小時前
影/蕭美琴在IPAC演講 葛如鈞曝隱憂:擦脂抹粉大內宣的事少做一點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到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並發表演說,政府將其形容為一次重大的外交突破。不過,國民立委葛如鈞卻感到擔憂,並直言政府「真正重要的事要多做一點,擦脂抹粉大內宣的事少做一點」。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柏林演說籲合作 蔡英文:各國都可能面臨與台灣相同挑戰
前總統蔡英文前往德國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週」(Berlin Freedom Week)活動,並於台灣時間今天(10日)晚間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她指出,台灣站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線,明天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面臨同樣的挑戰,唯有加強合作、強化防衛,才能確保彼此的安全與民主生活方式得以世代延續。 蔡英文在演說中表示,近年來,全球的民主制度正遭遇日益嚴重的挑戰。在歐洲與亞洲,威權政體使用的手段很相似,近年台灣面對的許多不穩定手段,最終也出現在歐洲,包括認知作戰、資訊操弄,威權者利用民主社會的開放性,干預選舉、製造分裂、削弱人民對政府與民主制度的信任,這些攻擊往往隱蔽難辨,卻對民主社會造成深遠的傷害。 蔡英文表示,台灣的「鄰居」認為透過持續的影響行動、灰色地帶作為與軍事演習,可以讓台灣人陷入恐懼或麻木,但事實恰恰相反,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養分,鍛鍊出更強的韌性,不但守護選舉、度過疫情,也抵禦資訊操弄。 蔡英文指出,面對威權挑戰,韌性就是民主存續的關鍵。而韌性有許多面向,包括從個人到集體、從
中央廣播電台 ・ 3 小時前
蕭美琴戰貓外交大突破? 翁履中:歐盟議會演說只是借場地「是偷渡」
副總統蕭美琴7日出訪歐洲,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舉辦的年會,並發表演說;外交部長林佳龍形容此為重大的外交突破,象徵台灣外交邁出歷史性一步。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今(9日)表示「瞎爆了」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