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終於敲定,10月30在釜山!「直覺外交」VS「縝密算計」,兩人這回能談出什麼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23日宣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明晚展開亞洲行,並計劃在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釜山舉行雙邊會談。這將成為川習兩人睽違6年的首度碰頭,上一次兩人面對面會談是2019年日本G20峰會時。
這場雙邊會談會在川普亞洲3國訪問行程的最後一天進行,儘管川普幾週前就曾公開說會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但直到現在才確定日期,屆時會面將於南韓當地時間週四(10月30日)上午舉行。
李威特補充,除了與習近平的會晤外,川普此行還將分別與馬來西亞、日北與南韓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
川普預言:幾乎所有議題都能達成共識
川普22日自信地告訴記者,他預期自己與習近平將在「從貿易到核能」等各項議題上達成協議,同時再度提及自己的首要任務是「結束俄烏戰爭」,表示自己打算在會中談及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並聲稱「習近平現在也希望那場戰爭結束」。
美中之間的緊張情勢在近幾週急速升溫,川普10日才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將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並計劃在11月1日正式生效,作為報復中國日前對「稀土金屬及相關高科技、軍事產品」祭出的出口管制。川普發文寫道,新關稅將是「額外的懲罰性關稅」,「超過中國目前所支付的任何稅率」。
儘管川普似乎對自己的「個人魅力」很有信心,但多位華府專家與前官員認為,川普「憑感覺」的外交方式,很難打動這位精密算計的中國領導人。
前白宮國安會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主任、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我從未見過有人像習近平那樣,對國家利益或個人利益的算計如此冷血、徹底。他不是會被情感左右的人,也不會被魅力打動。」
《南華早報》指出,川普一向自詡「靠自覺」做決策,不太在意事前準備或幕後工作,他相信這樣的行事風格能讓對手陷入被動。當在4月被問及取消「解放日關稅」後如何與中國談判時,他回答:「主要是靠直覺⋯⋯你幾乎無法靠紙筆計算,這完全是種直覺。」川普在第一任期時也曾表示:「我的直覺有時比別人的大腦更準。」
然而,面對習近平,川普遇上的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對手——運作講求縝密規劃、嚴防臨場發揮,以免領導層出糗或顯得軟弱。
近來,北京姿態更為強硬。9日,中國宣布加強對稀土礦物與磁鐵的出口管制,這些材料對從手機到戰機的高科技產品都相當重要,導致全球市場震盪。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席恩(Jonathan Czin)指出:「這是中國的戰略性出招,而非只是著眼於下一輪談判的戰術安排。」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認為美國近期在台灣與科技限制上的退讓展現出其弱點,因此信心十足。在國際舞台上,習近平剛結束一場廣受好評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北京閱典禮;而在國內,他剛清洗了9名高官,徹底消除了「誰才是老大」的疑慮,並準備在即將四中全會上迎來政治勝利。
一位分析師告訴《南華早報》:「中國領導層樂於展示他們能團結一致地推出下一個五年計劃,相比之下,美國政府正陷入停擺、無法執行任何規劃,更別提為下一年度預算提供資金。」
雙方都過於自信,但都比想像中脆弱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的看法則相對悲觀,他點出美中雙方都過於自信,反而更容易誤判:「雙方都覺得自己很強,沒人願意退一步,這種情況往往會埋下誤解的種子。」
《南華早報》指出,中國第三季GDP成長降至4.8%,房市跌勢創11年新高,內需疲軟、人口老化、青年失業情況持續惡化;而美國則面臨通膨風險與關稅壓力,國會癱瘓、失業率上升、行政量能流失。
由於缺乏溝通管道,兩國在行動上往往出現「互相嚇唬」的行為——美國擴大對中制裁後,北京立刻還以稀土管制——雙方都被對方的反應嚇到措手不及。
分析人士則普遍預期,下週的會談不太可能出現「歷史性突破」。過去美國曾施壓中國改革其「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停止傾銷並推動結構性改革,但這種壓力如今已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川普偏向「交易式」的做法。
目前討論的「小型協議」內容,可能包括中國限制芬太尼(fentanyl)原料出口、增加飛機與大豆採購——這是川普迫切希望在2026年期中選舉前達成的;而美方可能會放寬科技出口管制,以及緩解部分關稅。
但布魯金斯學會的另一位研究員派翠西亞・金(Patricia M. Kim)直言:「即使雙方簽了協議,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北京不期望這能從根本上改善雙邊關係。對北京而言,這能爭取時間與空間,繼續推動科技自主與高端產業的領導權,這才是他們認為贏得與美國戰略競爭的真正途徑。」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加拿大:盼總理卡尼下週APEC峰會會習近平
(中央社渥太華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一名加拿大政府高階官員今天告訴記者,加拿大希望總理卡尼(Mark Carney)下週在韓國舉行的峰會期間,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川習會10/30將在南韓登場 川普:問習近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芬太尼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確定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舉行雙邊會,白宮今天宣布川普將於明晚啟程展開亞洲訪問行程,行程涵蓋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他此行重點包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相關活動,以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面對面會談。這是川普第二任期內首次與習近平會面,他表示芬太尼將是議程上的首要議題。 綜合外媒報導,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在今天的記者會中透露,川普首先將飛往馬來西亞,預計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進行雙邊會談,並出席東協峰會(ASEAN)領袖晚宴。接著將於27日抵達日本,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展開交流。此後,川普將訪問韓國,除了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會晤,並將於30日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這將是川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內首度出訪亞洲以及和習近平會面。川普今天下午在白宮出席活動時宣稱,他明天將啟程參加一些非常重要的會議,包括和習近平的會晤,預期「會有非常好的結果,大家都會感到滿意」。對於媒體問及是否有證據顯示中國正透過委內瑞拉走私芬太尼以規避美國和墨西哥的港口管制時,川普回答:「他們確實正在
新頭殼 ・ 9 小時前加拿大設定10年目標:非美出口翻倍 轉向中印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22日設定了未來10年將非美國出口翻倍的目標,表示美國關稅正在造成投資不安。 卡尼將在11月4日公布政府預算。他表示,加拿大過去因為和美國關係密切而擁有的強項,如今有許多已經變成了弱點。「最受美國關稅影響的產業勞工─汽車、鋼鐵、木材,他們的就業正遭受威脅。我們的企業正在控制投資,受到籠罩在所有人頭上的不確定性陰影所扼制」。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關稅來威脅加拿大經濟與主權,而最無禮的說法是聲稱加拿大可以成為美國的「第51州」。 卡尼在22日的演說中重申,加拿大與美國數十年來經濟關係日益緊密的進程如今已經結束,「美國已從基礎上改變了貿易作法,把關稅提高到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期間的程度」,「我們必須照顧好自己,因為我們無法仰賴一個外國夥伴」。 隨著卡尼試圖與川普敲定貿易協議,這兩個鄰國與長期盟友的緊張關係在最近數月稍有緩解,但關稅正在造成重大損失,特別是在鋁、鋼鐵、汽車和木材產業。 加拿大有超過75%的出口是輸往美國。 卡尼表示,「我們正在和全球巨頭印度和中國重新互動」。 加拿大是美國36個州的最大出口目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川習會下週登場 川普:美中有望在大豆、核武等方面達協議
「川習會」即將登場之際,美國總統川普週三(10/22)表示,他預期下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會晤時,雙方將達成多項協議,可能包含北京恢復採購大豆,以及限制核武等方面。
太報 ・ 1 天前
川習會前先施壓!美擬禁對中關鍵軟體出口 放話完仍期與習達成好協議
萬眾矚目的「川習會」即將在下週登場,但22日川普政府傳出消息,考慮禁止對中國出口關鍵軟體,以報復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消息獲得白宮證實,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回應稱,「一切都有可能」,並透露有意與日本、歐洲盟友協調制裁行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恐淪川習會主要籌碼?專家分析可談判條件 預言習近平「將提這些要求」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證實,即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更預期雙方將在談判過程中「提及台灣議題」;美國全球戰略公司(American Global Strategies)的高級副總裁帕克(Marvin Park)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中撰文分析,強調絕對不可以出售台灣,認為美國可以透過撤回武器的方式......
風傳媒 ・ 1 天前
川普14歲孫女出手了!親筆信慰問獲釋人質 「孫女外交」再現、曾收服習近平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14歲孫女阿拉貝拉(Arabella Kushner),是「第一千金」伊凡卡(Ivanka Trump)和夫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的長女。近日她寫親筆給20名從加薩獲釋的人質,表達關懷與鼓勵,默默為阿公打出「孫女外交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川普預期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可能還會談核武」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表示,他預計下週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達成協議,內容可能涵蓋北京恢復大豆採購,及對核子武器的限制等許多方面。 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向記者表示,他計畫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以及如何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持續了3年多的戰爭。 川普在會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NATO Secretary General)呂特(Mark Rutte)時向記者表示:「我認為我們會達成協議。」他還補充說,他相信習近平已經改變了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並願意就結束戰爭進行討論。 他說:「他現在將會...我不確定他一開始是這樣,他現在會希望結束這場戰爭。」川普的言論與他的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和財政部長更尖銳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兩人22日前往亞洲,以確保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順利推進。這是川普第二任期首度與習近平會面。 美國總統淡化了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的重要性,稱其為「干擾」,並將關稅描述為「更為強大」的問題。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經攪亂了市場。 受到美國農民壓力的川普表示,他預計將與習近平就此議題達成某種協議。美國農民正因中國大豆訂單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AI供應鏈迎最強Q4! 三大龍頭營收創高、法人喊進
近期市場資金焦點重新回到「AI供應鏈三大長線主流」——國巨(被動元件)、鴻海(組裝)、奇鋐(散熱)。這三檔雖屬不同產業,但共同受惠於AI伺服器與高階運算(HPC)需求快速擴張,展現「長線題材+短線業績」兼具的特性,因此被法人歸類為「長線保護短線」的代表股。
理財周刊 ・ 1 天前《大陸政治》中美第五輪談判 馬國登場
【時報-台北電】中美官員24日到27日在馬來西亞舉行第五輪經貿談判。在此前夕,美國總統川普22日在白宮表示,他即將安排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預計兩人會面將談妥「一切」,可以共同解決很多問題。 川普強調習川會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慶祝中美達成貿易協議而來。 美國財長貝森特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會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率領的談判團隊,在馬國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所帶領的代表團,舉行最新一輪經貿談判。 在進行面對面磋商前,貝森特和葛里爾17日先與何立峰舉行視訊對話。貝森特事後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雙方就中美貿易進行「坦誠和詳細討論」。這一切就是為了中美在馬國重返談判桌預作準備。 稍早川普曾表明,會把台灣,稀土、芬太尼和黃豆,列為中美貿易談判的首要議題,貝森特強調在馬國的談判重點之一,就是尋求緩和中國把稀土出口管制升級的態勢。 儘管川普對於是否在韓國舉行習川會可能性的說法反反覆覆,但他22日在白宮明確表示,在其即將展開的韓國訪問行程中,安排了跟習近平舉行一次長時間會談。他預計這次會面將談妥「一切」,讓中美得以共同解決很多問題。 他樂觀認為與習近平的會面,除了可化解因中國加強控制稀土出口、而引發中美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雙峰會前夕釋放轉圜訊號,川普稱可望達成貿易、大豆乃至核軍控協議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預期下週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Xi Jinping)會面時,雙方可望在貿易、大豆採購,乃至核軍控議題上取得進展;他同時稱將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原油與如何推動烏克蘭戰事止息。此番表態與近期貿易強硬訊號形成對比,為會前氛圍增添轉圜空間。與此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啟程赴亞洲,試圖就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降溫;若談不攏,華府仍評估採取後續措施。外界並關注美方是否以「關鍵軟體」為核心擴大對中出口限制,從筆電到航太零組件的軟體驅動商品皆可能納入管控範圍,供應鏈合規成本與替代路徑成為觀察焦點。川普指出,關稅仍是更有力的議題工具,先前已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加徵100%關稅的計畫仍在檯面上,但其目標是為會談創造談判籌碼。他並稱中國在烏戰立場「已有所改變」,對討論終戰更為開放,顯示會中議題可能從經貿延伸至地緣安全。行程安排上,貝森特與格里爾將先在東南亞與中方官員會談,為「川習會」鋪路;川普本週末赴吉隆坡出席東協相關會議,隨後前往韓國,並計畫順道訪日與日本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川習會是「史詩級利多」還是「完美風暴」?彭博:華爾街看法分歧,中國股市站上命運的十字路口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將在韓國碰面,華爾街的空氣中瀰漫著多空交戰的火藥味,中國股市似乎也走到了一個前景不明的十字路口。彭博新聞22日指出,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對「川習會」究竟是「利多」還是「利空」看法不一,一邊是高喊「逢低買入」的樂觀派,另一邊則是警告「完美風暴」的謹慎派,全球頂級投行出現了巨大分歧。《彭博》指出,追......
風傳媒 ・ 1 天前台灣AI新十大建設 站上APEC舞台
行政院推動「AI新十大建設」,促進AI於製造、零售、農業及醫療等產業應用,加速產業升級與智慧化轉型,成為APEC部長會議焦點。國發會主委葉俊顯率團出席亞太經濟合作(APEC)結構改革部長會議(SRMM),23日在大會中表示,政府擘劃的AI與數位創新思維,推動包容、永續與具韌性成長的政策作法,展現台灣在面對人口變遷與數位轉型挑戰下,兼顧創新、包容與韌性的治理實踐。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
英國警方推動先遣反應無人機計畫 加速回應民眾報案 (圖)
英國警方推動實施「先遣反應無人機」計畫,未來將擴大運用無人機加速回應民眾報案。圖為優先試辦計畫的倫敦伊斯靈頓區警局控制室,警方緊盯無人機回傳影像。
中央社 ・ 8 小時前
新壽允合意解約T17、T18 李四川:北市府願承擔3年成本
新光人壽今(23)日在3大報頭版刊登半版廣告,表示願意與北市府合意解約,放手北士科T17、T18基地。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已經和新壽接洽協商;副市長李四川強調,新壽這3年的所有花銷市府都願意承擔。北市府法制局回應,雙方幕僚最快下週會面;地政局長王瑞雲透露,終極目標是明(2026)年6月2日電腦展與輝達簽約。
公視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沒性行為也中標!60歲老闆娘染菜花 醫師揭1日常習慣惹禍
俗稱「菜花」的性病疣(又稱性器疣)通常透過性行為傳染。不過,曾有一名60歲的酒店老闆娘卻在舌頭上長出「菜花」,讓她相當錯愕,她明明早已不接客,沒想到竟因一個平常的小動作,讓病毒有機可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温嵐認愛公開女女戀!對象曝光是台劇女神:請大家給予祝福
唱跳天后温嵐日前被拍到跟台劇女神賴雅妍一起聚會,兩人熱情擁抱互動,好交情的互動全被拍下,沒想到新聞曝光後,温嵐在Threads上面寫著:「我們公開了!請大家給予祝福」,一席看似認真的玩笑話,掀起網友討論。事實上,賴雅妍早在2001年就演出温嵐《眼淚知道》的MV,去年温嵐也受邀為了為了賴雅妍演出的電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挺「以中國人自豪」論述?最新民調超驚人
[NOWnews今日新聞]《震傳媒》今(23)日公布最新時事民調,主持人康仁俊在網路節目《新聞!給問嗎?》指出,有關鄭麗文的兩岸論述,他曾經說過,未來要全數台灣人都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民調結果顯示...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LINE要收費了?「月付165元」進階功能曝光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LINE要收費了?官方今天(22日)在LINE CONVERGE 2025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在台推出全新訂閱制會員計劃「LINE Premium 」,該方案目前在日本和泰國等地已經率先推出,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台上線,每月訂閱費用165元,若順利上線台灣將成為第三個導入此服務的市場。
民視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