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綠能專家:光電扮演能源要角 推展複合利用型態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31日電)台灣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其中光電是重點項目,工研院綠能所經理陳俊亨說,太陽光電已在台灣能源扮演重要角色,複合利用型態是推展重點。
根據台電資料顯示,在民間與政府全力推動下,2023年5月1日風光發電量合計逾780萬瓩創高,風電和太陽能光電滲透率達31.7%,換算接近每3度電,有1度是綠電。2024年2月11日風光發電更是站上1000萬瓩續創高,滲透率一舉直破5成,相當於每2度電,就有1度綠電。去年8月21日中午時段風光發電量再衝上1085萬瓩,發電量相當逾10部核三機組,重要性不言可喻。
陳俊亨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所謂「風光互補」,是指夏天太陽比較大,太陽光電比較多,當冬天東北季風來時,風電發電比較高。
陳俊亨指出,當天氣晴朗時,太陽光電中午最高可以貢獻負載超過20%,如今在台灣能源已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地狹人稠,陳俊亨說,複合利用型態是太陽光電推展的重點,包括與建築物複合利用,或是在不改變原有設施功能的情況下利用,如在養雞場、工廠或停車場上面設置太陽光電。
至於水面型太陽光電,陳俊亨表示,近來引發許多討論,主要是7月丹娜絲風災之後,民眾產生一些疑慮,就是太陽光電板破了,是否會滲出液體污染環境。另有人說清洗太陽光電板,是否跟洗車一樣要用清潔劑,會污染水庫用水呢。
陳俊亨說,他民國96年加入工研院以來,一直從事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太陽能電池與家庭遙控器用的三號電池不同,不是電解液電池,裡面全是固態。太陽光電板主要由玻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EVA)樹脂、太陽能電池及背板組成。
他指出,太陽光電板封裝要像手機般達到防塵防水的效果,避免水氣滲到裡面造成短路,且廠商產品需在攝氏85度高溫及濕度85%的環境下,至少經過2000個小時的測試才能銷售。
陳俊亨表示,太陽光電板既不會有液體滲出,據實測結果破掉的光電板也不會造成水質污染,此外,影響太陽光電發電的主要因素是灰塵和鳥屎,水垢並不會有影響,清洗太陽光電板與洗車不同,不需使用清潔劑。
他說,國外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如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水庫供給民眾飲用水,建置的水面型太陽光電所發出的電力則供應水處理設施使用。菲律賓、印尼、韓國及印度等也都有相關計畫,世界各國會持續推動。
陳俊亨強調,資訊不透明才會造成民眾誤解與疑慮,其實有很多科學理論與實際檢測數據可供佐證,政府應審慎管理,太陽光電產業才能夠穩健發展。
至於烏山頭水庫設水面型光電,引發民眾關注水質恐受光電板影響,環團也疾呼應建立水面型光電環評制度。環境部說明,水庫水質安全無虞;已針對水面型光電啟動環評標準修正檢討,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預告修正草案。
不僅公部門,許多企業也積極採用太陽能光電。「護國神山」台積電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產生的電力供自家廠房使用,於2024年啟動為期3年的「既有廠區再生能源設置最大化專案」,於既有廠區的辦公棟屋頂、停車塔、地面停車場等區域設置。
台積電統計,2024年全公司太陽板裝置總發電量約727萬度,減碳3591公噸。為提升汰役的太陽光電模組回收價值,台積電晶圓18廠第4期辦公棟屋頂及第8期廠區汽機車停車棚首次採用工研院開發的「新型易拆解循環太陽光電模組」,可完整提取高純度的銀、矽晶片與玻璃板,增加資源回收效益並友善環境。
太陽能電池模組大廠中美晶表示,太陽能光電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民間社會共識與溝通仍有深化空間、案場申設行政流程較繁複、標準尚未一致、政策與作業制度的延續性與彈性仍可強化、電網調度韌性與高比例再生能源併網能力仍有挑戰。
至於案場申設方面,中美晶表示,政府應跨部門建立申設、核發流程標準化;明確案場開發、權責機關回覆時程,提升推進專案的效率,促進市場健康發展。中美晶並建議政府研議國土計畫法下設置再生能源專區,優先釋出國有地,考慮國家級持有,推動部分投資。(編輯:楊凱翔)1141031
其他人也在看

工研院AI智慧地陪與花東並肩 以科技助攻觀光超人創造智慧旅遊體驗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以科技力,為風災後花東經濟注入新活力,導入工研院研發「AI智慧地陪技術」,串聯登山、單車共二十條路線,即日起至十一月底,民眾可以實際行動體驗各地景點,集點後再跟當地商家兌換小禮物,邀請民眾化身觀光超人,支持地方產業,為花蓮注入溫柔而堅韌的復甦力量。工研院中分院執行長黃新鉗三十日表示,花東縱谷是大自然特別留給東臺灣的瑰寶,去年為加速花東震後復甦,首度推出「漫遊縱谷,愛在花東」活動,吸引許多民眾與車友前往觀光旅遊、體驗在地人文風情,進一步帶動周邊消費與經濟人氣。今年結合「AI智慧地陪服務」、「全新路線」、「個人化紀念品」三大特色,讓民眾在花東縱谷十八鄉鎮中的特色單車道、商家、博物館與風景名勝景點中,體驗專屬自己的AI智慧導遊。今年共規劃十條登山步道與十條騎乘路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推動碳中和 日德美英加速推動屋頂光電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31日電)台灣近年推動光電發展,攤開全球光電發展,為達成碳中和目標,光電早已是各國提升再生能源占比重要作法之一,包括日本、德國、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光電發展呈現屋頂優先與地面兼用並行趨勢。
中央社 ・ 23 小時前工研院探討AI驅動電子產業升級契機
面對AI浪潮席捲全球電子產業,臺灣正迎來關鍵轉型期。工研院昨日舉辦「眺望二○二六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電子零組件與顯示器場次」,邀集產官學研專家探討AI應用帶動下的產業升級與轉型契機,涵蓋高效能運算、AI晶片、智慧顯示、散熱材料、被動元件及PCB等領域。工研院指出,AI伺服器崛起正重塑電子產業價值鏈,從上游材料到關鍵零組件皆展現強勁動能。AI不僅推升市場需求,更驅動產品升級與技術創新,引領電子產業邁向高階化與高值化。在會中,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張宏毅指出,AIPC換機潮與windows十停更帶動面板市場回溫,預估二○二五年臺灣面板產值達七千八百三十一億元、年增零點百分之一,二○二六年可望達七千九百零九億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蕭睿中三十日表示,AI伺服器帶動高階需求,使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工研院眺望二O二六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聚焦六G、低軌衛星與資安新契機
工研院昨日上午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眺望二O二六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通訊場次,聚焦六G、低軌衛星、資安標準及智慧城市等議題,邀集產官學研專家共同探討未來通訊發展趨勢與產業新機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陳佳滎三十日指出,全球通訊正邁向高速、智慧與穩定的新時代。受AI與雲端需求帶動,二O二六年臺灣通訊產業產值可望達新臺幣一兆三千一百五十六億元,年增百分之一點三Wi-Fi七與AI晶片整合將推動設備升級,五G服務與資料中心需求持續支撐市場動能。在低軌衛星方面,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呂珮如指出,全球衛星產業二O二四年營收達二千九百三十三億美元,商用與主權星系並進發展。Starlink持續擴張星網規模,歐洲IRIS二及中國GW、G六O星系積極強化通訊自主。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朱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防疫破口還沒補?台中豬瘟案疫調疑點、三聯單 市府封口全推檢調
台中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中市府疫調一變再變、漏洞百出,其中斃死豬數量兜不攏,農業局證實化製場留存的甲聯有塗改,已經行文請雲林縣府調出單據釐清,但對比對數字三緘其口,昨天再對豬場畜主陳姓豬農父子進行第3次疫調,疫調內容均不願說明,全推說已送檢調調查。
自由時報 ・ 1 天前童年曾躲衣櫃逃避爭吵 舒淇「女孩」源自真實經驗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30日電)舒淇改編自身童年故事的電影「女孩」今天釋出新的幕後花絮,舒淇表示,片中白小櫻躲進衣櫃的橋段是她童年真實經驗,但擔心白小櫻太投入角色會有壓力,所以改用隱晦方式呈現。
中央社 ・ 1 天前
中職年度最佳進步獎入圍出爐 朱承洋、張閔勛、李吳永勤角逐榮耀
2025明台產險中華職棒頒獎典禮將於11月5日晚間在高雄萬豪酒店登場,年度三大獎項競爭激烈。其中「年度最佳進步獎」入圍者為朱承洋、張閔勛與李吳永勤。朱承洋傷癒復出締造生涯年,張閔勛攻守俱佳穩坐主戰捕手,李吳永勤轉隊富邦後成牛棚主力,三人皆以蛻變實力角逐榮耀。
鏡報 ・ 1 天前
盛齊綠能以「表後儲能 × 安全先行」為主軸 亮相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盛達電業(3027)旗下綠能子公司盛齊綠能(Billion Watts),以「全方位光電、儲能及充電樁整合服務」為核心主題,盛大參與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 […]
民生頭條 ・ 1 天前
柯文哲弊案證人提早詰問完 宣判時程曝光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主席柯文哲弊案,原訂11月4日傳喚木可員工何嬡廷、11月18日傳喚民眾財務長梁秀菊2人作證,聲請傳喚何嬡廷的端木正已表示捨棄,因梁秀菊生病住院已2次改期,合議庭決定取消11月18日對梁秀菊的詰問,因已無其他庭期,除非加開,否則等於宣告全案證人傳喚完畢,訂於12月起進行最終辯論,預計12月24日辯詰,最快可能在明年2月17日過年前宣判。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晚低溫恐探17度!專家曝「新颱風侵台機率」:2關鍵要再觀察
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31)日北台灣再度轉涼,今晚到明晨最低溫將來到17度。至於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近日有機會增強為颱風,雖直接威脅台灣機率低,但仍可繼續觀察其進到南海的變化及外圍水氣是否往北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快訊/「海鷗」颱風將生成!最新預測路徑曝光
菲律賓東南方海面有熱帶低壓生成!日本氣象廳今(1)日稍早發布烈風警報,預估熱帶低壓最快明天將會增強為今年第25號颱風「海鷗」(Kalmaegi)。最新路徑已經公布,朝北北西前進,不會通過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周末低溫19℃!這天起雨區擴大「北台灣整天濕涼」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31)日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所幸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部低溫20℃、中南21℃、東部最低19℃!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週一、二(3、4日)水氣增多,北部、東半部降雨範圍略擴大,雨勢稍增強,北台整天濕涼。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機車齒輪油多久換一次?自己動手更換很麻煩嗎?如何檢查空氣濾清器?│機車小百科
先前教大家DIY更換機車機油,接著輪到齒輪油了,究竟齒輪油有什麼用途?多久該換一次呢?另外,本篇也要教大家檢查空氣濾清器,全都想自己動手DIY省錢?本文一次告訴你怎麼做!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1 天前
1週內2波東北季風報到 低溫探20度、這3天雨勢最大
未來一週台灣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雲量偏多且有降雨,中南部則以晴朗穩定天氣為主!中央氣象署表示,今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宜蘭與花東氣溫下滑,週日夜間至下週二清晨為這波最涼,低溫下探約20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東北季風!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 今晚低溫下探18度
[Newtalk新聞] 昨(30)天短暫回溫一天後,今(31)天溫度立即驟降,對此,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18度,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目前評估這波冷空氣將會持續至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日受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環境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度增大,降雨區域也跟著擴大,新竹以北、基隆及東半部地區都會有明顯雨勢;至於中南部地區仍然是維持多雲到晴、午後有雨的穩定天氣。目前評估,這波東北季風影響,要持續到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另外,在氣溫變化部份,新竹以北、基隆及宜蘭地區的降溫將會是最為顯著,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冷空氣,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攝氏18或19度,全天都有涼意;而中南部地區雖然白天氣溫還是蠻高的,但日夜溫差增大,仍需留意天氣變化,沿海空曠地區、離島要留意強勁陣風,風浪也會變大。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部分旅客以「手檢站沒法源」拒檢!陳駿季:將修法強制開箱查驗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
新頭殼 ・ 1 天前
東北季風發威略降溫!下週一入夜又變天 恐有颱風生成
今(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花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下週一(3日)晚間又要變天,水氣增多,北海岸降雨機率提高。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東北季風接力轉涼!下週一晚變天轉雨 恐有颱風「這時」生成對台影響曝
中央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東北風偏強,今(1)日晨至2日晚上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黃色燈號),請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