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甲狀腺腫瘤 壓迫氣管速開刀
58歲婦人,健檢時發現甲狀腺良性腫瘤,雖然外觀看不出來,她很有警覺性,一直都有定期回診追蹤,在今年8月,前往台中慈濟醫院就醫,查出腫瘤悄悄往縱膈腔方向生長,至少有9公分大,並且壓迫到氣管,醫師迅速幫她安排手術,採用術中神經監測,避免傷及甲狀腺周圍神經,患者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甲狀腺腫瘤好發於女性,早期症狀並不明顯,58歲的楊小姐,4年前健檢發現異常,當時被判定為良性病灶,需要定期追蹤,有些人可能就不以為意,還好楊小姐認真看待,真的有持續回診,最近一次是今年8月,到台中慈濟醫院來檢查,結果,腫瘤已經悄悄變大了.
台中慈院頭頸外科主任 周一帆:「甲狀腺腫瘤 延伸到我們縱膈腔,大小應該有9到10公分。」
患者 楊小姐:「外觀都看不出來,比較有不一樣的感覺是,容易疲勞。」
腫瘤過大,甚至超出超音波探頭的偵測範圍,而且已經壓迫到氣管,醫師建議盡快手術.
台中慈院頭頸外科主任 周一帆:「順著神經 鑽入的點,(我們)形容它叫順藤摸瓜,順著神經的脈絡, 一路把腫瘤 往外側剝離開,很順利把整個腫瘤從胸腔裡面拉出來。」
患者 楊小姐:「我覺得他(周醫師)是,應該是我的再造父母吧,對 因為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就把它完全地解決,而且也沒有讓我太多的時間去擔憂。」
掌握腫瘤訊息,不需要漫長等待,台中慈濟醫院,一站式檢查,超音波、抽血、細針穿刺,當天就能完成,其中,全頸超音波,能幫助醫師在術前完整評估,不只看甲狀腺腫瘤的大小或型態,也包含它跟氣管與神經的關係,以及有沒有合併淋巴轉移.
台中慈院頭頸外科主任 周一帆:「手術中會建議, 全程用間接式的神經監測。」
手術過程,假設傷害到喉返神經,會影響聲帶功能,不小心切除到副甲狀腺,則可能引發低血鈣,醫療團隊用心,採用術中監測系統,保護神經,同時透過顯影鑑別,偵測及保留副甲狀腺,以降低合併症。甲狀腺腫瘤,治療方式多元,要依個案狀況詳細評估,楊小姐說,很感恩遇到認真的好醫師,也提醒大家,健檢有狀況,記得持續追蹤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置換人工髖關節 正前開微創不破壞肌肉
愛要說出口!陳金海的悄悄話
其他人也在看

巴西女墜紐約地鐵軌道遭「輾斷手腳」!纏訟10年獲賠25億
一名來自巴西的女學生在美國紐約搭乘地鐵,因暈倒不慎掉入鐵軌,遭列車輾斷左臂與左腿,案件纏訟多年,紐約法院日前判決她獲得約25億台幣天價賠償。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置換人工髖關節 正前開微創不破壞肌肉
一名六十多歲的婦女,意外跌倒受傷,右側髖關節骨折,疼到沒辦法走路,大林慈濟醫院骨科專家謝明宏,為她進行「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有別於傳統手術,能在保留肌肉結構的情況下進行,疼痛減少、出血...
大愛電視 ・ 6 小時前57歲女攀南湖大山疑肺水腫 空勤直升機馳援送醫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6日電)57歲李姓女子登山客跟團攀登南湖大山,因出現嚴重高山症疑似肺水腫症狀、肢體無力,昨天緊急求援,空勤總隊花蓮駐地今天上午起飛,將李女搭載下山送醫治療。
中央社 ・ 6 小時前
黃明志「極樂泰國團」暗黑行程曝光!友人爆他熱愛第三性風俗業者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先前涉入台灣網紅謝侑芯命案,目前案件還在持續調查,他已經交保獲釋。然而今(25日)卻爆出黃明志荒淫的私生活,指他尋找MV女主角都是在「選妃」,還約辣模去飯店,不僅如此,更有友人透露,黃明志總召集好友一起到泰國進行「暗黑行程」,還特別喜歡第三性風俗業者。
鏡報 ・ 1 天前科學證實:大腦發展5大時期「成人模式」32歲才正式啟動
你覺得自己30歲了還像個孩子?這可能不是錯覺。英國科學家在迄今最全面的人類大腦發育研究中,確認大腦從嬰兒期到老年經歷了五個主要「時期」(epochs),其中真正的「成年模式」平均要等到32歲左右才會正式啟動。據《衛報》報導,這項發表於權威期刊的研究,基於近4000名1歲至90歲受試者的腦部掃描,繪製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中國封殺日本海鮮!賴清德、陳其邁「吃給你看」掀台日挺漁產潮
即時中心/張玉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若台灣遭武力攻擊,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並制裁。中國停止日本水產進口後,台日互動升溫,總統賴清德與高雄市長陳其邁也透過社群及創意料理公開支持日本漁產。
民視 ・ 6 小時前防蘇丹紅化粧品 石崇良:擬納後市場查驗項目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台灣首見化粧品檢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各國對化粧品管理多以「製程管理」為核心,避免事件重演,食藥署研擬未來會把蘇丹紅納入後市場查驗相關項目之一。
中央社 ・ 8 小時前
脊慢跑強化核心肌群!抬手跑步矯正脊椎側彎 3招椅子運動增強背肌
隨著人口老化與久坐的生活方式,脊椎退化問題日益嚴重。台大癌醫疼痛專科醫師梁恆彰指出,透過適當的訓練,不論是否動過手術,大多數人的脊椎問題都能獲得改善,甚至完全康復。他分享脊慢跑和改善脊椎歪斜的正確跑姿
健康2.0 ・ 10 小時前
安眠藥成癮 將推升失智風險
台灣每年安眠藥處方數量持續攀升,且用藥族群已不再侷限於中老年人,越來越多年輕族群成為失眠患者。許多人從「偶爾吃」變成「天天吃」,卻不知道長期依賴傳統安眠藥物,可能導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甚至提高跌倒、記憶力衰退與失智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南投角頭「瘋寬」中彈亡涉他殺?11/27解剖釐清死因
發生在南投縣名間鄉的角頭綽號「瘋寬」的吳聰寬,陳屍轎車命案,由於被發現時,心臟有明顯槍傷,且遺體旁也留下一把手槍,警方初步研判疑似是舉槍自戕,檢警昨(25)日會同法醫相驗後,目前仍無法確認死因,暫不排除有他殺可能,將於27日進行解剖與彈道化驗,以釐清真正死因。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氣溫一降就埋雷!醫揭「天冷高危期」釀心梗、猝死 年輕人最易忽略
天氣越來越冷,當心心血管出狀況。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猝死不一定是當天發生,在急診最怕的不只是突然變冷,而是氣溫驟降後2到6天,這段期間身體出現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凝血風暴啟動,進而堵住冠狀動脈,造成心肌梗塞,外觀看起來無異狀,且越年輕的人越以為沒事,反而容易被打個措手不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影/女登山客登北大武山跌倒疑骨折 直升機吊掛下山送醫
3名登山客日前到北大武山登山,其中56歲女性登山客在北大武山步道約6公里處跌倒受傷,右腳踝腫脹疑似骨折,雖意識清楚但無法自行行走,消防獲報後前往救援,於今(26)日清晨將女登山客吊掛下山,送至屏東榮民總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手機滑到睡著傷身 醫:亮光入睡糖尿病風險增67%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天氣轉涼,不少人喜歡洗完澡就鑽進被窩滑手機、看電視,亮著燈不小心睡著。醫師示警,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67%。
中央社 ・ 1 天前
黃明志被爆私約60萬追蹤健身辣模! 「深夜瘋狂私訊內容曝光」經紀公司緊急回應
黃明志上個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命案,一度因為傳喚不到,遭到大馬警方的通緝,後來他主動到按說明,沒想到卻被扣押9天,經過各單位的輪番偵訊後,在警方的擔保下獲釋,25日被爆料,黃明志先前曾以選擇MV女主角為理由,私約擁有60萬粉絲的辣模半夜獨處,甚至想約對方去飯店,並在報導裡公開私訊對話,對此黃明志的經紀公司作出回應。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醫美PGY補訓吵翻天 石崇良堅持公益優先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衛福部擬修法,醫美PGY補訓溯及既往,引發爭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公益優先仍須以過渡期因應,補起訓練缺口,特別是未具專科資格、且未接受2年PGY訓練的6年制學生。
中央社 ・ 6 小時前
宏碁小金雞海柏特12月下旬上櫃! 董座:三多發威每年2位數成長、未來不排除併購
宏碁旗下資訊產品售後服務的海柏特(6884)預計12月底上櫃,海柏特董事長侯知遠表示,海柏特「三多」的優勢,預計多國、多品項、多品牌戰略,明年也將達成每年2位數成長的業績,將以亞太區第一授權維修品牌作為營運目標,上櫃只是起點,未來不排除併購的可能性。
太報 ・ 5 小時前
一堆人每天都在吃!2大食物竟是「癌症加速器」 專家揭防癌5撇步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已經連續43年蟬聯榜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死因前5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然而,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呼籲,「高血糖」與「高胰島素」的東西要少吃,更傳授5個抗癌撇步。
鏡報 ・ 11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4 天前
每天都吃菜!50歲男血壓仍狂飆 醫揪「1習慣」害的
天氣一轉冷,火鍋店再度迎來人潮,不少民眾也把火鍋當成冬季進補首選。不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有慢性病史的人要得特別留意,並分享一則案例,一名50歲男性長期罹患高血壓,原本藥物控制穩定,最近血壓卻突然升到異常高點,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用火鍋燙菜」的習慣,看似清爽的蔬菜,其實吸進大量高鈉湯汁,讓血壓悄悄失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