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必看!2025臺灣花卉推介會開展 直擊「花之未來」1,500餘種!
▲2025 臺灣花卉推介會開幕儀式。(圖:農糧署提供)
國內花卉界年度盛事—「2025臺灣花卉推介會」於11月27日至30日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盛大登場!今年以「花之未來—從育種到生活的無限可能」為主題,農糧署攜手產、官、學、研各界,展出超過1,500餘種花卉品種,包括各式切花、盆花、蘭花等年度新品。現場規劃六大主題區,全面「開箱」國產花卉的最新育種亮點與生活美學應用,並提供五感互動體驗,全方位展現強大的臺灣花卉創新能量,同時為育種者、種苗商及貿易商打造專業交流平臺。
農糧署表示,「臺灣花卉推介會」自2021年開辦以來,已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國產花卉專業展。為提升國產花卉新品種的能見度、促進產業鏈交流,活動結合產、官、學、研力量,展覽規模逐步擴大。近年來,推介會已從最初的品種展示,擴展至以「生活×育種×應用」為核心的全方位展覽,成功協助新品種上市、帶動產業商機。參觀人次自2021年的5,600人次,躍升至2024年18,850人次;展出品種也屢創新高,向國人展示國產育種成果與在地花卉文化。
農糧署說明,此次活動緊扣「花之未來」主題,打造「未來花想曲」、「花的誕生」、「花生活提案所」、「花聚產業館」、「花開講堂」與「動手花樂園」等六大展區,以沉浸式體驗花卉的誕生、美輪美奐、走進您的生活。該署指出,最受矚目的「花的誕生」展區為引領花卉時尚流行的重要展區,其中「年度新品種區」,集結最具潛力之育成品種,共計展示9大花種、13個新品種包括火鶴花、石竹、水晶花、彩葉芋、聖誕紅、蝴蝶蘭、彩葉草、觀音蓮、矮牽牛等,展出單位橫跨農業部場試所、學研機構及民間育種家;透過實體展示、影像與故事展示,一窺新品種從雜交、篩選、穩定化到量產的育種歷程,看見臺灣花卉強大的研發能量。農糧署強調,此區更是介接育種與產業需求的最佳平臺,如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2022年展出高雄4號-紅星、2024年展出高雄5號-維納斯,其所研發紅色系火鶴花品種於國內市場有三成市占率,即是最佳實證。
自11月28日至30日免費開放!邀請全民入場共享花卉盛事。不論是愛花、懂花、尋找花卉新品種合作機會的產業伯樂,想為生活增添花意的市民,或是期待親手玩花、放鬆療癒的民眾,都能在「花聚產業館」、「花生活提案所」、「花開講堂」、「動手花樂園」等展區找到屬於自己的花卉角落。該署誠摯邀請大家一起走進花的未來,全面「開箱」國產花卉最新研發亮點、最潮生活應用,以及最迷人的花卉五感互動體驗,一同感受臺灣花卉的創新實力與迷人魅力。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花卉推介會開幕 展出1500餘品種 (圖)
「2025台灣花卉推介會」27日上午在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開幕,主辦單位農業部農糧署表示,這次展出1500餘花卉品種,首日邀花卉相關業者憑名片換取專業參觀證入場,28日至30日全面免費開放民眾參觀,共享花卉盛事。
中央社 ・ 7 小時前農糧署鼓勵冬種綠肥 形成油菜、向日葵花海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6日電)農業部農糧署鼓勵農友於冬季休閒期種植綠肥作物,今年規劃全國推廣面積3萬5000公頃,形成了油菜、向日葵、蕎麥等花海美景。
中央社 ・ 1 天前
2025臺灣花卉推介會 展現花卉生活美學應用
記者古可絜/臺北報導 國內花卉界年度盛事「2025臺灣花卉推介會」於今(27)日起至11月30日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登場,今年以「花之未來-從育種到生活的無限
青年日報 ・ 19 小時前


冬季神菜怎麼分?煮鹹湯圓要選「它」
[NOWnews今日新聞]冬季限定蔬菜「茼蒿」登場,台灣常見的茼蒿主要分為「大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種,農糧署分享,大葉茼蒿適合用來煮湯、加入鹹湯圓等,被俗稱山茼蒿的「小葉茼蒿」則因為香氣濃郁,適合...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陳俊宇偕立法院交委會實地考察 關切宜蘭多處重大工程進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宜蘭報導 立法委員陳俊宇今(27)日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委員,一起進行宜蘭縣各項交通與觀光建設的實地考察。陳俊宇指出,這些都是他從上任後就全力推動、積極爭取的重要工程,也藉這次機會向中央再次追蹤最新進度,他也承諾未來會持續監督各項宜蘭重大工程,逐步落實。 陳俊宇表示,永鎮是壯圍欣賞「龜山朝日」的絕佳景點,為提升觀光品質,也讓在地...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台中雪山坑步道踏訪泰雅獵徑 巡禮賽德克巴萊場景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7日電)台中市觀光旅遊局興建雪山坑登山步道,全程2.4公里,沿著雪山坑地區泰雅族傳統狩獵獵徑建置,串連巨人之手、電影「賽德克.巴萊」取景地山蘇林等處,打造特色步道。
中央社 ・ 1 小時前商業火箭澳洲成功發射 台灣晉陞太空:創新紀錄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7日電)台灣晉陞太空集團澳洲公司ATSpace今天在澳洲發射火箭成功。台灣晉陞指出,此次完成火箭發射任務,並創下澳洲商業火箭飛行高度新紀錄,展現團隊技術實力,相當振奮人心。
中央社 ・ 3 小時前中國官員:人形機器人尚未成熟 防止一窩蜂發展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7日電)中國官員今天表示,當前人形機器人在技術和商業化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而中國已有超過150家人形機器人企業,他警告要注意防範重複度高的產品一窩蜂上市。
中央社 ・ 1 小時前
于朦朧效應?爆闊太要求「自宮」 26歲男星崩潰:長期精神控制
中國男星于朦朧離奇死亡引發軒然大波,近日一名中國男星丁澤仁在微博發布貼文,揭露跟一名郝姓女子的愛恨糾葛,丁澤仁指控郝女在得知他交女友後失去理智,還叫他去自宮。郝女更散布不實謠言,兩人鬧上法院,丁澤仁強調,如果郝女攻擊的屬實將退出演藝圈。
鏡報 ・ 2 小時前
女星年初檢查正常年底卻變乳癌 自曝乳癌無法完全治好!醫揭2種乳癌長超快
在經典韓劇《順風婦產科》中飾演美月媽媽的58歲女星朴美善,今年2月無預警暫停活動,時隔半年才證實罹患乳癌。近日她在劉在錫節目中首度露面,坦言8次化療中,竟有4次併發肺炎,身心俱疲,更表示已做好「無法完
健康2.0 ・ 11 小時前
屏東四重溪溫泉季點燈!泡湯看燈海、竹簍煮溫泉蛋、福安宮求平安!一日行程這樣排
2025 屏東四重溪溫泉季浪漫登場,南國冬季因溫泉霧氣與繽紛燈海而格外迷人。今年不僅延續人氣的光影步道、燈飾裝置,更加入療癒系體驗,如竹簍煮溫泉蛋、藥師佛占卜蛋,以及深受親子喜愛的水豚餵食活動。從溫泉公園的燈海散步、飯店泡湯,到福安宮祈福、海線看展,一日即可收集祈願、美食、溫泉與海景,是冬季最完整、最舒心的旅行提案。
Yahoo奇摩旅遊夯即時 ・ 3 小時前
中山醫大世界愛滋病日活動 羅一鈞:HIV感染數今年可望低於900例
為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大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衛福部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出席活動,並表示,今年台灣新增HIV感染人數,可望低於900例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元富證券揪癌症希望基金會 挺癌友
台新新光金控旗下元富證券長期投入公益行動,今年再度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送愛到病房」關懷計畫,以行動支持癌友。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25日前往癌症希望基金會,捐贈1,000份癌友關懷禮,交由基金會團隊前往全台各大醫院訪視及關懷癌友。盼藉由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祝福,為癌友注入持續前行的力量,助使抗癌之路走得更加順遂。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大火吞宏福苑7棟樓!他絕望告別「燒到了…各位保重」 結局曝光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下午發生火警,火勢迅速延燒,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目前死亡人數增至44人、279人失聯。現在網路上瘋傳一段對話,看到有一名受困民眾,發現大火已經燒到自家窗外,絕望在群組留下遺言,「燒到了…各位保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外資連買多頭回流 台股收高站回月線/鴻勁蜜月行情開獎 中籤一日抱走百萬/南亞亮燈人氣旺 四寶集團作帳行情催油門|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三(26日)持續走揚,市場在聯準會12月降息預期升溫下提前布局科技與設備股,投資氣氛維持偏多。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67%,標普500指數漲0.69%,那斯達克指數上漲0.82%,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2.76%。AI與半導體族群再當多頭主攻部隊,戴爾受惠AI伺服器財測優於預期大漲5.83%,輝達上漲1.37%,甲骨文在外資重申買進評等下跳升4.02%,微軟同步收漲1.78%,ASML ADR因大摩調升目標價強彈3.76%。台積電ADR上漲1.85%,為今日台股電子權值股帶來正面助攻。 亞股今日普遍走高,日股上漲1.23%,韓股同步強漲0.66%,港股小漲0.07%,上證綜合指數亦揚升0.29%,區域市場風險偏好延續回暖格局。 台股今(27)日延續反彈氣勢,早盤強彈逾200點後高檔震盪,終場在電子與PCB族群齊揚下上漲144.99點、收27,554.53點,成功收復月線,成交值4,924.11億元。權王台積電(2330)小跌5元至1,435元,聯發科(2454)續強漲逾3%,鴻海(2317)漲逾1%;PCB族群全面點火,楠梓電(2316)、瀚宇博(5469)、金像電(2368)亮燈強攻,高技(5439)、台玻(1802)勁揚超過半根。記憶體股同步走強,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大漲逾半根,創見(2451)、群聯(8299)、旺宏(2337)齊步走高,盤面資金明顯集中在AI伺服器、PCB與記憶體三大主軸族群。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