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省900億外匯避險成本!壽險公會籲調會計評價制度 15年打下3大鋼釘
壽險公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調整匯率評價會計制度,預估每年可節省900億元的外匯避險成本,未來15年,可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和壽險業資本,共約1.3兆元。
壽險公會強調,這是為期15年的暫行措施,不是永久性規定,制度調整也並非改革終點,而是整體結構改善的起點。
「假設有些錢不用浪費,受惠的是股民、政府基金,我們希望爭取先下三根鋼釘,給壽險公司一個轉股修復的時間,然後15年內,厚實資本,讓壽險業更強壯,為社會做更多事情,是我的信念!」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說(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2019年來,壽險業界支出的避險成本,累計高達1.6兆元!」壽險公會副理事長林昭廷說,然而,這種避險只是因為財務報表所需,因為匯率波動評價會進入到損益表,影響損益,業者為了避免短期波動太大,必須購買衍生性商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長期下來,影響壽險公司的清償能力。
林昭廷說,壽險業持有20-30年長天期外幣債券,合理的避險應是針對短期內即將發生之外幣現金流量避險(如利息收入),也就是每年快到期保單,而不是針對20年後來避險。
林昭廷說,壽險業每年到期保單占比約10%上下,應該只需避險10%,針對這些快到期保單避險即可,但在IFRS會計制度下,業界避險比率卻高達65-70%,而且都是用短天期衍生工具來避險,也無法規避20年後債券本金到期時的匯率風險。
林昭廷說,這些都是不必要浪費的避險成本,如果可以降低避險比例,省下的3%避險成本,可跑到外價準備金或淨值,強化壽險業體質,也不會跑到壽險公司股東身上。
林昭廷說,未來15年,外價準備金可以增加6750億元,壽險業的特別盈餘公積可增加5400億元,加上業者也會額外強化資本措施,增加提列5%淨利,估計15年增加1275億元,以上合計可強化1兆3425億元。(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壽險業者為何有如此龐大的外匯避險需求?其實與金融環境的變遷有關。林昭廷,1994年,臺灣沒有終身壽險,業者原本都是賣養老險,最多是30年期,但1994開放外商進入保險市場後,外商開始引進終身壽險,當時市場利率高達8%,壽險業者推出的保單保證利率6%,從當時角度來看,已經非常保守。
「但資產是短期的,負債是長期的,保證是終身的!」。林昭廷說,當時推出的保單,利率是最高的時候,又是終身壽險,業界也沒有長期投資工具,等到2000年利率降下來,短短3-4年之間,預定利率很快跑到4%,業者找不到好的固定利率市場,資金找不到去路,又要滿足保單利率需求,不得已,只好跑到國外,形成國外投資比重高達65%-70%,也導致業界持有大量的外幣,「台灣的幣別錯配,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全球第一,這都是歷史包袱造成」。
「每年6%的利率,比領股利好,不會有人解約保單的!」林昭廷(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說,當年業界賣出的保單,平均50年才會到期,現在才過一半,要等到2044年才會全部結束。
林昭廷說:「業者壓力很大地活著,希望未來可不可以喘口氣!」、「我們不想要再吃藥了,已經吃很多藥了,我們希望免疫力變好,提升自我保險能力」,但也坦言,業者一定要有資產負債、風險管理風險定價觀念,不然後人還要處理問題。
壽險業者強調,長期低利率環境,卻要面對高利率保單的負擔,導致「骨骼不正」,資金必須投資海外,又在會計制度引導下,龐大的外匯避險成本造成二次傷害,必須進行使得壽險業要接軌ICS與IFRS17時,必須進行「接骨手術」,打下三大鋼釘,逐步修復骨架。
壽險業者說,這15年的過渡期,也是壽險體質修復期,之後三大鋼釘就會移除,屆時壽險資產錯配、短期避險比率過高、資金大量投資海外的問題,就會被導正,如同台語說的「打斷手骨顛倒勇」,接骨成功後,壽險資金將順利引導回來,投資台灣;累積足夠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與資本後,就有實力因應市場波動,讓壽險回歸健康的保障功能,累積獲利能力,也能實現對保戶與股東的承諾。
這三根鋼釘,包括外匯會計暫行措施、自我保險機制、資產負債調整結構。
簡單說,就是建議調整匯率評價會計制度,讓匯率公允價值部分,改採攤銷方式,在附註中完整揭露,每年可省下900億元避險成本;以及降低短期避險工具的比率,以及增加國內長期投資標的,引導資金回台,另外也讓商品去保證化與縮短保證期間。
以下是壽險公會完整說帖全文:
一、台灣壽險業形成今日資產負債結構的歷史脈絡
台灣壽險業形成今日「美元資產、台幣負債」的高度幣別錯配結構,必須從保險市場演變、總體經濟環境與貨幣政策的歷史脈絡加以說明。
1994年起,外商進入市場後,市場競爭顯著加劇,原具自然到期性的定期壽險,逐漸被終身壽險取代。依據當時行政監理,市場定存利率高達8%,壽險業者需給予保戶至少6%的預定利率,結合市場競争導致商品結構多為終身壽險,使保證高預定利率的保單,難以隨時間消化。
進入2000年後,受科技泡沫、全球金融海嘯與國內經濟成長影響,利率長期走低,加上央行維持寬鬆環境,資金大量湧入壽險業。
然而,國內固定收益市場(主要是新台幣債市)天期偏短、規模有限無法吸收來自壽險業的數十兆的長期資金,要支應保單保證的 4%~6%利率,使壽險業者不得不轉向海外投資長天期美元債券,才能確保對保戶的承諾。資產端因此迅速美元化,而負債端仍以新台幣計價,最終形成全球罕見的結構性幣別錯配,也才出現匯率波動,影響壽險業經營的特殊情況。
二、匯率會計處理的適當性:IFRS奥US GAAP的會計制度差異與行為誘因
在此結構之上,關鍵問題在於:現行IFRS的匯率會計處理是否能「允當」反映出壽險業的經濟實質。
在IFRS中,當債券被分類為FVOCI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其利率變動入OCI (淨值),但匯率變動卻必須計入 P&L (損益)。也就是說,即便企業短期外幣現金流曝險極低(即沒有真實換匯動作),但匯率波動仍會影響EPS(每股獲利),迫使業者大量採用短天期CS/NDF避險,以穩定損益波動。
避險因此成為「會計制度要求」而非真正的經濟需求。
相較之下,US GAAP的AFS(備供出售)債券處理方式完全不同。
利率與匯率的變動皆反映在OCI(淨值),不影響當期損益。
如果公司反而去操作避險,衍生性工具的波動會進入P&&L(損益),使損益更不穩定。
也就是說,在US GAAP下公司通常只會為短期現金流量管理做有限度避險,而不會像IFRS 會計制度下那樣為了平抑損益而做大規模避險。
若回到經濟實質,壽險業持有20-30年長天期外幣債券,合理的避險應是針對短期內即將發生之外幣現金流量避險(如利息收入),而不是針對20年後的本金匯率評價做公允價值的避險。
也就是說,壽險業短期現金流曝險低於10%,合理的避險比率應約也大約10%。但在IFRS會計制度下,為避免匯率衝擊損益,避險比率卻高達65-70%,而且都是用短天期衍生工具來避險,實際上根本無法規避20年後債券本金到期時的匯率風險,只是為了穩定當月、三個月內或半年內的損益,就每個月花新台幣200~300 億元去買避險工具,不是真實避險,是為了「會計制度」在避險,凸顯壽險業現行的外幣避險行為已與經濟實質嚴重脫節,是會計制度本身導致的行為,而非企業的經濟需求。
以上討論更引出兩個核心問題:
(1)匯率會計處理在不同會計架構下本就不一致,並不存在唯一做法。
(2)會計制度若誘導過度避險,是否仍屬允當表達?是否能真實呈現壽險業的長期經營模式?還是一種不正常的扭曲?
此外,IFRS 並非完全缺乏在地調整彈性。舉例而言,連IFRS發源地的歐盟過去即針對IAS39、IFRS4、IFRS17進行多次不符合原本IFRS 原文的調整,顯示在特殊金融環境下進行會計制度調整並非不可行。
三、壽險接骨手術的三大鋼釘一引導15年後健康轉骨
因為台灣保險市場開放競争、總體經濟轉變出現的長期低利率環境,高利率保單的負擔造成壽險資產茁壯後,卻「骨骼不正」資金必須投資海外,又在會計制度引導下,龐大的外匯避險成本用來平穩短期損益,造成二次傷害,使得壽險業要接軌ICS與IFRS17時,必須進行「接骨手術」,打下三大鋼釘,逐步修復骨架,這15年的過渡期,也是壽險體質修復期。
之後三大鋼釘就會移除,屆時壽險資產錯配、短期避險比率過高、資金大量投資海外的問題,就會被導正,如同台語說的「打斷手骨顛倒勇」,接骨成功後,壽險資金將順利引導回來,投資台灣;累積足夠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與資本後,就有實力因應市場波動,讓壽險回歸健康的保障功能,累積獲利能力,也能實現對保戶與股東的承諾。
第一根鋼釘:會計評價允當表達壽險業長期經濟特性
第一根鋼釘的目的,是讓財報能如實呈現壽險業的長期經營特性與符合真實比率的外幣現金流量曝險,使會計制度不再迫使業者為了平抑損益波動而進行過度避險。
調整會計制度不免令外界憂心影響信譽,使壽險業財報難以取得投資人與信評機構認可。然而,在經過多年的討論,2012年主管機關同意推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當時坊間也有相同的質疑,批評角度如國外並無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有美化帳面嫌疑、平抑損益波動等,但此制度實行13年後,因為資訊的充分揭露,不但深受投資人與信評機構認可為有效風險管理工具,外價準備餘額更從制度適用初期的192億元成長至2024年底逾2000億。
也正因外價制度的實行,業者得以調降NDF避險比率,改善NDF價格偏離之高昂成本現象,多年來節省無謂避險支出約1兆元。
本次壽險公會的匯率評價會計制度調整建議,正是借鏡當年外價制度的成功經驗,提出的15年「暫行措施」,目的除反映長期經營特性外,更為壽險業爭取足夠時間,避免在接軌的過渡期仍被迫持續進行高成本、短天期避險,錯失強化資本的重要時機。
匯率評價會計制度的暫行措施並非讓業者永久偏離IFRS,其目的與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相同,給予業者15年的過渡期間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強化財務體質與資本。
更重要的是,必須先打下第一根鋼釘,才能讓第二根鋼釘與第三根鋼釘更有效果。唯有透過會計評價的允當表達,避險操作才能從會計制度迫使的行為,恢復到符合經濟實質的水準,使壽險公司能有空間累積自我保險所需的資本,進而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長期資產負債結構,修正目前相關錯配的情況。
沒有第一根鋼釘先支撐,壽險業無法從會計制度強迫的短期避險壓力中解脫,也無法啟動後續的中長期改革。
第二根鋼釘:自我保險機制,強化壽險業長期風險承擔能力
當避險比率因打下第一根鋼釘調整而回到合理水準後,業者才可以將節省的避險成本累積到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與特別盈餘公積,強化自我保險能力。此外,目前公會亦建議進一步厚實資本的措施,在現有基礎上額外提存稅前淨利之5%至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特別盈餘公積。
也就是說,這些因暫行措施節省下來的避險成本,並不會用在盈餘分派,而是作為業者吸收匯率波動的自我保險準備。且透過研議配套措施,額外增提外價準備或特別盈餘公積,能使壽險業快速累積準備金與資本,進一步降低短期避險工具的比率,回歸保險業長期經營的核心精神。
第三根鋼釘: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從根本改善幣別錯配
真正改善幣別錯配,仍需資產、商品與政策三方面的結構性調整,如資產面需透過監理誘因引導壽險資金回台、提升國內長天期投資標的供給、推動政策性公建與證券化商品;商品面亦需去保證化並縮短保證期間;政策面結合資產與商品面,主管機關亦在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下規劃「資產負債管理改善獎勵措施」,引導業者改善幣別錯配與存續期間匹配,強化業者財務體質。
這些改革本質上需較長的時間推動,所以需要同時打下三根鋼釘,第一根鋼釘是降低會計制度造成的避險壓力,節省不必要的短期避險成本,再結合第二根鋼釘支撐,能快速累積的自我保險資本,第三根鋼釘就是調結構,接骨及長骨需要體力與時間,因此,唯有厚植壽險業財務實力,才能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去支應相關的調整。
結語:匯率評價調整是走向長期結構改革的起點,壽險公會此次提出匯率評價會計制度調整建議,正是借鏡當年外價制度的成功經驗,規劃為期15年「暫行措施」,並非永久性規定。
匯率評價會計制度的調整,並非改革的終點,而是整體結構改善的起點。唯有先使財務報導回到允當表達,使避險行為脱離會計制度導致的扭曲、回到經濟實質,後續的自我保險機制與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其他人也在看
輝達晶片助攻台灣超級電腦晶創26 奪全球超級電腦第29名
國際超級電腦年會(SC25)公布全球TOP500超級電腦排行榜,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建置的「晶創26」超級電腦系統中的H200架構系統「Nano4」,首次登榜即榮獲全球第29名,國研院今(21日)表示,這是台灣自主建置超級電腦的新里程碑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輝達助台灣算力躍上國際 晶創26超級電腦首登全球500強奪第29名
超級電腦年會 (SC25) 上,公布了全球矚目的 TOP500 超級電腦排行榜。國科會轄下的國研院國網中心所建置的「晶創 26」超級電腦系統中的 H200 架構系統「Nano4」,首次登榜即獲全球第 29 名。
鉅亨網 ・ 12 小時前
吳誠文接受FT專訪:美不會以關稅懲罰台灣晶片業
MoneyDJ新聞 2025-11-21 13:49:34 郭妍希 發佈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Wu Cheng-wen)接受外媒訪問時指出,美國不會以高昂關稅「懲罰」台灣領導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台灣將提供經驗、協助美國打造晶片產業聚落。 英國金融時報(FT) 21日報導,吳誠文受訪時表示,「他們明白,懲罰台灣與他們的利益不相符。」台美已達成「共識」,台灣將支持美國發展晶片產業,藉此交換關稅減免。 一名美國官員描述,台美草擬的協議還包括「介於日本與南韓同意金額之間」的投資承諾。這暗示,台灣可能同意對美投資約4,000億美元。該名人士說,「台灣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並非模糊不清的承諾,而是正在規劃或已在進行中的投資。」 台積電(2330)已決定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650億美元,建設一系列晶圓代工與處理廠,以及一座研發設施。熟知台美關稅協議草稿的人士說,台積電的計畫也涵蓋在台灣的總投資承諾當中。 吳誠文強調,台灣會堅持保留最尖端的研發技術,不會任由國內產業「被掏空」。「若把研發移往海外,對我們來說很危險。新的武器與國防系統都須仰仗先進晶片。」不過,他表示,台灣政府希望讓經濟模式變
Moneydj理財網 ・ 12 小時前
輝達進駐北士科終於有譜了 李四川:最快下週與新壽解約
輝達海外總部將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但地上權仍未解決,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日受訪指出,昨晚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已達成共識,新壽預計下午召開臨時董事會,雙方最快下週可進行合意解約,「應該是有一個好的結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
輝達投資10億在台設子公司 經濟部今證實:已核准
輝達(Nvidia)要來台灣設立子公司,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日與輝達全球不動產副總裁艾克曼(Scott Ekman)會面,取得書面投資意向。且輝達已向市府確認,著手申請成立台灣子公司。經濟部表示,9月26...
華視 ・ 12 小時前
日本政府批准21.3兆日圓刺激方案,措施涵蓋物價補貼與重點投資支持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內閣批准了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額外支出,將在經濟方案中部署資金用於解決選民的不滿,但這可能會讓密切關注國家財政狀況的投資者感到不安。日本內閣府週五表示,刺激計畫包括17.7兆日圓(1,120億美元)的一般帳戶支出。這些支出很可能透過追加預算來籌集,比前任首相一年前推出的計畫規模高出27%。整個刺激方案總價值達21.3兆日圓,措施涵蓋物價補貼和重點領域投資支持等。其中最大的一部分資金將用於物價補貼,總額11.7兆日圓,包括一項在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向每戶家庭發放7,000日圓的燃氣和電力補貼,預計政府耗資5,000億日圓。此外,高市還將撥款4,000億日圓,用於向每個兒童發放20,000日圓的現金補助,並撥出2兆日圓用於支持各地區。撥出巨額資金用於價格紓困,凸顯高市應對持續通膨的決心。持續通膨加劇了選民的不滿,並導致其前任下台。週五甫出爐的數據顯示,日本關鍵物價指標已連續43個月維持在日本央行2%的目標水準或之上,創下自1992年以來的最長紀錄。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經濟》輝達在台灣設「子公司」 經濟部核准
【時報-台北電】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預計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台北市長蔣萬安透露,輝達將設立台灣子公司,引發市場關注。經濟部今(21日)中午回應,已於本日核准此案。 有關輝達正在進行設立台灣子公司作業一節,經濟部表示,投審司先於今年9月26日核准美商Nvidia設立台灣輝達經典股份有限公司,Nvidia於11月12日再申請修正投資計畫,將投資金額提高到新台幣10億元,用於開發商辦大樓等。 經濟部表示,由於投資項目並無涉及禁止或限制外資投資的項目,經審查均符合外國人投資條例的規定,已於11月21日核准Nvidia本次申請案。 輝達目前在台已有三家以「分公司」型態登記的據點,包括香港商輝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英屬維京群島商輝達維京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新加坡商輝達開發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此次輝達改向台灣申設「子公司」,等於成立一個在法律上能獨立承擔權利義務的本地法人,未來可自主持有資產、進行大規模採購、簽訂複雜合約,並更靈活處理在地稅務與研發支出,意味著輝達在台布局將從市場試水溫,正式邁入深度營運階段。(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鄭思楠,中時,吳靜君)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日媒:高市內閣通過21.3兆日圓振興經濟方案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內閣今天(21日)通過了一項大規模的經濟振興方案,旨在減輕通貨膨脹對家庭和企業造成的負擔。 報導指出,這項由日本5年來第五位首相所推行的經濟刺激措施,總額達到21.3兆日圓(1,350億美元),包括能源補貼與減稅在內。 上個月就任的高市早苗承諾打擊通膨,在這之前,民眾對物價持續攀升的憤怒導致前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任期不滿1年就下台。 但高市早苗的方案也引發對日本原已龐大的國債攀升的憂心,這推升了政府的公債殖利率至史上新高,以及近來的日圓走貶。 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Satsuki Katayama)今天對政府可能出手干預、支撐日圓發出了至今最強力的表態,她表示將對混亂的外匯波動採取「適當」的對應行動。 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麥斯威爾學院(Maxwell School)分析家艾斯特維茲-阿貝(Margarita Estevez-Abe)表示,日本長期奉行擴張性經濟政策但未能刺激經濟。「在此同時日本公債增加。我們已經看到市場的負面反應…日圓的進一步貶值將推高物價,對一般的日本
中央廣播電台 ・ 12 小時前《金融》壽險公會爭取匯率評價調整 強化保險業自我保險機制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今年5月台幣大幅升值,衝擊台灣整體壽險業,不但持續陷入「過度避險」泥沼,也導致壽險業帳上獲利失真。壽險公會近期也已將匯率改革方案送交金管會,壽險公會副理事長林昭廷今天以三大鋼釘做比喻拚壽險業轉骨,第一根鋼釘期盼能將匯率會計準則適當調整,讓財報如實呈現壽險業長期經營特性,從而發揮壽險業自我保險機制的第二根鋼釘及調整負債結構的第三根鋼釘,提升壽險業長期經營韌性。 林昭廷指出,2000年之後利率快速下滑,台灣找不到好的固定收益市場,導致國外投資占比持續攀升,但也面臨必須承擔匯率風險。自2019年來保險業支出避險成本1.6兆元,高於獲利1.3兆元,預估未來10年尚須支出避險成本達3兆元,侵蝕壽險業長期經營韌性。 但投資人只看損益表、本益比等,導致匯率波動時損益變動相當大,壽險公司必須放大衍生性商品的投入,但也大幅提升避險成本,這種「過度避險」長期弱化公司清償能力。 台灣明年將接軌IFRS 17,但林昭廷指出,債券被分類為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其利率變動入OCI(淨值),但匯率變動卻進入損益,短期匯率波動迫使業者大量採取短天期CS/ND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台灣首座AI超算中心Visionbay正式營運,採用輝達GB300,明年H1對外啟用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今年「2025鴻海科技日」(HHTD25)上,鴻海(2317)旗下發展超算中心與雲端運算營運平台公司-亞灣超算(Visionbay)首次登台亮相,並宣布將打造全台最大規模GPU集群,同時也是首座建置於NVIDIA GB300 NVL72的超算中心,目標明年上半年正式對外啟用。作為NVIDIA在台灣認證的NCP優選合作夥伴(NVIDIA Cloud Partner),Visionbay於HHTD展示最新的「AI超算中心暨營運平台」,串接AI價值鏈的垂直整合能力,並推出涵蓋基礎設施到應用整合層,端到端AI Factory解決方案。Visionbay將成為推動主權AI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領頭羊,同時也是鴻海「3+3+3」發展策略的重要引擎,推動台灣在全球AI競逐中跨入新的關鍵里程碑。Visionbay執行長姚延宗強調,台灣要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必須快速打造具備成本優勢的AI基礎設施,進而拉動AI應用發展,使台灣形成一個可培養AI全域人才的產業生態及技術創新環境。Visionbay結合鴻海科技集團在關鍵零組件製造、伺服器建置、供應鏈管理、散熱技術、自研大語言模型等全方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美電信巨頭裁員1.3萬人 輝達財報救不了美股翻黑
雖然AI晶片巨頭輝達公佈漂亮財報,但是美股20日開紅後翻轉收黑,台股今(21)天也受牽連,開盤大跌。美國市場除了AI疑慮未消除,還有失業率攀4年新高,電信巨頭也宣佈大裁員。##
TVBS新聞網 ・ 12 小時前輝達宇宙級財報變成「多頭陷阱」,高盛示警美股情緒已滿身傷
【財訊快報/陳孟朔】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美股代碼NVDA)交出再度「炸裂」的財報成績單,本應成為美股年底行情的強力支撐,卻意外演變為一場典型的「多頭陷阱」。標普500指數週四早盤一度勁揚近2%,隨後卻急轉直下,盤中由漲轉跌超過3個百分點,收盤跌破100日移動均線,單日市值自高點蒸發逾2兆美元,恐慌指數VIX一度衝上26上方,顯示市場情緒遭重擊。高盛合夥人佛勒德(John Flood)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輝達的「宇宙級」業績並未像多數交易員原先期待的那樣,釋放出風險全面解除的樂觀訊號,反而讓已經「傷痕累累」的市場更趨保守。他直言,目前資金正處於純防禦模式,機構高度關注擁擠交易可能出現的劇烈回吐,對沖和減碼成為盤面主旋律。從技術與市場結構來看,這次反轉格外刺眼。資料顯示,標普500在盤初漲幅一度逼近1.9%,隨後不但回吐全部漲幅,盤中低點一度下挫逾1%,創4月以來最大盤中波幅;同一時間,VIX急彈、標普500掛單深度滑落至約500萬美元,僅為過去一年平均水準的約一半,代表流動性池迅速變淺,稍大筆賣壓就足以放大指數波動。高盛交易部門並觀察到,包含ETF、客製籃子與股指期貨在內的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輝達斥資10億籌設台灣子公司 經濟部核准了
[Newtalk新聞]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預計落腳北士科 T17、T18 基地,台北市長蔣萬安昨(20)日透露,與輝達代表會面時,對方正進行設立台灣子公司的相關作業,計畫投資新台幣 10 億元,最快明年農曆年前將再次會面、簽約。今(21)日,經濟部也說明,由於輝達的投資項目並無涉及禁止或限制外資投資項目,經審查均符合外國人投資條例的規定,正式核准輝達設子公司的申請。 台北市政府目前正與新光人壽協商以約新台幣 44.3 億元合意終止契約,收回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T17、T18 基地的地上權,並以專案將地上權轉給輝達。蔣萬安表示,目前進入與新壽簽署合意解約協議的最後階段,同時進行取回土地後及設定地上權的準備工作。 蔣萬安更透露,輝達全球不動產副總裁艾克曼(Scott Ekman)告訴他,輝達已在進行設立台灣子公司相關作業,兩人相約最快明年農曆年前能簽約。 針對輝達正準備設立台灣子公司,經濟部今說明,投資審議司已於今年 9 月 26 日核准美商 NVIDIA 設立台灣輝達經典股份有限公司,NVIDIA於 11 月 12 日再申請修正投資計畫,將投資金額提高到新台幣 10 億元,用於開
新頭殼 ・ 13 小時前關稅陰霾褪+世足賽效應,聚陽明年展望向上,股價站回300元大關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在關稅、匯率陰霾過後,成衣大廠聚陽(1477)營運動能回升,加上明年還有世足賽效應,聚陽2026年業績將恢復成長,並可望力拼雙位數年增。聚陽第三季營收88.89億元,季增15.6%,但較同期破百億的歷史紀錄減逾15%,稅後盈餘8.58億元,較上季增加39.3%,年減26.6%,EPS 3.48元,累計前三季EPS 11.13元。由於美國關稅干擾,客戶提前第二季拉貨,使今年淡旺季節奏改變,第三季旺季不旺,表現低於預期。不過,進入第四季,雖是傳統淡季,10月業績也以21.29億元寫下今年低點,但11月起進入明年早春新款出貨期,預計將逐月回升,單季營收上探80億元。在關稅底定、匯率回歸常態,加上今年品牌對庫存態度保守,明年有回補庫存需求,以及世足賽將自明年6月起開打,推升明年上半年的運動盤動能,並進一步優化ASP與毛利率表現,因此,聚陽認為,明年不論出貨量、產品價格與獲利能力,均將優於今年。由於展望向上,聚陽近期股價表現優於大盤,週五(21日)在台股崩跌逾千點之際逆勢上揚,終場成功站回300元整數大關,收300.5元,漲幅逾3%,盤中最高則達303元價位。
財訊快報 ・ 11 小時前輝達「財報救全村」行情只有1天!分析曝台股重挫的凶手是…
美股周四開高走低重挫,輝達也是紅翻黑大跌3.15%,台股21日開低走低,一度下探至26,420.17點,重挫1,006....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壽險業拚轉體質「三大鋼釘接骨手術」 年省900億外匯避險成本有利保戶股東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理事長、副理事長林昭廷、理事蔡昇豐21日說明「壽險接骨手術的三大鋼釘」引導15年後健康轉骨的方針。以下為壽險公會改善壽險業體質的「壽險接骨手術將打下三大鋼釘」,會計允當表達作為強化資本與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的基礎,全文內容如下:由於台灣保險市...
CTWANT ・ 11 小時前鴻海科技日展現強大夥伴關係與垂直整合實力,輝達、OpenAI等重磅登台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科技集團(2317)於今(21)日盛大舉行鴻海科技日2025(Hon Hai Tech Day, HHTD25)。今年以「加速想像(Accelerating Imagination)」為活動主題,向全球展現其加速轉型為AI驅動科技平台服務公司的決心,開展首日包括NVIDIA、OpenAI、Alphabet等策略夥伴登台,透過論壇與展品,鴻海展現強大的垂直整合實力。身為全球最大電子製造商,過往科技日在超級運算、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等領域的發展速度以及進程是全場焦點,而今年加入更多人工智慧、科技和汽車領域的領導企業,包含IBM、ABB Robotics、Uber 和 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 (FUSO)也陸續在開幕日發表演說。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正從勞力密集型公司轉型為技術密集型公司。今天在此討論技術的角度,不是鴻海如何為他人製造的產品,而是如何為整個生態系統帶來的核心競爭能力。劉揚偉表示,鴻海的競爭優勢在於垂直整合。鴻海深厚的技術底蘊與製造傳統,讓鴻海能與世界級科技領導者深度合作。這些合作夥伴選擇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輝達投10億申請在台灣設子公司 經濟部准了
輝達(NVIDIA)海外總部預計落腳台北市北士科T17、T18基地,提出投資金額新台幣10億元計畫設立子公司,經濟部今(21日)表示,輝達投資項目並無涉及禁止或限制外資投資項目,經審查均符合外國人投資條例的規定,今天正式核准輝達設立子公司的申請案。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股市只漲一天就全吐回去!輝達也當不了救世主,投資人到底在怕什麼?
全球股市跌勢不止,即便輝達曾經帶領多頭力挽狂瀾,反彈行情也只是曇花一現,美股週四(20日)面臨4月以來最劇烈的日內逆轉幅度,若從當天最高點算起,瞬間蒸發了超過2兆美元市值。高盛(Goldman Sachs)合夥人John Flood認為,市場正極度聚焦於對沖「擁擠風險」,投資人已經進入純粹的盈虧保護模式。這場戲劇性的殺盤發生在輝達繳出亮眼財報、股市大漲之際,......
風傳媒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