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趁俄大軍圍攻紅軍城! 烏北線反擊奪回蘇梅市中心 米格-29攜「鐵鎚」猛轟
[Newtalk新聞] 俄軍全力猛攻紅軍城(Pokrovsk)之際,烏克蘭部隊在北邊戰線趁勢反擊,成功奪回蘇梅州科斯坦丁尼夫卡(Kostiantynivka)市中心。烏軍指出,俄方因集中兵力於頓涅茨克方向,導致北方防禦鬆動,烏方部隊遂迅速推進,驅逐俄軍佔領部隊。
烏克蘭第 7 空降突擊軍團表示,截至29日上午11時,紅軍城與米爾諾赫拉德(Myrnohrad)兩地戰鬥仍在持續。俄軍雖一度滲入紅軍城市區,但難以穩固防線;在米爾諾赫拉德方向,烏軍成功擊退俄軍機械化突擊,摧毀5輛裝甲車與2輛卡車,殲敵14人。
同時,烏軍情報部門發現俄軍大批兵力聚集於一棟建築內,隨即呼叫空軍支援。烏方出動多枚制導炸彈精準命中目標,建築遭四次空襲後完全摧毀,俄方傷亡慘重。
此外,烏克蘭空軍也首度在 MiG-29 戰機上掛載法國提供的 AASM「鐵鎚」精準制導炸彈,摧毀俄軍後方指揮基地。軍方強調,這批法製炸彈射程遠、命中精度高,能在敵方防空網外發動攻擊,是烏軍提升空對地打擊能力的關鍵裝備。
另據戰場畫面顯示,一架裝配光纖控制系統的烏克蘭無人機成功炸毀俄軍陣地及步兵集結區,爆炸後現場濃煙沖天。軍方官員表示,這種「光纖遙控無干擾」技術可避免電子戰干擾,讓無人機在高壓戰區仍能穩定執行精準打擊。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宋伊人握「明星妓院」逾600清單? 14人標註「已處理」于朦朧被打大紅叉
我會照做喔! 中斷33年 川普宣佈恢復核實驗 才試射「末日武器」的俄國回應了…..
其他人也在看

(影)俄1.1萬兵、百輛坦克猛攻紅軍城! 俄旗才插上就被拔下 烏重創裝甲縱隊
[Newtalk新聞] 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波克羅夫斯克 ( 紅軍城 )(Pokrovsk)方向的戰況持續升溫。據烏軍通報,第 3 「自由」(Svoboda)作戰營操作光纖遙控無人機,成功摧毀一輛搭載電子戰系統的俄軍 BMD-4 裝甲戰車。 同時,一名烏克蘭軍事記者在報導中提到,軍事情勢極為緊張,烏克蘭國防情報局(GUR)與第 425 突擊團今日疑似在波克羅夫斯克地區發動一場未公開的行動。該記者形容:「我希望這次在波克羅夫斯克的登陸與突擊,能以金色字體寫入我們的軍事史冊。參與行動的每一位,都是鋼鐵般意志與火焰般勇氣的戰士。」 有消息稱,目前已經有約 200 名俄軍士兵進入紅軍城市區內,與烏軍展開激烈爭鬥。 圖:翻攝自 @ChuckPfarrer X 帳號 另一方面,烏軍也摧毀俄軍剛在波克羅夫斯克入口處紀念碑上懸掛的俄羅斯國旗。目前波克羅夫斯克及周邊局勢依然嚴峻。烏軍第 7 空降突擊軍指出,俄方已在該方向部署約 1.1 萬名士兵,並投入約 100 輛坦克、最多 260 輛裝甲車與 160 門火砲與迫擊砲,意圖包圍整個波克羅夫斯克地區。 整體參與此方向作戰的俄軍兵力約達 2.7 萬人。烏克
新頭殼 ・ 1 天前
莫斯科將從地圖上被抹去! 比防長警告俄勿挑釁北約 歐盟擬用俄資產援烏
[Newtalk新聞] 比利時國防部長西奧.弗蘭肯(Theo Francken)近日表示,若俄羅斯對北約成員國發動攻擊,無論是使用核武或常規武器,「北約的回應將是毀滅性的——莫斯科將從地圖上被抹去」。他是在回應俄方威脅可能向烏克蘭交付「戰斧」巡弋飛彈時作出此番表態。 弗蘭肯指出,俄羅斯過去也曾在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以及西方向烏克蘭提供坦克與戰機時發出類似威脅。他批評這些言論是「敲詐與恐嚇」,並強調西方國家不應受制於此。他表示,普丁的「神奇武器」恐嚇策略在美國和歐洲已不再被認真看待,單憑言辭無法改變戰局。 他同時提到,若比利時解除對俄羅斯資產沒收的禁令、將資金用於烏克蘭,這將是自石油和天然氣制裁以來對克里姆林宮最嚴重的打擊。 另據荷蘭外交大臣戴維.範韋爾(David van Weel)於訪問基輔期間宣布,荷蘭將撥款 2,500 萬歐元支援烏克蘭能源產業。資金將用於設備採購、緊急維修及天然氣補給,協助烏克蘭在冬季前維持能源供應。 根據《Politico》報導,歐盟委員會正敦促成員國將凍結的俄羅斯資產轉為 1,400 億歐元的「賠償貸款」提供給烏克蘭。委員會並警告,若成員國拒絕該方案,將須自
新頭殼 ・ 1 天前
解放軍空軍司令也栽了? 趙蘭健再曝高層震盪 傳馬曉天遭調查
[Newtalk新聞] 獨立記者趙蘭健近日在X發表聲明,指空軍司令馬曉天「已被捕」,並強調這是他自 2023 年以來第十二次提前揭露軍政高層整肅事件。趙蘭健聲稱,從楊暉、苗華、秦樹桐、何宏軍、林向陽到王厚斌等人,過去多次被官方證實落馬的高官,皆曾出現在他的調查報導中。 趙蘭健表示,在資訊封鎖與假新聞橫行的環境下,他堅持「以真實為底線、以證據為語言」,並自稱不是任何媒體或資本機構的代言人,而是一名獨立記者。他指出,此次對馬曉天的揭露,再次展現獨立調查的力量。 近年來,軍方內部人事變動頻繁。外界觀察指出,自 2023 年起,多名軍政高層接連被查,涉及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與裝備系統等單位,顯示反腐行動已延伸至軍事核心領域。針對馬曉天相關消息,趙蘭健表示已被新華社證實。 中國官方日前宣布解除包含何衛東(左一)、王厚斌(左二)、林向陽(右二)與王秀斌(右一)在內 9 位將領的籍與軍籍,外界認為中南海內部可能正圍繞著軍權展開激烈的政治鬥爭。 圖:翻攝自 @cskun1989 X 帳號/新頭殼合成 趙蘭健強調,他的消息來源來自「長期追蹤與多方核實」,並指出自己在全球媒體環境中「兩年間連
新頭殼 ・ 1 天前巴西大規模掃黑引發鄰國連鎖反應 社群輿論兩極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30日專電)巴西里約熱內盧警方近日展開大規模行動,針對黑幫犯罪組織「紅軍團」(CV)進行掃蕩,造成至少132人死亡、113人被捕,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阿根廷與巴拉圭升級邊境警戒。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普丁堅稱完成紅軍城包圍! 揚言開放外媒採訪 烏:擅闖烏東違反法律
[Newtalk新聞] 俄軍近期對頓涅茨克州的紅軍城地區發起大規模攻勢,試圖佔領並將該地區做為推動戰線的跳板,以實現吞併頓巴斯地區的目標。雖然烏克蘭方面宣稱前線部隊並未遭到包圍,但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他願意暫時停火、讓外媒進入「俄軍包圍圈」採訪烏軍部隊,計畫利用外媒傳播自身的勝利敘事。針對普丁的提議,烏克蘭外交部 30 日發布聲明回應,強調未經允許進入烏克蘭領土可能犯法,呼籲國際社會不要協助普丁開脫自身的罪行。 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中)再度親上紅軍成前線。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熊熊講堂》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軍哥的雜談」發布文章指出,當地時間 26 日,俄羅斯國防部宣稱已經在紅軍城、庫皮揚斯克等兩個地區完成對烏軍部隊的包圍行動,分別包圍 5500 與 5000 名烏軍士兵,認為烏軍的防禦陣線已搖搖欲墜。然而,相關言論卻遭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亞歷山大.瑟爾斯基 ( Oleksandr Syrskyi ) 反駁,強調烏軍目前仍在紅軍城地區與俄軍進行激烈交戰,並未遭到俄軍部隊的包圍。 俄軍近期對紅軍城地區發起大規模進攻,部分俄軍士兵甚至直接滲透進同樣位於該地區的米爾諾赫拉德市。
新頭殼 ・ 13 小時前「敢動布魯塞爾就抹平莫斯科!」 比利時防長撂重話 俄羅斯怒了
比利時國防部長佛蘭肯(Theo Francken)警告,如果俄羅斯總統普廷決定攻擊布魯塞爾等任何一個北約(NATO)首都,「莫斯科將被從地圖上抹去」。此番言論立即引發俄羅斯方面的批評,譴責其言論挑釁且不負責任。根據烏克蘭真理報引述比利時《晨報》(De Morgen)的專訪,佛蘭肯強調,西方國家絕不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上校局長涉竊密 海軍司令部說話了
負責提供戰場環境情報,包括彙整大氣、海洋觀測數據,進行海象預報、支援海軍相關演習、訓練、人道救援及水下障礙物探測的海軍大氣海洋局,遭爆有長官指派官兵向第一線的作戰單位索取機密資料,海軍司令部表示,對於違反資安規定部分,將檢討適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俄羅斯出動9M729飛彈攻擊烏克蘭 基輔官方首度證實
(中央社倫敦31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指出,俄軍近月出動曾促使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次總統任期退出核子軍備控制條約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這是基輔官方首次證實俄軍在戰場上使用9M729飛彈。
中央社 ・ 9 小時前
澤連斯基:烏克蘭安全部門去年在俄境內摧毀最新超音速導彈
[Newtalk新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稍早指出,烏該國安全部門於2024年夏季在俄羅斯境內摧毀了一枚俄羅斯「奧列什尼克超音速彈道飛彈」(Oreshnik,意為「榛果」)。 《基輔獨立報》(The Kyiv Independent)報導,澤連斯基在10月31日的記者會上指出,烏克蘭安全局(SBU)、國防情報局(HUR)以及國防軍其他部門參與這項行動。 烏克蘭安全局局長馬柳克(Vasyl Maliuk)隨後明確指出,這枚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是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亞爾飛彈靶場被摧毀的。該靶場是莫斯科測試戰略武器的重要場所。 澤連斯基補充說,俄羅斯每年最多可生產六枚此類飛彈,據報道,俄羅斯試圖將這類導彈部署在白俄羅斯。 「其射程可達5000公里,盲區達700公里。我們在歐洲的伙伴應該對此保持警惕。」 報導指出,俄羅斯於去年11月21日對烏克蘭城市第聶伯羅發動空襲,首次使用了實驗型「奧列什尼克」(Oreshnik)導彈。普丁稱,此舉是對烏克蘭使用美國和英國遠程飛彈襲擊俄羅斯領土的報復。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24年11月宣布了這款飛彈,他表示,
新頭殼 ・ 1 小時前
俄烏戰爭影響 烏茲別克加強與德國合作
被俄羅斯視為後院的中亞國家,因為害怕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紛紛採取去俄羅斯化政策,並且向西方國家靠攏。中亞的內陸國烏茲別克,也因為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與德國前總理蕭茲(Olaf Scholz)簽訂移民協議,許多烏茲別克人開始學習德文,並嚮往到歐洲工作跟生活。
公視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以國爆大規模抗議!極端教派哈雷迪近7千人逃兵 稱祈禱就是對國家貢獻
以色列爆發大規模抗議演變成稱暴力衝突!據《以色列時報》30日報導,約20萬人名「哈雷迪」(Haredi/Haredim)的極端正統猶太教徒上街抗議徵兵制。據報導,哈雷迪猶太人長期以來受服兵役豁免,但自2023年條例到期後,法院裁決哈雷迪教人需遵守兵役制,然而在裁決後仍有許多人逃兵遭逮捕,以哈戰爭開打以來,哈雷迪猶太人逃兵爭議逐漸升高,哈雷迪教人對於警方先前的大規模逮捕的不滿最終引發抗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香港尋獲中華民國軍官日記 記載曾見證諾曼地登陸
改寫二戰歷史的「諾曼地登陸」已經滿81週年,近期一本塵封了80年的中華民國海軍軍官林炳堯的日記在香港被發現,他當年被蔣介石政府派往英國皇家海軍受訓,親眼見證諾曼地登陸的震撼時刻。
公視新聞網 ・ 16 小時前葉騰帶領D66國會選舉勝出 有望成荷蘭首位同志總理
(中央社海牙29日綜合外電報導)荷蘭中間派政領袖、38歲的葉騰(Rob Jetten)在所屬政民六六(D66)今天於國會選舉中取得驚人成果後,有望成為荷蘭史上最年輕且首位公開出櫃的總理。
中央社 ・ 1 天前
鄭麗文喊「普丁不是獨裁者」 律師學者點破國民殘破邏輯:憑什麼說賴清德是?
[Newtalk新聞]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語出驚人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因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認為這樣扣帽子不合理也不公平,讓外媒當場傻眼。這一邏輯震撼眾人,律師和學者紛紛點破邏輯,國民憑什麼說蔡英文和賴清德是獨裁者? 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德媒指出台灣要不要變烏克蘭,這個決定權並不在台灣手上,而是在習近平手上。鄭麗文不認為,稱俄烏戰爭不應該爆發。未料,當記者質疑這只是她個人不這麼認為時,鄭麗文反嗆對方,「那你不是訪問我嗎?那如果你不想聽我的話,你今天何必訪問我呢?」,同時反指賴清德和民進會把台灣變第二個烏克蘭。 德國之聲記者談到俄烏戰爭問題時提到,歐洲人已經認清,如果戰爭會爆發能夠決定的是普丁這一位獨裁者時,鄭麗文突打斷發言並語出驚人地說:「普丁並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這讓記者震驚,「妳這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國際理論」。 鄭麗文這段發言震驚所有人,律師陳怡凱透過「一個律師的筆記本」粉專指出,如果俄羅斯那種「選舉」也能算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那世界上應該就沒有獨裁者了。 由於國民這十年來動不動就喊民進的兩任總統蔡英文和賴清
新頭殼 ・ 19 小時前D66料成荷蘭國會最大 葉騰離最年輕總理更進一步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布魯塞爾31日專電)荷蘭國會大選開票尚未完成,然而根據荷蘭國家通訊社(ANP)的分析,葉騰(Rob Jetten)領導的中間派民六六(D66)將成國會最大。葉騰距離荷蘭史上最年輕總理更進一步。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坦尚尼亞貨輪疑走私133噸冷凍肉險入境 1台籍船員交保
非洲豬瘟疫情敏感時刻,高雄保三總隊和海巡署在高雄港西南方海域,查獲一艘外籍貨輪,裝運133公噸冷凍肉類,包括豬、牛、雞肉,另外還有107萬多包來源不明菸品,市值超過4千萬。船上6名船員接受偵訊後原船遣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桃園蘆竹漁港陶帝飽活海鮮餐廳,平價美味海鮮熱炒
說到桃園熱炒推薦,大家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想到那種熱鬧、香氣四溢的台式熱炒店?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可不是一般的熱炒餐廳,而是藏在蘆竹漁港的超人氣餐廳-陶帝飽,無論是下班聚餐、家庭聚會還是朋友小酌,這裡都超適合。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22 小時前
整體勞動條件仍堪憂 勞陣要求檢討移工政策、拒絕不當開放
[Newtalk新聞] 台灣部分產業長期反應缺工,要求政府開放更多移工來台。行政院長卓榮泰在今年10月16日就表示,將於短時間內提出「全國勞動力總檢討」新政策,未來移工引進的速度、數量及方式都將與過去不同,勞動部昨天進一步提出「新方案」。對此,台灣勞工陣線嚴正表態,反對不當開放移工政策,並提出三大理由。 一、移工人數持續成長 缺乏整體規劃 移工人數近年急速成長,今年9月底已達858,939人,去年同期則為805,976人。但《就業服務法》在1997年修法後就已設有「警戒指標」,規範每年移工引進總人數。監察院在《107財調0046》及《107財正0016》兩案中均指出,行政部門對移工引進以及產業缺工狀況缺乏整體性規劃,並予以糾正。即便勞動部事後訂有指標,但迄今仍尚未提出確切總量數據。 二、強迫勞動疑慮未除 開放恐重蹈覆轍 今年9月底,國內知名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母公司)因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質疑涉及強迫勞動,而被發布「暫扣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 WRO)。此事件印證民間團體長期警告:台灣整體聘僱移工制度恐觸及國際勞工組織(I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德國之聲專訪提「台灣烏克蘭化」變互嗆! 鄭麗文:普丁並不是獨裁者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今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對記者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丁是獨裁者一說,反駁普丁並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來的,俄羅斯已經民主化很多年,認為這樣的帽子扣上去太不合理、不公平。
太報 ・ 18 小時前
立院通過300億重建條例 徐榛蔚:有專款才能讓光復重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嚴重,為協助災民復原家園,立法院今三讀通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經費上限達300億元,有光復等3鄉鎮適用,縣長徐榛蔚今赴議會報告光復救災後得知特別條例通過,感謝朝野支持,強調有專款才能有系統、有組織、有長遠的專業規畫,讓光復鄉重生、災區得到保障。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