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特朗普鬥不過李嘉圖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寫道,大約兩百年前,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就總結出了一條基本經濟規律:自由貿易能給參與各方帶來好處,而經濟壁壘卻只能帶來弊端,並會在大多數情況下造成滿盤皆輸的後果。這篇題為《李嘉圖要比特朗普更強大》的評論寫道,盡管特朗普現在仍在四處揮舞關稅大棒,但他終究無法逃脫李嘉圖經濟規律的束縛:
“同急功近利的貿易保護主義者不同,李嘉圖理論是以堅實的經濟邏輯作為基礎的。有鑑於此,盡管當今世界警告全球化趨勢的呼聲不絕於耳,但全球化並不會因此而面臨終結。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同依賴全球化而出現的全球供應鏈一樣,全球化本身也在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相關數據顯示,地區性貿易正在增長,而政治上志同道合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也在增多。前不久,‘柏林全球對話’會議上發布的數據證實,70%以上的國際經濟活動仍是遵照‘已被宣告死亡’的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進行的。
盡管美國和中國都不乏按照各自意願重塑世界經濟的野心,但多邊主義是否真會因此而壽終正寢,仍值得懷疑。盡管中美兩國的措辭都異常強硬,但華盛頓和北京非但無法獲得對經濟生活的絕對支配權,相反,雙方還都暴露出了各自不同程度的軟肋。德國基爾經濟研究所在巴黎舉辦的一場地緣經濟研討會上,美國資深貿易問題專家施泰格( Robert Staiger)發出了對全球貿易體系進行改革的呼籲。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即將就任的首席經濟師,施泰格捍衛多邊主義也許本是情理之中,但他的觀點仍值得傾聽。
施泰格認為,即便是地緣政治不斷緊張化的當今世界,國際貿易秩序中的經濟邏輯也依然有效。只要沒有任何一方獲得壓倒性優勢,那麼即便是相互對抗的超級大國,遵守這一經濟邏輯也是符合他們自身利益的。 不過,施泰格同時也表示,不進行相應的改革,現行國際貿易體系將難以為繼,互惠及非歧視原則也將很難堅持下去。巴黎會議的其他與會者也強調了現行國際貿易體系存在的弊端:中國濫用國際貿易秩序的問題,不僅被美國所抱怨,也為其他成員國所詬病,但這類抱怨卻始終無法產生實質後果。
此外,世貿組織也未能成為有效處理‘違禁補貼’問題的平台。”
“德國的三重依賴”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在地緣政治日趨緊張的當下,經濟依賴正在成為致命的軟肋。因為,當一個國家在某個領域擁有壟斷地位,它就會傾向於將這種壟斷地位作為應對沖突的武器:
“過去幾十年間,德國的逆向發展導致了三種明顯的依賴:在軍事安全方面依賴美國,在能源安全方面依賴俄羅斯,出口方面則依賴中國。任何一家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季度報表上,中國市場短期內無法替代的重要性都會躍然紙上。鑑於跨大西洋關系當前出現的種種困難,一些戰略家甚至建議德國應進一步加強同中國的關系。而這些人當中,很多人恰恰就是當年積極推動德國靠攏俄羅斯,進而陷入依賴陷阱的政策設計者。 德國現在急需的,是更多的開放性市場。此外,還應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促成經濟的多元化。”
“未來歐洲人的健康交由北京來決定?”
《商報》評論寫道,經過幾十年的戰略部署,中國已經發展成為醫藥大國。在醫療安全領域,歐洲對中國的依賴正在不斷加深,而政界和經濟界卻對此無動於衷。
”歐洲非但沒有正視自己的落後局面,反而對此輕描淡寫。盡管布魯塞爾和柏林也喊出了制藥自主的政治口號,但具體行動卻大多停留在法律草案的層面上,減少依賴只是紙上談兵。
迄今為止,既沒有鼓勵投資建廠的具體措施,也沒有系統性的產業戰略布局。尤為令人震驚的是,歐洲人獲取生死攸關的重要藥物所高度依賴的那個國家,恰恰是被歐洲定義為制度性對手的國家。
除此之外,歐洲還缺乏資金、速度以及冒險精神。中國有針對性地扶持新生的生物技術公司,加快創新速度的同時,歐洲卻在以官僚主義和過度謹慎阻撓醫療創新的發展。
這並不是要求歐洲全盤照搬中國模式,畢竟雙方在規模、國家干預以及政治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將中國完全排除在外,也同時是錯誤的。歐洲必須對現狀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以便擺脫落後局面。承認依賴,或許能夠成為擺脫依賴的動力。
如果不能盡快建立起從制藥到生物科技研發的獨立生態系統,歐盟的影響力遲早會喪失殆盡。屆時,決定歐洲人健康狀況的,將不再是布魯塞爾,而是北京。這種局面顯然不是歐洲能夠承受得起的。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第十六回:天燈鬼立像
日本國寶天燈鬼立像收藏於興福寺。常被四大天王踩在腳下的邪鬼如今托舉起燈籠,照亮佛前。強悍中帶著一絲莫名哀愁的神態,令人印象深刻。 那竭盡全力在訴說著什麼的絕望神
nippon.com ・ 1 天前
「中國標準」走向世界!陸牽頭全球首個工業5G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全球首個工業5G國際標準——IEC PAS 63595:2025《工業網路 5G通信技術 通用要求》。該標準由大陸與德國聯合提出,並由美國、法國、日本等多國專家協同攻關、共同研製完成,填補了工業5G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中製電動巴士存資安疑慮 挪威運輸業者強化防護措施
(中央社奧斯陸5日綜合外電報導)挪威公共運輸業者Ruter近日測試新採購的中國製電動巴士,發現其製造商可遠端存取控制系統,引發安全疑慮,業者表示將針對資安方面實施更嚴格規範並強化防止入侵的措施。
中央社 ・ 17 小時前中大使「訓斥」挺台紐議員 紐外長:中方不了解民主
(中央社記者丘德真雪梨5日專電)紐西蘭新聞網站Stuff報導,中國駐紐大使王小龍向多位紐西蘭國會議員發出信件,「訓斥」(scolded)他們10月出席台灣國慶酒會之舉。紐西蘭外長皮特斯回應指出,王小龍對民主缺乏理解,他會讓王小龍更了解民主的本質。
中央社 ・ 1 天前
Shein醜聞事件延燒Temu.速賣通 警力增防開店出事
中資快時尚電商Shein的全球第一家常駐實體店,周三就要在巴黎開幕,店內雖然整備齊全,店外卻出現大批警力佈署,原因就是Shein最近捲入的戀童犯罪醜聞,以及快時尚經營模式,在法國掀起強烈非議,怒火還持續延燒。法國當局目前已經對Shein、Temu、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以及中國賣家作為平台主力的「美版拼多多」Wish等四家電商平台,展開深入調查,發現四家公司都涉及情色產品違規,未來恐面臨罰款甚至停止營運等處罰。這對目前已吃下1.9億歐元天價罰單的Shein來說,可能是雪上加霜。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參加婚宴比腕力釀骨折求償142萬遭駁回 法官:有風險是社會常識
台南陳姓女子去年7月到台中參加友人婚宴,席間上台抽捧花,並被安排和莊姓女子比腕力,不料陳女輸了手被扣壓卻出現右肱骨骨折,陳女提告向莊女求償142萬元,台中地院法官審理時認為,腕力比賽有風險是「社會常識」,陳女不能推諉說不知道,因未舉證莊女有何惡意或違規行為,不成立過失侵權責任,判決駁回。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經濟成長8%卻「上肥下瘦」台灣產業兩極化 AI產業蓬勃 傳統業受困
AI全自動洗機車系統為台灣產業帶來創新轉型,透過精準計算用水量、電量及洗劑用量,不僅省水省電又減碳,更讓洗車業者能進駐市區精華地段!然而,台灣經濟目前呈現明顯兩極化發展,專家呼籲政府應協助傳統產業導入AI技術,並尋找潛在市場,以確保經濟成長果實能全民共享。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Shein巴黎實體店將開幕 (圖)
中資電商平台Shein在巴黎BHV百貨的實體店面將開幕,商場掛上BHV所屬的SGM集團總裁梅爾蘭(Frédéric Merlin)與Shein執行主席唐偉(Donald Tang)合照。攝於4日。
中央社 ・ 1 天前Siri大升級 蘋果攜手Google AI提升語音助理能力
(中央社紐約5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今天引述「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蘋果計劃利用Google 開發的1.2兆參數人工智慧(AI)模型,全面升級Siri語音助理。
中央社 ・ 1 天前
歐盟就2040年氣候目標達成協議 ETS2推遲啟動
第30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將於2025年11月6-21日在巴西貝倫舉行。為避免兩手空空去赴會,歐盟成員國環境部長經過18個多小時談判,今天(11月5日)在布魯塞爾就一項具有約束力的歐盟2040年氣候目標達成一致。新的目標比先前歐委會的倡議有所弱化。
德國之聲 ・ 1 天前7年沒接戲 哈利王子嬌妻傳將重返大銀幕
美國娛樂週刊「綜藝」(Variety)5日報導,英國哈利王子(Prince Harry)的妻子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正在重返大銀幕,在一部於洛杉磯附近拍攝的影片中客串一個小角色。 這位薩塞克斯公爵夫人(Duchess of Sussex)據傳在電影「密友」(Close Personal Friends,暫譯)中軋一角,這部影片的主角包括熱門影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女星莉莉柯林斯(Lily Collins)、以及男星傑克奎德(Jack Quaid)等人。 報導指出,梅根在如同童話故事般地嫁給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的次子之前,在電視影集「無照律師」(Suits)演出了7季,但在她表明放棄演藝事業後,已經有7年沒有演戲了。 哈利王子夫婦在與英國王室決裂後移居美國加州,失去了王室撥款,靠著和串流媒體巨擘Netflix的高額合約、以及梅根剛開始的生活品牌維生。 這份Netflix協議帶來了雖然常被嘲弄、但享有人氣的生活風格節目「愛你的梅根」(With Love, Meghan),梅根在節目中的角色是一位家居達人,在虛
中央廣播電台 ・ 23 小時前
高瓴資本稱,中國或將率先在AI應用領域取得更多成果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高瓴資本(Hillhouse)方面表示,中國或將率先在AI應用領域取得更多成果。高瓴資本張磊週三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人工智能(AI)競賽」這個詞並不是中、美之間的正確表述,因為這並非一場零和遊戲。張磊表示,AI將造福全人類。與美國相較,中國的AI發展模式有所不同。在美國,AI已採用功率高、資本開支高、閉環和變現高的模式。而中國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低成本、開源的。張磊指出,中國將很可能「率先在應用層面取得更多成果」。畢竟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人們樂於接受新技術,也不介意嘗試新事物。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長平觀察:香港還是烏克蘭?鄭麗文對習近平缺乏「誠意與善意」
「我覺得台灣絕對不可能會是第二個香港,但是台灣很有可能變成是第二個烏克蘭。」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鄭麗文的這個說法中,上半句不符合歷史事實,下半句則已被指稱「借機推行『台獨』分裂活動的圖謀」。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媒體:中國下令數據中心須採用國產AI晶片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說法指,中國官方發布指引,要求接受國家資金、新設置的數據中心採用國產AI晶片。此舉被視為對美出口管制的反制,也是助推本土晶片發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警告,更低的能源成本與寬鬆監管,可能讓中國在AI競賽中超越美國。
德國之聲 ・ 19 小時前
紐約政治大地震,川普口中的「共」贏了!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勝選,「大蘋果」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在堪稱數十年來最撕裂、最受全美矚目的選舉日後,紐約市的政治版圖發生劇烈變動。11月4日晚間9點投票站關閉後,出口民調顯示34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贏得這場艱苦卓絕的市長選戰,成為這座世界之都的新主人。曼達尼是紐約市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市長,同時也是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及南亞裔市長。這場紐約市長選舉的投票人數飆破......
風傳媒 ・ 1 天前韓國APEC期間 傳川普直接向習近平籲請釋放黎智英
(中央社香港/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據3名知情人士及1名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曾直接呼籲釋放被囚的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
中央社 ・ 1 天前神秘無人機頻現蹤干擾 比利時將展開調查
比利時當局今天(5日)對近日發生的無人機現蹤事件展開調查。在此之前,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機場和列日市(Liege)機場附近因疑似發現無人機,導致空中交通中斷數個小時,上百名乘客滯留在機場。 數十架客運和貨運航班4日晚間被取消,約500名乘客滯留在布魯塞爾機場過夜。目前這些機場已恢復運作。 比利時內政部長坎坦(Bernard Quintin)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以確認這起歐洲最新的無人機現蹤事件的幕後黑手。 比利時政府計劃於6日召開緊急國家安全會議,討論這起事件造成的干擾。 坎坦在社群平台X網站上寫道:「無人機相關事件再次發生,直接影響我國的安全。」「我們必須冷靜、嚴肅地協調採取行動。」 在此之前,德國和丹麥等多個歐洲國家發生多起針對機場和敏感軍事設施的神秘無人機現蹤事件。 俄烏戰爭爆發3年多來,緊張局勢持續升高,人們懷疑俄羅斯是歐洲近來無人機頻頻現蹤的幕後黑手。 比利時當局上週末報告稱,在該國東北部的克林恩布洛蓋爾空軍基地(Kleine Brogel Air Base)上空發現無人機活動,據信這處基地儲存有部分美國核武。 多家比利時媒體報導,神秘無人機在4日晚間再次現蹤於克林恩布洛蓋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德語媒體:緩解是暫時的,沖突是長期的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中美之間的制度性沖突已經不可避免,目前雙邊關系出現的緩和跡象只是下一輪沖突升級的序曲。《時代》周報評論認為,中國正以其強勁的經濟實力重塑全球政治和經濟版圖。
德國之聲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