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篩選健康胚胎!「AI選胚」準確率75%助攻受孕率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在AI醫療浪潮下,臺灣生殖醫學迎來新突破。TFC臺北生殖中心醫師與胚胎師團隊領先研發「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 XAI)」模型,導入胚胎評估流程,結合完整臨床數據與影像資料,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達 75%。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為全球領先具可解釋性的AI胚胎預測模型【註1】。
分析母齡、父齡和胚胎發育速度 結合智慧科技與個人化醫療的AI模型
過去 AI決策常被視為「黑箱」,只提供結果,但當模型無法清楚交代推論路徑與依據時,將導致信度下降。TFC的Explainable AI突破此限制,能分析母齡、父齡、胚胎發育速度等臨床數據,清楚解釋「為什麼這顆胚胎更有機會成功」。讓醫師與病患在資訊透明、邏輯清楚、信任度高的基礎上,達到醫病共享決策 (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最精準的選擇。這套結合智慧科技與個人化醫療的AI模型,將可應用於TFC臺北總院與新板院所,幫助渴望孩子的準父母安心接受療程,開啟生殖醫療科技的新篇章。
TFC臺北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醫師表示,這項研究的核心價值在於建立「AI科技 × 臨床專業 × 病患溝通」的三角合作關係;透過AI分析能有效節省時間與成本,協助醫師快速篩選出值得進一步分析的健康胚胎,同時讓病人清楚理解選胚的依據,而非侷限在被單向告知,促進醫病討論,讓求孕之路更安心。
準確率達75%的高效模型 為每顆胚胎健康程度產出「專屬分析報告」
TFC醫療團隊為突破此瓶頸,回溯分析了2020年至2022年間共 1,908顆囊胚的影像與參數,納入父母年齡、AMH值、胚胎發育速度等重要臨床數據,並以六種主流AI機器學習模型訓練與外部驗證,最終建立準確率達75%的高效模型,進而為每顆胚胎產出「專屬分析報告」,清楚呈現AI判斷胚胎健康程度的依據,並協助醫師進行個人化分析與治療,能夠讓醫師在沒有PGT-A檢測的情況下預測胚胎健康,降低患者經濟負擔與風險,並提高懷孕成功率。
曾啟瑞醫師強調,邁入AI人工智慧新世代,TFC秉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安全為優先」的理念,透過這套模型,不僅能更精準篩選健康胚胎,也能突破過往科技的「黑箱限制」,提供完整判讀資訊,協助醫師做出更全面的臨床建議,讓每位準父母從「被動接收結果」轉為「主動參與選擇」,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醫療。
新北地區生殖醫療有潛在的龐大需求 透過創新醫療科技打造好孕網絡
TFC持續推動AI科技臨床應用,也同步拓展醫療服務網路。根據TFC統計,臺北總院約4成患者來自新北地區;2024年,新北市共有 21,132對新人與 16,262名新生兒,近半數集中於板橋、三重、中和、永和及新莊等區【註2】,顯示當地生殖醫療的龐大需求。
新板婦產科診所為滿足在地服務,正式升級為具備凍卵、取卵、試管嬰兒、冷凍胚胎等完整功能的專業生殖中心,並導入Explainable AI輔助技術,與臺北總院形成雙北「好孕醫療網絡」,成為北台灣AI生殖醫療的重要樞紐,不僅讓新北市家庭,免於舟車勞頓奔波至台北總院,中、南部的難孕家庭,搭乘高鐵至板橋,也可大幅縮短求孕旅程。
新板婦產科生殖中心由生殖醫學權威王瑞生院長領軍,與總院胡玉銘院長、何彦秉副院長、黃馨慧主任醫師、張翊恩副主任醫師、許嘉樺主治醫師等共同駐診。王瑞生院長指出:新北市去年高齡產婦超過6,000人【註3】,高齡懷孕與凍卵需求皆顯著上升。TFC研發的創新AI技術,能協助醫師在眾多胚胎中更快找出最具發展潛力的一顆,這正是少子化時代最具意義的醫療科技突破。
中央與地方推出多項助孕政策 「試管嬰兒補助3.0」首胎補助15萬
為降低生殖醫療門檻,中央與地方政府同步推出多項助孕補助政策。新北市政府今年實施「好孕補助三連發」,涵蓋醫療凍卵、凍精與解凍卵三項補助;衛福部國健署亦於今年11月推出「試管嬰兒補助3.0」,首胎最高補助金額可達 15萬元。為讓準爸媽更快掌握專屬補助資訊,TFC推出全臺首創的「試管嬰兒補助3.0試算機」【註4】,民眾只需輸入年齡與療程條件,即可快速得知可申請金額。
響應政府鼓勵生育政策,TFC新板婦產科生殖中心作為「健保特約診所」,不僅可同時享有中央的「試管嬰兒補助3.0」補助與新北「好孕補助三連發」的加乘效益,且可將扣除補助與保險給付後的實際自費療程金額,列入個人所得稅醫療支出扣除額範圍,獲得額外的稅務減免優惠,實現「補助+稅優+高成功率」三重利多,鼓勵更多夫妻勇敢踏出備孕的第一步。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重聽出現年輕化趨勢! 醫示警聽力受損恐與失智症相關
▸婦科手術微創時代! 達文西健保擴大給付7項婦科手術
其他人也在看

高醫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 守護全民呼吸健康
為響應「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COPDDay)」及秋冬流感高峰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於十九至廿一日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以「呼吸健康,一氣呵成」為主題,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與流感防治兩大重點,透過互動展覽、專題講座與現場衛教諮詢,喚起全民對呼吸健康的重視,強調「早期預防、積極治療、持續管理」的重要性。(見圖)高醫今(廿一)日說明,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三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COPDDay)」,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稱「肺阻塞」,是一種因呼吸道長期發炎所導致的慢性肺部疾病,可透過早期診斷與持續治療,有效延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高醫洪會洋醫師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居全球十大死因第四位,與肺炎、肺 ...
台灣新生報 ・ 8 小時前
診所做高風險醫美須經評鑑 衛福部邀醫學會討論 (圖)
衛福部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醫美醫師須完成PGY訓練,且醫美診所執行高風險手術,必須通過評鑑。衛福部長石崇良21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已請醫事司邀集相關學會溝通,預計下週開會討論。
中央社 ・ 8 小時前
不懼中國恫嚇!沈伯洋再度訪歐赴荷蘭談民主防衛 攜手范雲續拚外交
民進立委沈伯洋遭中國以涉及「分裂國家罪」立案偵查,還被全球通緝,引發兩岸高度關注。然而他無懼恫嚇,繼日前赴德國國會作證後,將再度前進歐洲,預計當地時間明(22日)前往荷蘭,與民進立委范雲出席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 LI)第209屆執行委員會會議。對此范雲臉書PO文表示,「無所畏懼,外交繼續接棒!」
鏡報 ・ 7 小時前興大團隊揭秘腫瘤抑制蛋白被失效關鍵 登國際期刊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1日電)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耗時7年,研究證實PAD4酵素會對腫瘤抑制蛋白p53進行瓜胺酸化,讓p53失去抑癌功能,為癌細胞逃脫基因監控的重要關鍵,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中央社 ・ 7 小時前閃兵案徹查3複檢醫院 衛部要求2週內實地查核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21日電)藝人閃兵案受關注,衛福部日前下令徹查三總、台大、北榮等指定兵役複檢醫院,是否有不實開立診斷情形。衛福部近日再度行文台北市衛生局,要求2週內完成實地查核。
中央社 ・ 7 小時前漢康-KY報喜!HCB101拚2027年申請藥證 明年上半年登創新版
漢康-KY(7827)營運進轉折點,董事長劉世高21日表示,將全力推動廣譜抗癌新藥HCB101的全球上市與國際授權,預期明年可望取得美國FDA治胃癌孤兒藥資格,並申請中國大陸突破性療法認證,力拚2027申請上市,2028年取證。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最古老RNA成功被提取 來自4萬年前幼年長毛象遺骸
科學家從一隻4萬年前幼年長毛象遺骸的皮膚上,提取出當今世上最古老的RNA。所謂RNA就像細胞裡的任務清單,讓科學家得以了解,這隻長毛象在臨死之前,細胞內正在進行那些工作,也為上古時代的生物與病毒研究,開闢了一條新道路。
公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衛福部修特管辦法杜絕「直美」 醫美界憂醫師失業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沈佩瑤台北21日電)衛福部預告修法杜絕「直美」亂象,執業醫師也得補訓。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憂衝擊醫美診所,恐造成部分醫師失業。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分級管理是為確保病人權益。
中央社 ・ 7 小時前
癌末不再走入困境!CAR-T細胞治療納健保 為難治血癌再開一扇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癌末也有機會拚痊癒!自2023年11月起,台灣正式將CAR-T細胞治療納入全民健康保險,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B細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提供有條件給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指出,這兩類疾病長期以來都是血液惡性腫瘤中最具挑戰性的類型,一旦復發,傳統治療選擇極為有限,患者往往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而CAR-T細胞治療是一項高度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能讓原本幾乎沒有治療選項的病人重新燃起希望。 CAR-T細胞治療是什麼?解析免疫細胞客製化療法原理 CAR-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被視為近年血液腫瘤治療最重要的突破之一。CAR-T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再打一種藥」,而是一種高度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醫療團隊先由患者體內採集T淋巴球,經過基因改造與活化,使其能夠辨識並主動攻擊惡性淋巴瘤或白血病細胞,之後再回輸患者體內,形成具精準標靶能力的長效抗腫瘤戰力。 值得強調的是,CAR-T細胞治療的成功,並非僅僅在於「將改造後的細胞輸回體內」。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治療,必須經過嚴謹的臨床評估,包括整體體能
健康醫療網 ・ 7 小時前
桌球》球王之戰!王楚欽輸球爆氣「頭槌球桌」全場驚呆
在大陸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男子桌球團體賽決賽中,北京隊王楚欽與上海隊樊振東上演頂尖對決,被外界視為真正的「球王之戰」。最終樊振東以3比1獲勝,而王楚欽在落敗瞬間因情緒激動,竟將頭「狠狠撞向球桌」,這一幕迅速引發球迷熱議。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天琴」恐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21)日清晨依舊帶著微涼寒意,多處低溫落在17~19度,部分地區更是再低一些。白天雖稍有回溫,...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5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8 小時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12 小時前
又有颱風要來了!專家示警「台灣3地區」生成時間曝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但從白天起將逐漸回溫,南部這2天更是有機會飆到30度。雖然氣候短暫回暖,但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將又有2波東北季風南下,不僅水氣會增多,溫度也會變低;令人憂心的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可能會在26、27日於南海附近成颱,並影響台灣「3地區」。
民視 ・ 1 天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