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RNA成功被提取 來自4萬年前幼年長毛象遺骸
2010 年,長眠4萬年之久的幼年長毛象Yuka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中被發現.它保存得非常完整,身體、四肢、部分頭骨和厚厚的毛髮都在。科學家經過10多年的實驗室解碼,從它的皮膚與肌肉組織中,成功分離並定序了核醣核酸RNA,成為世界最古老的RNA紀錄。
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達連表示,「RNA會告訴我們DNA無法傳達的訊息,它能呈現細胞中,哪些基因是活躍並被啟動的,在生物臨死前那特定的一刻。」
科學家從RNA留下的紀錄,發現Yuka死前,肌肉曾經劇烈緊縮,能量調節系統全力運作,顯示細胞經歷著強大壓力,這跟它身上深度傷痕吻合,可能曾被洞穴獅之類的動物攻擊,但實際死因可能是衝突後的虛弱與壓力反應。
通常RNA這種分子訊號,在生物死亡後幾分鐘到幾小時就會分解,這次的成就,證明在理想條件下,RNA可以保存比想還要久,為人類更深入探索上一個冰河時代,以及其他絕種生物提供了可能性,甚至有機會找到史前RNA病毒的痕跡。
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達連指出,「從古代人類的骨頭和牙齒裡,科學家甚至找到過鼠疫的痕跡,所以,也許未來我們也能用同樣的方法研究RNA病毒,我們可能會在這些樣本中發現曾由古代RNA病毒引發的疫情,像是禽流感,甚至也許能從湖底的沉積物中,取得這些古老的RNA樣本。」
科學家推測,世界各地博物館館藏的乾燥,而非冷凍的標本與動物毛皮,也可能以同樣方式提取RNA,例如從數百年前保存的蝙蝠,袋狼毛皮尋找冠狀病毒痕跡等等,預計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很多有趣的研究成果問世。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世界最大」冰山面積減半 科學家:可能分裂至無法追蹤
研究見海底熱泉周邊藏豐富生態 部分生物分解礦物質為食
美國上兆隻「週期蟬」破土而出 爆炸性蟬鳴聲震耳欲聾
其他人也在看

Android終於能用AirDrop了! Pixel 10系列率先啟用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鄭巧薰/綜合報導從Pixel10系列開始,Android終於可以用和IOS一樣用AirDrop傳照片了!以後和家人朋友分享照片時不用再問彼此「你用什麼...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鴻海研究院展示佈局下世代科研成果,珍珠號第二代規劃首度曝光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科技日今年擴大舉辦,鴻海研究院(Hon Hai Research Institute, HHRI)參與展出,全面展示在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量子、離子阱與資安等先進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展現跨域整合與前瞻研究的突破。主題展區中,研究院展示人工智慧研究所為集團需求量身打造的大型語言模型「FoxBrain」,在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與智慧城市醫療三大平台的跨域應用成果,讓外界了解此大型語言模型在理解、推理與閉環學習上的卓越能力。未來將結合集團硬體與資料優勢,推動FoxBrain深入應用於各產業場景,打造具差異化競爭力的智慧生態系;同時人工智慧研究所也發表三項國際級研究合作成果,分別榮獲人工智慧頂會CVPR 2025兩項競賽冠軍與AAAI 2025論文收錄,展現在軌跡預測、2D轉3D街景重建與自駕車夜視能力上的全面突破。在半導體與光電領域,研究院展示重點在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與奈米光電成果,從1700 V到6500 V的碳化矽元件技術全面升級,並成功整合GaN、GaAs與Si材料,實現「三代同堂」異質平台。同時展出矽光子晶片與光子晶體面射型雷射(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
新AI製圖神器!Google「Nano Banana Pro」登場 亂碼中文掰掰
目前市面上的 AI 生成工具百家爭鳴,Google也不甘示弱,宣布推出更強、更厲害的AI 繪圖模型「Nano Banana Pro」。作為 Nano Banana 的升級版,新模型基於強大的 Gemi
台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
高醫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 守護全民呼吸健康
為響應「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COPDDay)」及秋冬流感高峰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於十九至廿一日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以「呼吸健康,一氣呵成」為主題,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與流感防治兩大重點,透過互動展覽、專題講座與現場衛教諮詢,喚起全民對呼吸健康的重視,強調「早期預防、積極治療、持續管理」的重要性。(見圖)高醫今(廿一)日說明,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三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COPDDay)」,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稱「肺阻塞」,是一種因呼吸道長期發炎所導致的慢性肺部疾病,可透過早期診斷與持續治療,有效延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高醫洪會洋醫師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居全球十大死因第四位,與肺炎、肺 ...
台灣新生報 ・ 6 小時前蘋果推iPhone背袋 售價高達230元仍賣光
蘋果推出一款iPhone布料小背袋,售價230美元,雖然網路上的譏諷如潮,產品還是在數小時內就售罄。它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7 小時前
快速篩選健康胚胎!「AI選胚」準確率75%助攻受孕率
在AI醫療浪潮下,臺灣生殖醫學迎來新突破。TFC臺北生殖中心醫師與胚胎師團隊領先研發「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 XAI)」模型,導入胚胎評估流程,結合完整臨床數據與影像資料,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達 75%。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為全球領先具可解釋性的AI胚胎預測模型。
NOW健康 ・ 6 小時前
台灣打進太空戰! 國造「鐘雀 1 號」即將升空 搶當低軌通訊先鋒!
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導、創未來科技研發的8U立方衛星「鐘雀1號」(T.MicroSat-1/Bellbird-1),預定於台灣時間11月21日與TASA自製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首顆衛星(FS-8A)共同升空。這是創未來科技首次執行立方衛星任務,主要用於在軌驗證高速寬頻通訊及星間通訊技術,象徵台灣在低軌通訊與太空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並為未來B5G與6G技術奠定基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診所做高風險醫美須經評鑑 衛福部邀醫學會討論 (圖)
衛福部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醫美醫師須完成PGY訓練,且醫美診所執行高風險手術,必須通過評鑑。衛福部長石崇良21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已請醫事司邀集相關學會溝通,預計下週開會討論。
中央社 ・ 7 小時前
NASA公布最新影像 判定3I/ATLAS是彗星而非外星飛船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今天公布名為3I/ATLAS的星際天體最新影像。天文學家判定它是一顆星際彗星,可能比我們的太陽系還古老。同時,NASA官員也駁斥了將其解讀為外星人太空船的揣測。
中央社 ・ 1 天前
彗星3I/ATLAS新照公開 NASA:無科學證據為外星科技
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19日發布了彗星3I/ATLAS的新照片,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確認的第三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訪客。照片中,這顆彗星呈現為一個明亮的光點,周圍環繞著模糊的氣體和塵埃光暈。而天文學家吉安盧卡·馬西 (Gianluca Masi) 也於19 日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星際彗星 3I/ATLAS 的照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迎戰太空競賽!北科大低軌衛星基地揭牌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第一顆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即將在11月底發射升空,象徵我國競逐太空的重要里程碑。台北科技大學「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今(20)揭牌,副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北科大揭牌B5G基地!太空通訊人才培育啟動
為推升太空通訊衛星科技的自製量能,台北科技大學獲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計畫」支持,成立「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並於今(20)日揭牌,未來課程向下扎根大學部,以及打造三大微學程。副總統蕭美琴在致詞時表示,期盼未來打造台灣在太空科技發展國家隊,讓台灣成為太空產業的要角。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自製「福衛八號」11月27日美國升空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先前因為美國政府關門、而延誤發射,現在美國政府重啟運作後最新進展是,目前暫定將在11月27日凌晨,搭載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由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不只象徵台灣,朝獨立發展太空能力,跨出重要的一步,一旦衛星體系建置完成,有望提升台灣災害救援與安全因應的能力,也表示台灣的太空科技有新突破,台灣太空科技相關的產值今年更是大躍升,年產值可望逼三千億。 金黃色方形衛星沿著軌道,在地球上空運行,這是台灣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首顆衛星,在4度延遲發射後,最新暫定將在台灣時間,11月27日凌晨2點18分升空,國家太空中心影片,高達84%的關鍵元件,都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領軍國內團隊研製,集合了20家本地製造商,跨政府產業學界,33個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在科技民生與國防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由8顆光學遙測衛星組成,佈建於太陽同步軌道構成星系,福衛八號可以從561公里高空拍攝,經地面後處理之後,清楚辨識出,大於0.7公尺的物體,光學遙測酬載,是一部焦長3927公釐的,大型太空用相機,光線通過多光譜濾光片,一次捕捉,全色態與多光譜影像。太空中心葉組長說:「(抵達美國後)我們先檢查這個衛星,經過長途的運輸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損壞,檢察它的功能是否正常,(檢查)正常完後,接下來就是要對,裡面的一個推進系統,我們要做燃料罐裝的動作,這個罐裝做完以後,我們就是準備要跟火箭來對接。」太空中心葉組長說:「那它把我們(衛星)吊上去,安裝好以後,再把我們最後MLI,外面那層漂亮的金縷衣,包裹完整了以後準備要發射,SPACEX會把它裝在所謂的整流罩裡面,裝進去以後,整流罩會送到火箭工廠那邊,裝到第二截火箭上面,同時我們會把我們的設備,運到發射台,為衛星做最後的充電,一直充到發射前一個小時。」首顆衛星,命為齊柏林衛星,延續守護家園的信念,福衛八號未來也能展現在,國土安全農業以及防災,過去國科會曾透露,將陸續推動太空研發補助,加速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產業發展,力拚地面設備產值,在2025年增加800億元,衝上將近3000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這次其實福衛八號的第一顆衛星(FS-8A),它其實有超過20家本土的廠商,從衛星電腦電機,還有感測器致動器,總總還有推進,我想都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打造出來的。」而搭載福衛八號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屬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太空事業SPACEX,其實也讓台廠受惠,帶動台廠多檔供應鏈,一起大賺太空財。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2 小時前
理研導入輝達GB200 NVL4 建置2套超級電腦推動科學AI與量子運算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NVIDIA 宣布,日本國家級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RIKEN)將導入 NVIDIA GB200 NVL4 系統,建置兩套全新超級電腦,一套用於科學人工智慧(AI),另一套則聚焦量子運算研究。此舉將強化日本在主權運算(sovereign computing)布局,推動 AI、量子與高效能運算(HPC)整合發展。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上緯智聯發佈首台AI智慧機器人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隨著人工智慧(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上緯投控(3708)旗下子公司上緯智聯19日正式宣布推出「台智寶(TaiiBot) AI智慧機器人」系列產品,正式開啟人類與機器...
自立晚報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3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