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領息想閃繳補充保費? 達人曝「有配息」海外股票ETF清單:山不轉路轉
[Newtalk新聞]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鬆口擬修改《健保法》,調整補充保費收取方式。除了利息、股利、租金收入等納入補充保費的來源從月結算改為年度結算外,扣繳上限將自 1,000萬元提升至 5,000萬元,預估可望為健保一年增加 100~200億元收入,預計 2027 年實施,估計影響 480萬人。
消息一出,引發不少存股投資人炸鍋,抱怨「季配、月配型的ETF無法分散避稅」,「每筆金額超過 2萬元」的門檻實在太低,也有網友表示:「沒填息、左手換右手還要扣稅,憑什麼?」、「又再懲罰存股領股息的老實人」、「看樣子不能再存 00878 了」、「高股息ETF勢必受到衝擊」、「應該有一些ETF會改成不配息......」、「剛好已經慢慢減碼高股息,還有緩衝時間可以賣,最近也慢慢會玩美股,真的不如直接玩美股,還賺的比較多」
理財達人股魚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幾天沸沸揚揚地討論補充保費未來新制問題,有人說高股息完了,會引發一波『退場潮』,但照這個說法,市值型一樣會配息啊!「我們要做的是在規定上路前找到哪些工具可避開額外課徵要求,我個人支持健保,既然健保是全民共享,要就調高健保費率,全民一起承擔,只針對特定族群提高稅賦來補漏洞,這我是不樂見的。」
股魚表示,「山不轉路轉」,如何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降低被課徵的機率是每個投資人的必修功課,在現行規定下,想要領息又不被課徵(補充保費),那轉為海外收入是可行的方式。並指出,依照現行規定,海外所得具有二大優勢:750萬內收入免稅、免課徵補充保費。
而從台股發行的海外指數型ETF來看,除了債券ETF外,成分股為美、日、歐股ETF的配息,均屬於海外所得。對此,股魚也整理出有配息的ETF,以滿足想要領息的投資人有更多選擇性。
不過,提醒投資人,挑選ETF切記勿以單純以配息率、或費率低為唯一考量,仍須搭配該ETF發行規模、所屬市場區域、產業題材總報酬的成長性等,及個人風險承受度來考量選擇適當標的。且有些ETF配息頻率不固定,亦仍須留意、多做比較。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什麼都做了還是軟的!專科醫師揭「勃起障礙」最後解方:最適合這些人
其他人也在看

補充保費新制衝擊存股族 專家建議:買「這類型ETF」可躲過
衛福部有意修改《健保法》推動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重大改革,未來將利息、股利與租金收入從「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結算」。只要一年累計超過2萬元,就必須繳納2.11%的補充保費,估計全台約有480萬人受影響。不
中廣新聞網 ・ 7 小時前
補充保費改定了!石崇良喊「有能力多幫點」:感謝高股息族群貢獻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拋出「補充保費三大變革」,引發存股與定存族強烈反彈。石崇良今(6)日回應,這次改革是為了健保財務永續與公平付費精神,健保是全民最大的資產,也感謝「高股息、高股利者的貢獻」。
太報 ・ 4 小時前普發一萬可作理財啟動金 00981A+009811 台美市場通吃
普發一萬元來了!許多民眾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雙11購物節大血拼,除了將辛苦等來的「全民紅包」花在一時的消費欲望上,也可以善用這筆資金開始投資理財,為自己打造長期財富的基礎。統一投信表示,可將這筆全民紅包視為理財啟動資金,同時投資主動式ETF台股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00981A) 及統一美國50 ETF(009811)一次布局台美市場。這種台美雙引擎、主被動雙打的策略,讓投資人既能參與台美兩地的成長機會,也能增加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工商時報 ・ 1 天前土匪政府?補充保費新制宰割存股族 專家教1招「領息免課稅」
健保補充保費可能納入股息課徵的新制,讓許多長期投資台股、仰賴股息現金流的存股族備感焦慮,衛福部研擬重大改革,未來個人若一年領取股息超過2萬元,就可能被課徵補充保費,財經專家「股魚」提醒,若擔心稅負壓力過重,不妨考慮將資金轉向「海外ETF」。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
年領逾2萬「要繳健保補充保費」!一票存股族哀號 不敗教主曝2大解方
衛福部明年將針對《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的修法,改革收取公式。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月結改年度計算,單筆扣繳上限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獎金扣補充保費門檻則將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最快民國116年上路。消息一出,引起存股族哀號。對此,財經作家「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不用刻意操作節稅,萬一填息又上漲,損失反而會更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金融》補充保費賺小錢與賺大錢不同課徵 專家:必須合理分級
【時報-台北電】為避免拆單規避補充保費,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透露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加總超過2萬元就得繳,引發股票族反彈。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今(6日)表示,戰後嬰兒潮世代累積的資本多,資本利得也多,若願意多繳錢,幫助辛苦的年輕人,是合理的。國家的GDP成長快,大部分落在薪資以外的所得,他非常讚成衛福部的大方向。 鄭守夏表示,現在保費大部分以薪資為基礎,但是普遍的受僱者薪資成長非常有限,國家GDP成長很快,大部分落在薪資以外的所得,也就是資本利得。從薪資收取一般保費,一毛錢都跑不掉,但是薪資以外的資本利得要靠補充保費。衛福部的大方向是對的,至於細節要如何才能公平、合理,需要討論。 「我個人是非常讚成」,鄭守夏說,國家的財富在成長,社會保險是有錢的幫助弱勢的,讓付得起的人多付一點,這完全符合社會保險的精神。至於技術面,一次調多少、分幾級,需要提出明確的公式,和利益相關團體取得共識。 對於股民的反彈,鄭守夏表示,概念上, 「賺小錢」、「賺多錢」要有別。一年賺1萬,與10萬、100萬、1000萬,應有不同的作法。戰後嬰兒潮,還沒退休、接近退休的這一群人,累積的財富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
補充保費新制「大批房東崩潰」 專家搖頭:這類人才受影響
衛福部確定將啟動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修法程序,只要1年內利息、股利、租金累計超過2萬元,就要繳交2.11%的補充保費。消息曝光引起不少房東反彈,不過理財粉專「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表示,自然人房東租給自然人房客,不會有二代健保的問題,所以對於大多數房東來說,影響較有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二代健保新制「拿這群人開刀」!周玉蔻開酸
[NOWnews今日新聞]衛福部長石崇良宣布,將全面翻修健保補充保費制度,未來利息、股利、租金3大項目不再以單筆金額為門檻,改採「年度結算制」,只要一年累計超過2萬元,就得繳2.11%的補充保費,且連...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高股息ETF」恐被打入冷宮!棄息也不划算 補充保費衝擊完整分析
衛福部近日提出健保補充保費制度改革方向,將現行「單筆收入達2萬元才課徵」的規定,改為「年度累計制」,未來只要一年內來自股利、利息或租金等收入累計超過2萬元,就必須繳納2.11%的補充保費。此舉被視為健保財務改善的重要一步,但也引起投資族群的高度關注。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ETF配息族 12.5張00878恐課補充保費
衛福部將修法調整《健保法》,擬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租金等,年結累計逾2萬元將收2.11%補充保費,新措施讓股票大軍罵翻。證券專家表示,政府這項修法明顯是「劫富濟貧」,總歸戶的概念加上年度結算,只要有幾十萬元股票或ETF資產,多逃不過繳納補充保費的命運。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日月光投控治理再進化 以供應商安全、人才多元化提升企業韌性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今年的永續報告書,將核心聚焦於「以人為本」的價值實踐和「高標準治理」的體系強化。揭示公司透過治理架構升級、擴大職場安全邊界、推動人才多元化,以及深化智慧製造應用,全面構築面對複雜風險的營運韌性基石。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金融》健保補充保費怎麼收?石崇良:研究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時報-台北電】為避免民眾拆單規避補充保費,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透露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採年結,修法方向取得醫界、學者支持,卻引發股票族反彈。支持方認為,全民健保為社會保險,精神在有錢的人幫助沒有錢的人、健康的人幫助不健康的人。股票族則認為,2萬元起徵點太容易達到,恐增加小資族負擔。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將研究看看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 石崇良表示,全民健保是量能付費、互助的精神,讓有能力的人幫助弱勢。依現行補充保費費率2.11%,單筆扣繳上限從1000萬提高到5000萬後,賺超過5000萬者,負擔的補充保費將從21萬增至100萬左右。 針對獎金的起徵點,石崇良說,我們現在都採4倍的投保薪資,如果你每月賺10萬,獎金單筆40萬以上才會收補充保費,相較之下,投保薪資3萬塊的,超過12萬就得收,這並不公平。未來新制上路,起徵點將從薪資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4倍以上。 至於結算機制,石崇良表示,股利所得、利息、租金,過去都是單筆繳交,假設有1000萬存款,拆成10張存款單,每張100萬,可能全部的利息收入都不用繳,健保1塊補充保費都徵收不到。導入結算機制,可避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金融》700萬存股族注意!補充保費「躲不掉」?專家曝3招救荷包
【時報-台北電】「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箭在弦上,預計最快116年上路。未來有「利息、股利、租金、高額獎金」等非薪資收入的民眾都將受到影響。不敗教主陳重銘直言,台灣股市每年發放現金股利超過2兆元,若新制實施,等於把投資人當肥羊宰,他同時也傳授三招節省補充保費的方法。 政府為挽救健保財務,明年擬修法調整補充保費制度,從現行「單筆結算」改為「年度結算」,規避民眾透過「拆單」方式避稅。只要利息、股利、租金等收入年度累計超過2萬元,就必須繳納2.11%補充保費。 據統計,全台將有超過700萬名高股息ETF存股族、174萬名存債族與58萬名房東受影響,幾乎橫掃中產階級與退休族群,讓不少人擔心補充保費會吃掉長期投資回報。 陳重銘在臉書指出,股利收入並非穩賺,若股票除息後跌價、甚至貼息,投資人還得繳補充保費,確實不合理。他舉例說,若股價100元、配息5元,除息後參考價變為95元,也就是股價中已扣除股利,因此股利不應再被視為所得,「若硬要算入所得,那除息後參考價應維持100元才合理」。 他直言,現行制度都把股利當成所得,可是除息的參考價算法,又不把股利當成所得,邏輯有些矛盾。 至於如何節省補充保費,陳重銘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
半導體股紅光炸盤亮4顆燈!「它」開盤2分鐘鎖漲停 創意營收創高噴近7%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6)日以27,906.44點開高,截至中午12點05分,仍維持走揚趨勢,觀察大盤類股走勢,上市半導體股盤中一片紅...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700萬存股族注意!補充保費「躲不掉」?專家曝3招救荷包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箭在弦上,預計最快116年上路。未來有「利息、股利、租金、高額獎金」等非薪資收入的民眾都將受到影響。不敗教主陳重銘直言,台灣股市每年發放現金股利超過2兆元,若新制實施,等於把投資人當肥羊宰,他同時也傳授三招節省補充保費的方法。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
二代健保新制讓荷包變薄?法人報你知:債券ETF配息收益來自海外免課補充保費
衛福部擬修改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計算方式,將利息、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制度,引發投資人一陣譁然,今 (6) 日台股不受衝擊,反跌回升近 300 點。在此政策變革下,債券型 ETF 配息收益多數不列入補充保費課徵範圍,不僅提供穩健現金流
鉅亨網 ・ 5 小時前
58萬股民歡呼!00940開盤秒填息「勁揚0.73%」 股息這天入帳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採月月配、受益人數逾58萬的高息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於今(6)日除息,每受益權單位實際配發金額為0.04元,持有一...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補充保費改革 投信:定存族、高息ETF投資人影響大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5年11月6日電)衛福部規劃調整健保補充保費收取模式,改為年度結算,只要1年利息、股利等累計超過新台幣2萬元,就須按2.11%繳納補充保費。投信業者指出,定存族、存股族,或是近年掀起風潮的高股息ETF投資人,可能面臨重大影響。衛福部計畫明年啟動健保法修法,未來利息、股利、租金等收入將改採年度累計方式計算,只要1年累計逾2萬元,就須按2.11%繳納補充保費,且扣繳上限將自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希望防堵拆單規避漏洞,被視為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制度的重大變革。凱基投信副總經理穆正雍今天表示,此舉對於「資產集中投資台股高股息ETF」的投資人影響最大,未來將成為被課徵補充保費的首要對象。近年台灣吹起高股息ETF風潮,許多投資人偏好固定領息,投信業者投其所好,推出從年配、季配,到月配等各種高配息產品。投信業者表示,目前ETF配息,是單筆超過2萬元會被收取補充保費,許多投資人為了避免配息遭扣,選擇月配息、季配息等配息頻率較高的投資商品,以控制每次領到的配息金額。如果未來改成新制,將難逃補充保費,股息收益將大打折扣。另一投信業主管則認為,此次衛福部規劃調整補充保費收取
中央社財經 ・ 1 小時前
退休護理長植福田 義診推素充滿熱情
慈濟人醫會護理師朱碧滿,退休前是醫院護理長,她承擔埔里人醫幹事。除了參與義診、往診關懷,也茹素多年,經常分享健康飲食觀念。朱碧滿在自家菜園種植各種蔬果,常將收成無私分享。她的護理專業,讓推素更有說...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
配息被笑左手換右手 還要被課補充保費 專家揭「不課稅ETF清單」
面對健保補充保費可能納入股息課徵的新制,令許多存股族心生不安,紛紛尋找合法減輕負擔的投資方式,對此財經專家「股魚」認為如果不想面對補充保費,就得從源頭避開配息,因此特別彙整出「全台股不配息ETF清單」給投資人參考。
EBC東森財經新聞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