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客才租22天墜樓亡!屋主怒告「凶宅之災」求償616萬…官司卻因「3關鍵」慘敗
新北市一名屋主將房屋出租給房客後,房客竟在租屋不到1個月內就從該屋跳樓輕生,屋主主張房屋因此成為凶宅、交易價值大幅下跌,提告要求死者遺產管理人賠償616萬5880元。不過,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定房客輕生行為雖屬「背於善良風俗」並具「不法性」,但屋主未能舉證房價實際減損金額,最終判決屋主敗訴,全案仍可上訴。
根據判決書,新北市一名屋主去(2024)年4月1日將名下房屋出租給一名吳姓男子,怎料吳男才租了22天就從屋內墜樓輕生。屋主事後回憶,事發當下警消與吳男僵持近1小時,吳男的母親在警消陪同下進入屋內,與兒子對話溝通約20多分鐘,期間眾人一度以為情況平息,未料吳男突然從窗戶墜樓。屋主表示,由於吳男在租屋期間輕生,導致房屋淪為「凶宅」,交易價值嚴重貶損,損害金額高達616萬5880元,因此決定提告求償。
對此,吳男的遺產管理人則主張,即使吳男是輕生身亡,但也無法認定吳男有「故意」以違背善良風俗的方式損害房屋價值,反指屋主未依專業程序鑑定房價貶損,只是以附近房屋實價登錄及某論文中統計各種輕生導致「平均減損比例21.35%」來主張損害金額,並無依據,為此請求法院駁回屋主全部訴訟。
新北地院審理期間,首先引用《民法》第184條第1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規定,就「善良風俗」的判斷指出,吳男輕生使他人房屋成為凶宅,確實屬於「有背於善良風俗」行為。
另外,吳男生前曾與母親、警消溝通長達20分鐘以上,顯示當時仍具思考與認知能力,因此法院認為吳男能預見輕生會造成房屋價值減損仍執意為之,屬「間接故意」,符合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至於損害金額的部分,法院認為本案中的房屋並未受到物理性毀損,屋主主張的損害屬「交易價值貶損」,也只是純粹經濟利益的減損,並非財產權本身被侵害。此外,屋主援引的論文內容採樣母數、地點、屋齡等變因不明,無法直接適用,再加上房價波動因素眾多,平均比例難以定案,而且屋主既未完成專業鑑定,也未能提供具體市場證據,無法舉證「確切損失了多少」。
法官最終認定,雖然吳男輕生行為違背善良風俗、具有不法性與間接故意,但屋主未能舉證房屋實際減損金額,法律上請求賠償616萬5880元並無依據,最終駁回屋主提告,全案仍可上訴。
怎樣才算是凶宅?
內政部曾發布函釋定義所謂的凶宅,即賣方產權持有期間,於其建築改良物之專有部分(包括主建物及其附屬建物),曾發生兇殺或自殺而死亡(不包括自然死亡)之事實(陳屍於專有部分),及在專有部分有求死行為而致死,如從專有部分跳樓輕生,而死在其他樓層或中庭、在專有部分遭砍殺而陳屍他處的行為(未陳屍於專有部分)。
如果租客害租屋處變成凶宅,房東有沒有權利求償?
依據法院實務,租客在租屋內自殺的行為,確實被認定為「背於善良風俗」的行為,理論上,房東可以主張侵權行為責任,請求死者遺產管理人賠償損害。至於是否能拿到賠償,法院普遍認為「房屋成為凶宅」屬交易價值貶損,是「純經濟上損失」,因此房東必須提出具體證據,如不動產鑑定報告、市場成交價比較、房屋租金減少的具體數字等,若僅以主觀推估或引用平均減損比例(如論文統計數據)主張金額,法院通常不會採信。
該怎麼處理與預防?
租客若在屋內輕生,房東應立即:
通報警方、配合現場勘驗。
等待檢警處理後再行清潔或整修。
事件結束後,警察會開立報案證明或現場筆錄,可作為後續保險與法律用途。
與家屬協商後續清潔或修繕費,若雙方能協商解決,遠比訴訟快速與實際。
未來租約可考慮加入「承租人因任何原因致出租標的產生非自然死亡事件,應賠償因此所生房屋價值或租金減損」條款。
更多鏡報報導
1週給7萬!「凶宅試睡員」應徵文爆紅 過來人示警:網路新詐騙手法
「媽媽說別麻煩鄰居」!印尼姊妹「守屍19天」…靠喝水撐近3週險喪命
女子家中撞鬼!身後長髮女「一動不動」影片瘋傳…網看「1動作」驚:不是倒影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追思共諜吳石 吳思瑤:褻瀆英勇捐軀的國軍烈士
國民主席鄭麗文今(8)日將出席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舉辦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大會,追思對象包含共諜吳石,引發爭議。民進政策會執行長、立委吳思瑤表示,祭拜出賣中華民國的共諜,是對所有在戰場上英勇捐軀的國軍烈士、遺族莫大的褻瀆,也是對所有白色恐怖受難者們施以無情的羞辱。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久違香氣飄街頭迎客!豬肉解禁小吃攤恢復營業 民眾直呼好想念
昨日凌晨農業部開放全台豬隻屠宰、肉品拍賣,今(8)日菜市場跟小吃攤一早就擠滿了許多人。基隆廟口夜市有業者一拿到豬肉,早上四五點就開始備料。宜蘭在地知名的麵店一早就大排長龍,民眾表示平常不愛排隊,但這好
台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全台房市Q4降溫,成交量創近8年新低,預期2026 Q1持續低量盤整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2025年第四季全台房市明顯降溫,成交量跌破近8年新低,和氏璧國際物業董事暨台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副理事長蔡孟澤表示,雙北房市受剛性需求支撐,跌幅有限,但中南部因前期漲幅過大,房價回吐約5%以上,議價空間擴大、成交週期拉長,顯示市場信心仍顯不足,預期2026年第一季市場將持續低量盤整。內政部資料顯示,2025年前三季全台買賣移轉棟數約19.5萬棟,年減超過兩成,預估全年成交量落在27萬棟上下,創2018年以來新低。預售屋解約潮持續蔓延,中古屋賣方讓利求售,開價與成交價落差擴大至一成以上。他指出,2026年全台房市景氣有三大變數值得關注,房貸利率是否釋出降息訊號、信用管制鬆緊與限貸政策變化及交屋潮帶來的供給壓力,若利率與政策趨寬,並配合青年購屋優惠,成交量有望止跌回穩,否則台灣房市進入「軟著陸」格局將延續。展望2026年全球房市資金變化,和氏璧國際物業總經理關蕙君指出,穩中求進、跨區布局為2026投資關鍵。成熟市場提供穩健收益,新興市場蘊藏成長動能,唯有多元布局與長期視野,才能掌握全球市場重塑下的新機會。在成熟市場中,日本與英國仍為主要資金流入國家。新興市場則
財訊快報 ・ 1 天前《產業》商仲女王:明年房市霜降
【時報-台北電】商用不動產市場名人、有「商仲女王」封號的世邦魏理仕前「中國華東區董事總經理」朱幸兒表示,目前是房市「冷靜之始」,對2026年房市趨勢下了「霜降」註解,預期在政策和大環境影響下,明年房市爆發力會被減緩,最快2026年底才可望回溫。 朱幸兒7日宣布創辦「和氏璧國際物業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Jade Core Properties,擔任策略長,宣告回歸商用不動產市場,主打國際盃,明年將在越南、馬來西亞成立分公司。 朱幸兒曾任英文老師、英文秘書,再到戴德梁行DTZ高層主管、創辦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台灣分公司、進入世邦魏理仕CBRE擔任董事總經理、董事長,並升任中國華東區董事總經理,一路走來,戰功彪炳,像富邦人壽以100億元買下環亞百貨、富邦人均買下西門町外資私募基金亞太置地的萬國大樓等,都是代表作,更擁有曾經在外商「五大行」就包辦三家的罕見資歷,在近29年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征戰生涯,搏得「商仲女王」封號。 在離開世邦魏理仕、完成交棒後,朱幸兒昨宣布決定再回歸市場,創辦和氏璧國際物業,不但重披戰袍,也開啟她的人生創業之路。 昨日「和氏璧國際物業」正式宣布開幕,朱幸兒也率經營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中國男跨海來台堵女子!傳「我日夜思念著妳」訊息騷擾 新北地院判刑2月
一名住在加拿大的中國籍男子長期在網路上傳訊息騷擾台灣女子,今年9月甚至搭機來台直奔女子工作地點要求見面,女方深感畏懼報警,新北地方法院依跟蹤騷擾法判刑2月。
民視 ・ 14 小時前
10月房租指數再創高 連26個月年增率逾2%
房租指數再創新高,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10月房租指數再創新高,年增2.14%,反映租金仍處於上漲趨勢未改變,但年增率有略為趨緩,不過家庭管理費用年增率仍達5.57%,水電燃氣年增3.76%,家庭開銷明顯提升,帶動居住類指數年增幅仍達2%,整體居住相關成本仍居高不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房市警報?專家曝「殺價取量」3大轉折:如2016年翻版
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今年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較去年同期下降13.51%,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最低,不過較9月成長5.69%。累計今年1至10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減26.63%,創歷年同期最大降幅。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在臉書發文分析,房市「殺價取量」的時機將浮現。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
「商仲女王」朱幸兒復出創業 預測明年房市「仍辛苦」
朱幸兒過往經常以24節氣來預測台灣房市發展,再度回歸商用不動產市場的她認為,「霜降」是秋天最後的節氣,代表的是「冷靜」,因為台灣房市還沒有到真正的「寒冬」。她指出,台灣房市在2023年達到高點後,2024年及2025年開始反轉而下,面對全球資金的流動,台灣資金有向外投...
CTWANT ・ 1 天前《經濟》10月房租指數再創高
【時報-台北電】房租指數再創新高,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10月房租指數再創新高,年增2.14%,反映租金仍處於上漲趨勢未改變,但年增率有略為趨緩,不過家庭管理費用年增率仍達5.57%,水電燃氣年增3.76%,家庭開銷明顯提升,帶動居住類指數年增幅仍達2%,整體居住相關成本仍居高不下。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租過去受到通膨、利率走揚、稅負增加,使房東轉嫁租金,加上因房價高漲,不少潛在購屋客因購屋門檻提高而延長購屋籌備期、或對景氣觀望而暫緩購屋,使租屋需求提升,而市場上的租金比價效應,也使租屋新簽租約或續約的租金上揚,政府提供租金補貼政策也使房客租金負擔力提升,諸多因素帶動下,房租指數一路呈現走揚趨勢。 曾敬德表示,目前看起來利率維持穩定、通膨已經降溫,房價指數似乎有較為上漲趨緩的跡象,不過未來還有租屋新法的修訂,將對房東租期和租金調整有更多規範,倘若通過,可能對於短期租金行情會有更大波動。 主計處統計顯示,在2021年以前,房租指數年增率多穩定在1%以下,不過疫情期間隨著通膨壓力沉重、房價大幅上揚,租金漲勢明顯,自2023年8月迄今已連續27個月指數年增率2%,今年10月房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中國央行調查:預期房價上漲民眾連2季不足10%
(中央社台北2025年11月8日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發布2025年第3季「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預期房價上漲的中國民眾連續2季不足10%,當前中國民眾對房價預期已跌至2019年以來最低點。「城鎮儲戶問卷調查」是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起建立的一項季度調查。每季在全國50個(大、中、小)調查城市、400個銀行網點各隨機抽取50名儲戶,全國共2萬名儲戶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包括儲戶對經濟運行的整體判斷、儲蓄及負債、消費情況。中國訊息平台「樂居買房」刊文梳理了2019年第1季至2025年第3季的調查數據。2025年第3季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下季房價的預期,有9.1%的民眾預期「上漲」,55.6%的民眾預期「基本不變」,23.5%的民眾預期「下降」,11.8%的民眾「看不準」。2025年第2季,對下季房價的預期,有8.9%的民眾預期「上漲」,這也是2019年以來首次預期「上漲」的民眾占比跌破10%,也顯示2025年已連續2季中國民眾對下季房價預期「上漲」的人數不足10%。2025年第2季有21.7%的民眾預期下季房價「下降」,第3季升至23.5%。這顯示預期下季房價「下降」的人數
中央社財經 ・ 6 小時前

29歲人妻結婚3年「生不出孩子」 醫生檢查大驚!網友炸鍋了
中國一名29歲的王姓女子已經結婚3年了,她和老公都非常渴望生個寶寶,但是3年都沒有好消息,所以一起去醫院做全面性的生殖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之後,不只醫生驚呆了,王女和老公更是傻眼,原來生不出孩子的原因,竟然是王女擁有男性的染色體。但是人定勝天,醫生最後還是讓王女成功生下了一個女兒,真是完美大結局啊!
鏡報 ・ 10 小時前
王子不倫粿粿全都爆!仍想跟范姜彥豐和解 她疑高人指點:證據很恐怖
范姜彥豐日前開撕妻子粿粿出軌男星王子,對此粿粿也拍了17分鐘道歉影片回應,認了跟王子「有踰矩行為」,至今鬧得沸沸揚揚。然而,廣告小妹日前也發文談及此事,認為兩人在事件鬧大之後,仍然願意談和解,可能是范姜彥豐手頭上的證據很恐怖。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直擊/顏正國告別式「一票白紗正妹」溫柔送別 來自「殯葬蔡依林」操刀
藝人顏正國從童星出道,拍攝《好小子》走紅,10月7日傳出因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享年50歲。今(8)日在新北市立殯儀館舉辦告別式,現場氣派而莊嚴,聚集超過上百人悼念。前來致意的親友除了顏正國的兄弟好友之外,有一批亮麗的禮儀人員頂著艷陽在會場中穿梭,成為儀式中的嬌點。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王子低頭賠錢「證據恐怖不可曝光」 她斷言:粿粿事業已到盡頭
王子(邱勝翊)遭范姜彥豐指控介入他與妻子粿粿的婚姻,王子雖第一時間公開道歉,坦承與粿粿「超越朋友界線」,但否認自己是破壞家庭的第三者,遭輿論撻伐。日前他再度發出聲明,強調會誠實面對、積極解決問題。對此,網紅廣告小妹(凡槿)在社群發文直言,對王子連發兩次道歉感到意外。
鏡報 ・ 11 小時前
王子偷吃粿粿!周曉涵發文喊「懂被背叛的心情」 遭閨蜜陷害:細思極恐
范姜彥豐先前控訴粿粿與王子邱勝翊「偷吃」事件震撼演藝圈,引發外界熱議。女星周曉涵在風波爆發後曾於社群寫下:「刷了兩天新聞,我完全懂那種細思極恐、隱藏在朋友群裡最後被背叛的心情」,引發聯想是否在針對該事件發聲。她7日出席萬海慈善「讓愛閃耀」公益義賣記者會,首度回應發文初衷,坦言「是有感而發」,因為她過去也曾被閨蜜利用,至今仍難以釋懷。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婆婆剛離世!曾馨瑩火速走出悲傷「慶祝51歲生日」
娛樂中心/周孟漢報導鴻海創辦人、台灣首富郭台銘母親郭初永貞,本月6日上午病逝,享嵩壽100歲,郭台銘本人也透過社群證實此事,消息曝光後,引發各界譁然。不過,雖然這件事讓其親友們相當悲痛,但郭董愛妻曾馨瑩依舊打起精身,疑似在昨(7)日提前與好友們慶生,當天還開心與關穎、賈永婕一同合照。
民視 ・ 4 小時前
女主播曝「不喜歡用免治馬桶」原因掀論戰! 肛門科醫師點一關鍵:我也不用
到日本旅遊幾乎隨處可見他們的廁所都採用了「免治馬桶」,在如廁後方便清潔獲得不少使用者的青睞。但其實在日本也有一部分的人不是免治馬桶的愛好者,日前就有一名電視新聞女主播在節目中透露她不喜歡使用免治馬桶,理由是她擔心噴嘴的衛生問題,言論一出立刻引發眾人熱烈討論;節目中也有一名肛門內科醫師表示,她自己也不會使用免治馬桶,並點出使用時應注意的1大關鍵。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