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家戶廚餘暫停收運 直至廚餘禁止餵飼豬隻解禁為止
【互傳媒/記者 宋旭志/新竹 報導】防堵非洲豬瘟,新竹縣政府環保局表示,為減少環境衛生疑慮,規劃自即日起至廚餘禁止餵飼豬隻解禁為止,新竹縣家戶廚餘暫停收運,請民眾務必瀝乾水分後併入一般垃圾排出。
▲廚餘送至環保局廚餘處理廠以黑水虻方式再利用。
環保局表示,基於防疫優先考量,連日來積極透過廚餘蒸煮申報系統,以視訊方式線上稽查縣內廚餘養豬場,確認沒有再蒸煮廚餘。而新竹縣自中央公告廚餘禁止餵飼豬隻以來,列管事業以外廚餘由清潔隊清運集中後,統一送至環保局廚餘處理廠以黑水虻方式再利用。
由於目前每日進場廚餘為廚餘處理廠設計處理量3倍,未能及時處理的廚餘及脫水後濾液暫置空間不足,因此規劃自即日起至廚餘禁止餵飼豬隻解禁為止,新竹縣家戶廚餘暫停收運,請民眾務必瀝乾水分後併入一般垃圾排出。
環保局表示,目前正積極持續提升廚餘處理再利用產能,包括增加黑水虻數量,採購廚餘空桶等,後續政策將視情形滾動式調整,也呼籲民眾在家吃多少煮多少、外食吃多少點多少,並嚴格執行廚餘瀝乾水,加強從廚餘源頭減量。
其他人也在看

廚餘禁止餵豬致廚餘量爆增3倍 竹縣即日起停收廚餘
非洲豬瘟爆發後,禁用廚餘餵豬,新竹縣廚餘處理廠每天進廠量爆增三倍。縣府環保局宣布,即日起至廚餘禁止餵飼豬隻解禁為止,清潔隊全面暫停收運家戶廚餘,請民眾務必瀝乾水分後,將廚餘併入一般垃圾丟至垃圾車。
中廣新聞網 ・ 2 小時前竹縣家戶廚餘暫停收運 瀝乾併入一般垃圾處理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新竹縣30日電)為防堵非洲豬瘟疫情,目前全台禁止廚餘養豬。新竹縣政府今天表示,即日起至廚餘養豬禁令解除為止,竹縣家戶廚餘暫停收運,民眾須將廚餘瀝乾水分後,併入一般垃圾排出。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獨家/邱澤寵妻放閃 扛最帥奶爸被讚「神隊友」
邱澤升格當爸爸後簡直判若兩人,儘管面對媒體仍然話不多,但談起兩個多月的兒子會露出幸福洋溢的甜笑,比熱戀還甜蜜,她也被許瑋甯讚是「神隊友」。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防堵非洲豬瘟!竹縣「家戶廚餘」今起暫停收運 環保局:瀝乾水丟垃圾
防堵非洲豬瘟,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今(30日)表示,為減少環境衛生疑慮,規劃自即日起至廚餘禁止餵飼豬隻解禁為止,新竹縣家戶廚餘暫停收運,請民眾務必瀝乾水分後併入一般垃圾排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中市爆非洲豬瘟 盧秀燕挨批「東徐西盧」黃益中:網友還投訴「這件事」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盧秀燕今(28)日缺席應變所記者會主持市政會議,她表示,台中市維護食安一向採取「最嚴格標準」,查到什麼就報什麼「絕無隱瞞」,但是疫調卻「漏洞百出」,不只豬瘟場仍驗出病毒核酸,甚至究竟是哪一位獸醫師到現場檢驗,都出現「4位醫師」的「資訊落差」,讓民進台中市議員周永鴻忍不住痛批「盧秀燕就是徐榛蔚2.0、東徐西盧」,防疫延誤、責任推託、說謊卸責,市府的每一步都讓疫情更失控。
民視 ・ 21 小時前
「外埔生質園區」是廚餘問題救星 卓冠廷:盧秀燕出包老是跟擋林佳龍有關
[Newtalk新聞]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全台禁用廚餘養豬,台中市每日近200噸廚餘無處去化,市府以「挖坑堆肥掩埋」作為處理方式,但大量廚餘堆積成了「廚餘湖」,更有網友嘲諷「廚餘谷」已進化成「燕圾湖」、「盧媽媽臭臭鍋」,引爆民怨。曾任林佳龍市府新聞局長的新北市議員卓冠廷直言,林佳龍任內早就提出廚餘解方,包括文山焚化爐升級、外埔生質園區二期等建設,痛批「盧秀燕出包老是跟他擋林佳龍建設有關」。 卓冠廷28日發文表示,「外埔生質園區」本是台中可以處理廚餘問題的救星,當年一期ROT案2017年10月動工、2018年11月完工試運轉。周邊原本都是堆肥場,直接活化,第一期處理生廚餘、第二期處理熟廚餘,本應在2022年完工。 他提及,在當時時空背景下,盧秀燕煽動討論,要林佳龍為空汙扛起全責,當時的外埔綠能園區,因此被認為是乾淨能源的其一選項。他的「廚餘去化」功能反而沒有被外界重視。 但卓冠廷指出,其實,廚餘進去外埔生質園區,每公噸比進焚化爐節省約1千元,每年約5萬公噸,24年就可減少台中市納稅人約12億支出,而且每年可以發電887萬度。多年後,盧秀燕擋了林佳龍的文山焚化爐升級、外埔
新頭殼 ・ 1 天前

尪胰臟癌病逝! 「少做1事」理賠全進兄帳戶 妻小一毛領不到
「人性就是這麼禁不起考驗嗎?」資深媒體人狄志為日前分享一個案例,一名單親媽媽的丈夫,2~3年前被診斷出胰臟癌,她邊工作、邊照顧小孩,還要照顧生病的老公,為幫老公治病借遍了娘家和朋友,醫藥費一筆筆噴出去,但老公還是在幾個月前癌逝。未料,丈夫生前一張防癌壽險保單,受益人卻是哥哥,丈夫「少做1事」讓她和孩子一毛都領不到!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5 小時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前天啟動壩體降挖,因上游集水區密集降雨,造成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今天中午發生壩體遭水流沖刷破壞壩體,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約40分鐘堰塞湖水位下降18公尺,下午最新消息,堰塞湖壩體已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均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把握今天好天氣!北部高溫上看29度 這時起「雨變強擴大」低溫下探19度
終於迎來好天氣!今日(10/30)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系東移,僅北海岸及東半部有零星降雨,氣象署今日清晨也解除大雨特報。其餘地區天氣穩定,北台灣氣溫今日白天將有明顯回升,高溫上看39度,不過到了晚上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入夜逐漸轉涼,並有局部短暫雨發生。
太報 ・ 18 小時前
明暖熱一天又變濕冷!雨彈炸回北台灣「降溫至1字頭」 準颱風路徑曝光
近來天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呈現陰涼潮濕天氣。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明(30)日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天氣晴到多雲,白天高溫將進一步回升,但週五又有東北季風南下,屆時苗栗以北將有局部短暫陣雨,且持續到週末。至於低緯度的熱帶洋面有熱帶擾動發展,其路徑應會西行通過菲律賓附近,對台直接影響較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趨勢一次看
[Newtalk新聞] 下了快半個月的雨,明(30)天終於將迎來好天氣,氣象署指出,明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不只雨量較少,氣溫也將明顯回升,北台灣有機會重回30度左右,不過明晚又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一路降溫至11月3日,但這次冷空氣水氣較少,僅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陣雨。 氣象署指出,明日白天東北季風減弱,是接下來一週中降雨較少的一天,各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可能有零星降雨出現,午後高屏地區、其他山區可能有零星午後陣雨,但雨量不多,且北部、宜蘭白天氣溫可達28至30度。 但明日晚間起,東北季風再度增強,並一路持續至下11月3日。31日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地區轉涼,白天氣溫下滑至20至25度,夜間清晨氣溫維持22至25度,白天則約28至32度;11月1日至3日降雨較少,雨區主要分布於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南部、中部山區有零星降雨。 預計11月4日這波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隔天11月5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北部、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雨,其他地區多雲,且強度會比
新頭殼 ・ 1 天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4 小時前
北北基宜大雨特報!3波冷空氣接力 週末低溫下探1字頭
氣象署今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下雨時間較長,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山區也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及竹、苗山區降雨較為局部而短暫,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
CTWANT ・ 1 天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周四短暫回暖 周五再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最低溫下探19度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日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明顯減少,預估白天起桃園以南陸續都會轉為晴到多雲天氣,迎風面的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則持續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雨機會,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會有短暫陣雨機會。
天氣多一典 ・ 1 天前
2縣市炸雨!今北部回暖逾30度 專家:明下波東北季風襲「低溫剩1字頭」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針對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30)日基隆北海岸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強陣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新興污染物」成健康隱憂? 譚敦慈提醒:煮水前這一步別做錯!
現今水源中存在各種新興污染物,包括重金屬、塑膠微粒、藥物殘留和永久化學物質PFAS等,這些物質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對孕婦和兒童的發育影響尤為明顯。專家建議民眾,除了將水煮沸外,也可以透過安裝合格認證的淨水器增加保障。若發現自來水出現異味、變色或有沉澱物,應檢查自家水塔與老舊管線是否為污染源,從日常細節把關,為飲水安全築起可靠防線。
TVBS新聞網 ・ 4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