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關稅談判將掀牌 我面臨壓力測試
台美十四日首度共同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有兩個重點:一是台灣不能操縱匯率取得競爭優勢,二是要求中央銀行每季公布干預匯市的數字。用白話文來說,美國要台灣央行拿開干預的手,這一紙匯率聯合聲明透露三層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是,台美關稅談判的結果即將揭曉,台灣眼下要關心的倒還不是新台幣會否立即急升,而是對美投資金額及開放市場的程度,這攸關台灣未來長期的發展。
台美共同聲明出爐代表三層意義,第一是台美關稅談判已接近尾聲。南韓在宣布結果之前,有三部曲:第一是赴美大舉投資,第二個是外匯協議,第三個是進口美國產品,如今台灣也進入第二部曲,台灣能否爭取到「調降百分之廿暫行關稅,且原本關稅不疊加」的條件,很快就會有答案。
第二層意義是,從原本每半年縮短為每季都要公布干預匯市的數字,央行干預匯率的頻率及幅度將會大幅減少,而少掉央行在匯市的調節緩衝,匯市波動將會擴大。
第三層意義,也是市場最關心的,接下來新台幣會大幅升值嗎?貨幣升貶反映的是貿易順差或逆差、兩國利差、資金移動等綜合情況。台美聲明發布後,新台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夜盤行情立即急升,可以看出市場已浮現預期升值心理。
就在台美共同聲明發布前幾小時,英國經濟學人亞太版的封面故事以「台灣榮景潛藏的風險」為題,論述台幣長期偏低的四大失衡,刊登的時機是否代表某種風向引發市場議論。某種程度來說這代表歐美主流的思想,也就是台美高度貿易順差的情況下,新台幣應該反映此一經濟現況走升。但美方尚不急著此時壓迫台幣升值,因近來是美債發行高峰,台幣升值不利美債的市場接受度。
台幣可能在明年會承受較大的升值壓力,因為一旦央行無法自主調節匯市,新台幣的波動勢必擴大,在關稅即將定案的情況下,加上匯率因素,將衝擊出口產業;第二是壽險公司因資產錯配而產生的風險也會跟著上升,影響到金融安定,意指壽險公司以「新台幣」計價的負債(保戶的儲蓄),卻是依賴「美元」計價的資產來支撐。
台灣對美究竟要投資多少,若真如外媒報導「台灣投資介於南韓三千五百億美元與日本五千五百億美元間」,換算成新台幣金額高達十點八兆至十七兆元,這將是台灣經濟史上前所未見的壓力測試。其次是台灣市場對美國門戶洞開要到何種程度,衝擊哪些商品及產業。
接下來的經濟硬仗,不能只是央行,包括金管會、經濟部,都得站到第一線,賴政府須同時穩定匯市、減少對美順差、推動產業轉型,這對台灣經濟韌性將是重大考驗。
更多udn報導
陸若報復高市言論有4招 彭博:日本恐孤軍奮戰
6旬男中1.2億樂透卻陷惡夢 最後全投入保單
挑戰紅毯最大尺度 薔薔全透視裝辣翻走鐘獎
台灣小吃店「紅色綁繩」叫啥? 冷門名稱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央行自爆操縱證據?黃士修指新台幣直接升一根大的:台灣傷害拖著、美國壓力優先
英國權威財經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4日在專文中分析台灣經濟榮景下的潛藏風險,指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形成「台灣病」;報導一出引發熱議後,央行以大麥克指數有缺陷,以此作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美國財政部更罕見與台灣央行共同發布「避免操作匯率」聯合聲明。對此,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今(15)日指出,央行連發新聞稿,宣稱絕無操......
風傳媒 ・ 22 小時前
巧合?央行回應經濟學人後「台幣由貶轉升」 專家直問:誰不給央行面子?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為題報導指出,台灣央行持續壓低新台幣匯率,以避免貨幣升值對經濟造成衝擊,此舉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台灣病」。央行昨(14)日晚間發表5點聲明回應,並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對此,財經作家狄驤提到,央行聲明一出,新台幣迅速由貶轉升,他不禁質疑,「是誰這麼不給央行面子?」狄驤在臉書發文表示,央行......
風傳媒 ・ 13 小時前
《經濟學人》批匯率造成「台灣病」 央行5大駁斥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為題指出,台灣央行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以免於貨幣升值衝擊經濟的「荷蘭病」,卻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央行今(15)日表示,新台幣匯率的波動主要來自資本流動,而非刻意壓低,過去美國財政部也從未要求台幣升值。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新台幣匯率低估55%釀「台灣病」?央行5點聲明駁斥
《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病」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央行11日晚間打破沉默,發出5點聲明回應,強調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經濟學人也坦承過,況且若不用大麥克,用iPhone售價換算,新台幣反而是高估。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經濟》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央行反擊 強調匯率供需決定
【時報-台北電】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再度探討所謂「台灣病」問題,稱新台幣長期遭人為低估,且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被此一報導點名的央行,14日晚間發布五點聲明,特別強調影響匯率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熟稔總經政策的已退休資深財經官員也反駁,「購買力平價不能用來評估匯率,更何況是單一商品」。 該名資深官員舉例說,按此說法,若改用iPhone計算,新台幣匯率就會反過來高估逾10%,「使用錯誤的前提,就會導引出錯誤的結論!」 《經濟學人》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對此文評論,央行發出五點反擊。首先,央行說明,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貶的重要因素。 其次,央行提到,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2003年就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場外交易匯率爆升...台灣病侵擾台幣 央行力保穩盤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4日收盤報價31.15,但場外交易匯率卻突然爆升,從31.182「直升」最高30.654,升幅達1.21%,似有5月狂升潮捲土重來的跡象。央行當日晚間8點發布新聞稿,大力反馭經濟學人「台灣病」說法,之後與美國財政部就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基調擺在「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上。惟17日匯市開盤的新台幣走勢,已成為金融市場周末熱議的新話題。
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

央行與美財政部達2共識 共同聲明:持續磋商外匯事務避免操縱匯率
[Newtalk新聞]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新一期以台灣作為封面故事,將台灣經濟結構性扭曲總結為「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指稱,台灣雖靠晶片與出口稱霸全球,卻陷入匯率嚴重低估、薪資停滯、房價失控與金融系統性風險等「四大失衡」,若不盡快改革,可能面臨美國施壓台幣升值與內部金融危機雙重夾擊。對此,中央銀行14日發出5點澄清回應,並與美國財政部同步發布聯合聲明。央行強調,此次聲明與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無涉,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美國財政部已陸續與日本、瑞士、韓國、泰國以及馬來西亞就匯率議題發布聯合聲明,台灣是第六個。央行指出,長期說明,在美國財政部公布半年度匯率報告前,央行與該部會舉行1至2次例行性會議,並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交換意見。此次台美聯合聲明內容,是由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單獨進行多次磋商,並達成共識。根據聲明內容,雙方確認將避免操縱匯率或國際貨幣體系,以免阻礙國際收支之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央行表示,此次台美聯合聲明內容主要係延續過去與美國財政部雙方長期溝通之原則,
新頭殼 ・ 1 天前央行5點說明回應經濟學人 駁匯率被低估衍生台灣病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5年11月14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一大因素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衍生諸多問題。央行晚間發布新聞稿作出5點說明,強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iPhone指數就與其結果落差甚大,所以以此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央行晚間作出5點說明,首先,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第2,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央行指出,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早在2003年便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6年時,「經濟學人」更直指,大麥克指數多年來在全球被各界廣泛引用、甚或濫用。央行接著表示,若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股匯雙殺!新台幣午盤貶4分 暫收31.121元
美政府重啟,但隨之而來的一連串經濟數據令人憂心,聯準會降息預期降溫,先前漲多的美科技股首當其衝,美股重挫連動台股早盤跳空下殺、月線失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則先升後貶,盤中最低觸及 31.142 元,恐再回測 31.2 元整數關卡。中午暫時收在31.121元、貶值4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6.29億美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下周「入冬第一波冷空氣」襲來!強度直逼大陸冷氣團 氣象專家點出3地區下探12度
[Newtalk新聞] 下周準備迎接今年入冬第一波冷空氣!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薛皓天指出,下週二槽線來到台灣北部為本波東北季風最強時間,這波帶來的冷空氣強,有機會迎來入冬第一波冷氣團報到,若台北測站沒達冷氣團標準,中北部、東北部沿海地區及山區也仍有12度左右低溫機會。 薛皓天表示,台灣冬季的天氣系統主要影響就是東北季風,近兩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有逐漸減少,今日北部及東北部維持陰時多雲有短暫陣雨天氣,迎風面地區會持續有短暫雨,維持陰雨綿綿得狀態,大台北地區局部會有飄雨,其餘各地皆為晴到多雲時晴天氣。氣溫方面北部、宜蘭高溫約22度,中部、花東高溫約24~27度,南部高溫約27~29度。 整體環境改變要到下周一,薛皓天指出,下週一隨北方槽線加深,地面高壓南下,東北季風增強,新竹以北及宜花轉陰時多雲有短暫陣雨天氣,氣溫方面外出會有明顯感受偏冷,苗栗以南維持晴到多雲時晴天氣,不過中部氣溫有略下降,另外東北季風強勁,北海岸及西半部風力提升,局部有6~9級陣風機會,浪高也會提升,若要前往沿海地區的朋友要多加注意風浪狀況。 薛皓天提醒,下週二槽線來到台灣北部為本波東北季風最強時間,這波帶來的冷空氣
新頭殼 ・ 1 天前
AI股就看這一周!輝達財報揭曉、鴻海科技日有請黃仁勳兒黃勝斌助陣
降息恐放緩VIX 指數急升,美股14日漲跌互見,台積電ADR反彈上漲0.93%。科技大廠消息不斷,AI霸主輝達19日將公布財報,將釋出AI景氣動能展望。接續鴻海21日科技日登場,這次請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兒子、輝達機器人產品線經理黃勝斌助陣,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是否宣布OpenAI等AI大廠合作也成關注焦點。
太報 ・ 10 小時前
台幣狂升 恐成壓垮傳產稻草
傳產業者直言,新台幣升值「絕對是壓垮傳產的最後一根稻草」,若再上演快速升值戲碼,可能比川普對等關稅更可怕,因為台灣「什麼都缺」,高階產品比不上日本、低階產品難贏大陸東協,在台製造已無競爭力可言,傳產非常辛苦。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光聖 匯兌利益助攻
光纖通訊大廠光聖(6442)近一周股價登上歷史新高1,045元後獲利回吐,14日股價下跌4.33%、收在995元,但周漲幅仍達12.05%,三大法人周買超達2,351張,買盤動能依舊強勁。
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
想讓孩子長高?醫師提醒:藥物非首選,「睡眠、營養與運動」才是關鍵
近年來,評估身高的風氣盛行,要不要帶孩子去看長高門診?什麼時候帶去看最合適?骨齡是什麼?要不要用青春期的抑制劑?要不要用生長激素?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廖曉茹提醒,若有這些疑問,家長應找小兒內分泌科的醫師諮詢,聽取專業建議。一年長不到四公分、性徵出現過早 應就醫評估協助廖曉茹醫師說明,首先要知道影響成人身高最常見的兩個因素:生長激素缺乏、性早熟。生長激素從兩歲開始主導小朋友的身高發展,若是小朋友的身高持續低於同年齡的第三百分位,或是1年長高的速度不到4公分,就需要懷疑小朋友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可能性。除了先天性生長激素缺乏外,腦部腫瘤也是生長激素缺乏常見的原因之一;而生長速度趨緩,往往是腦部腫瘤的第一個表徵。因此,原本身高正常的孩子,生長開始偏離原本所屬的百分位,1年長不到4公分,更需要提高警覺,尋求小兒內分泌科醫師的評估。性早熟指的是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性腺荷爾蒙除了加速長高的速度外,也會加速生長板的癒合,若生長板提前癒合,往往會壓縮到小朋友長高的時間,而造成小朋友一開始比同儕高,最終成人身高卻不理想。由於現在小朋友營養過盛以及環境荷爾蒙的汙染,性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MLPerf Training v5.1結果揭曉:NVIDIA Blackwell Ultra橫掃七項測試奪冠、AMD以CDNA 4架構緊追
MLCommons稍早公布了最新一輪MLPerf Training v5.1基準測試結果,不僅是AI運算領域的年度期末考,更是NVIDIA與AMD展示次世代架構實力的競技場。NVIDIA 憑藉Blackwell Ultra架構橫掃全場,而AMD則首度以CDNA 4架構的MI350系列參與訓練測試,展現緊追在後的競爭力。
Mashdigi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