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關稅時代「3+1」能力成突圍關鍵!貿協經貿指數揭秘:能轉嫁關稅的企業界「大谷翔平」都具這特徵
為因應新一輪的地緣經濟變局,貿協周一(10/20)發布2025第二輪「貿協經貿指數」(TAITRA Index)。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分析,全球經貿進入「變局新常態」,台灣企業面臨已非單一地緣政治,而是經濟波動、成本壓力與AI衝擊並行。他認為,在新關稅壓力下,不少企業選擇短期自行吸收成本,獲利承壓,且國內與海外台商對川普2.0影響的預期也出現落差。 黃志芳認為,企業對美國再工業化期待升高,然赴美生產腳步放慢,反映企業審慎權衡。他譬喻,調查顯示積極導入「穩定幣」的先行者,有如企業界的「大谷翔平」,它們更能轉嫁關稅成本甚至獲利,並展現營運韌性與貿易信心,顯示「創新」成突圍關鍵。 黃志芳結論,能否將「創新科技」、「市場靈活度」與「核心優勢」三者緊密結合,並提升對「多元風險」應變能力,將是台灣企業在「新關稅時代」突圍勝出的關鍵。
貿協發布2025第二輪TAITRA INDEX 企業關注轉向宏觀經濟與AI
貿協周一發布2025第二輪「貿協經貿指數」。這次調查是在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後的9/10至9/21日執行,調查對象涵蓋具代表性之國內外台灣企業主與高階經理人,共回收有效問卷2543份。前兩次調查時間點為美國大選後(2024/11/18)及對等關稅發布後(2025/4/10)。
貿協指出,相較於今年4月調查,企業關注風險已從「地緣政治風險」明顯轉向對「宏觀經濟」與「AI」等多重挑戰。企業應對策略的重心聚焦於「強化產品競爭力」,超越「分散市場」成為首要重點,而投入「地緣經濟分析」與「財務韌性」的比重顯著下降。
在匯率方面,經歷5月波動後,企業對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看法趨於一致,逾四成認為台幣將升值,其中海外台商的升值預期又較國內企業更為明顯。
企業面對關稅「既定現實」 能完全轉嫁甚至獲利者仍屬特例
談到企業對關稅成本的轉嫁能力,調查顯示,新關稅生效後,需自行吸收關稅成本的企業比例反彈至歷史高點,可轉嫁的企業比例下降,反應企業短期內應對新關稅的困難。
黃志芳解釋,新關稅生效後,選擇「自行吸收成本」的企業比例上升、達歷史新高;可「部分轉嫁」比例從70.1%降至64.9%,顯示企業短期承壓加劇;至於「可完全轉嫁」仍維持約一成,能「完全轉嫁並提升利潤」者則僅約1%至2%,屬極少數。
黃志芳說,相比4月對等關稅宣布時,市場仍抱持關稅可談、壓力可緩期待,如今面對關稅新制上路,調查反映出企業將新關稅視為無法迴避的既定事實,短期內更傾向自行吸收而非轉嫁市場。
黃志芳譬喻,這些約1%到2%能「完全轉嫁關稅成本且還能提升利潤」的企業,有如產業界的「大谷翔平」(大聯盟明星球員),不論對等關稅課多少都能因應,但他直言這些企業屬特例,並研判這些企業各產業都有,決策者可能是企業二、三代。
企業赴美生產意向減緩 在現實變局、生產風險夾縫中求生存
針對台灣企業赴美生產規劃情況調查,企業赴美生產的趨勢減緩,「計畫中」的企業比例略減,而「不可能」的比例上升。顯現企業在「應對經貿變局」及「調整生產的挑戰」間,謹慎地尋求平衡。
黃志芳分析,根據調查,台灣企業赴美生產的趨勢出現「減速」,雖已在美生產者比例從2.9%增至4.7%,但「計畫中」從8%回落至6.6%,而「不可能赴美」的比例從15.5%升至18.9%。他認為這反映企業意識到赴美已成政策壓力,但在行動上仍顯猶疑與謹慎。
黃志芳解讀,儘管企業普遍理解美國政策正強迫其轉向本土製造,但在關稅政策多變與成本效益高度不確定下,赴美投資風險計算困難度大增,因而面臨「長期趨勢不可逆」與「短期執行環境高風險」兩難,必須在現實與風險間尋求平衡。
近一成台灣企業接納穩定幣 積極採用者轉嫁關稅能力更高
關於穩定幣議題,調查顯示,美國「GENIUS Act」推出後,近半台灣企業認為穩定幣三年內將成為重要貿易結算工具,僅兩成回覆不清楚,反映企業具前瞻意識。目前已有5.2%使用、4.2%計畫導入,合計近一成,且海外台商使用率更高達8.4%。
黃志芳認為,這調查反映海外台商有兩種狀況:第一,對地緣經濟的敏感性比國內的還要高一點;其次,對穩定幣的重視與開始使用的程度也比國內企業高。他也觀察發現,對穩定幣採取積極態度的受調企業,對其未來生意的信心更高。
黃志芳指出,調查也顯示,積極採用穩定幣的企業,整體來講對關稅的轉嫁能力,顯示出會比對採用穩定幣態度保守的企業較高。
黃志芳也透露,許多企業第二、三代經營者對加密貨幣關注與採用度非常高。他表示,一名外商銀行負責比特幣相關業務的友人透露,其客戶許多是企業二代,其成長於數位化環境,且習慣用加密貨幣處理資產,研判這與企業採用穩定幣的積極度高低有關。
AI產業是否進入泡沫化? 企業看法仍兩極
至於是否認為如今AI產業是否已「泡沫化」?黃志芳引述外商金融圈人士說法表示,當前企業有兩派看法,其一認為AI已處於高度泡沫化階段,風險極高;另一派則類比此為2000年前後網路浪潮,認為短期修正或許難免,但長期來說趨勢已形成、尚有巨大成長空間。
黃志芳認為,這派見解認為,正如2001年網路泡沫破裂後出現大洗牌,留下的反而是阿里巴巴、騰訊、Google、Amazon等巨型企業,AI也可能歷經類似過程,亦即短期震盪在所難免,但長期價值仍可觀,未必等同全面泡沫破滅的終點。
最後,黃志芳指出,此次調查顯示企業應對策略的核心,已從「分散市場」等策略聚焦於傳統「強化產品競爭力」,回歸內在價值的提升。此外,企業普遍認為「機遇與挑戰並存」,因此對「美國再工業化」的預期翻倍 ,對美國市場看好度亦明顯反彈 。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解析貿協經貿指數,認為積極採用穩定幣的企業,跟在因應新關稅時代挑戰的能力有正相關。鄭鴻達攝影
創新與韌性高度相關 企業「3+1」能力成後關稅時代致勝關鍵
黃志芳說,然而於此同時,受調企業實際赴美生產趨勢卻見減緩 ,顯示企業在看見商機的同時,也正謹慎平衡「經貿變局」與「調整生產的挑戰」;調查也顯示,這些近一成企業已導入或計畫採用「穩定幣」的先驅者,不僅貿易信心更高,關稅轉嫁能力也更強,證明了「創新力」與「營運韌性」相關。
因此,黃志芳建議,將創新科技、市場靈活度與核心優勢三者緊密結合,並提升對多元風險的應變能力,就是台灣企業在「後關稅時代」突圍勝出的關鍵。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效應發酵?規劃赴美生產比率增加!貿協指數揭露台灣企業最憂心風險:經營成本輸「這項目」
更多今周刊文章
2026行事曆盤點「9連假」!明年過年+228請4天狂休16天:2月只上10天班…一表看聰明串假
奇美博物館《埃及之王:法老》來了!一般票10/28提前開賣,展覽時間、票價資訊、亮點、交通接駁一次看
iPASS MONEY資料更新信,一按被盜刷6萬帳戶停用!分家LINE Pay詐騙超真,官方2管道查證
其他人也在看


自綠生活節》F.F.O熱力開唱、大霈化身自綠生活大使!今周刊號召從生活到海洋,共倡永續行動
面對氣候變遷與節節升高的氣溫,永續行動不能只是口號,而是應該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今周刊響應聯合國「ACT NOW」12項個人氣候行動,舉辦「自綠生活節」,10月18日至19日於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邀請大家從日常生活做出改變,為地球的未來共同行動。
今周刊 ・ 1 天前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三大展區亮點、交通接駁攻略
今年台灣設計展首度落腳彰化,以「彰化行 (((CHANGHUA)))」為題,將彰化市、鹿港鎮與彰南三大展區串成一座開放的城市展場!並連動在地 15 間企業與多條主題展線,規模為歷年之最,展期為 2025/10/10–10/26,免費入場。今年主視覺把「行」字拆解為 ((( ))),象徵連結、對話與包
遠見雜誌 ・ 21 小時前
「悍勇卡」喊首年30萬張!富邦如何串聯粉絲經濟學?
看好運動市場的強大潛能,台北富邦銀行攜手集團內富邦悍將棒球隊、臺北富邦勇士籃球隊,推出全台首張結合職棒與職籃的雙球聯名卡,以金融融入運動生活,打造全方位應援體驗。目前北富銀已發行三張百萬神卡,包括突破260萬張的Costco聯名卡、200萬張的富邦J卡及110萬張的富邦momo聯名卡。這波應援熱潮又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勤誠漲勢沒有結束!700天價帶動「這檔」4天漲幅16%
機殼大廠勤誠(8210)9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前三季累計營收超過去年全年,AI伺服器為營收帶來新一波高峰。勤誠9月營收21.76億元,突破20億元大關,月增24.5%、年增48.55%,累計前三季達152.61億元,年增43.27%,營收超越去年全年。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特斯拉、英特爾打頭陣!美股超級財報周登場 三星參戰XR市場,Meta、蘋果要緊張了?|今周重磅
美股迎來「超級財報周」,本周起包含特斯拉、英特爾、Netflix等指標企業發布財報,緊接著下周還有亞馬遜、Meta、Google、蘋果、微軟等公司的財報陸續公布。 三星預計台灣時間本周三(10/22)上午舉辦發表會,將推出XR延展實境頭戴產品。這款號稱「AI原生」的XR產品,能夠撼動領頭的Meta、SONY、蘋果嗎? 1、美股超級財報周登場! 特斯拉、英特爾打頭陣 2、三星參戰XR市場! 能撼動Meta、蘋果嗎? 3、台灣9月外銷訂單續衝! 力拼連8紅
今周刊 ・ 23 小時前
華擎攜手AMD深化合作 AI伺服器布局啟動新成長循環
OpenAI 與 AMD 正聯手構建下一代運算基礎設施。OpenAI 預計從 2026 年下半年起部署總計達 6 GW 的 AMD Instinct系列 GPU,初期為 1 GW。這項協議不僅標誌著 AMD 成為 OpenAI 的核心運算供應商,也象徵 AI 競賽從單晶片延伸至整體系統生態鏈, AI 基礎建設邁入下一階段奠定基礎,使得長期合作夥伴華擎(3515)可望在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市場迎來新一波成長契機。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創意動能再啟 資金聚焦下一波AI趨勢
今(21)伴隨者美股市場收漲,推動台股今日早盤觸及2萬8000點大關,帶動整體市場資金持續流入,其中台積電旗下小金雞創意(3443)今日也同步成為市場焦點,帶量開高後一路攻上漲停價1675元,創下波段新高。
理財周刊 ・ 18 小時前
Canva回來了!AWS雲端服務全面修復完成,快打開看Perplexity、Coinbase⋯⋯能不能用?
AWS雲端於10月20日下午大當機,影響多項全球知名平台,包括Amazon、Canva、Perplexity等。
數位時代 ・ 19 小時前
台灣國際級展館TICEC開箱!歷時6年造價近百億,試營運迎4大展…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拚明年3月上路
全台首座同時獲得鑽石級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認證的會展場館「台中國際會展中心(TICEC)」,今年10/21將啟動試營運、力拚2026年3月營運。這座國家級場館不但是中台灣最大展館,更匯聚中部地區各大產業量能。 TICEC由台中市負責興建,貿協負責營運。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周五(10/17)表示,中市府三大經濟政策是「前店、後廠、自由港」,這座展館的啟用,對於台灣產業面臨美國關稅衝擊、全世界經濟重組的當下彆具意義,也同時為中部產業注入強心針。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未來台北各大展館,將與台中的TICEC成為貿協展館「雙核心」,TICEC服務的不只是台中產業聚落,中台灣龐大的商業能量「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TICEC這樣的國際級展館,為產業發揮加成效果。
今周刊 ・ 1 天前
出國旅遊注意!日本簽證費大調漲...台灣免簽「這筆費用」也要付,調漲金額、上路時間曝光
日本旅遊注意!為反映行政成本上升並與歐美接軌,日本政府預計最快在2026年提高簽證手續費,這是日本時隔48年,首次調漲簽證費用,而台灣旅客目前短期入境日本享有免簽待遇,預料影響不大。但可能需要支付針對免簽證入境者導入的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費用。 日本亦研議從2026年起調高「出國稅」,對象包含外國人與日本公民,不過當局也會同步研議調降日本國民辦護照、更新護照的費用,避免負擔加重。 另外,日本將於2028年啟用電子渡航認證制度(JESTA),適用於享有短期免簽的外國旅客,價格將參考美國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的收費標準。
今周刊 ・ 23 小時前
外資狂敲連買超過20天 看好世界先進關鍵利多曝光
伴隨整體市場帶量走揚,世界先進(5347)也同步帶量上攻,挑戰105元大關,突破平台挑戰波段新高,其中外資更是持續買進,連續買超過20多個交易日,持股比率持續攀升,突破一年來新高股價有望重回120元大關。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從第一性原理重新檢視企業成長
這是我第二次帶台灣企業家到史丹佛大學學習。第一次在 2023 年已經覺得震撼,這一回感受更深。矽谷的節奏明顯再加速,AI 並沒有減輕壓力,競爭反而更加激烈,像極了「996 hits the US」。也因為如此,大家開始重新回到第一性原理,從最根本的問題出發。在一堂探討 AI 發展趨勢的課程中,講師就...
商業周刊 ・ 17 小時前
一檔ETF解決所有投資焦慮:為什麼年輕人應該直接買VT
股市太可怕?這種想法可能正讓年輕世代付出慘痛代價。 根據美國Bankrate今年1月的調查,約21%的受訪美國人認為股市「太令人害怕」,因此不將股票作為首選投資工具。這個比例在年輕世代更高——Z世代達29%,千禧世代為24%。許多年輕人寧可把錢放在定存或債券,以為這樣比較安全,殊不知這種想法正在侵蝕...
商業周刊 ・ 17 小時前美國|毒品惹禍 川普:將提高對哥國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指控哥倫比亞政府涉及毒品販運,表示將提高關稅且切斷對該國的財政援助。川普批評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為「非法毒品首腦」,該國不打擊毒品,反而製造毒品。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美國|川普:印若不停止買俄油 將續付巨額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19日重申,印度總理莫迪曾告訴他印度將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若印度不這樣做,將繼續支付「巨額」關稅。川普在空軍一號對記者說:「我與莫迪談話,他說他不會購買俄羅斯石油。」當被問及印度聲稱對於莫迪和川普之間的任何對話毫不知情,川普回答說:「如果他們想這麼說,那他們只會繼續支付巨額關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Nike、Hoka、Saucony都在搶這塊泡棉:誰能造出最強跑鞋?
你是否發現,腳上穿的跑鞋越來越厚?這個過去十年來的設計趨勢,現在更牽動運動鞋大廠間的軍備競賽,搶攻規模超過11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3572億元)的市場大餅。 2009年,暢銷書作者麥杜格爾(Christopher McDougall)的著作《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在全球大受歡...
商業周刊 ・ 17 小時前
「一個電力公司需求就比台灣多」 台灣業者瘋日本儲能,報酬率高到像詐騙
這兩年,沒有一家台灣能源公司不搶進日本儲能市場。一個國家有10個台電,每家開出的需求都比台灣多;投資只要兩年就回本,年化投報率媲美台積電股票。這波能源產業的日本風潮,對照出台灣能源轉型有什麼深層的問題?
天下雜誌 ・ 19 小時前
〈美股盤後〉iPhone 17系列熱賣 蘋果締新高 道瓊升超510點
美股週一 (20 日) 氣勢如虹,iPhone 17 系列熱賣,蘋果股價創新高領漲大盤,投資人關注美國政府關門進展及即將登場的重量級財報與通膨數據。
鉅亨網 ・ 1 天前美關稅衝擊 估損350億美元
根據全球企業預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導致他們承受逾350億美元損失,其中以消費品與製造業受創最深。但美國陸續與其他國家簽訂貿易協議,得以降低川普徵收關稅的影響,促使許多企業下調衝擊預測。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