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害激增,全力降低種群數量已成當務之急
野熊大量出沒,傷人事件頻發,在日本社會引發震動。北東北3縣受災尤為嚴重,一時人心惶惶。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森林綜合研究所東北支所(盛岡市)動物生態遺傳組組長大西尚樹指出:「今年秋天的狀況已達到災害等級。」
入侵人類核心生活圈
——熊害事件連日頻出。今年有什麼特點?
熊和人類碰面的場所發生了變化,已經從以往的山林,擴展到郊外的住宅區,甚至縣政府所在地的城區,可以說野熊正在逐漸侵入人類生活圈的核心地區。這個傾向其實2023年就已凸顯,今年則更進一步入侵到了人類的生活圈。
盛岡市有報告稱,野熊入侵岩手銀行本店停車場和岩手大學校園;秋田縣則有報告說,超市和高中附近發現野熊出沒。
今年野熊傷人事件也很嚴重。我覺得可以說是跟海嘯、暴雨同等級別的災害了。
——野熊活動範圍越界,秋田縣甚至出動了自衛隊。原因何在?
一個原因是「Urban bear(城郊熊)」的增加。它們在人類生活圈附近出生長大,早已習慣了人類的存在。現在已經發展到日常出入人類核心生活圈的階段了。
它們從小就知道人類的存在,並一定程度接受了人類。本來它們是不想跟人碰面的動物,但後來應該是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例如「晚上就可以進入住宅區」「白天爬到樹上,別人也發現不了」,於是就慢慢進入了人類生活圈內。
山中堅果歉收引發的人熊遭遇事件
——山中堅果的豐歉與熊出沒是怎樣的關係?
秋天,野熊為了冬眠儲備,需要大量進食。這一行為是飽腹中樞失調引發的,空腹不是原因。因此,當山中堅果歉收時,熊就會在覓食過程中,逐漸擴大移動範圍,甚至深入人類的中心生活圈。2021年、2022年野熊出沒較少,但2023年遇上堅果嚴重歉收,出沒事件就增加了。柿子和栗子以及房屋附近的廚餘和寵物糧都會引來野熊。熊與人類的遭遇也增多,事故風險越來越高。
——還有報導稱熊吃人肉了。
確實有熊吃了人類遺體的報告。但是熊基本不會一開始就為吃人而襲擊人類。它們多數是出於自保,碰上人類後發動攻擊,然後逃之夭夭。大概是非常偶然的機會吃了死者的肉,然後習得了「人肉可食」。
人類方面的環境變化和野熊數量的增加
——人類方面的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野熊逼近人類生活圈,這背後也有人類生活環境變化的影響。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導致負責山中巡邏和日常警戒的人越來越少。空地和閒置空房周圍草木叢生給熊提供了隱蔽之處和食物,無人裁剪的柿子樹和栗子樹會招來野熊,這些都是誘因。
到民宅附近吃栗子的母子熊。2023年10月,岩手縣奧羽山地山麓的小鎮(佐藤嘉宏攝影)
熊傷人事件的增加,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種群的絕對數量變多了。秋田縣2023年度驅除了2000多隻熊,但依然有熊大量出沒,就是因為山裡熊變多了,才出現外溢。
根據環境省最新統計資料(中央值),北海道有大約1.2萬頭棕熊,本州以南有超過4.2萬頭黑熊棲息。整體呈增加傾向,全國驅除頭數2023年度上升到9909頭,2024年度則為5136頭。
長久以來野熊在日本受到保護。獵人自覺不獵熊,也少用陷阱等手段捕熊,即使抓到也不殺死,而是放歸山林。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保護措施使得熊的種群數量越來越多。
僅個別處理下山野熊是不夠的
——我們該採取怎樣的對熊措施?
前面說了,今年的熊害可謂是災害級別的。短期措施,我贊同讓自衛隊參與配合各地市町村和獵友會的行動。警察也要配備使用步槍,地方政府也需聘用持有狩獵執照的職員。
不過,僅僅處理下山的熊,還不能解決問題。中長期來看,還需要進山捕熊,必須減少野熊的數量。
2014年《鳥獸保護管理法》修訂後,在以往保護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數量管理專案,2024年四國以外的野熊都追加列入了「指定管理鳥獸」名錄。都道府縣也都有補助金,我認為可以把這些錢用來幫助數量管理上。
各地也需要創造一個不便野熊出沒的環境。閒置空房院內雜草叢生,又有柿子或栗子樹的話,對熊來說就是極具吸引力的去處。在住宅區和森林之間、離野熊和人類生活很近的中間地帶,需要常除草,減少野熊的隱蔽場所,柿子和栗子應儘快採摘,或是直接砍除,要有意識地減少方便野熊靠近的因素。希望地方政府和各地區的自治組織能攜手搭建一個框架。
廚餘也會吸引野熊,應當貫徹「晚上不丟,早上丟」「不產生味道的密閉場所存放」的原則。寵物糧和燈油也需要放在室內密閉管理。
——政府也啟動了應對熊害的閣僚會議(10月30日)。您對政府有什麼建言?
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可以獵熊的獵人和「又鬼」(指日本東北地區傳統的冬季獵人——譯註)逐漸老齡化,人數越來越少。
需要培養年輕獵人,地方政府應設置公務員職位,聘用持有狩獵執照的職員。只不過要培養熟練使用步槍的人才需要10年時間,很難立竿見影地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獵友會成員都是民間人士,大多有他們自己的工作,把地區安全的責任推給他們是不妥的。城區的驅除任務需要確保人身安全,所以應該由配備步槍的警察來做。而降低山中的熊數,諸如捕獵等中長期對策,就可以拜託獵友會成員來做。應該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共同禦熊。
對政府,我希望不要只制定短期對熊措施,而是要從制度層面落實下來。假設政府聘用了持有狩獵執照的職員,那就不能像其他公務員那樣做定期調動了。
熊媽媽帶著熊孩子橫穿馬路,2018年7月岩手縣北上山地山腳下(佐藤嘉宏攝影)
遭遇野熊後,應保持鎮靜並拉開距離
——如果遭遇到野熊,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每個人想要保護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碰面」。當徒步在可能會遭遇野熊的山林或山區時,必須用熊鈴或收音機製造響聲,告知野熊自己的存在,這是「鐵則」。野熊本來也不想跟人類碰面,所以只要發出響聲,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都會自動回避。
萬一遇到野熊,切忌慌忙轉身逃跑。當你把後背亮給野熊,它就可能會追你。要從容倒退,拉開距離。如果隨身攜帶有防熊噴霧,要保持冷靜迎面噴射驅熊。如果感覺野熊要向你撲來,可以伏倒在地,雙手護住後脖頸,擺出防禦姿態。
這是一個熊與人比鄰而生的時代。正因如此,人類只能小心生活,謹慎行事。減少野熊的種群數量、創造不吸引野熊靠近的環境、人類謹慎行事——我想我們唯一可行的就是落實好這3項對策。
採訪、編輯:nippon.com編輯部 松本創一
標題圖片:停留在盛岡市「原敬紀念館」院內的野熊,2025年10月(共同)
其他人也在看

才曝罹患前額葉失能!梁云菲自爆「輕生獲救」送醫住院中
梁云菲14日才發文透露,最近總有種被抽空的感覺,「大概有快3個月的時間,時不時就會出現整個人在空轉的狀態。」她透露每天除了吃飯之外,其他時刻幾乎就是「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其他時間像是個廢人」,即便可以跟朋友出去聚會,但總是很快就感到能量耗盡。「沒有特別讓...
CTWANT ・ 4 小時前
日本推最新「熊出沒風險地圖」!運用AI技術預測 遊客行前可先查
日本近日飽受熊患威脅,東京上智大學研究團隊結合AI技術,推出「熊出沒風險AI預測地圖」,分析包括北海道札幌及本州秋田等19個地區的熊出沒風險,期望幫助居民、觀光客和地方政府更好應對。
太報 ・ 21 小時前
冷空氣明殺到「冷剩14度」 3地區越晚雨勢越大
冷空氣明起報到,各地降溫明顯,氣象署預估北部低溫恐從20度跌至16度,東北季風挾帶水氣也將帶來降雨,基隆北海岸與宜蘭更有局部大雨。雖未達冷氣團或寒流等級,週三仍偏涼冷,週末冷空氣減弱後氣溫才有望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下週「跳水式降溫」剩13度!鄭明典曬1圖曝:北極冷空氣南送台灣
入秋最強冷空氣將在明(17)日南下,最低溫可能來到13度。前中央氣象局鄭明典指出,北極上空極冷的空氣,目前有5個分支往外突出,其中1支將把冷氣南送到台灣,不過這波影響比較顯著應該是在日本北方。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報到!未來一周氣溫溜滑梯 周末溫度漸回升
氣象署表示,今天(17日)東北季風增強,將是入秋以來抵達台灣最強的一波冷空氣,北台灣氣溫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迎風面水氣多,雨勢愈晚愈明顯,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周三(18日、19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宜花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各地感受會比較冷一些,預計周末才漸漸回升。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7 小時前
強冷空氣南下「雲街」現蹤!北台灣率先轉濕冷 低溫下探16℃
各地天氣轉涼了!天氣風險分析師林孝儒表示,今起一波東北季風正逐漸南下增強,北台灣率先感受到天氣轉濕轉涼;同時前氣象署長鄭明典也分享衛星雲圖上已出現代表冷空氣南下的「雲街」跡象,顯示冷空氣影響正逐步擴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最強冷空氣「挑戰首波冷氣團」!明全台大降溫這天剩12度 濕→乾時程曝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16)日迎風面水氣增加,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外出請攜帶雨具備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氣溫方面,西半部高溫約27至30度,東半部則為25至27度,各地低溫普遍為19至22度,早晚感受較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變冷番薯!入秋最強冷空氣要來了 北部、東北部「這2天」恐探12度
別被現在溫暖的陽光給騙了!中央氣象署今(15)日表示,雖然今明兩天北部和宜蘭回暖,但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提醒,全台早晚仍偏涼,注意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此外,下週一(17日)開始,今年入秋最強冷空氣來襲,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冷空氣南下後,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將轉為有雨,氣溫也急速下滑,「下週二、週三(18日、19日)是這波冷空氣最強勁的時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全台降溫!連2天低溫剩12度 「雨最多」地區曝
氣象署今晨4時許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東北風明顯增強,今晨至明晚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澎湖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橙色燈號),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宜蘭縣、台東縣(含蘭嶼、綠島...
CTWANT ・ 7 小時前
把握今日最後暖陽!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大雨炸5地最強時刻曝
今(16)日迎風面水氣增加,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外出請攜帶雨具備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提醒民眾,把握週日最後暖陽,週一起東北季風將會再度增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週一迎入冬首波冷氣團 全台最低溫恐下探13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今天(16)艷陽高照,好天氣週一就會變調。最強冷空氣南下,挑戰入冬以來首波冷氣團,全台大降溫,周一入夜後,北部、東北部有感變冷,週二週三低溫下探15度,甚至沿海及空曠地區可能到13度,就連南部地區,低溫也只剩17度左右。
民視 ・ 20 小時前
好天氣只剩一天!東北季風增強全台轉濕涼 北部、宜花恐有局部大雨、低溫下探15度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東北季風稍減弱,台灣今(16)日迎來難得的穩定天氣,但早晚仍偏涼。中央氣象署提醒,雖然白天有機會見到陽光,各地體感舒...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迎入秋最強冷空氣!北台灣先降溫「愈晚愈冷」跌至15℃ 專家曝最凍時刻
今(17)日東北季風增強,將是入秋以來抵達臺灣最強的一波冷空氣,氣象署表示,北台灣氣溫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桃園以北及宜蘭上半天氣溫約21到24度,到了晚上會降到19、20度。氣象專家林得恩透露,這波冷空氣最冷時段會落在明晚至後天(11/18晚至11/19);11/20白天起,溫度逐漸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東北季風報到轉濕冷!北台灣愈晚愈涼 迎風面留意局部大雨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東北季風今(17)日增強,中央氣象署指出,強度將比過去幾波來得強,北台灣氣溫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桃園以北及宜蘭上半天氣溫約21到24度,到了晚上會降到19、20度,晚歸的朋友建議多添加衣物。由於迎風面水氣多,雨勢愈晚將愈明顯,將有機會出現局部大雨。
民視 ・ 8 小時前


日青森漁民海上驚見「熊在游泳」 獵人緊急搭船圍捕
根據《NHK》報導,一名漁民14日上午在青森縣野邊地町近海的陸奧灣附近發現一隻熊在游泳,於是他立即打電話通報地方漁業協會。獵人獲報後立刻登上漁船,前往熊出沒的海域,將熊擊斃。據悉,這隻熊是成年公熊,體長約1.5公尺、體重約140公斤,連漁業協會的副組合長也對熊出現在...
CTWANT ・ 1 天前
暖陽剩今天!11/17東北季風增強降溫 宜蘭5地區迎大雨
東北季風將增強,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週一(17)宜蘭局部地區將會迎來一波大雨,同時北台灣也有下雨機會,全天感受濕冷,低溫將下探15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明天天氣降雨增 冷空氣17日南下 北部18日起連三天溼涼下探15℃
中央氣象署今天(15日)表示,明天北部及宜蘭氣溫回升,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17日(下周一)東北季風增強,冷空氣南下,18至20日北部溼涼,溫度最低的時間點,可能落在19日晚間到20日清晨,氣溫下探攝氏15度。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