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襲釀死傷!NHK拍攝「遇熊自保影片」宣導 網笑:熊大去兼差
日本近期熊襲事件頻傳,2025年累計已有12人因此喪命。對此,《NHK World Japan》就與酪農學園大學教授佐藤喜和合作,穿著「熊大布偶裝」拍攝相關影片宣導,教民眾在路上遇到野熊時該如何自保,可愛畫面也引起網友熱議「要是每隻熊都長這樣,我會摸爆」、「遇到這種熊會馬上撲上去合照吧」、「熊大真是辛苦,跑到山野林區兼差」。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名工作人員穿著登山裝,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扮演「熊大」躲在草叢中待命。影片字幕則寫著,如果步行中遇到野熊,首先要停下腳步,若距離很近,應先慢慢後退撤離,注意防熊噴霧要放在隨時可取出的地方。
要是看見野熊擺出「威嚇猛衝」的姿勢,是在警告對方「不要靠近我」,這時應該保持站立不動,適時後退與野熊拉開距離。萬一不幸與熊接觸,應採取面部朝下的趴臥姿勢,雙手保護頸部、頭部,並用背包擋住背部,即使被熊翻過來也要盡量恢復到趴臥姿勢。
如果是在開車時遇到野熊,應該要先停下車輛、關緊車窗,切勿按喇叭刺激野熊,若野熊擋在路中間,建議靜待牠離開,再慢慢把車開走,而要是野熊待在路邊等待,則可以直接駕車緩慢通過。
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遇到不可能這麼冷靜吧」、「非常有用,完全保護了我的腹部跟脖子。現在手跟屁股被吃掉了,下一步該怎麼辦?」、「遇到棕熊基本上無解。聽天由命,看運氣了」、「其實熊是想要背包裡裡面的東西,我覺得最好不要背著,不然等一下連人一起被扛走」、「日本人開車太客氣了,要是在台灣應該剩不了幾隻活口」、「台灣:拍照打卡,順便和熊熊說HI」、「可能還要鎖門,記得有看過一些熊開車門」、「我日語老師老家附近超市真的有熊跑去,台灣熊太少了,所以一堆人根本就是無感」。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王子4月生日文藏「粿粿定情合照」!網驚呼早埋伏筆:太明目張膽
王子娶粿粿機率多高?一票人答案相同 他「這舉動」說明一切
謝侑芯海外猝逝謠傳「嗑藥當伴遊」 經紀人發聲回擊:家屬已請法律顧問
其他人也在看
北海道驚見「400公斤巨熊」肥到塞不進陷阱 專家揭原因
日本今年的「熊災」已進入極度嚴峻的狀態。根據日本環境省的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10月,因野熊襲擊而死亡的人數已高達12人,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是2023年最高紀錄(6人)的整整兩倍,形同全國拉響了對野熊的最高警戒。這場人熊衝突的熱點之一,便是過去曾發生日本史上最嚴重獸害「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的北海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飢餓地獄!北韓「賣血換米」潮蔓延 400cc鮮血僅能換3公斤米婦昏厥
儘管北韓已進入農作物收穫季節,但國內的糧食短缺狀況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持續惡化,迫使民眾採取極端手段求生。根據專門報導北韓新聞的《Daily NK》及其他外媒消息指出,在咸鏡南道咸興市等地,飢餓人口為求一頓溫飽,竟被迫走上「賣血換米」的悲慘道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阿公信用卡帳單12萬以為詐騙 回想真相「一舉動鑄成大錯」
據《THE GOLD ONLINE》報導,這名名叫大橋的退休男子某日從信箱中取出帳單,赫見上頭標示近60萬日圓的金額,一度以為個資外洩。翻開明細後,發現多筆陌生交易紀錄,正陷入困惑時,妻子提醒「健太今天會來」,讓他突然回想起暑假時的情景。原來,暑假期間,8歲的孫子健太曾向...
CTWANT ・ 7 小時前

日本黑熊攻擊人類!送報員遭「啃咬14秒」畫面曝光
國際中心/楊佩怡報導日本陷入前所未有的熊害危機,光是30日一天,岩手、新潟、山形縣等多個地區,就分別傳出熊闖入民宅、學校與社區中心等事件,導致校方停課、遊樂園被迫關閉。就連外媒也高度關注此事,呼籲民眾要前往日本旅遊時,需慎防遭熊攻擊。對此,社群上開始瘋傳過往黑熊攻擊人類的影片,其中就流一段監視器畫面,只見一名送報員遭黑熊從背後撲倒在地,完全沒有還手餘地,畫面令人感到驚恐。
民視 ・ 2 小時前
車銀優7月入伍「軍裝」現身APEC會場!網嗨喊:好像在拍電視劇
南韓男神車銀優被譽為「臉蛋天才」,今年7月入伍的他,近日被目擊現身慶州「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高峰會」會場,身著軍裝在現場服勤。車銀優英姿挺拔身影曝光,吸引大批網友在社群轉發影片嗨喊:「好像在拍電視劇」、「他的長相就是國家威望的象徵」。
太報 ・ 1 天前日本熊害影響擴大 合掌村附近楓葉點燈喊停
(中央社東京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包含岐阜縣在內的多個地區,相繼發生熊攻擊人的事件,岐阜縣境內知名的白川村合掌村(合掌造聚落)附近,今明兩天的楓葉點燈活動因此取消。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日本熊襲事件頻傳!北海道「400公斤巨熊」出沒 肥到鑽不進捕獸籠
根據日媒《北海道文化放送》報導,10月30日凌晨12時許,札幌一名女子向警方報案稱,自己在商店街上看見疑似是熊的生物出沒,後續調查雖未發現任何關於熊的蹤跡,市府也認定不太可能是熊,但日本接連發生的熊出沒事件已引起市民的極大恐慌。而在北海道北部的苫前町,有台監視...
CTWANT ・ 1 天前
等了好幾天終於回家了!金毛與主人重逢「哭著咬衣袖」 感人畫面網讚:太有靈性了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鄭巧薰/綜合報導分離多日後重逢的那一刻,狗狗反應往往最惹人心疼。近日,有網友分享了一段影片,一隻金毛時隔多日在見到主人時「差點...
FTNN新聞網 ・ 1 天前美參議員致函川普政府 請求協助大馬打擊美晶片走私至中國
(中央社華盛頓30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報導,美國共和籍聯邦參議員柯頓今天致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要求川普政府協助馬來西亞政府防止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經由大馬走私到中國。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攜手南澳在地部落辦理臺灣黑熊救傷演練
臺灣黑熊主要棲息於中央山脈區域,近年屢屢出現黑熊侵擾、誤中陷阱受困等通報案件,顯示臺灣的黑熊族群分布有逐漸擴張的趨勢。雖然宜蘭縣目前尚無相關通報案例,但未來人熊衝突與救援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將隨之提高。為強化第一線救援與通報能量,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特別於南澳舉辦「臺灣黑熊救傷與應變演練」,邀集南澳在地部落居民、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宜蘭分隊、臺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師團隊及所屬工作站同仁等單位共約四十五人參與訓練課程與實地演練。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宜蘭分署表示,為宣導人與熊之間的正確互動觀念,有鑑於過去臺灣黑熊曾發生因誤觸陷阱,獵人發現後擔心遭到法辦而使黑熊不幸遇害的案例,一旦誤捕黑熊時,只要立即通報、協助救援,就不會被究責。呼籲民眾若發現臺灣黑熊等瀕危保育類野生動物誤觸陷阱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白宮限制記者採訪權限 稱保護敏感資料避免外洩
(中央社佛州西棕櫚灘3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今天以保護「敏感資料」為由,禁止記者在未經預約的情況下進入白宮新聞辦公室的部分區域。
中央社 ・ 5 小時前
萊爾校長「終極彩蛋篇」!他揪細節梗超驚人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媒體部近期發布《萊爾校長》系列廣告,受到廣大支持者喜愛,周邊商品紓壓球也熱銷,甫上架就被一掃而空。國民今(31)日選在全代會前一天,搶先發布最新《萊爾校長》番外篇,...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王世堅〈沒出息〉完整版出爐! 韓國瑜「超經典金句」也被加入
民進立委王世堅在台北市議會質詢的內容,被中國抖音博主王搏改編成歌曲〈沒出息〉,在台灣也掀起熱潮,連王世堅自己都評論很神奇、太有創意。原本只是短短幾句改編就引發兩岸民眾熱烈迴響,連作者自己都沒想到,所以本週創作者王搏推出了完整版的〈沒出息〉,還加入了立法院長韓國瑜的「經典名言」進去,更顯幽默。
鏡報 ・ 2 小時前
快訊》坣娜真實死因「非胰臟癌」富商老公發聲明
美聲天后坣娜本月中傳出癌逝,享年59歲。今(10/31),坣娜身家280億猶太富商老公薛智偉,發聲明證實死訊,稱坣娜10月14日肺腺癌過世,依照猶太教習俗,於48⼩時內完成⼟葬,10⽉16⽇將其安葬於⾦寶⼭的家族猶太聖殿中。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北京給川普面子,卻沒給出籌碼」 學者16字總結川習會:不提台灣不是中國縮了
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30)日在南韓釜山舉行「川習會」,不過這場全球矚目的會議只持續了100分鐘,事後也僅有川普單方面公布,美方削減芬太尼關稅、中方恢復大豆採購,台灣議題則沒被談論。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今(30)日在臉書指出,「短期止痛、長期拉扯,經濟降溫、政治升溫」是這次川習會的註解,美中已進入「帶笑的冷戰」階段。翁履中表示,這場川習會看似氣......
風傳媒 ・ 1 天前
美到屏息!全球首隻「白變猞猁」現蹤西班牙 全身雪白宛如神話精靈
西班牙南部哈恩省(Jaén)山區近日出現震撼全球的野生動物奇觀,有一隻毛色白皙如雪、神秘高貴的「白變伊比利亞猞猁」(Leucistic Iberian lynx)被攝影師捕捉入鏡,這不僅是西班牙史上首度出現白變猞猁,更是全球首次正式被科學界確認的里程碑。
太報 ・ 1 天前
不是多動腦!醫揭「睡覺」防失智、助大腦排毒:1睡姿最讚
記性變差不一定是老化,可能是大腦堆積太多「廢物」。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大腦有一套專屬的「膠淋巴系統」,在人體進入深層睡眠、進行有氧運動時啟動,負責清除大腦代謝產生的廢物,包括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另外,研究更發現,側臥睡姿比仰睡、趴睡更有助於腦液流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