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外獲利+強韌電網雙引擎啟動 華榮第三季獲利爆量
文 ‧ 杜立羽
▲圖片來源:華榮公司官網
今(7)日台股市場再度向下回跌超過248點,跌破2萬8千點大關,指數收在27651,量能呈現縮減,不少個股賣壓也隨之出籠,其中電線電纜族群的華榮(1608)值得觀察守穩五日線後能否延續向上,第三季營收受惠於轉投資金居(8358)帶動華榮較去年同期年增17倍之多。
華榮主要從事從事各種電線電纜及銅製品等之加工、製造、銷售及施工,以及各種電力、通信工程設計、施工維護及技術服務。是台電少數合格的345 kV超高壓電纜供應商,具設計、製造、鋪設統包能力。
先前華榮看好AI伺服器需求將會推升銅箔基板供應攀升,因此決議轉投資銅箔廠金居(8358),法人指出華榮持有金居大約7812張,持有成本約每股58元,已如今11月初220做計算,獲利約279%,帳面金額增值逾12.6億元,在金融評價利益帶動下,對EPS影響超過2元,推升第三季EPS達3.74元,賺贏前六季總和。
除了業外營收外, 近年來本業受惠於國內強韌電網計畫,公司表示目前在手訂單超過80億元,其訂單包含345KV特高壓輸電線纜以及161KV超高壓輸配線纜及器材工程,為此將新增15部火力發電機組,1551萬瓩電源開發,以力求分散式電網供電穩定。
▲圖片來源:CMoney 1608 華榮 K線圖
操作觀察-短線上延續五日線操作即可,重點留意大量低點若能守穩震盪,有望持續創波段新高。
理財周刊 / 致富關鍵 就在理財-原文來源--業外獲利+強韌電網雙引擎啟動 華榮第三季獲利爆量 - 理財周刊
其他人也在看
勤凱Q3獲利、10月營收齊創歷史新高,看好Q4維持營運高峰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勤凱(4760)第三季獲利刷新單季新高,EPS達2.22元,前三季EPS 4.61元,此外,10月營收也逆勢創下單月新高紀錄,為1.89億元,月增9.58%、年增12.1%,連續第二個月營收創新高。展望第四季,公司看好,在銅膏、銀膏客戶需求成長下,有望維持營運高峰。勤凱指出,銀價過去三個月上漲約30%,主要原料價格明顯波動,勤凱報價依國際銀價變動進行連動調整,產品價格變動係反映銀價之成本變化。勤凱副董事長莊淑媛表示,10月工作天數較少,但營收仍能逆勢衝高,主要是近期銅膏等客戶需求強勁,加上客戶端滲透率持續上升,銀膏客戶開始回補庫存,第四季營運有望維持第三季高峰。累計前十月營收15.16億元,年增22.99%,即使12月有庫存盤點效應,全年營運成長可望優於產業平均。不只如此,目前生產線不敷使用下,勤凱董事會通過將在大發工業區購買400至500坪土地擴建新廠房,強化半導體發展。同時,將適時啟動在上半年董事會通過的發行4億元可轉債一案,充實營運資金、以奠定未來成長基礎。勤凱第三季營收4.82億元,季增、年增同為12%。同時,受惠新台幣匯率回穩,毛利率回升至22%,
財訊快報 ・ 1 天前Prosus有意競逐德國二手車平台Mobile.de,估值上看百億歐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擁有騰訊在內中概股的荷蘭科技投資集團普羅瑟斯(Prosus)對德國線上汽車交易平台Mobile.de展現初步興趣,正評估透過旗下分類資訊業務OLX參與競標的可行性。Mobile.de現由私募基金股東Permira與黑石(Blackstone)主導,兩大股東傾向推動上市,但亦對潛在要約持開放態度。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小摩)與高盛(Goldman Sachs)已受託為Mobile.de籌備IPO,市場傳聞估值最高可達100億歐元,最快明年登場。現階段尚未啟動正式出售流程,Prosus亦未與賣方展開談判,不排除最終選擇不出手的可能。除Prosus外,私募巨頭EQT、Cinven與Apax均對Mobile.de表達興趣,顯示歐洲二手車交易與分類資訊資產在高利率環境下,仍具現金流韌性與防禦屬性,吸引戰略買家與財務投資人同場競逐。Mobile.de母公司Adevinta於2023年被Permira與黑石收購後,持續推進資產拆分重整,近期已出售西班牙分類業務予EQT,並將奧地利平台Willhaben轉讓予Sprints與Styria Media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統振前三季純益年增75% EPS爲3.38元 第二代陳威宇接任董座
統振公布最新財報獲利資訊,2025 年前三季營收為 24.17 億元,稅後純益為 3.29 億元,年增 75.06%, 每股純益 3.38 元;同時因董事長陳敦仁辭任,董事會並選任陳威宇出任董事長。
鉅亨網 ・ 1 天前美媒:白宮通知部會 不准輝達降規晶片B30A銷中
(中央社班加羅爾2025年11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今天引述3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白宮已通知其他聯邦機關不會允許輝達(NVIDIA)將降規版人工智慧(AI)晶片B30A賣給中國。路透社根據報導指出,輝達已向多家中國客戶提供這款晶片的樣品。報導還說,這款名為B30A的晶片可在高效組建的大型叢集中用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這正是許多中國企業需要的能力。輝達發言人告訴路透社,公司「在中國競爭激烈的資料中心運算市占率為零」,因此未將中國市場納入業績預測。白宮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The Information引述兩名公司員工說法報導,輝達正設法調整B30A的設計,希望美國政府能重新考慮。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近期在中國也遇到監管阻力。路透社5日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北京當局最近發布指導意見,要求所有獲得國家資金的新建資料中心計畫僅能採用國產晶片。消息人士還說,完工進度不到3成的資料中心必須拆除所有已安裝的外國晶片或取消採購計畫;進度較高的資料中心則將逐案檢視。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租屋不是人生的陷阱 而是一堂關於獨立的法律課
第一次離家,找到的不只是房子,還有自立的開始。理周教育基金會於10月18日舉辦十月公益講座《租屋&租屋簽約詐騙防治》,邀請小辰律師與青年及家長面對面對談。從詐騙案例到契約陷阱,他用貼近生活的語言,教大家如何在租屋過程中辨識風險、守護權益。對理周教育基金會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講座,更是陪伴青年走向社會前的一次預防練習。
理財周刊 ・ 1 天前美國叫停輝達對中國「縮減版」AI晶片銷售,B30A恐遭封堵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科技媒體《信息報》(The Information)週四引述市場消息報導,白宮已通知相關聯邦機構,不允許輝達(Nvidia,美股代碼NVDA)向中國客戶銷售最新的「縮減版」AI晶片B30A。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中企先前已拿到樣品;若以集群高效部署,B30A仍可用於大型語言模型訓練,觸及現行對華管制的敏感邊界。輝達據悉正嘗試進一步調整B30A設計參數,力求壓低綜合算力與互連能力,期望重新獲得美方審視。不過,主管部門此番明確態度,意味即使屬「降規版」,只要可透過規模化堆疊滿足訓練需求,仍可能被視為規避意圖而遭擋下。輝達對外表示,在中國競爭激烈的數據中心計算市場,其市占「趨近於零」,且未將中國銷售納入財測;惟產業普遍關注,若降規路徑被堵,原本寄望以「性能限縮+軟硬協同」切入的廠商,恐需調整對華產品與供應策略。在此之前,川普政府已明令禁止最先進的Blackwell家族晶片對華出口;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亦釋出訊號稱,未來僅在「不屬最頂尖」時才可能評估鬆綁,而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Levitt)則表示當前「沒有意願」放行相關銷售,顯示對中國高階算力出
財訊快報 ・ 1 天前《港股》港股早市回落 網科和晶片下滑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美股隔夜全數下挫,其中在高估值的擔憂下,科技股領跌,反映中概股的金龍中國指數僅小跌0.03%。恆生指數在大漲一天之後,周五低開135點或0.51%,其中網科股和晶片股領跌。 周五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早盤暫跌214點或0.8%,為26272點。國企股(H股)指數跌0.7%。科技指數挫1.6%。 網路科技股再次成為拖累大盤的主力,阿里巴巴、京東跌超過2%,騰訊、美團跌逾1%,快手跌逾4%。 小米也跌約2%。 在大漲一天後,中芯國際回落超過2%,華虹半導體和上海復旦都跌近3%。 其它的大型股走低,匯豐和港交所下滑近1%。 賭場股永利澳門公布第三季澳門業務獲利年增17%,表現亮眼,股價目前則下滑近2%。 大陸兩檔自駕技術公司在昨日IPO時皆重挫,其中小馬智行周五早盤再跌超過14%,文遠知行跌逾12%。
時報資訊 ・ 1 天前《日股》AI、半導體重挫 日經摔千點跌落5萬點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受到美國科技類股收黑的影響,日經指數7日開低後,最低曾跌破5萬點大關,來到49,678.92點,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下,目前在49,743.51點,大跌1,140.17點或2.24%。東證則在3,274.21點,也跌39.24點或1.18%。 分析師表示,才經過一天的反彈,沒想到日經又出現大跌的情況,投資人以觀望的態度居多,可能要先觀察大盤會下修到什麼時候再進場。日本科技類股中,以人工智慧AI以及半導體類股的跌勢較大。 晶片生產設備商的東京威力科創大跌2.3%,愛德萬測試重挫7.6%,迪思科大跌4.7%,雷泰光電也大跌4%。另外,AI概念股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軟銀重挫9%,藤倉大跌5.6%,古河電氣工業也大跌超過5%。 才剛上修年度財測的豐田汽車,股價一度下跌1.4%,相反地,本田汽車小漲0.15%,傳出因缺料將停產部分車款的日產汽車,卻逆勢大漲3.4%。至於看好遊戲主機Switch 2銷售量的任天堂,一度大跌3%。同時,索尼也大跌3.4%。 日本政府表示,當地9月家庭支出只有比去年同期增加1.8%,比市場預估值2.5%要低。同時,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9月家庭支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馬斯克「天價薪酬案」通過! 股東力挺特斯拉AI加速轉型|#鏡新聞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確定能留住執行長馬斯克以應對AI挑戰。6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特斯拉股東以壓倒性75%的支持率,通過了馬斯克天價薪酬方案,未來十年內若能為特斯拉,達成特定條件的營運成就,就可獲得高達1兆美元的薪酬,折合台幣大約27兆。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記憶體族群股創見、宇瞻Q3財報傳佳音 7日股價均爆量漲停鎖死
台股7日再受空襲,加權指數開低走低並收低,終場指數下跌248點,月線失守,收盤時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油電燃氣、紡織及塑膠,電子相關類股的資訊服務勉強維持平盤以上,而記憶體族群股中創見(2451)與宇瞻(8271)Q3財報公布再創佳績,兩檔股價均爆量先後攻上漲停鎖死,終場股價分別上漲13.5元及9.5元,成為盤面上量價表現亮眼的個股。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白宮明令:不准輝達降規晶片B30A銷中 AI供應鏈進入「硬隔離」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白宮已通知其他聯邦機關,不會允許輝達(NVIDIA)把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降規AI晶片「B30A」銷往中國。報導並稱,輝達先前已向多家中國客戶遞送樣品。雖然輝達並未就此細節正面回應,但強調其在中國資料中心運算「市占為零」,相關銷售不在財測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黑錢太香了?Meta遭控「詐騙廣告」佔10%年營收:一年入袋160億美元,慢慢打詐才能賺更多?
Meta 內部文件顯示,2024 年約有 10% 的營收來自詐騙與禁品廣告,估達 1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956 億元)。
數位時代 ・ 1 天前
永豐金(2890)雙引擎發動,前3季獲利同期新高!何時出手併購保險標的?朱士廷巧回「8字箴言」
永豐金(2890)週四(11/6)召開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公布2025年前三季自結淨收益554.5億元,年增10.9%;稅後淨利為205.4億元,年增11.4%,雙雙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每股盈餘(EPS)為1.57元,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13.01%,每股淨值為16.53元。
今周刊 ・ 1 天前
美媒:降規版輝達新AI晶片B30A禁售大陸
據美國媒體報導,白宮已經通知聯邦政府官員,將不會允許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銷售降規版的「Blackwell」晶片到中國大陸,這可能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已經改變心意,因為川普今年8月時還暗示,可能允許效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馬斯克擬建特斯拉巨型AI晶圓廠 考慮與英特爾合作
(中央社舊金山2025年11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今天表示,特斯拉很可能需要興建「一座巨型晶圓廠」以生產人工智慧(AI)晶片,並公開表示有可能與英特爾(Intel)合作。路透社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正在設計第5代AI晶片,以實現其自動駕駛的野心,馬斯克在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闡述了可能的生產計畫。馬斯克對歡呼雀躍的特斯拉股東表示:「你們知道,或許我們會和英特爾一起做些什麼。」他說:「我們尚未簽署任何協議,不過或許值得跟英特爾進行討論。」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擁有自家晶片廠,但在AI晶片競賽中遠遠落後輝達(Nvidia)。美國政府近期取得英特爾10%的股份,而英特爾則需要為其最新製程技術尋找外部客戶。受馬斯克相關言論激勵,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交易勁揚4%。英特爾拒絕對此發表評論。馬斯克之前曾透露AI5晶片相關訊息,並重申特斯拉也與台灣台積電及南韓三星(Samsung)合作。這些AI晶片專門為特斯拉的自駕系統提供動力,包括全自動輔助駕駛(Full Self-Driving)軟體。特斯拉目前使用的是第4代晶片。馬斯克4日在社群平台X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布局未來AI終端應用 達方營運穩健攀升
近年來達方積極強化AIoT產品線,透過電池事業切入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與邊緣運算裝置等高成長領域,藉此改善產品組合並提升獲利結構。公司在散熱、電源與能源管理具備完整解決方案,已成功切入掃地機器人與機器手臂等設備的電池模組供應鏈,後續將持續拓展至更多智慧化應用市場。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雙11不打割喉戰!樂天市場三大優勢營造「日本全場景享樂」
面對電商寒冬,樂天市場執行長羅雅薰觀察,消費者將更多的支出轉向旅遊、餐飲等「體驗型消費」,零售成長開始停滯,她近年逐步將樂天從單純的購物平台,轉型為嫁接台日生活品味、創造信任價值的品牌孵化器。目標不是在台灣電商市場中成為「最大」,而是成為「最值得」信賴與體驗的品牌,且看今年雙11她如何應戰。後疫情時
遠見雜誌 ・ 1 天前
首次認列京城銀與匯立證獲利 永豐金前10月賺229億飆新高
兩家子公司來助陣!永豐金控首次認列京城銀行與匯立證券之獲利,前10月賺229.45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根據永豐金自結資料顯示,今年前10月獲利年成長13.5%,EPS 1.72元,年化ROE為12.05%。首先,在單月獲利表現方面,永豐金10月稅後淨利月減0.7億元、月減幅度為2.8%,其中:永豐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