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災難十萬火急 COP30無共識 展場還失火
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談判陷入僵局,關於對氣候災民的協助與賠償資金,以及化石燃料減量兩大主軸,始終無法達成草案共識。更糗的是11月20日下午,主會場意外失火,成為史上最尷尬的氣候大會。國際扶貧組織樂施會在現場表演諷刺行動劇,將各國領袖描繪成不顧病危地球的「醫生」。場館火災更諷刺地提醒著與會者:氣候危機已是十萬火急的現實。
昔逃亡奴隸原民社區協調員 蒙特耶蘿:「我們明白保護森林與其生機,就是保障我們自己生存。對我們來說,保留巴西莓樹更有價值,因為能採集巴西莓養家,比(改種)棕櫚樹砍伐出售棕櫚心,要好得多。」
幾句話說明保存原始森林樹種,永續共生的意義,但這個巴西帕拉州的原住民社區,就像整個巴西一樣,自然環境深受農牧業與土地開發的嚴重威脅。原住民世代居住在此,政府卻拒絕劃設保留區,地權給了誰?社區附近半公里,正要興建兩個垃圾掩埋場,沒有土地權的原住民無法阻擋。
梅尼諾赫蘇斯地區協會副主席 諾圭拉:「我們怕的是兩處泉水(垃圾場預定地上),和我們井裡的水,都會被垃圾中的滲液汙染。」
這只是無數個環境與利益衝突的前線,受害居民的縮影。聯合國全球氣候峰會COP30正在巴西舉行,草案協商進度不如預期。
聯合國秘書長 古特瑞斯:「對數百萬人來說,適應(氣候災害)可不是個虛無飄渺目標,而是關乎重建家園,或家園澈底被毀。是在重新能耕作或飢荒之間做選擇,是關於守護祖地或永遠失去它。已開發國家今年的承諾,是將適應氣候資金倍增,但顯然做不到了。」
所謂適應氣候資金,包括賠償、重建、協助遷移等,不會有利潤回收的資金支出,企業與政府並不感興趣。也因此氣候峰會協議只會一年比一年更難談妥。
氣候政策專家 摩根:「我認為這是激烈的拉鋸,但你可以想像,必然有某些人強烈反對(環保政策)。」
國際扶貧組織在COP30會場外,上演行動劇諷刺各國領導人,對氣候變遷假裝看不見。尤其諷刺兩個大力支持石化政策的國家,美國與阿根廷。
國際樂施會巴西分會主任 桑地牙哥:「我們看到川普與米雷伊(阿根廷總統),試圖鑽探地球(油氣),另外(巴西總統)魯拉、(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嘗試拯救地球,但我們也看到(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加拿大總理)卡尼和(法國總統)馬克洪,不關己事地喝茶看書。我認為這表現了全球領導力的一部分態度。」
飾演川普的行動劇演員,拿著針筒往地球猛刺,直到整個氣球洩氣。COP30原本該是氣候變遷的急診室,但有能力急救的大頭們,可不是個個都盡力搶救。
COP30會場火災目擊者 安翠德:「每個人都在跑,大家都喊著失火了,我看不到任何出口,然後有個安全人員看到我,我們是之前就認識的朋友,他抓住我的手拉著跑,哭喊著失火了、失火了。」
阻止氣候變遷十萬火急,但遲遲無法談出草案結果的COP30會場,還屋漏偏逢連夜雨,失火了,這場意外諷刺意味真的相當濃厚。11月20日下午一點多,COP30在巴西貝倫的主會場,談判代表被迫全員撤離,因為藍區失火了。滅不了火,手持滅火器的會場人員只好回頭逃命,美聯社引述巴西旅遊部長的發言表示,火災是從中國館附近開始的,最後熊熊燒掉了剛果館的牆壁。黑煙冒向天際,場內煙霧瀰漫,與會者也驚慌奔逃。究竟是施工火花引發的,還是其他目擊者所說的微波爐使用不當引火,有待調查。
但火勢真的不小,連消防車都趕到現場,火焰沿著會場上空相連的展場橫樑與金屬網,迅速延燒,恰似迅速擴散的氣候變遷災情,也堪稱史上最尷尬的氣候峰會意外。數十名警衛拉起封鎖線,並將與會者撤離現場,談判也暫時停擺。
COP30會場火災目擊者 安翠德:「我們這麼努力辦這場活動,最後竟是這樣,當然我很慶幸沒人受傷,但是的,我也不希望任何人有這樣的(火災逃生)經歷。」
人類又如何從氣候變遷造成的災難中逃生?這才是COP30氣候峰會召開的最主要原因,一場火彷彿提醒與會代表:氣候危機已經十萬火急。但能否打醒石化愛用者的良心,有待觀察。
更多 TVBS 報導
雨林中的COP30缺「美」前行 巨大分歧恐難解
巴西COP30重大火災! 氣候峰會倒數2天談判一度停擺
爭辦氣候峰會讓步 COP31在土耳其 但澳洲任主席
澳洲放棄COP31主辦權 巴紐外長失望氣候峰會淪空談:浪費時間
其他人也在看
馬祖第四胎15萬!連江縣生育補助明年起調高 刷新全國紀錄
連江縣政府持續改善嬰幼兒福利政策,連江縣長王忠銘昨天(23日)宣布,明年(2○26)年起,生育補助將由現行「第一胎2萬元、第二胎5萬元、第三胎8萬元」,分別調高至3萬元、6萬元、9萬元,另增「第四胎15萬元」,希望讓「年輕家長敢生、政府敢養」;據記者查詢,目前全國第四胎生育補助以雲林縣13萬元最高,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守護濕地 義竹國中攜手海巡淨灘
給黑面琵鷺一個乾淨的家,嘉義縣義竹國中義起社服規劃「學甲濕地保育輕旅行及淨灘活動」,與海巡署南部分署第11岸巡隊、學甲宅港國小師生一同踏查濕地生態與在地文化,攜手淨灘,讓環境教育向下扎根。響應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推動的保育計畫,義竹國中校長薛汝芳帶領親師生行動,先抵達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學甲慈濟宮,認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台大性騷案 教長:校方程序疏漏應依法改進
[NOWnews今日新聞]台大女舍監性騷擾案續燒,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近日判決認定,台大性平會在程序上確實有需要補正處,依照相關規定,性平委員應「本人親自」參與會議,不應由代理代替出席;對此,教育部長鄭英...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男登加里山腳踝脫臼 21消防員接力8小時漏夜搬下山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4日電)一行6人登山隊伍攀登苗栗南庄加里山,其中1名男子滑倒腳踝脫臼;消防局接獲通報,分3梯次共調派21人上山,徒步接力搬運,耗時8個多小時,終於順利協助患者就醫。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開車上班竟遭「貓屍砸車」玻璃全碎!她崩潰喊身上都內臟 「凶手」曝光難以置信
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一名女子開車前往上班時,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撞見「異物」從天而降,沒想到下一秒她的擋風玻璃瞬間被砸破,而仔細一看發現是貓屍,內臟噴滿她全身,而凶手竟是「白頭海鷗」,令人難以置信。
鏡報 ・ 10 小時前
全台勞工狂喜?「週休三日」提案連署過關 洪申翰親上火線表態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近年世界勞權抬頭,已有多個國家推行「週休三日」,此議題也於台灣社會爭論已久。據統計,我國勞工去(2024)年總工時高達2030個小時,遠超鄰近國家日本、韓國。今(2025)年8月有民眾於公共政策平台提案「四天工作制」,主張提升工作與生活平衡等,連署也於10月達標。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4)日親自做出回應。
民視 ・ 14 小時前
威力不輸颱風!「15縣市」恐達8級強陣風 外出注意
中央氣象署於2025年11月24日晚間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指出受東北風增強影響,從24日晚上至25日晚上,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及其他多個地區有可能出現平均風速達6級以上或陣風達8級的情況。這些地區包括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和連江縣,並且特別提醒戶外工作者注意安全,避免在強風中活動。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今晚變天轉雨!最冷14°C時間曝 「天琴颱風」估將生成
【高沛生/台北報導】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接受《壹蘋新聞網》訪問表示,今(24)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後水氣增多,北台灣率先轉雨,入夜後雨區將逐漸往中南部與東半部擴大。東北季風今晚起明顯增強,北台灣感受轉涼,中南部日夜溫差也更大,清晨中南部局部霧或低雲恐再度壓低能見度,台南今晨一度低於200公尺,提醒駕駛務必小心。
壹蘋新聞網 ・ 8 小時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1 天前
熱帶低壓生成!最快明增強為「天琴颱風」 對台影響曝光
日本氣象廳今(24)日上午發布烈風警報(Gale Warning),指出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且強度還會再增強,預估最快明日上午就會生成為「天琴颱風」,其未來路徑將一路往西,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短袖可收了? 2波東北季風 「洋蔥式」防早晚溫差
東北季風來襲!氣象專家表示,未來一週天氣將有明顯日夜溫差,週二晚間至週三清晨最冷,局部低溫可能降至12至14度,提醒民眾注意保暖。此外,菲律賓東方海域已形成熱帶低壓,最快將於週二發展成「天琴」颱風,但預計對台灣影響有限。氣象專家林老師更指出,今年反聖嬰現象發生機率超過80%,冷冬機會較大,發生率約六成左右!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東北季風午後起逐漸增強!一周氣溫、降雨變化一次看
又是一個禮拜上班上課的開始,本週的天氣重點仍在於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預期會有兩波東北季風先後影響台灣,強度沒有特別強,但是會讓北台灣的溫度起伏變化較大,其他地方的日夜溫差變化也比較明顯。降雨則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為主,雨量看起來都不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東北季風報到!今飆30度、入夜轉濕涼 氣象專家曝高機率「冷冬」
今(24)天清晨本島平地最低溫落在新竹僅12.5度,白天開始氣溫回升、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好天氣,但傍晚之後東北季風逐漸接近,水氣增多,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地區要留意變天降雨,預計週三出現最低溫;
台視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今天晚上又變天!颱風「天琴」最快明生成 預估路徑曝
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預估今(24)日傍晚到27日受到偏強東北季風影響,不過這波東北季風水氣相對偏少。而今年的第27號颱風「天琴」(Koto)預估將於明(25)日生成,目前預估路徑對台灣尚無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明入夜後變天!「北東濕到週五」降雨熱區出爐 下週又有東北季風接力
氣象署指出,週二(25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其中,週二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週三至週五(26日至28日)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
CTWANT ・ 1 天前
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台灣「這區」恐成降雨熱區
今(23)日由於北方地面高壓出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偏東風,中層等高線圖也可以看到台灣西側有相對高壓脊,南邊太平洋高壓也稍微往台灣附近北擴,因此整個天氣較為穩定,包括已經陰霾好幾天的大台北這邊都已經放晴,只剩下北海岸、宜蘭、花蓮一帶仍有些偏東風帶來的地形雲層存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