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人妻擔心有子宮肌瘤會當不了媽媽!達文西手術成功切除九顆肌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位35歲上班族年輕女性即將結婚,這位患者多年來有頻尿、便秘的困擾,尤其在排卵期時肚子脹得很不舒服,幾年前在婦產科診所超音波檢查發現多顆肌瘤,曾建議她最好到醫院進一步處理。因婚期已近,怕影響受孕,經人介紹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婦產科謝昌興醫師門診看診。
謝昌興醫師表示,就是因為年輕,血中雌激素的刺激,會讓子宮肌瘤快速長大,經達文西手臂由肚臍進入手術後,取出從1公分、3公分、5公分到9公分大小不等的九顆肌瘤,手術未留下明顯傷口,把傷口隱藏在肚臍裡。
子宮肌瘤會隨著雌激素濃度改變 年輕女生雌激素會刺激肌瘤快速長大
謝昌興醫師表示,子宮肌瘤屬於雌激素敏感的腫瘤,婦女一生中發生的機率約35%以上,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婦科腫瘤。一般來說,女性停經後,隨著血中雌激素濃度下降,肌瘤會逐漸縮小;但子宮肌瘤的成長也有它的機制,如果年紀輕輕就長了子宮肌瘤,因體內雌激素較旺盛,雌激素會刺激肌瘤快速長大。
子宮肌瘤若長在子宮腔裡恐會難孕
經詳細檢查,這位患者的子宮肌瘤並沒有長在子宮腔內,而是長在子宮壁裡,並往外生長,造成子宮形狀外觀禿出很多大小不一的圓禿狀。謝昌興醫師表示,這類型的子宮肌瘤,經手術後,子宮的功能正常,自然受孕與生產沒有問題。如果肌瘤往子宮腔裡面長,則有可能造成難孕的問題。
該患者屬於年輕型的子宮肌瘤患者,因工作和婚期的關係,接受達文西手臂手術。謝昌興醫師說,該手術是在肚臍劃開一個3公分傷口,由達文西手臂進入腹腔,切除肌瘤,縫合傷口,再將過大肌瘤切割成小塊,從肚臍小傷口取出。術後縫合肚臍小傷口,癒後還真的看不出來有傷口存在。手術後住院三天出院後,該患者就上班工作。
單孔達文西手術切除復原快、傷口小 手術演進越開越小、越開越少
謝昌興醫師強調,他從事婦科手術三十幾年,就子宮肌瘤手術而言,由開腹手術,憑藉著眼力和手感執行,再發展至多孔微創手術,要在患者腹部開三、四個小孔傷口,再到單孔微創手術,如今已用達文輔助手臂單孔手術,只要一個隱藏在肚臍的小傷口就可以完成子宮肌瘤手術,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整個手術方式的演進朝著傷口越開越小、越開越少的方向發展。
【延伸閱讀】
40歲後半數女性中鏢!子宮肌瘤3症狀別忽略 調整飲食與作息助預防
子宮肌瘤大如網球! 32歲女子靠「這1手術」成功保留生育能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Google發表量子迴聲演算法 比超級電腦快1.3萬倍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3日電)想像一下在海底尋找一艘沉船,聲納技術或許能提供底下有殘骸的模糊輪廓。現在透過Google最新推出的「量子迴聲」演算法,不僅能找到這艘沉船,還能清晰讀取船體上記載識別資訊的銘牌。
中央社 ・ 1 天前
提升北榮患者"行的安全" 北市祭三招改善就醫之路
生活中心/李世宸、嚴文謙 台北報導台北榮總醫院周遭,常有人車爭道問題,不利老人家和輪椅族,北市交通局與地方里長合作,推出「台北交通安心行」,分別設置「標線人行道」、「實體分隔人行道」,並挖設8個機車彎,機車全面退出人行道,連出3招希望幫民眾改善就醫之路。
民視 ・ 1 天前
AUKEY雙11開跑李多慧同款行動電源、充電器5折起 滿額再抽好禮和簽名照
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智選家代理、全球充電領導品牌AUKEY迎接年末盛事「雙11購物節」,帶來年度最強折扣力度,讓消費者開心購物,想買就買零負擔!多款人氣夯品最低下殺5折起,滿額送多項好禮,再抽李多 […]
民生頭條 ・ 1 天前
想變小臉別亂做!盧建勳醫師揭「不削骨、不打針」關鍵:想臉變小,掌握3個重點
「臉太大要削骨」、「要靠醫美填充才能變美」──這些迷思妳是不是也聽過?許多女性為了追求小臉,盲目嘗試各式醫美療程,希望藉由填補或拉提達到「精緻小臉」,但結果往往不如預期。守葳診所盧建勳院長提醒:「臉部線條不是靠猛補填充物就能變小,錯誤的填補反而容易造成變大、下垂,甚至出現僵硬、人工感,反而得不償失。」
姊妹淘 ・ 2 天前

獨眼珠寶師超狂創意!砸6千萬「將1物鑲入義眼」引網熱議
國際中心/王靖慈報導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名年輕珠寶設計師右眼失明後,沒選擇隱藏傷疤,而是「直接鑲鑽進義眼裡」!他砸下約6千萬台幣,打造一顆「鑲有2克拉天然鑽石」的義眼,閃到讓網友驚呼:「這根本是電影反派等級!」。這顆閃閃發亮的「鑽石之眼」不只象徵他戰勝身體缺陷,也成了他事業與個人風格的新招牌。
民視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2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韓國人氣女星自創1分鐘入眠法,醫師認證有效!光想一個畫面就能睡著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輾轉反側、遲遲無法入睡?日前韓國人氣女星IU(李知恩)主演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大受好評,而IU也曾自創1分鐘入眠法引發網友熱議。這項看似簡單的技巧,竟獲得精神科醫師的認可。
健康2.0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3 小時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5 小時前
蔡璧名辭世!曾罹患子宮頸癌 靠「改變習慣」抗癌成功
台大教授、作家蔡璧名於10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60歲。蔡璧名曾於2007年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她從此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保持情緒平穩,成功戰勝癌症。蔡璧名的離世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子宮頸癌防治再度成為焦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7 小時前
9成女性肺癌不吸菸 瓦斯爐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顯示,瓦斯爐燃燒過程中釋放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物苯可能傷害肺部,甚至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在台灣,約有九成女性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廚房油煙是已知的危險因子外,瓦斯爐也被指為可能的致病原因。專家建議,民眾應加強廚房通風或考慮改用電磁爐,以降低健康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66歲男輕忽三高慘洗腎 醫嘆:多數人「撐著」的縮影
66歲的王先生(化名)是一名退休公務員,長期患有高血壓與血糖偏高,但他總覺得自己「應該還好吧!只是老了,正常啦!」最近一年,他陸續出現體重減輕、下肢水腫、容易疲倦等情形仍未就醫。直到有天因全身水腫、喘不過氣,被家人緊急送至恩主公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嚴重惡化,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12 mL/min/1.73 m²,已進展至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末期腎病變)。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潘迎紫76歲誰相信?練出二頭肌、凍齡養生訣:運動不是為漂亮!醫認證做足這件事「真的不顯老」
「一代女皇」回來了!76歲女星潘迎紫應邀回台,為第60屆金鐘獎擔任頒獎嘉賓,久違露面依舊神采奕奕。她在記者會上秀出結實二頭肌,大方分享自己多年維持青春的祕訣,幽默地說:「做運動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骨質不疏鬆。」
幸福熟齡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