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他們沒聽到警報響,也沒被強制撤離
花復縣光復鄉大同村敦厚路住戶密集,家家戶戶一樓門窗都被沖毀,家具、家電無一倖免。居民吳永斌回想洪水來襲當天,他還天真地開車帶太太到堤防邊,想看看堰塞湖溢流的景象,離河岸只剩50公尺的時候,看到黑色巨浪滾滾而下,才意識到事態嚴重,一路開車往南衝,終於撿回一命。他說,附近村民都沒收到強制撤離通知,而引發爭議。平常派出所都會做警報測試,洪水來臨卻沒有聲響。
七十多歲的作家赫恪住在敦厚路另一頭,堰塞湖潰壩當天,他一如往常在一樓桌前寫作,聽到奇怪聲響才發現窗外有如黑馬奔騰,一眨眼家中所有電器都隨水漂流。他畢生收藏的三萬多本的藏書和所有家當,都在這次災害中被泥流淹沒。他說潰壩前並沒有人通知要強制撤離,鄰近的光復國中雖然有擴音器,但也沒有聽到廣播。
大馬村的香草場聚落在9月21日進行預警性撤離,但是天主堂附近的居民,並不在撤離範圍內。23日上午,大馬村長廣播呼籲村民避難,會優先撤離長者,部分居民則留在原地。村民黃俊龍也說,每天上午派出所都有警報測試,但洪水來臨前並沒有聽到警報聲響。
地勢低窪的佛祖街,這次泥沙淤積達到2.6公尺,一樓房舍幾乎完全被泥砂淹沒,農田成為一片泥海,是死亡人數最多的重災區。住在平房七十多歲的一位先生和當地民宿老闆都表示,並沒有收到強制撤離通知。在靠近糖廠的大安村,居民則說是看到洪水逼進,才趕緊逃離。(延伸閱讀: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資料,包括大同村、大安村、大華村等,全部都在9月22號公布的紅色警戒範圍內,但為什麼沒有強制撤離?
為什麼居民不清楚堰塞湖有多危險?
今年7月底馬太鞍堰塞湖形成後,林業保育署就委託陽明交通大學做各種堰塞湖致災的情境模擬,包括晴天溢流壩體下切50公尺、壩體下切100公尺,以及地震潰壩等等。
8月12日,林業保育署依據陽交大團隊的模擬,劃出堰塞湖可能溢淹範圍,並據此劃定疏散撤離範圍。在楊柳颱風來襲前,地方政府針對鳳林鎮長橋里、萬榮鄉明利村,以及光復鄉東富村、大平村、大馬村等地,259戶697人進行預警性撤離,並在這幾個村落召開堰塞湖說明會。但是鄰近大同村、大安村的村民,卻不清楚堰塞湖的危險。
吳永斌說:「我們鄰居之間在談論堰塞湖的時候,都以為是一個臉盆的水倒下來,有什麼好怕的,大家連機車、汽車都沒有移走。但是堰塞湖潰壩後我們看到數據,才知道原來有兩億噸的土方和接近一噸的水。如果當初政府一直宣導這個概念,我相信大家都會怕。」
9月21日樺加沙颱風逼近,台大防災團隊評估溢淹範圍比先前預估更嚴重,中央與地方防災會議決定,將疏散範圍擴大到12村1837戶8524人。
21日晚間11點花蓮縣府在網路上發布快訊:「請鄉親做好撤離準備,依據所在地公所實際通知撤離」。22日上午7點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建請花蓮縣政府通令堰塞湖下游三鄉鎮,啟動強制性撤離。
依照《災害防救法》,地方政府和鄉公所為保護人命並防止災害擴大,可以強制撤離居民。花蓮縣消防局長吳兆遠表示,只要是紅色警戒,一定要強制撤離,但為什麼許多村民都表示沒有強制撤離呢?大同村村長夫人田孝芳表示,過去撤離安置的都是大馬、大平和東富村,所以他認為重點是那三個村,以為這次就像之前的颱風一樣,沒有想到會這麼嚴重。而大部分村民也都沒意識到災害的嚴重與撤離的強制性。
截至10月3日為止,馬太鞍溪潰壩造成18人死亡、7人失蹤,死亡大部分都位在大同村。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監事單信瑜認為,政府一開始如果用最嚴重的潰壩情境,與所有影響範圍內的居民做風險溝通,或許結果會有不同。這次罹難的大部分是60到80歲的年長者,不一定會接觸網路和手機,在訊息傳遞上可能會有落差。清華大學台文所教授同時也是光復鄉民的劉柳書琴建議,光復鄉很多隔代教養的家庭,或許可以從學校開始,由老師告訴孩子堰塞湖的風險,再由孩子回去告訴阿公阿媽,讓年長者能更了解災害訊息。
漫長的家園重建,還有哪些關卡?
居民接下來面對的是家園漫長的整理和重建。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流入農田的淤泥有高達600萬噸。佛祖街附近的邦查農場有將近五公頃,種植野菜的棚架全部變形,農場主人蘇秀蓮多年來在部落蒐集的旱稻種子,辛苦復育的旱稻、農機設備,全部付諸流水。農田被厚厚的泥沙掩蓋,蘇秀蓮表示,這些淤泥一碰到水就黏住,機械全部卡在裡面,太陽一大又變成風飛沙,不適合種植。未來如果要再耕作,必須把淤泥移除,或是花長時間做土壤改良。
聚落清出的淤泥是更嚴重的問題。災區街道和住家的淤泥混雜大量廢棄物,估計總量達10萬噸,到10月5日為止已經清除7萬6000噸。清出的淤泥和垃圾都暫時集中堆置在台糖土地和馬太鞍部落的祭祀廣場上,萬一大雨還是有可能流進附近聚落。淤泥產生的沙塵加上臭味,對災區的公共衛生也造成威脅。
災後的第12天,主要街道與民宅的清淤工作接近完成,大批志工趕在下雨前 清理市區溝渠,一步步協助災民回歸原有生活。
河道上,防災工程持續進行
潰壩後,馬太鞍溪的地形已完全改觀。堰塞湖帶來的土砂堆積量有三億方,中游河道堆積達40到50公尺,下游河道也淤高3到5公尺。另外在馬太鞍溪橋下游,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在堰塞湖潰壩時被洪水沖毀,萬一下大雨,下游聚落勢必再溢淹。水利署加緊趕工在缺口施作臨時性堤防,10月4日初步完成3公尺高的土堤,接下來還要在土堤前方加設鋼網與混凝土,並加高到5公尺,預計明年汛期前可以重新修復堤防。
由於馬太鞍溪河床淤積嚴重,水利署長林元鵬表示,預計在今年底前疏濬100萬方土石,明年汛期前疏濬300萬方,到明年底疏濬600萬方土石。由於上游還有3億方土砂會不斷下移,疏濬會是一項長期工作。
馬太鞍溪河床在潰壩前,就比市區高出10多公尺,是一條懸河,現在又有巨量的土石堆積,靠疏浚和加高堤防,能確保下游聚落的安全嗎?居民吳永斌認為,目前河道通洪斷面不足,往花蓮溪匯流處呈90度轉彎,洪水直衝阿陶莫部落,築堤圍堵恐怕無法治本。由於馬太鞍溪北岸都是農田,他建議河川局往北擴大河川斷面,適度地疏導洪水,才能讓光復地區免於淹水災害。水利署長林元鵬則表示,分洪的方式有困難,如果把堤岸做厚實,配合土砂管理,應該可以解決溢淹問題。
10月4日,林業保育署委託空勤總隊進行空中勘查,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高度已降低至80公尺左右,蓄水量減少為590萬噸,是溢流前的6.4%,但下游土砂淤積嚴重,因此維持紅色警戒。未來堰塞湖集水區日雨量如果達到100毫米,林保署花蓮分署就會直接通知花蓮縣警局,由鳳林、長橋和光復派出所同時按壓海嘯警報。
相較於淹水、土石流,堰塞湖發生的頻率低,民眾很難判斷它的風險,一旦潰決,造成生命與財產的損害,往往超乎想像。災害防救的分工不能成為卸責理由,重新檢討防災的每個環節,從監測、模擬、風險溝通、預警到疏散避難,才能在面對堰塞湖災害時,有更好的應變能力。
張岱屏 于立平 林書帆 賴冠丞 陳添寶 柯金源 陳慶鍾 / 採訪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雨下到「這天」趨緩、氣溫再轉涼
雨還沒停!今(23)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雙北及宜蘭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接下來就是3天光復連假,中央氣象署預報,顯著降雨到週五(24日)晚起有較為有感的好轉,但北東還是較容易下雨,只是雨勢較小
台視新聞網 ・ 4 小時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雨還沒結束又傳壞消息 鄭明典:台灣旁邊小低壓恐生成颱風
受東北季風及位於臺灣東方海面的低氣壓影響,桃園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或雷雨,雙北地區雨勢極度明顯,不過雨還沒下到盡頭,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22日)在臉書發文預告,那塊小低氣壓,有可能會形成颱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雙北雨下到發紫!最新雨量預測 「4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2)日於06時55分發布豪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東山)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劇烈雨勢讓不少民眾都很關心是否會宣布放一天災防假,中央氣象署稍早更新各縣市最新的雨量預測,其中「4縣市」達到停班停課標準。但是否停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暴雨狂炸北台灣!10/22停班停課一覽
受到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今天(10/21)北部和宜蘭等地暴雨狂炸,氣象署昨(10/20)啟動與颱風警報同等級的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事件加強作業。根據氣象署下午4點風雨預報,明天(10/22)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達停班停課標準,但基北北桃已於稍早達成共識,宣布明日將照常上班、照常上課。
太報 ・ 1 天前
1圖看「光復3天連假」天氣 東北季風減弱時間曝光!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今(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狀況仍不穩定,今、明(24日)水氣偏多、氣溫濕涼。24日開始放光復節連假,由於剛好碰上週五、加週末形成3天連假,不少人都規劃出遊來慶祝。對此,氣象專家特別分享連假天氣,親曝東北季風「這1天」減弱,雨勢將會趨緩。
民視 ・ 2 小時前
吹啊! 擎天崗狂飆超大豪雨 韓國旅客:想下山
受共伴效應影響,陽明山擎天崗兩天雨量突破700毫米,成為全台雨量之冠。持續大雨強風導致現場霧濛濛一片,路邊號誌被吹倒,道路邊緣甚至形成小瀑布景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下的好煩!「風神」遠離為何降雨持續? 氣象署曝原因
即時中心/顏一軒、陳治甬報導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北台灣19日入夜迄今持續出現明顯降雨,直至今(21)日雨勢仍未停歇。中央氣象署稍早說明,由於目前大環境為低壓帶型態,配合偏東南風與冷空氣南下,因此造成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成為降雨最劇烈區域,氣象署已針對雙北市與宜蘭發布大豪雨特報,雨勢可能要一路到24、25日才會趨緩。
民視 ・ 1 天前
豪雨不斷!5縣市山區10/22上午達「停班停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1日)上午發布最新雨量預測顯示,今天下午2時至明天下午2時期間,共有5縣市山區雨量將達停班停課標準,包括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及宜蘭縣山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1 天前
為何沒放假?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 災防辦澄清:未達標準
首次上稿:10/21 09:03更新時間:10/21 15:00(更新台北市災防辦澄清聲明)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北台灣持續降下大雨,但雙北市政府堅持正常上班、上課,引發民怨沸騰,網友灌爆蔣萬安、侯友宜臉書;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證實,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已超過350毫米的法定放假標準。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稍早發布兩點聲明澄清,強調雨量預測皆未達停班課的標準,「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指的是10月19日18時至21日7時,共計37小時累積雨量。
民視 ・ 1 天前
雨神不想走!最新雨量預測出爐 「雙北、桃園、宜蘭4地區」達停班課標準
連續豪雨襲擊北台灣,因為東北季風及低壓帶的雙重影響,台灣北部地區及東北部地區遭到雨彈狂炸,總雨量上看1100毫米。中央氣象署今天(10/21)下午4點公布最新雨量預測,今天晚間8時至明天晚間8時,有4縣市山區雨量仍達停班課標準,雙北市山區24小時雨量上看400毫米,宜蘭山區也有450毫米。是否停班停課,依照各縣市政府決策公布為準。
太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 天前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容量60萬噸」恐溢流 用路人快改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發生將近1個月,沒想到又出現新的堰塞湖威脅。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21)日表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新形成的堰塞湖,滿水位容量約6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將出現溢流情形,已啟動防災戒備階段。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雨彈轟紅到發紫!宜蘭深夜擴大豪雨假 「3縣市有異動」今停班停課一覽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受東北季風及位於臺灣東方海面的低氣壓影響,桃園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或雷雨,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基隆北海岸、雙北山區及宜蘭地區應防範長時間強降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三立新聞網》為您整理22日全台各縣市停班停課一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以油充電續航325公里不焦慮!三陽「PE3增程式電動機車」亮相、四大關鍵技術全揭密
SYM三陽工業今日公開發表新世代「PE3增程式電動機車技術」,並亮相全新概念原型車;集結「ISG智慧整合啟動發電系統、軟碳鋰三元電池模組、多元充電模式、側掛馬達高效率驅動」四大技術,主打「以油充電、全時電驅動」核心設計,既能兼顧純電騎乘的寧靜平順,又能享有燃油車的便利性。
Zeek玩家誌 ・ 1 天前
雨炸宜蘭!溪流暴漲、農田遭淹沒 農民心血毀
北台灣這一周泡在水裡受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宜蘭大雨下不停,多處出現溪流暴漲、路面積水、農田都被淹沒,南方澳港口的漁民加緊腳步,固定船隻,龜山島也緊急宣布將封島3天,瞬間降雨也讓民宅家裡客廳出現「室內瀑布」,讓住戶措手不及。 #颱風#外圍環流#東北季風#宜蘭#大雨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