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狂吃停不下來!醫揭「腸道壞菌」才是食慾操控元凶
一名工程師只要熬夜就會不停地吃漢堡、炸雞、奶茶等高熱量食物,且完全無法控制。楊智鈞醫師指出,這種熬夜後暴飲暴食的行為並非大腦所致,而是胃腸道微生物群失衡造成,當壞菌增多時,會透過「菌腸腦軸」操控人體食慾,形成惡性循環。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智鈞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這名工程師熬夜後大量攝取高熱量食物,表面上看似大腦的補償機制,但真正主導這種行為的是胃腸道微生物群。一項科學研究指出,當科學家讓天生嗜甜的果蠅連續三天食用垃圾食物後,果蠅竟然不再喝糖水,轉而選擇難喝但營養價值高的液體。然而,當科學家重新補充果蠅腸胃道的微生物後再測試,果蠅又回去喝糖水。這項實驗證明,欲望並非完全由大腦決定,而是由微生物群主導。
楊智鈞進一步解釋了腸胃道微生物群失衡後的惡性循環。以該工程師為例,熬夜後大腦啟動補償機制,驅使他食用炸雞、披薩、甜點、手搖飲等高熱量食物。然而,這些食物幾乎不含膳食纖維,導致腸胃道好菌因缺乏營養而逐漸死亡,壞菌則趁機崛起,並透過「菌腸腦軸」向大腦發出更多飢餓的假訊號,促使身體攝取更多垃圾食物。
除了影響食慾,腸道壞菌還會釋放毒素和代謝廢物。楊智鈞警告,一旦這些有害物質滲入血液,就會使血管進入慢性發炎狀態,不僅讓人更容易感到疲倦、飢餓與肥胖,還會導致睡眠品質變差、代謝紊亂,甚至情緒波動加劇。他強調:「當壞菌製造的毒素已經跑進血液,靠飲食、自律、補充品追不上失衡速度。」
事實上,人體約70%的免疫系統位於腸道,維持腸道菌種平衡對提升免疫力至關重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在官網建議,除了補充益生菌外,也可從膳食纖維攝取足夠的益生質以促進益生菌生長,推薦多食用蔬果類、未精緻全穀類、豆類、優酪乳與優格,以及味噌、納豆、紅麴、醋等發酵食物,這些都有助於改善腸道菌叢環境,維持腸道健康。
延伸閱讀
日養殖牡蠣傳災情!死亡比例高達9成 廣島知事:已是災害級別
綠營前桃市議員吳宗憲涉詐助理費 檢偵結起訴沒收不法所得
熱帶系統恐成颱風 賈新興:11/26、27東南水氣多
其他人也在看
竹市議員籲輕軌納香山 邱臣遠:列後續評估選項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0日電)民進新竹市議員林盈徹今天在議會總質詢時,將手繪的「香山版」輕軌地圖贈給代理市長邱臣遠,盼市府能將新竹輕軌延伸至香山區。邱臣遠說,將廣納民意,香山區會列入後續評估選項。
中央社 ・ 20 小時前醣聯攜手北海道大學醫院 啟動GNX1021胃癌研究開發
醣聯(4168)20日宣布,與日本北海道大學醫院(Hokkaido University Hospital)正式簽署合作研究協議,將共同啟動次世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GNX1021的精準醫療研究。此合作將作為醣聯預計於2026年啟動日本臨床一期試驗的關鍵前導里程碑,強化GNX1021在胃癌治療領域的臨床發展潛力。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移植非血癌治療終點!「三吹四請」助提防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近期知名資深藝人確診血癌的消息引起社會關注。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科主任表示,大眾對血癌無須過度恐慌,隨著醫療進步,不少患者的病況可穩定控制,唯進行骨髓移植後可能出現排斥反應,影響皮膚、眼睛、肺部與口腔等部位,但若能定期回診追蹤、留意症狀和及早治療,患者都有機會維持生活品質,做到與疾病共存。 移植後免疫系統攻擊健康器官 致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滕傑林科主任說明,血癌目前治療方式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與骨髓移植,有些患者認為成功配對、完成移植,代表治療也將迎來結束,實際上新的治療旅程才正要開始。 「異體幹細胞移植,也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是藉由植入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建立一套新的免疫系統,以清除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當這些幹細胞成熟、新的免疫系統包括T細胞、淋巴細胞等形成後,可能誤把患者的正常組織也當作外來物,並發動攻擊,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簡稱GvHD),也就是一般常說的排斥。 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症狀分急、慢性 可侵犯多重器官恐致命 傳統上以移植後100天為界,100天內發生稱為急性GvHD,之後則為慢性GvHD,但臨床發現兩者常同時存在。滕傑林科主任指出,目前也會依臨床症狀進行區分,如果是突然發生、來勢洶洶的皮膚紅疹、口腔內膜破裂等,屬急性症狀;器官持續發炎與纖維化為慢性症狀,病程可能歷時多年,間中也有機率伴隨急性症狀。 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可侵犯全身器官,其中以皮膚、眼睛、肺部與口腔最常見。滕傑林科主任說明,患者可能出現如燒燙傷般的劇烈疼痛、口腔纖維化等,角膜結痂則會影響視力,即使移植眼角膜,後續仍可能再次遭排斥。他也提醒,尤其應警惕肺部的變化,「肺一旦出現纖維化,會讓患者出現喘、咳嗽等症狀,嚴重者需依賴氧氣或呼吸器,甚至有致命風險。」 掌握「三吹四請」及早察覺排斥 回報醫師症狀以利啟動二線治療 移植後第一年是重要的觀察期,急、慢性症狀都有可能出現,滕傑林科主任呼籲應掌握「三吹四請」原則:「三吹」,即每三個月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掌握肺部健康;「四請」則是留意「皮膚、肺部、眼睛、口腔」4部位的異常變化,即使症狀不明顯也不可忽視,應盡快告知醫師。 臨床上第一線治療多以類固醇控制急性發炎,但長期使用易導致免疫力下降、血糖上升、骨質疏鬆等副作用,且部分患者反應不佳。面對上述情況,滕傑林科主任呼籲,患者須及時向醫師回報症狀及副作用,以利醫師及早調整療程,以利進入第二線藥物治療。臨床觀察顯示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相關症狀,特別是肺部方面的喘、咳等獲改善,實際用藥可能因患者個別狀況而有所差異。 30歲男移植後爬樓梯易喘 確診慢性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滕傑林科主任也分享,一名30多歲血癌患者移植後病況控制良好,原本身材高壯的他,在移植後幾個月發現爬樓梯容易喘、咳嗽。他原本以為是感冒,但在醫療團隊的專業判斷下進行肺功能檢查,確診為慢性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初期使用類固醇治療,症狀仍持續,後來進入第二線藥物治療,患者表示肺部症狀較先前改善,現在還經常和友人一起爬山、出國旅遊。 密切追蹤、不輕忽警訊 積極治療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助重返日常 「骨髓移植的目標是希望讓病情穩定,但若移植後的併發症導致患者生命受威脅,反而是事與願違。」滕傑林科主任表示,定期回診追蹤、主動反饋症狀,能幫助醫師及時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藉由早期發現和治療,盡可能避免慢性排斥引發器官纖維化、造成不可逆傷害;若治療不如預期,也建議及早與醫師討論調整治療方案。 滕傑林科主任也指出,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其實是移植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患者完全沒出現症狀,可能代表免疫力仍不足、癌症復發風險也隨之升高,「所以我們容許適度的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但要避免其影響正常器官的運作,透過積極治療穩定發炎反應,患者的生活也有機會逐漸回歸正軌。」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bottom: 56.25%; height: 0; overflow: hidden; max-width: 100%; }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iframe,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object,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embed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健康醫療網影音 ・ 1 天前
AI引擎壓力測試來了!輝達單日市值 恐史詩級震盪
全球市場高度矚目的輝達第三季財報於美東時間19日美股盤後(台北時間21日清晨)揭曉,根據該AI晶片龍頭期權顯示,輝達財報發布後隔日,可能引發其高達3,200億美元的市值波動,恐創該公司史上單日市值最大變動紀錄。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受傷半年內是復健黃金期!車禍男靠職能治療 返工作崗位
46歲李先生今年因車禍,導致硬腦膜下出血、右手橈骨骨折,出現右半身無力、頭暈、注意力短暫等狀況,經醫院1個月的住院治療與門診復健後重返食品加工廠,但工作首日就因搬不動冷凍肉而無法勝任工作,最後醫院靠職能治療,讓復健走進「工作現場」,再經1個月密集復健後,幫助李先生成功重返工作崗位。
自由時報 ・ 1 天前美元指數強勢反彈,人民幣盤中連五貶,CNH險守7.12關口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勞工統計局宣布不會發布10月非農就業報告後,市場對聯準會(Fed)12月再度降息的預期明顯降溫,帶動美元買盤回流,加上中間價連續三天下調至四週新低,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承壓;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連五貶,CNH險守7.12元關口支撐。中間價為7.0905兌1美元為10月24日以來最低,連續兩天下調56個基點或0.08%後,再下調33個基點或0.05%,被視為官方在強美元環境下適度釋放貶值壓力的訊號。交易員指出,中間價雖仍維持明顯偏強設定,但相較前期「緊箍咒」略有放鬆,有助於減緩市場對單邊升值或單邊貶值的過度押注,維持匯市基本穩定。利率預期的轉折,是本輪美元走強與人民幣承壓的核心因素之一。隨著非農數據缺席,Fed決策更難以「用數據說話」,多位官員近期表態傾向暫緩降息,利率期貨與掉期定價顯示,12月再降息25個基點機率降至不及三成,推動美元利差優勢階段性擴大。市場人士認為,只要美元指數維持在百點關口上方徘徊、且Fed對降息保持謹慎基調,人民幣短線仍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不過,在中間價機制與逆週期因子調節下,預料官方仍將防範匯率「超調」,離岸人民幣7.1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北科大「B5G」揭牌 共同建構太空通訊專業人才培育
教育部支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置區域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並成立「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今天(21日)盛大揭牌,將以人才培育為核心目標,攜手臺灣強大ICT產業界,共同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3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2 小時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2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很多人都被騙了!醫點名「這5種零食」沒有你以為的健康 海苔、寒天果凍上榜
邱筱宸醫師在臉書分享,長年吃素的她時常嘴饞,看到標榜植物性來源的零食,外表清爽、成分也看起來單純,就會以為「這應該比別的健康吧?」結果有時候仔細一看成分表,才發現裡頭其實藏著不少營養陷阱。對此,就來和大家一起拆解五樣常見的素食零食選項,分析它們的優缺點,讓我們都能吃得開心,也吃得安心。 1、消化餅乾名字健康,但不一定都幫助消化。很多人以為「消化餅乾」比較健康,甚至適合長輩或小孩吃,但它們多半由精製麵粉、糖和油製成,有些還加了氫化植物油。幾片餅乾就可能接近一碗白飯的熱量,糖和油的比例也不低。.優點:方便取得、好保存、快速消除飢餓感.注意:熱量不低、脂肪種類需留意,建議適量吃就好 2、花生仁湯溫暖甜湯,糖分大魔王。花生本身是優質脂肪與蛋白質的來源,但當它變成甜湯,常伴隨多餘熱量。一碗下肚,熱量可達400-500大卡,糖含量甚至超過25克。.優點:提供飽足感、富含蛋白質.注意:血糖控制或有三高的人要特別斟酌頻率與份量 3、即食海苔片輕盈的外表,小心高鈉。很多人愛吃海苔片,因為它薄薄一片、吃起來感覺沒負擔。但市售海苔有時為了提味,會加入大量鹽、油和調味粉,一小包的鈉含量就可能超過300毫克。.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5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吃錯時間比沒吃還慘!保健食品最完整吃法 鈣、鎂、B群別再吃錯
保健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我們補充營養、增強免疫系統和維持整體健康。然而,很多人是否只是隨意地將各種保健品,如魚油、B 群、鈣片、維他命C 等,一把抓起來,配水咕嚕咕嚕吞下?小心這樣吃
健康2.0 ・ 1 天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