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持續溢流恐潰決 林保署緊急通報下游撤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仍降挖導流,林業署花蓮分署今(29)日監測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7公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為151.1萬噸,溢流破壞後至今水位高程已下降119.3公尺。林保署表示,目前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並沖刷壩體,將持續造成壩體破壞或潰決,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請人員不要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並緊急通報花蓮縣府撤離下游。
花蓮縣政府呼籲,今日上午經林保署花蓮分署通知,目前立霧溪落石阻塞河道之開口加大,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並沖刷壩體,將持續造成壩體破壞或潰決,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請秀林鄉民樂部落居民配合鄉公所進行疏散撤離,並請鄉親勿靠近河道周圍。
據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通報單指出,請秀林鄉公所以村里廣播或警車廣播方式通知富世村民樂部落低窪處居民及東部電廠員工疏散撤離,自即刻起,立霧溪燕子口下游至出海口沿線河床仍屬危險地帶,呼籲民眾切勿進入;此外,台8線175.5公里處,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到魯丹橋面為溢流水道,屬高風險地帶,嚴禁靠近。
林保署指出,堰塞湖潰決後,天然壩體積約1.1億立方公尺,目前溢流口下游坡度平緩(6度),無潰決跡象;溢流口左岸尚有約1億立方公尺的土砂堆積在坡面,9/25到10/29僅崩崖陡坡局部崩塌,無明顯整體邊坡滑動跡象 。
林保署強調,目前馬太鞍溪上游集水區未來48小時累積雨量為4.6mm,低於黃色警戒值200mm,降雨曲線平緩,惟目前天候狀況不佳,濃霧且降雨中,無法採用空拍機監視,將持續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照片來源:林保署花蓮分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花蓮0403震災中繼宅預計11月開放看屋 「這時間」可望入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別再說台灣是「家」!學者曝嚴重後果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將於11月1日正式就任,她曾稱「我是中國人」,未來國民的兩岸路線引發關注。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指出,中華民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晚低溫恐探17度!專家曝「新颱風侵台機率」:2關鍵要再觀察
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31)日北台灣再度轉涼,今晚到明晨最低溫將來到17度。至於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近日有機會增強為颱風,雖直接威脅台灣機率低,但仍可繼續觀察其進到南海的變化及外圍水氣是否往北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把握今天好天氣!北部高溫上看29度 這時起「雨變強擴大」低溫下探19度
終於迎來好天氣!今日(10/30)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系東移,僅北海岸及東半部有零星降雨,氣象署今日清晨也解除大雨特報。其餘地區天氣穩定,北台灣氣溫今日白天將有明顯回升,高溫上看39度,不過到了晚上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入夜逐漸轉涼,並有局部短暫雨發生。
太報 ・ 1 天前
周末低溫19℃!這天起雨區擴大「北台灣整天濕涼」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31)日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所幸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部低溫20℃、中南21℃、東部最低19℃!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週一、二(3、4日)水氣增多,北部、東半部降雨範圍略擴大,雨勢稍增強,北台整天濕涼。
壹蘋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東北季風接力!低溫探20度 「這3天雨最大」一圖看全台降雨熱區
未來1週天氣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表示,今(31)日北台灣、宜蘭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午後有零星陣雨,北台灣氣溫約20度偏涼,中南部則要留意日夜溫差。下週一至週三(3-5日)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降雨機率增加,下週四水氣才會減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東北季風!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 今晚低溫下探18度
[Newtalk新聞] 昨(30)天短暫回溫一天後,今(31)天溫度立即驟降,對此,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18度,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目前評估這波冷空氣將會持續至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日受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環境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度增大,降雨區域也跟著擴大,新竹以北、基隆及東半部地區都會有明顯雨勢;至於中南部地區仍然是維持多雲到晴、午後有雨的穩定天氣。目前評估,這波東北季風影響,要持續到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另外,在氣溫變化部份,新竹以北、基隆及宜蘭地區的降溫將會是最為顯著,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冷空氣,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攝氏18或19度,全天都有涼意;而中南部地區雖然白天氣溫還是蠻高的,但日夜溫差增大,仍需留意天氣變化,沿海空曠地區、離島要留意強勁陣風,風浪也會變大。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部分旅客以「手檢站沒法源」拒檢!陳駿季:將修法強制開箱查驗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颱風季延長賽!下週估有雙颱接連生成 氣象粉專提醒:要留意共伴
即將進入11月,但南方熱帶系統再度活躍!「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下週預估有2個颱風接續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要特別留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天氣風險」也提及,目前數值模式持續預報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颱風形成機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一波濕冷來了!北部下週迎連3天雨彈 週日夜恐探19°C
氣象署指出,本週末至下週四都會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其中下週二雖風勢稍緩,但因水氣充足仍會持續降雨,氣溫回升不明顯;下週三後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濕涼體感將延續至下週四。直到下週五東北季風減弱、東風轉強,天氣才有望稍稍回穩。降雨方面,今天鋒面通過後,東北季風...
CTWANT ・ 3 小時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明天天氣偏涼北部氣溫降至21℃ 大台北山區、宜蘭防局部降雨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氣溫逐漸下降,明天預計降至攝氏21、20度左右,11月2日有機會出現局部19度低溫。降雨方面,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等地區有局部降雨,11月3日至5日水氣增加,降雨範圍將擴大到桃園以北及北部地區。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5 小時前
把握今日好天氣!北部高溫30度晚起轉涼 明驟降19度低溫
今晚至明(31)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其他地區早晚稍涼;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東北季...
CTWANT ・ 1 天前
入秋降溫最大一波!東北季風再南下「週末北部見1字頭」 專家估持續到下週這兩天
入秋最明顯的一波降溫!今(31日)起受到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的雙重影響,全台氣溫下滑、北台灣明顯轉涼,週末部分地區最低溫有機會見到「1字頭」。氣象專家指出,這波冷空氣雖然強度不高,但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預估影響將延續至下週五(11/7)、六(11/8)才有逐漸減弱的趨勢。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週末入秋以來最冷!北台灣首度叩關1字頭
氣象署指出,今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轉涼;清晨基隆北海岸及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北部、東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白天起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地區及竹苗山區有零星...
CTWANT ・ 14 小時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六 (11/01) 東北季風增強,週末迎風面短暫陣雨溫度較偏涼
明天天氣如何? 明後天週末假期(01-02日)一直到下週一(03日)都是持續受到這波東北季風的影響,預報資料看起來因為空氣較乾,因此降雨量不多,仍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上,包括基隆北海岸、東北角、宜蘭到花東、恆春半島一帶雲量較多、較厚,並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南投以南山區則是中午過後仍有些熱力的雲層發展帶來局部降雨的預報訊號,其他地方則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尤其中南部平地應該是相當穩定的天氣型態,整體適合安排旅遊活動。溫度方面則是北台灣一整天都偏涼,其他地方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型態。自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白天高溫維持在23-25度左右,雲層較厚或風力較大的地方可能會更低一些,花東地區高溫則是在26-28度,自台中往南到高屏地區因為白天仍有陽光,高溫仍有機會接近或來到30度以上,越往南溫度升得越高。夜晚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的低溫持續有機會降到17-19度,都市地區低溫則在19-21度之間,花東空曠地區也會降到19-21度,都市地區低溫21-23度,南部稍微再高一些,空曠地區低溫20-22度,都市地區低溫22-24度。中部往南的日夜溫差變化的確是比較大,早出晚歸的朋友要多加留意。自北海岸往南到西半部沿海、東南部到恆春半島沿海、以及各外島地區都持續有6-8級強陣風出現的機會,強風的情況也要注意,海邊風浪甚大,要留意安全。 下週二、週三(04-0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是隨著中高層短波槽東移,將有華南雲雨帶水氣伴隨向東移出,可能為北部、東半部帶來降雨增多的情況,甚至中部地區都有局部降雨的機會,快一點的話,下週三晚間東北季風就會再度增強,華南東移的水氣逐漸離開,降雨範圍會慢慢又往迎風面的地形上縮減,雨量也會減少。溫度方面變化不大,雖然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是因為降雨增多,北台灣白天的高溫回升不易,後續東北季風很快又再增強,因此北台灣溫度偏涼的情況應該會再持續一陣子,其他地方維持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型態。 未來幾天還可以留意一下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發展的情況,雖然預報仍在變動,但是大趨勢來看有機會在下週靠近菲律賓,然後逐漸經過菲律賓上空後往南海移動,未來有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輕度颱風的可能性,直接威脅台灣的機會偏低,但是進入南海後的變化以及外圍水氣有沒有可能往北擴展影響台灣都值得觀察。如果移動的緯度持續偏低離台灣較遠、或是系統發展的範圍不大的話,外圍水氣不一定就會對台灣的天氣有所影響,在預報趨勢明確之前,暫時只需要繼續觀察就好,先不必太過擔心。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 吳聖宇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9 小時前
短暫好天氣結束!今晚鋒面報到「北台灣連5天濕冷」 下周三東北季風再南下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經過短短2天回溫後,北台灣天氣將再度濕冷,今(30)日晚間將再度迎來另一波鋒面,東北季風增強,讓北台灣降雨量將逐漸增加...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中市廚餘僅3地可掩埋 議員質疑未設防水塑膠布及污水引流管恐汙染環境
廚餘遭疑是此次台中一處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多位民進議員質疑目前環保局已修改廚餘改為焚化,但仍有沙鹿、文山、后里三處掩埋場要掩埋,但據了解底部並無鋪設防水塑膠布及沼氣、污水引流管,萬一污染土地該如何;環保局長陳宏益對此表示,中央有說原有文山、霧峰、后里掩埋場有缺失會改善,對於廚餘掩埋由12處修改為3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霧峰掩埋場現「廚餘海」 百噸廚餘緊鄰烏溪取水口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每天上百噸的廚餘無處可去,時代力量台中部拍下,霧峰象鼻坑的掩埋場,變成將近300噸的廚餘海,掩埋場下游3公里,就是取水口,甚至已經出現溢流的狀況,由於霧峰居民大多還是使用地下水,擔心餿水滲入土壤,汙染水源,30號台中市議會質詢,議員不分派輪番砲轟,掩埋場每天倒入上百噸廚餘,形成另一種「燕圾湖」,另外有議員質疑廚餘覆土是否合乎規定,環保局長陳宏益被逼問之下,坦言第一時間來不及處理。 霧峰廚餘掩埋場,空拍畫面曝光,現場累積300公噸廚餘,形成一片廚餘海,霧峰掩埋場,從10月24號一直到28號,陸續倒了3百公噸廚餘,但廚餘坑旁邊2百公尺就是烏溪,下游3公里處就是取水口,在霧峰地區多數民眾日常,還是使用地下水,如今上游被大量倒廚餘,甚至已經出現,水源溢流的狀況,擔心水源會遭污染。時代力量台中部執行長鄒明諺說:「餿水滲入倒土壤後,肯定會影響到我們霧峰居民的民生用水和農業用水。」台中爆發非洲豬瘟,中央下令禁止餵廚餘,市府一開始決定將廚餘掩埋,被質疑為何不焚化,有議員砲轟,掩埋場每天倒入上百噸廚餘,痛批根本是另一種「燕圾湖」,議員江和樹更質疑,霧峰廚餘坑,深度近兩層樓高,廚餘倒到快滿出來,是否有依照規定做掩埋,環保局長陳宏益被一再逼問下坦言。台中市議員江和樹(眾)VS.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中央的規定是每50公分要覆土30公分,你有這麼做嗎,有照規定做嗎,那個地方,第一時間應該沒辦法,第一時間因為車一直進來。」環保局處理廚餘的作為,議會上不分派輪番砲轟,中市府螺絲掉滿地。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氣溫升高1℃,糖分攝取跟著增加 特定族群健康風險加劇
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竟與罹患糖尿病、肥胖可能有關?CNN報導,炎熱天氣讓人對含糖飲料、冰淇淋等冰涼的甜食更加愛不釋手,而最新研究發現,氣溫升高可能因此導致民眾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糖,而糖分攝取過量將帶來更多健康威脅,尤其弱勢族群更是首當其衝。研究追蹤萬戶家庭 氣溫增1°C人均多吃下0.7公克糖研究團隊分析了2004年至2019年間、4萬至6萬戶美國家庭的食品購買數據,追蹤同一批家庭長達十多年的消費模式,接著再將這些購買決策與各地區的氣象數據,包括溫度和濕度等進行比對。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氣溫上升,民眾攝取的糖分也隨之增加,主要來自汽水、果汁等含糖飲料。特別是在12°C至30°C的區間,氣溫每升高1°C,每人每日的糖分攝取量就增加0.7公克,雖然看起來不多,但累積下來差異可觀,氣溫從12°C升到30°C,美國人每天攝取的添加糖就從約2公克暴增到超過15公克。氣候變遷讓人愈吃愈甜?糖分超標恐引發多重疾病研究作者之一、英國卡地夫大學環境科學與永續發展Pan He講師解釋,較熱的天氣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就有更多人可能選擇冷飲、汽水和冰淇淋等冰涼甜食來補充水分和降溫。而攝取過多糖分會帶來多種健康問題,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