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揭「忙裡偷瘦」8大秘訣 穩定血糖是關鍵!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常因忙碌而無暇顧及身材管理。營養師珊珊指出,減重並非單純的「意志力戰爭」,而是透過日常生活習慣的微調,逐漸養成健康模式,不僅能改善心情,也能讓體態自然而然變得輕盈。
營養師珊珊在臉書粉專分享了八項生活習慣調整秘訣,讓忙碌的現代人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改善體態。她強調,這些方法不需要額外花費大量時間,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微調整。
首先,珊珊提到「穩定血糖」的重要性。她表示,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能量來源,因此「不能不吃」。她建議進食時搭配適當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與好油,有助於穩定餐後血糖水平。
「充足睡眠」是第二項關鍵習慣。珊珊提醒,睡眠不僅與精神狀態相關,更直接影響荷爾蒙分泌、身體修復功能及抗壓能力。她建議每天應保持6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維持身體正常代謝功能。
第三項秘訣是「訓練肌肉」。珊珊解釋,提升肌肉量能有效將身體攝取的糖分儲存於肌肉中,避免轉化為脂肪堆積。而第四項「維持活動」則與運動有所區別,主要指避免長時間處於靜態狀態,建議增加日常走路、爬樓梯、伸展等活動,減少久坐或久躺的時間。
「健康腸道」是第五項重點。珊珊指出,健康的腸道菌叢不僅影響營養吸收,還與大腦健康、情緒調節、皮膚狀態及免疫力息息相關。第六項「釋放壓力」同樣重要,因為壓力會影響荷爾蒙分泌,進而影響新陳代謝,甚至可能導致慢性發炎。
第七項秘訣是「傾聽身體需要」,珊珊建議學習分辨真正的生理飢餓與心理慾望,思考當下身體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最後一項是「不被數字綁架」,她特別叮嚀,不要過度執著於總熱量,而應學習分析熱量來源,選擇適量碳水、足夠蛋白質與好油,幫助身體獲得必要營養。
珊珊在文末分享了幾個簡單的起步方法,包括每餐增加一份蔬菜、設定固定睡眠時間、建立睡前儀式感,以及每天安排五分鐘的伸展或冥想時間來舒緩壓力。她強調,這些微小的生活調整累積起來,能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健康減重的效果。
延伸閱讀
穿完就退貨?陸網購業者出奇招「超大尺寸吊牌」防奧客
鄭麗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惹議 侯漢廷揭一事實批綠「雙標」
鳳凰颱風外圍環流來襲 龜山島風浪增強「封島5天」
其他人也在看

獨/騎車、小黃碰撞! 童倒地大哭 母控運將逼車
新北市一起機車與計程車碰撞事故引發爭議!一名38歲女騎士指控計程車打右轉方向燈後,卻未轉彎反而直行導致雙方碰撞,造成載著4歲女兒的她們倒地受傷。女騎士認為計程車司機可能是「惡意逼車」,但司機堅稱自己只是正常直行。警方到場處理,女騎士在網路上徵求更多行車記錄器畫面佐證。究竟是誰的過錯導致這起事故發生?真相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田中馬62歲跑者突倒地 民眾消防接力搶救恢復意識
彰化田中馬拉松今(9)日清晨鳴槍起跑,今(2025)年有1.6萬多名跑者參賽,不過上午大約9時左右,一名參加10公里健跑組的62歲張姓男子,突然癱軟倒地沒有呼吸心跳,幸好在熱心民眾跟救護人員接力搶救下,恢復意識跟脈搏,虛驚一場。
公視新聞網 ・ 1 小時前
任24年公職 他嘆「7成自願放棄升遷」:政府壓迫沒下限
公職還是鐵飯碗?朝野立委近日針對「停砍年金」展開攻防,引發各界關注。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他花24年當上9職等,但政府對軍公教的壓迫沒有下限;感嘆如果人生重來,他不會再選擇考公職。網友熱議表示「國營企業就像是儲蓄險,哪有等人做了40年後突然更改40年前的合約?」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老化還是肌少症? 「這些症頭覺得吃力」別輕忽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隨著高齡化加劇,「肌少症」成為影響長者健康的重要問題。台北醫學大學攜手台北神經醫學中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共同呼籲希望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同時指出爬樓梯、走路等動作覺得吃力,恐是肌少症的徵兆。
壹蘋新聞網 ・ 1 小時前
都錯了!水果甜度≠熱量 減重醫:它才是關鍵
一般以為水果越甜熱量越高,但醫師蕭捷健表示,水果的熱量高低由水果種類決定,甜度其實差不了多少。他表示,水果的甜度主要是由果糖、葡萄糖決定,但兩者只占總熱量的一小部分,熱量關鍵期時在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總量。因此,民眾若要吃芒果、鳳梨、西瓜,就選甜一點的,熱量根本沒差多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派誰都能贏柯志恩!高雄市長最新民調曝光 民進4人選震撼發聲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民進近期陸續拍板2026縣市長人選,其中高雄綠委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邱議瑩,將面臨「4搶1」提名大戰。《上報》昨(7)日公布一份「地下賭盤」民調,該結果顯示上述4綠委對決對手藍委柯志恩都獲勝,其中賴、邱領先最多,而2人間則僅有1.7%差距。對此,今(8)日4人皆做出回應。
民視 ・ 1 天前巴斯就職玻利維亞總統 迎戰40年最嚴重經濟危機
(中央社拉巴斯8日綜合外電報導)親商保守派的巴斯(Rodrigo Paz)今天宣誓就任玻利維亞總統,結束該國近20年的社會主義統治,並接手嚴峻的經濟困境。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警公布第三季網路廣告平臺詐騙廣告、貼文態樣 「普發現金1萬元」成最新噱頭
為防制網路詐騙內容持續擴散,刑事警察局積極監測及通報下架涉詐廣告及貼文。觀察近期網路詐騙態樣,詐騙集團多以投資、求職、活動體驗、補助金及贈送物品等名義誘使民眾不知不覺中落入詐騙陷阱,甚至已出現利用「普發現金1萬元」為噱頭之詐騙廣告,顯示網路詐騙已滲透至日常生活各種情境中。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第3季網路詐騙廣告 假求職、假活動占逾6成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9日電)刑事局今天表示,為防制網路詐騙內容持續擴散,第3季共通報Meta下架詐騙廣告5761則、通報Google下架詐騙廣告59則,且分析本季詐騙廣告態樣,假求職/假活動體驗占逾6成。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鳳凰來了!馬太鞍溪堰塞湖「黃色警戒」 花3鄉鎮預防性撤離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鳳凰颱風逐步靠近台灣,預估明後兩天會為東部地區帶來明顯雨勢,花蓮光復鄉再度繃緊神經。林保署評估,要是雨勢一天達到800毫米,可能會形成新的堰塞湖,更可能會在24小時內潰決,光復鄉、萬榮鄉、鳳林鎮被入黃色警戒範圍。光復鄉鄉長透露,目前最新統計,保全戶總人數超過5500人比上次增加不少,週一中午,就會撤離有需要的居民。從高空中俯瞰空拍機紀錄下,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新現況,自從9月23日堰塞湖溢流釀災後,每當有颱風或大雨,花蓮光復如臨大敵,而現在鳳凰颱風步步進逼,將影響台灣更不排除登陸,颱風挾帶的雨勢,有可能導致新的堰塞湖形成。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分署長黃群策說:「有可能在一天之內就下800MM,然後24小時之內潰堤,有可能在山上因為大雨的關係,所以附近的土砂比較不穩定,崩塌之後形成新的堰塞湖。」一早就發布了黃色警戒,為了居民們的安全,光復、鳳林、萬榮,要進行預防性撤離,花蓮縣光復鄉鄉長林清水說:「平房,低窪的地方,這些地方撤離,收容所嘛,依親,還有垂直撤離,只要你的,你這次的,這次的淹沒超過1.5公尺的,就可以垂直撤離。」鄉長透露目前最新統計,保全戶總人數超過5500人,收容人數比上一回增加,估計約有1420人,預計周一中午,會針對有需要的居民給予優先撤離的協助,蓮縣光復鄉大同村村長邱金仲說:「行動不便,長者,婦女那些,到明天黃色警戒,我們先撤掉,當紅色警戒發布的時候,我們的區域幾乎是全村都撤退。」無論依親或是垂直避難,鄉長建議撤離的居民至少帶好3-4天以上的物資,避免斷水斷電的可能,就怕9月底災情重演,當地鄉公所在颱風來臨前夕,緊急召開防災整備會議,從縣府村里長到警消軍方單位,全數總動員,要協商最好的防災方式隨時應變。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 小時前
林思廷、楊謹華、詹子萱合作拍戲 (圖)
演員林思廷(左起)和楊謹華、詹子萱在新劇「看看你有多愛我」飾演一家人,詹子萱透露楊謹華在拍攝時主動幫助她的視線,讓詹子萱能好好看著對方眼睛對戲,「那瞬間真的會覺得很感動,很有安全感」。
中央社 ・ 6 小時前
別以為是坐太久!醫師解析「大轉子疼痛症候群」與自我保養法
很多人覺得只要動一動屁股就痛,就會懷疑是不是「坐骨神經」作祟,復健科王竣平醫師提醒,若疼痛集中在屁股外側或大腿外側,且沒有從臀部一路麻到腳的神經痛感,其實更可能是「大轉子疼痛症候群」,久坐、運動量突然增加皆有可能引發,睡覺都會被痛醒。他也教大家靠簡單的居家運動和生活型態調整,保護髖關節避免復發。髖關節外側發炎「只痛不麻」 久坐、運動族都是好發族群王竣平醫師解釋,「大轉子疼痛症候群(GTPS)」是指髖關節外側的肌腱或滑囊因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臀部肌力不足而發炎,導致疼痛。常見症狀包括屁股或大腿外側壓痛,翻身、走路、久坐起身、上下樓梯都會感到不適,甚至側躺時會痛醒,影響睡眠。同時,患者不會有從臀部一路麻到腳的神經痛感,也就是「只痛沒有麻」。若有以上狀況,很可能並不是神經壓迫,而是大轉子區出現發炎。王醫師表示,大轉子疼痛症候群好發於久坐族、運動族群及中高齡女性,出現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處理,避免惡化、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醫教你5招緩解 久坐不起身、鞋子不合腳都要注意!王竣平醫師也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養成以下正確習慣,幫助緩解症狀、預防復發:1. 橋式+側抬腿訓練: 建議可每天進行「橋式」與「側抬腿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 新北呼籲勿上山及水域活動
中央氣象署預測鳳凰颱風將於11月10日朝台灣方向移動,雖然距離新北市仍有一段距離,但其外圍環流將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新北市政府請市民預作防範。預計週一起新北市就會開始降雨,其中北海岸及東側山區的雨勢將較為明顯。到了週二 (11日),共伴效應的影響預計達到最強,屆時全市各地都將有大雨發生的機率,特別是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北海岸地區,以及瑞芳、平溪、雙溪、貢寮、坪林、烏來等山區,都可能出現可觀的累積雨量。針對日前新店區錦秀、碧瑤社區的邊坡擋土牆坍塌,新北工務局已於昨日提早啟動防颱整備作業。為嚴防豪雨滲入覆土層,造成土壤含水量過高而引發二次災害,現場已立即展開坡面掛網及噴漿等緊急防護措施,噴漿作業預計將於明日全數完成,撤離住戶將持續在收容場所。此外,新北工務局昨日亦已協請大地工程技師公會技師到場巡檢,經專業評估,目前工區狀態及各項監測數值皆保持穩定,儘管如此,未來連續降雨仍恐造成土石鬆軟,新北市府提醒山坡地社區切勿掉以輕心,務必加強巡檢與留意。侯友宜市長呼籲,請市民隨時注意最新氣象資訊,應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尤其避免前往海邊或海域,上下班時,要注意降雨與強風。同時,山區道路也需留
台灣好新聞 ・ 3 小時前
頭痛該看哪一科?醫師教你分辨警訊 這5種情況恐是腦出血先兆!
頭痛主要是看神經內科,除了初步問診,也可以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精密儀器檢查,頭痛也可以看家醫科或掛急診,首先排除較危險的狀況,或是立刻緊急處理。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孟祈強調,診斷頭痛最重要的是問病史和症狀描述,包括:有沒有撞到頭、頭痛頻率、持續時間、疼痛部位、疼痛類型、疼痛程度,是否影響到生活、工作,是否為有生以來最痛的一次頭痛,以及是否伴隨發燒、發冷、起疹、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其他症狀,簡單區分頭痛是原發性還是次發性。 醫師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因素進行進一步評估,尤其年齡大於50歲的患者,要更加謹慎。邱孟祈舉例,如果一位70歲的患者首次出現劇烈頭痛,並且在短時間內,從不痛變為劇痛,這可能是腦出血的徵兆,需立即做電腦斷層;而對於一位40歲的女性患者,如果長期有頭痛病史,伴隨噁心、嘔吐,且最近頭痛位置、痛法與以往相似,像是偏頭痛通常為搏動性疼痛,而緊縮型頭痛則為持續性壓迫感,只是稍微比較頻繁一點,則可能不需要立即檢查。 (記者郭岳潭,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常頭痛別只吃止痛藥!營養師推薦「4大舒壓營養素」,從飲食改善偏頭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極重症者長照居家補助3.6萬、送機構只補1萬 家屬盼政策修正
台灣長照2.0規定第8級的極重症失能者可獲每月3萬6180元補助,有家屬認為此等級的病患很難居家照顧,改送住宿型安養機構補助卻降為1萬元。今年透過長照業者向政府求助,盼長照3.0方案將極重症補助納入住宿型機構選項,真正減輕照顧者負擔。衛福部日前卻以不符長照政策「社區老化、在宅醫療」政策精神,未表同意。業者將訴諸召開立法院公聽會,持續為家屬需求發聲。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颱風逼近 台電動員4000人整備待命
[NOWnews今日新聞]因應鳳凰颱風逐步逼近台灣,台電5日即啟動防颱整備作業,全面加強鄰近供電線路樹竹修剪,完成防災設備及備料盤點,總計部署超過4000名搶修人力,並備妥搶修車輛及機具,必要時將迅速...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退化性脊椎滑脫」易腿麻、走不遠 醫:正確治療才能維持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退化性脊椎滑脫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脊椎問題,指的是,由於年齡增長導致脊椎結構退化,椎骨出現不正常的滑動移位。隨著年齡增長,脊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軟骨,會逐漸磨損、變薄,韌帶和關節也會鬆弛,讓原本緊密排列的椎骨變得不穩定。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任暨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指出,女性因停經後骨質流失,更容易發生此退化性改變,所以50歲以上女性發生脊椎滑脫的機率較男性高。 不是普通的下背痛!醫:脊椎滑脫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劉哲瑋醫師說明,滑脫最常見於腰椎(如第四、五節腰椎)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也可能發生在頸椎。由於脊椎不穩定,一些長輩會出現姿勢性下背痛、久站或坐後腰背痠痛,改變姿勢或休息後可能稍微舒緩。如果滑脫的椎骨,壓迫到附近的神經,還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表現為從臀部沿大腿、小腿往下的刺痛或麻木感,腿腳可能變得無力。 有些患者描述一站久或走遠路,腿就麻得走不動,必須停下休息(這稱為間歇性神經性跛行)。嚴重時,腳踝抬不太起來,甚至影響行走能力,連日常活動都受到限制。 保守治療無效要及時評估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減壓又穩定 輕微的脊椎滑脫,醫師通常會先以保守治療觀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缺乏「燃脂酵素」反而變瘦? 法國研究揭開脂肪代謝之謎
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過去,「荷爾蒙敏感性解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簡稱 HSL)被視為人體的「脂肪燃燒開關」,能在能量不足時釋放儲存在脂肪細胞內、稱為「脂肪滴」(lipid droplets)的微小油滴構造中的脂肪作為燃料。然而,此理論無法解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