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一中原則」失效,「一中政策」模糊?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一中失效,台灣成為世界的常識》,作者洪耀南指出,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台灣APEC代表林信義會面並公開合影,同月,台灣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大樓出席“對中議會聯盟”(IPAC)年會,發表演說,強調台灣在全球民主與安全體系中的角色。這兩起事件再次撕開北京“一中原則”的外交迷障。
文章說,的抗議聲明照例使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等字眼,意圖定調事件性質。然而,這樣的語言制式已難掩其敘事正當性的日益流失,也無法阻止台灣與世界互動的愈加制度化與公開化。這不再只是台灣的外交突破,而是國際秩序結構性調整的具體體現。
中國對外長期強調“一個中國原則”,主張台灣屬於中國領土,並要求他國不得與台灣有任何官方接觸。作者指出,進入2020年代後,“One China Principle”與“One China Policy”之間的語義差異日益被凸顯。多數國家選擇使用“一中政策”。“原則”代表北京版本的政治定義;“政策”則是各國依本國利益調整而成的外交實踐。當“一中原則”不再是不可挑戰的絕對真理,而是變成可以詮釋、切割甚至否定的語言框架時,北京的話語權正在被去中心化。
作者認為,世界不是在對抗中國的存在,而是在重新定義“中國”能代表什麼、不能代表什麼。“一中原則”不再是世界對台灣外交關系的終點,而是新的戰略對話起點。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在日本越界了嗎?
台灣“鏡報”發表文章《台灣有事就是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作者廖國翔指出,日本高市內閣從上周五開始,一連串對於“台灣有事”的表態與發言。不僅代表著高市早苗將繼續維持安倍路線,也隱含著日本協助台灣抵御中國武力進犯的可能性。
作者指出,2015年安倍內閣所提出的安全保障關聯法案修正案中,針對日本自衛隊出動的條件進行更細部且具體的規範。至於近來躍上媒體版面的“存立危機事態”,正是於該修正案中,在事態對處法第2條第4項所新增的法律概念。針對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就是存立危機事態”的發言,在11月9日日曜報導播出時所做的觀眾即時民調顯示,經62,187名觀眾投票後,82%認同此發言是妥適的,僅12%認為不妥,6%沒意見。這也足以凸顯當前日本整體的社會氛圍,某種程度上也意識到台海若發生戰端會對日本帶來不小的威脅,並支持行使自衛權。
回到台灣本位的現實層面來看,作者指出,目前台灣面對的是世界軍事武力排名第二或三的中國威脅。要單憑台灣自身成功抵御並還擊來自中國的所有攻擊,從現實層面上來說的確不太可能,甚至有點痴人說夢。台灣能做的,除了要提高軍事預算,研發與購買更精良的武器,將自己武裝成刺蝟來威懾中國外,更得要不斷強化自身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性,讓國際認可台灣是不能隨便地被中國以維持內政之名強行侵略,否則將會對整體國際秩序帶來重大危害。而台灣更應利用先天的地理位置以及多年來所構築名為硅盾的半導體產業,在國際社會中持續作為關鍵樞紐。
擊敗美國,誰是犧牲品?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外強中干”的祖國讓中國人感到絕望》,作者高雨莘指出,在國際上,中國看似強大。它是美國在塑造世界的能力方面唯一的對手。最近特朗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兩國領導人宣布貿易戰休戰——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敘事,而北京也樂於推動它:一個在外部挑戰面前堅韌不拔、團結一致的國家。這種強硬的外表在中國國內卻被戳破,人們對經濟和個人前景黯淡的絕望感無處不在。對於這種國家自信與民眾疲憊之間的反差,中國人用“外強中干”這個詞來概括。
文章說,許多人現在感到,正是那些讓中國在海外顯得強大的國家政策正在傷害他們自己。他們看到政府更關心建立全球影響力、主導出口市場,而非解決民生挑戰。幾年前針對私營部門的打壓行動被普遍認為是中產生計受損的根源,同時財政資源被引導至那些政府認為更具戰略意義的行業,如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造船業。與此同時,中國在稀土供應鏈和加工領域的全球壟斷在國內造成了空氣和土壤污染。人們感到一種苦澀的憤怒,他們成了一個痴迷於世界大國地位和擊敗美國的國家的犧牲品,無從發聲。這種情緒很可能還會加劇。上個月發布的最新五年計劃——政府的經濟優先級藍圖——明確表示,將愈發側重國家實力而非民生福祉。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牆外文摘
其他人也在看

首屆總統盃街舞大賽熱鬧頒獎 賴總統、李洋留影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16日晚間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頒獎典禮,總統賴清德(後中)在運動部長李洋(後中右)等人陪同下出席頒獎典禮,並與獲獎者開心合影留念。
中央社 ・ 5 小時前
農田起風 翻玩再現 神岡文化季午後場掀起信仰、人文與守護的行動體驗
圖▲活動現場全民國防障礙闖關體驗。(圖/臺中市神岡區公所提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11月15日周末午後 […]
民眾日報 ・ 5 小時前
首屆總統盃街舞大賽 賴總統頒獎孫振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16日晚間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頒獎典禮,總統賴清德(右2)親自頒發獎座給霹靂舞好手孫振(左2)團隊。
中央社 ・ 5 小時前數十萬菲律賓民眾馬尼拉示威 抗議防洪工程貪腐醜聞
(中央社馬尼拉16日綜合外電報導)數十萬名菲律賓民眾今天在首都馬尼拉集會,要求政府就一起涉及洪水防治工程的貪腐醜聞追究責任。近月來,多個團體持續抗議防洪工程弊案,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示威行動。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黃國昌再赴校園演講題目曝光 網嗆「請鬼拿藥單」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繼政大政治系學會邀請民眾主席黃國昌赴校園宣講後,東吳大學政治系學生會臉書粉專今(16)晚發文,宣傳黃國昌將於下(12)月3日晚間7時於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舉辦「社會運動的下一步 走進體制內的抗爭者」講座。消息一出,再度引發網友熱議。
民視 ・ 6 小時前
川普「關稅威脅」施壓泰國停火 得意:阻止一場戰爭
泰國與柬埔寨本月爆發今年以來第三次邊境衝突,和平協議搖搖欲墜。美國總統川普上週表示「情況應該會沒事」,媒體指出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曾在與東南亞領導人的通話中,使用「關稅威脅」阻止了一場戰爭。泰國外交部昨指美國貿易代表署來函,宣布暫停與泰國關稅談判,但「一旦泰國重申履行停火承諾,談判即可重啟」。
太報 ・ 6 小時前
搭飛機千萬別選「這座位」!乘客吐痛苦心聲:簡直是地獄
超慘!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近日一名乘客分享慘痛的航班體驗,他在論壇Reddit中發布貼文,表示搭乘從馬來西亞飛往倫敦的航班,原本以為訂到的是標準靠窗的普通座位41A,沒想到坐下來後「完全是地獄」,他因此建議千萬要避開這個座位號。
鏡報 ・ 1 天前
說好的反日?《鬼滅》在中國票房超過9.9億台幣 網酸爆:身體挺誠實嘛
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台灣有事」,讓中國氣炸了,甚至讓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揚言「砍掉(高市早苗)骯髒頭顱」。事後,中國外交部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不過意外的是,昨(14)日在中國上映的日本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截至今日中午,已經狂賺2.3億人民幣票房,狠狠打臉中國宣揚的「反日聖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引爭端 日本內部意見分歧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6日專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答詢,引發日中關係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對此,日本國內反應兩極,一方認為高市「踩紅線」,另一方則認為不該對中態度軟弱。
中央社 ・ 4 小時前
日本太好玩!上海男:不在乎中國政府怎麼說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備詢時,發表「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引爆中國官方抵制潮,呼籲中國民眾勿赴日旅行。但中國民眾似乎並不理會,日媒問及剛落地羽田機場的中...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19歲男坐輪椅偷酒被抓包 瞬間「起立」爆打保全!結局超諷刺
英國肯特郡近日發生一起情節離奇的竊盜案,一名19歲的青年為了偷竊啤酒,竟設下精心設計的「苦肉計」,假扮輪椅使用者進入超市行竊,企圖藉此降低保全的戒心。然而,這場拙劣的騙局在被攔查時當場破功,該名男子不僅瞬間「起立」,還對盡責的保全施暴攻擊,畫面曝光後引發社會譁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高雄多納黑米豐收祭 依循儀式薪火相傳 (圖)
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黑米季「豐收祭」(Tapakadrawane)15日由青年會率先開道,於晚間進行薪火相傳儀式,由青年會長帶領青年從頭目家領下聖火,沿家屋與街巷向族人報信,象徵Tapakadrawane正式展開。
中央社 ・ 5 小時前
9月預售屋單月交易「續創57個月新低」!專家嘆:成膝蓋斬
財經中心/徐詩詠報導受到大環境因素影響,台灣預售屋交易持續探底。信義房屋統計預售9月揭露數量,結果受到買盤觀望縮手影響,9月單月預售揭露僅剩約2100件,數量寫下實價揭露近57個月以來的新低,由於今年預估住宅開工數量會超過11萬戶,但今年預售揭露數量可能會跌破4萬件,為數不少的房屋可能預售階段賣不完,短期內供需失衡,體質不健全的開發商恐怕會感受到財務壓力。
民視財經網 ・ 13 小時前
台灣女遭北海道機場安檢人員性騷 判決出爐!當事人困惑:看起來很輕
一名台灣女子今年2月控訴,在北海道新千歲機場遭安檢人員襲胸,她立刻報案。如今9個月過去,判決終於出爐,男子被判罰30萬日圓。當事女子表示,一方面慶幸對方被定罪,一方面又感到困惑,認為這個刑罰看起來很輕,坦言不論輕重都無法立即修傷她的創傷。
太報 ・ 5 小時前

被誤會最深的「3大食材」冤案!營養師揭真相 肉雞沒打針啦
許多民眾在挑選食材時,常因網路流傳的片面資訊而對健康食物產生誤解。從橄欖油、肉雞到豆製品,這些日常常見的食材,其實都背負了「不必要的罪名」。營養師徐慈家指出,只要掌握正確烹調方式與攝取原則,不但能安心享用,還能發揮保健功效。 橄欖油不只能涼拌 高溫烹調同樣安全 市面上許多人認為橄欖油只能用於涼拌,否則加熱後容易變質產生有害物質。徐慈家營養師表示,其實這是長期被誤傳的觀念。橄欖油的發煙點可達攝氏190至200度,而日常家庭烹飪如炒菜、煎、炸等溫度多介於120至180度之間,仍在安全範圍內。橄欖油主要成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同時含有天然抗氧化多酚與維生素E,可幫助減少氧化壓力、維持血管彈性。相較於動物性油脂,橄欖油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有助於心血管保健。徐慈家營養師建議,日常烹飪可依料理需求選擇不同等級的橄欖油,初榨橄欖油適合涼拌或低溫煎炒,精製橄欖油則可安心用於高溫烹調。 肉雞無生長激素問題 炸雞風險在高溫油脂 網路上流傳「肉雞為了長得快被注射生長激素」的說法,長期引起消費者疑慮。徐慈家營養師解釋,實際上,這項指控並不符合現代養殖實況。生長激素藥劑價格高昂、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川普暗示對委內瑞拉動武 美軍力部署概況一覽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暗示將對委內瑞拉動武,引發全球關注。CNN報導,美軍已派遣最大航艦「福特號」至拉美地區,並在當地部署約1.5萬名軍事人員及十多艘戰艦,軍事集結規模堪比1989年入侵巴拿馬。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長平觀察: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爭議事件中的粗言穢語
在所謂民族大義面前,髒話是否更有力量?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觀察了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爭議事件中的粗言穢語,警醒政治暴力語言對年輕人的示範作用。
德國之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