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逾8成 增心血管風險
牙周病被稱為沉默殺手,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逾8成。世樺牙醫診所醫師張天欣指出,嚴重牙周病恐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因此落實日常口腔清潔與定期檢查十分重要,及早發現才能預防疾病惡化。
牙周病是牙齦、韌帶、骨頭等牙齒周圍組織受到細菌感染所引起,由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常等到牙齒鬆動或咬合異常才求診,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資料顯示,2011至2020年全球牙周病盛行率約62%;衛福部則指出,本土成人約有47%屬於嚴重病例,反映出牙周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許多研究也證實,牙齒狀況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牙周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產及失智症等風險。尤其吸菸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至7倍。另外,50至64歲長者亦是牙周病高風險族群,其風險是年輕人的6.7倍,更需特別注意口腔健康。
張天欣提醒,許多人誤以為洗牙就能治療牙周病,但若刷牙時出血、牙齦退縮或牙縫變大,往往表示牙周問題已惡化。真正有效的治療是「牙周深層清潔」(SRP),需徹底清除牙齦深處的細菌與牙結石,並消除牙周囊袋的發炎,才能讓牙齦恢復健康。落實日常口腔清潔,就是守護全身健康的第一步。
預防勝於治療,民眾可以建立「牙周健康力」,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3分鐘,以45度角的貝氏刷牙法清潔牙齒,並搭配牙線或牙間刷,補足40%的清潔死角。同時,每半年應進行1次牙周檢查,透過牙周探測與X光掌握牙周健康狀況。
其他人也在看

護齒正視牙周病 植牙別貪便宜
國人平均壽命逐年提升,牙齒使用年限隨之延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提升社會對口腔醫療與預防觀念的重視,旺旺中時媒體集團26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預防醫學口腔健康」講座,邀請5位醫界權威親自分享,從臨床經驗、植牙選擇到牙科衛教,全面剖析口腔健康。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菲律賓行動義診 深入偏鄉拔病苦
2025年10月中旬,菲律賓的慈濟眼科中心聯合當地企業與志工團隊,前往菲律賓呂宋島中西部的蘇比克,舉辦為期兩天的大型眼科及綜合義診活動。蘇比克地區的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山區與偏遠社區的居民,往往需長...
大愛電視 ・ 3 小時前

保健》急性血癌凶猛 4大症狀不可不慎
綜藝天王沈玉琳日前因血癌暫停演藝事業,引發社會大眾關注。血癌並非只出現在新聞或虐心電影情節中,而是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真實威脅,但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常被誤認為貧血或感染,可能因此錯過就醫時機。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小結節3年長到近1公分屬很早期肺癌 醫:低劑量電腦斷層重要
有心血管疾病的63歲男子,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右上肺有0.7公分大的毛玻璃樣病灶,影像特徵雖不見得是惡性,但追蹤3年,病灶緩慢增大到近1公分,醫、病討論後決定手術切除,最終病理證實為第1期微小侵犯腺癌,屬很早期的肺癌,術後無需化療,追蹤迄今也未見復發。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飯後別急著刷牙!牙醫揭「琺瑯質崩壞速度翻倍」真相 越刷越傷還更容易蛀牙
許多人覺得「三餐飯後立即刷牙」是最乾淨、最講究口腔衛生的做法,但牙醫卻指出,這個看似健康的習慣,其實可能正在悄悄破壞你的牙齒。原因與時間點,竟與飯後口腔的「酸度變化」有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
用電太凶 童子賢喊核綠共存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30)上周落幕,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26日出席解析論壇時,直言台灣目前的減碳速度仍是全球隊列的「放牛班」,主要碳排仍來自發電,而台灣人均年用電量高達1.2萬度,因此光靠綠電無法支撐,電會不夠用,呼籲應該盡快推動核能、水力、綠能的「核綠共存」策略。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午夜特搜:藍營狂酸國防手冊 「在台港人」吐心聲暖哭網友
主播/劉品薇 台北報導新版的全民國防手冊,已經陸續普發到全台各家各戶,相關話題也持續在網路上引發討論,包括最近有一名,移居台南的香港人,在社群上發出這張照片,分享自己也收到這本手冊了,不過他說,身為香港人,看完這本安全指引,百感交集。他在貼文當中回顧自己,從香港來到台灣,多少帶著掙扎、擔心自己會離「家」越來越遠。但他也強調幸好在台灣的生活,接住了我,讓他骨子裡的「香港氣」不旦沒有消失,反而變成了一個更寬的「香港人」。
民視 ・ 10 小時前
鏡論/老虎背上飆爽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公開暢言,說是台灣有事,將危及日本存亡,要行使「集體自衛權」。消息一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舉國譁然,駐大阪總領事揚言,要砍掉高市腦袋。這下子,換成日本國舉國譁然。事情愈演愈烈,雙方都騎上虎背,互飆爽話,彼此騎虎難下,這事不曉得該如何收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新莊150年老店「尤協豐豆干」無預警歇業 饕客哀號
新北巿新莊開業逾150年的老店「尤協豐豆干」,以濃郁豆香與親民售價,深受在地人喜愛,也有許多人為了尤協豐豆干特地跑到新莊購買,今年更入選《500碗》小吃指南,就連作家洪愛珠也曾讚好吃,但一名網友昨日前往消費時發現竟是最後一天營業,無預警歇業的消息曝光後,大批網友震驚不捨,直呼「新莊美食又少一家」。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南韓非洲豬瘟警報升至「嚴重」 養豬重鎮忠清南道首度淪陷
南韓爆出非洲豬瘟疫情再度拉警報!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25日宣布,忠清南道唐津市一處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不僅是今年第6起案例,更是忠清南道首次出現非洲豬瘟疫情。由於擔心疫情恐進一步擴散,全國警戒層級立即升至最高的「嚴重」階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吳東亮:台灣經濟沒病 但產業M型化
《經濟學人》指稱新台幣匯率嚴重低估,恐患台灣病。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26日表示,台灣經濟這麼好,且央行和經濟部長龔明鑫都有對外說明,不應該是生病,不過他也提醒,有些事情台灣自己要小心,像是產業M型化應該調整,讓差距少一點。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正確用牙線 最佳預防醫學
市面上潔牙產品琳瑯滿目,且超過8成民眾每天刷牙2次,台灣牙周病的盛行率卻仍長年維持80%以上,顯示口腔清潔問題成為重大健康隱憂。蝴蝶式牙周棒發明家暨執行董事許書欽表示,唯有正確使用牙線進行全方位清潔,才能有效預防牙周病。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經濟信心調查!近6成人通膨預期仍高 消費意願上揚
70%民眾預期2025年經濟成長率高於3%,58%民眾預期通膨高於2%:主計總處於2025年8月15日預估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4.45%,通貨膨脹率1.76%。國泰金控新聞稿2025年11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上揚至3.53%,有70%的民眾認為2025年經濟成長率會高於3%;而民眾對於2025年平均通膨預期值微幅下降至2.23%,有58%的民眾認為2025年通貨膨脹率會高於2%。相較於主計總處,民眾對於2025年的經濟成長預估仍比較保守,對於通膨預期則相對較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年方14 即因腦動脈栓塞致缺血性中風
十四歲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考慮因為中風導致半側癱瘓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抽筋);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檢查,確定為左側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醫療團隊進行急性腦中風顱內移除動脈血栓,術後患者血流恢復暢通。後來進一步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房有近七公分巨大黏液瘤,顯示病情相當危急。心臟黏液瘤是一種非癌性腫瘤,質地柔軟有如果凍,腫瘤雖然不會轉移,但在心臟持續跳動和血流衝擊下,腫瘤小碎片很容易剝落。這些碎片會隨著血液離開心臟,進入腦部動脈後便可能引發栓塞,最後可能造成中風。後續完成心臟黏液瘤清除手術,恢復良好未留下後遺症,患者重返校園繼續上學。郭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32歲男「牙齒全壞光」醫揭原因!口腔問題恐爆4大癌症
一名32歲年輕男性牙痛就醫發現,幾乎全口牙齒都在搖動,經醫師詢問後才知,他一天最多可抽到四包菸,對此,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林宏達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以上,不僅影響口腔健康,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民團籲衛福部正視醫界性騷 揭現行制度3大漏洞
每年11月25日是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國內醫事及婦女團體今(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被指控性騷擾醫師的監控與懲戒機制,因為現行制度存在揭露不足、懲戒延宕、缺乏跨機關預警等3大漏洞,導致一般民眾就醫時根本無從得知眼前醫師是否為涉嫌性騷擾的醫師。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保健》T91步槍轟碎臉骨 顱顏重建重生
國內一名男子,意外遭T91步槍打傷臉部,導致顏面嚴重受創,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直接暴露。三總團隊為他展開一場結合科技與人性的「重建之戰」,靠3D列印模型模擬下顎、額鼻骨等結構,依模板精準切割骨骼,以腓骨重建下顎,又重建鼻中隔與硬顎缺損。手術後他經過追蹤、鼻重建手術,如今已順利重回社會。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