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京宣布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德國之聲中文網)特朗普在搭乘“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前往韓國釜山與習近平舉行貿易談判會議途中,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意外宣布了這一決定。他表示,已指示五角大樓以與其他核大國“平等的基礎”上重啟核試驗。
“鑑於其他國家的試驗計劃,我已指示國防部開始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我們的核武器試驗。該進程將立即啟動,”特朗普在帖子中寫道。“俄羅斯居第二,中國遠遠排在第三,但五年內就會趕上。”
核試驗地點待定
在返回華盛頓途中,特朗普對記者表示,恢復核試驗是為了確保美國能與其他核強國保持同步。
“既然其他國家都在進行核試驗,我認為我們也應該進行,”他在“空軍一號”上說,並補充稱核試地點將在稍後確定。
當被問及這是否意味著世界正進入一個核武風險更高的階段時,特朗普駁斥了這一威脅:“我們的核武庫很安全。”他隨後補充說,他仍歡迎核裁軍。
“我希望看到核裁軍,因為我們擁有太多核武器。俄羅斯第二,中國第三,而中國將在四五年內趕上,”特朗普說。
“我們實際上正在與俄羅斯就此進行對話,如果有進一步行動,中國也會被納入。”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所說的試驗是指由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執行的核爆試驗,還是指核導彈飛行測試。
中國近年核儲備迅速擴張
特朗普決定重啟核武器試驗之際,正值中國近年來迅速擴充核武庫,也恰逢俄羅斯宣布成功測試一枚核動力巡航導彈和一枚核動力魚雷。
特朗普本周早些時候在“空軍一號”上談及俄羅斯的行動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應當結束烏克蘭戰爭,而不是進行導彈試驗”。
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數據,中國的核彈頭數量已2020年的約300枚增加到2025年的約600枚,五年內翻了一倍。美國軍方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擁有超過1000枚核武器。據該機構稱,今年9月的勝利日閱兵中,中國展示了五種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核武器系統。
根據華盛頓軍備控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美國目前擁有5225枚核彈頭,俄羅斯有5580枚。
特朗普核試驗聲明引發負面反應
特朗普的核試驗聲明迅速引發反彈。內華達州民主眾議員迪娜·蒂圖斯(Dina Titus)在X平台上表示:“我將提出立法,阻止這一行為。”
軍控協會執行主任達裡爾·金博爾(Daryl Kimball)則指出,美國若要在內華達舊試驗場恢復地下核試驗,至少需要36個月准備。
“特朗普的言論既錯誤又脫離現實。美國在技術、軍事或政治上都沒有理由恢復自1992年以來首次核爆試驗,”金博爾在X上寫道。
他補充說,特朗普的聲明可能會“引發美國對手的連鎖核試驗,並破壞《核不擴散條約》。”
除了提供技術數據之外,美國的核試驗還將被俄羅斯和中國視為美國有意展示其戰略力量的舉動。普京曾多次表示,如果美國恢復試驗,俄羅斯也將跟進。
普京稱俄羅斯成功測試核動力無人潛航器
普京周三表示,俄羅斯已成功測試“波塞冬”(Poseidon)核動力超級魚雷。並宣稱該武器在速度和潛深上“無與倫比”,且“無法被攔截”。
普京表示,“波塞冬”提供動力的核反應堆“比潛艇反應堆小100倍”,其核彈頭威力則“顯著高於俄羅斯最先進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
軍事分析人士稱,該武器能在沿海地區制造巨大放射性海嘯,對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
普京的這一表態出現在他三天前剛宣布成功測試核動力巡航導彈之後,被外界視為其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又一信號,表明俄方在烏克蘭問題上不會讓步。
自特朗普對俄羅斯的言辭和立場趨於強硬以來,普京公開展示其核武實力,包括10月21日試射新型“海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航導彈,以及10月22日進行核發射演練。
普京表示,在此次試驗中,“波塞冬”首次實現了從母潛艇發射並啟動核動力裝置,使其能夠運行一段時間。
俄媒報道稱 “波塞冬”的速度可達每小時200公裡(124英裡),遠超現有魚雷和軍艦。其核動力賦予了幾乎無限的航程,並使其難以被敵方偵測。
普京還透露了“海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新細節,稱其核反應堆“比潛艇上的小1000倍”,可在幾分鐘內啟動,而潛艇反應堆需要數小時。普京稱這是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
俄羅斯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10月21日報告稱,“海燕”在試驗中飛行了14,000公裡,歷時15小時,成功完成多項機動,顯示出高度規避導彈與防空系統的能力。
“海燕”是世界首枚核動力導彈,擁有幾乎無限航程,可在敵方防御系統上空盤旋多日,並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實施打擊。
普京將“海燕”和“波塞冬”描述為對美國退出2001年《反導條約》後建立導彈防御體系的回應。俄軍方長期擔憂,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可能誘使華盛頓發動“先發制人打擊”,而俄方的新武器則被視為確保反擊的保障。
自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普京多次炫耀俄羅斯核實力,並宣稱莫斯科准備“不惜一切手段”捍衛其安全利益。近期在特朗普推遲與普京布達佩斯峰會並宣布對俄實施首輪制裁後,普京再次借核議題發出強硬信號。
特朗普曾希望推動中俄美核軍控談判
今年8月,特朗普曾表示,他已與普京討論核軍控,並希望中國參與。北京當時回應稱,要求其與美俄兩國一起裁軍“既不合理也不現實”,因為中國的核庫規模遠小於兩國。
特朗普早在今年2月就首次表明希望推動核軍控談判的意圖,表示願與普京和習近平就限制各自核武庫展開討論。
美國上一次進行核試是在1992年。除朝鮮外,大多數主要核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已停止核爆試驗。朝鮮的最後一次核試驗是在2017年。俄羅斯最後一次是在1990年,美國1992年,中國1996年。
美國的核時代始於1945年7月,當時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進行了2萬噸級原子彈試驗。同年8月,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迫使日本在二戰中投降。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路透社 美聯社)
其他人也在看


日相高市早苗已抵南韓!將與李在明會面 明有望與習會談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稍早已抵達釜山金海國際機場,展開其任內第一次的訪韓行程。稍晚將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談。高市也透過X帳號表示,本次會議除將討論貿易與投資等議題外,也會就人工智慧(AI)、人口結構變化等新興課題進行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1J肉聲/川習會未談及台灣 川普降關稅明年4月訪中!虧習近平:他很硬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30日)台灣時間上午9時多已抵達南韓釜山金海機場,預計將在上午10時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領袖高峰會議,川普在清晨也發文,直呼對於這場會議「非常期待」。但就在會議開始前1小時,川普再發文,表示要即刻展開核武測試。
鏡報 ・ 1 天前反關稅廣告風波未歇 川普稱與加總理會談「愉快」
(中央社空軍一號機上30日綜合外電報導)就在美國與加拿大爆發新一波關稅爭議之際,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會談「愉快」。
中央社 ・ 1 天前
〈盛群法說〉三大動能推升 明年營運不會比今年差
MCU 廠盛群 (6202-TW) 今 (30) 日舉辦法說會,公司表示,最壞情況已反映在今年表現中,預期明年營運不會比今年更差,且隨著安防、健康兩大產品線穩定成長,加上 AI 伺服器散熱模組 MCU 通過大廠驗證,明年營運有望迎來新動能
鉅亨網 ・ 1 天前

以色列稱透過紅十字會接收2人質遺體 身分待鑑定
(中央社耶路撒冷30日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表示,其安全部隊今天在加薩走廊透過紅十字會接收了哈瑪斯(Hamas)歸還的兩名以色列人質遺體,這是依據以哈停火協議進行的移交。
中央社 ・ 1 天前俄軍轟炸能源設施 烏克蘭限制全國電力供應
(中央社基輔30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官員今天表示,烏克蘭因俄羅斯空襲,導致能源基礎設施損壞,已在全國實施限制電力供應。俄羅斯空襲並在東南部札波羅熱市(Zaporizhzhia)造成13人受傷。
中央社 ・ 1 天前

蘇丹內戰疑爆屠殺平民血洗醫院 至少2千死「土地染紅」
非洲國家蘇丹飽受內戰摧殘,最近傳出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奪取西部關鍵城市後,似乎展開種族清洗活動,屠殺2千人並血洗一家醫院,從衛星圖像也能看到地面泛紅的驚悚畫面。快速支援部隊26號擊退蘇丹政府軍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美賣F-16V全「匿蹤」?諷軍購歪歌〈隱形的戰機〉網瘋傳
我國2019年度提出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與相關系統、裝備,總經費2467億餘元,卻至今遲遲未交機,引發質疑。近日一段改變自經典歌曲〈隱形的翅膀〉的KUSO歌〈隱形的戰機〉在網路瘋傳,酸爆台灣終於也有隱形戰機了,付完錢一架都沒來的F-16V戰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簡又新:無核電恐難達2030減碳目標 有充足電力才有AI算力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簡又新今天(30日)應邀至委員會進行專題演講,簡又新再拋出「重啟核能」。他指出,台灣應重新思考核能政策,否則恐難達到2030年減碳目標。簡又新並指出,若無充足的低碳電力,將難以供應AI與半導體產業的用電需求,「有充足的電力才有AI算力,有算力才有國力」。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30日召開第五次會議,委員會顧問、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在會中以「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簡又新指出,2024年全球核電發電量達10億度,創下歷史新高,而台灣在今年5月走入核電歸零,目前正處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台灣應重新思考核能政策,否則恐難達成2030年減碳目標;此外,他也提醒必須考慮國內產業火車頭AI與半導體產業對低碳電力需求孔急。他說:『(原音)因為如果沒有核電配合的話,可能我們2030年不太容易完成減碳。然後我們最近談到,我們說AI這些所有的經濟成果完全要靠什麼?要靠有充足的電力,才有我們AI的算力,有算力才有國力;有國力,我們國家才會往前跑,所以這個是我們重新思考的時間。』 簡又新提出的簡報中指出,目前全球3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不透露會談細節?APEC會議期間 楊珍妮與美副貿易代表有互動
行政院政務委員暨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出席在南韓慶州的APEC雙部長會議後,在當地舉行記者會時透露,與美國副貿易代表史威...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熊出沒太頻繁!累計12死破紀錄 自衛隊進駐秋田防災
日本是台灣人最喜歡去旅遊的國家之一,但近期卻頻傳熊襲事件,根據日本環境省統計,至30日為止已有12人遭熊襲擊死亡,災情最嚴重的秋田縣甚至請求國家協助,而防衛省也派遣自衛隊進駐秋田,與縣政府討論防範對策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黃仁勳拉Nokia為6G 商機一次看
6G時代將重新塑造全球通訊格局,非地面通訊融合、天地一體化連結,以及關鍵硬體技術的創新,正成為驅動產業升級與引領國際競爭的新核心。面對2026年產業趨勢,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朱財生今(30)日以「探索未來6G與非地面通訊技術新局勢與創新應用」為題進行專題分享。他指出,隨著6G研發浪潮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加速推進,通訊技術正從「高速連網」邁向「全域連結」的新階段。根據MarketsandMarkets報告顯示,全球6G市場預計將從2030年的114億美元成長至2035年的755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46%。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盧市府大落漆!豬瘟疫調狀況外 台中購物節登錄QR Code也印錯
台中爆非洲豬瘟,疫調狀況百出,市政府忙滅火,台中市議員周永鴻今揭日前市長盧秀燕丟下豬瘟防疫說明記者會,堅持主持台中購物節宣傳大會,結果近來被發現連已經舉辦7年的台中購物節都大落漆,提供給商家的宣傳海報大出包,竟連登錄消費的QR Code都出錯,造成店家不便。周永鴻狠批盧秀燕防疫失靈,連拚經濟也螺絲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NewJeans一審敗訴!「解約夢碎」5人恐被冷凍 不甘心:會繼續上訴
南韓人氣女團NewJeans與所屬公司ADOR之間的合約紛爭持續延燒,起因是2024年ADOR開除「NewJeans之母」前代表閔熙珍,讓NewJeans相當失望,並自行宣布與ADOR解約,強調不會支付違約金。官司長達近一年,今(30日)一審宣判公布,NewJeans敗訴。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法M51.3潛射彈道飛彈服役 核嚇阻戰力里程碑
記者廖子杰/綜合報導 法國國防部28日宣布,最新型M51.3潛射彈道飛彈(SLBM)已正式服役,將進一步強化法軍戰略核武投射和嚇阻能量,有效應對未來地緣安全威
青年日報 ・ 1 天前
謝龍介掛看板喊「光復台南」 民調揭南市長「藍綠差距」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台南市長初選熱,國民立委謝龍介今(31)日掛出和議員們的首波聯合看板喊話要光復台南,讓台南翻轉變得清新,同對手前立委陳以信表示祝福,提到選前各自努力選後會團結合作,至於民進兩位選手陳亭妃和林俊憲,依舊是討論度很高,最近民調拿藍綠來PK,分別以陳亭妃、林俊憲和謝龍介組合比較,結果陳亭妃、林俊憲都贏了謝龍介。國民立委謝龍介手握拳看起來朝氣滿滿,今日掛出和議員們的首波聯合看板喊話支持者,如果接到電話民調要唯一支持謝龍介,說自己很期待台南翻轉,立法委員(國)謝龍介說:「我們要光復台南市,台南市要清新,民進在這裡32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讓台南市(改變),替你打掃乾淨。」前立法委員(國)陳以信說:「(謝龍介掛看板),表示祝福,選前各自努力,選後團結合作,國民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台南中間選民的認同跟支持。」而同同志前立法委員陳以信,日前也表態要投入內初選,強調把餅做大,對於謝龍介掛看板表示祝福,藍營台南市長初選熱,民進有意角逐的立委陳亭妃、林俊憲,討論度也很高。有最新民調,陳亭妃對決謝龍介組合中,陳亭妃獲得52.6%支持,謝龍介24.9%,陳亭妃大勝超過27個百分點,至於林俊憲對決謝龍介的話,林俊憲42.3%,謝龍介37.2%,林俊憲略勝一點,立法委員(國)謝龍介說:「有一些是比較明顯的操作,我們也都給予尊重,整個民調顯示一個現象,就是台南不再是綠營的鐵板一塊。」立法委員(民)陳亭妃說:「相信民調都是參考,亭妃會繼續努力,而且亭妃已經蹲點37區,8年了,會爭取人民對我的認同度。」立法委員(民)林俊憲說:「大家就來競爭吧,我更歡迎跟龍介兄,台南市的藍圖規劃,我們可以來做比較。」針對最新民調,林俊憲以文字回應保持尊重,會繼續爭取市民認同,也和謝龍介下戰帖搶奪市長大位,有意者各自努力,和選民搏感情也拚吸睛,藍綠內初選誰過關出戰台南市大家都很關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