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10年串聯台北三大藝術盛事 共同點亮秋日台北
台北三大藝術盛事: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數位藝術節,今年10月到11月將在圓山匯聚成一座跨越歷史、科技、藝術與表演的城市舞台。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今天(17日)特別在宣告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是台北白晝之夜活動邁入第十年,因此特別結合地景公共藝術計畫跟數位藝術節,感受台北藝術能量。
今年的台北「白晝之夜」迎來第十年,以「Hi, Story」為主題,在11月1日下午兩點到11月2日凌晨兩點盛大舉行,地點在擁有豐厚歷史紋理的圓山地區。結合超過60件藝術創作與演出,還有時間切片、歷史迴聲、夢的蟲洞、觀看變奏、綻放場域等五大展區,還會打開舊的兒童育樂中心和圓山坑道,策畫12小時不間斷的精彩展演。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台北白晝之夜邁入第十年,不僅展現自由精神跟多元的創意,今年還特地結合另外兩個台北藝術活動,希望展現出台北專有的藝術創作能量。她說:『(原音)每次到白晝之夜我就非常非常期待,每次又怎樣帶來我們驚艷的很多藝術創作,以及看到整個在白晝之夜重要一些自由精神跟我們多元創作的展現。這次比較特別的是,我們白晝之夜把我們地景公共計畫跟數位藝術節做很大結合,讓這次藝術流動,在台北市變成一件讓我們很期待,也非常代表台北精神的重大展現。』
三展中率先登場的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浮島光景」為題,自即日起至11月9日在圓山花博公園及捷運圓山站玉門街沿線展開,策展人李柏均邀請五位藝術家以史前遺址、動物園與兒童樂園三段記憶創作,11月1日當天並將舉辦動物大舞廳,邀民眾戴上面具共舞,在歡樂氣氛中與作品互動,重現圓山歷史的集體記憶。
而邁入第20屆的台北數位藝術節,今年則以「層疊的海平線」為題,自25日至11月9日在大稻埕碼頭與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兩地展出。同時今年台北數位藝術節也首度跳脫傳統展場框架,讓作品走出白盒子,與城市地景展開深度對話。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今年三個展各自精采但又彼此交會呼應,三大展覽引領市民穿越歷史人文的層層風景,讓藝術在城市中流動。這個秋天,台北市文化局邀請民眾一起走進城市,感受台北特有的藝術文化魅力。(編輯:許嘉芫)
其他人也在看

Ado快閃店來了!五週年限定周邊必收 本人「親錄迎賓語音」首度曝光
2020年出道即一鳴驚人的Ado迎接五周年紀念,今年度除了發行了個人首張精選輯《Ado’s Best Adobum》以及完成第二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外,更在全球各地設置限定快閃店,而台灣歌迷們引頸期盼的「Ado 5周年紀念-台北快閃店」將於10月18日起於台北市中山區正式開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人行道畫設疑太寬"駕駛頻收罰單"! 交工處:勘查改進
社會中心/莊立誠 黃國誠 談駿豪 台北報導民視獨家接獲,台北市一名江先生,開車行經松山區八德路三段一處巷口,過彎時因為車輛壓在人行道上,遭到民眾檢舉開罰。當事人認為,是標線畫設不良導致。台北市交工處坦言,該路口經常接到民眾反應,未來會再到場勘查、做出調整。
民視 ・ 1 天前藝術3展點亮台北 日期地點一次告訴你
二○二五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及數位藝術節聯手登場。台北市文化局昨(十七)日表示,台北白晝之夜登場當晚,三大展覽引領穿越歷史人文層層風景,讓藝術在城市中自由流動。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數位藝術節首度跳脫傳統展場框架,讓作品走出白盒子,將與城市地景展開深度對話。北市文化局指出,大稻埕碼頭如今成為文化驛站,「海平線」也被視為歷史、政治、文化的隱喻。藝術家王連晟、蔡宜婷與黃柏翰透過科技裝置與錄像,探討邊界如何影響感知與存在。另一展區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湯雅雯與林‧索科謙李納作品,還遴選新銳李鍵、林汶澤參展。為響應白晝之夜,承德館將延長開放至晚間十點。台北白晝之夜「HiStory」,日期:十一月一日下午二點至二日凌晨二點,地點:圓山地區(自然景觀公園、廣播電台、圓山坑道、花博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台北3大藝術盛事 圓山陸續登場
今年秋天,台北三大藝術盛事首度攜手登場,包括二○二五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及數位藝術節,自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初,將在圓山匯聚成一座跨越歷史、科技、藝術與表演的城市舞台。台北市文化局昨(十七)日表示,三展共同集結在十一月一日白晝之夜,超過六十件藝術創作及一百場演出活動。三展聯合記者會十七日舉行,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文化局長蔡詩萍、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Paris、二○二五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黃彥穎、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代表李柏均、台北數位藝術節代表黃瀅潔、贊助單位全聯北一處處長黃啟信及響應機構代表等人到場共襄盛舉。林奕華指出,白晝之夜自舉辦以來,已成為民眾最熟悉、最期待的藝術盛事,今年再度邀請前巴黎白晝之夜藝術總監KittyHartl擔任客座策展人,延續台法文化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傳新壽願找第3方鑑價 蔣萬安:全力留下輝達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8日電)盼與新光人壽解約助輝達落腳北士科,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昨天提出共同委託第3方單位鑑價,而新壽傳出對此表達認同。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說,將全力爭取輝達留在台北。
中央社 ・ 10 小時前臺北3大藝術盛事首度攜手 10至11月圓山盛大登場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今年秋天,臺北3大藝術盛事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數位藝術節首度攜手,自10月中旬起至11月初在圓山登場,並共同集結於1
青年日報 ・ 1 天前
銀行推"頂級私人服務" 鎖定資產一億高資產客戶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台灣這幾年股市飆升帶動資產增加,讓新加坡來的銀行瞄準高資產階級,推出頂級私人服務,因為根據金管會的預估,台灣的資產管理規模到2030年,將有翻倍的機會,達到60兆台幣的規模,大動作宣示,亞洲財富中心崛起。
民視 ・ 1 天前
疑不滿客運駕駛按喇叭 機車騎士拿安全帽怒砸車窗
16日中午,台北市有一名機車騎士很凶,氣憤的砸客運的車窗,嚇壞路人。一名騎機車男子,疑似騎車切到客運車前面,客運車駕駛按了喇叭示意提醒,騎機車男子馬上停車下車,轉身拿著黃色安全帽,怒砸駕駛車窗一下,怒...
華視 ・ 1 天前
白晝之夜迎10周年!圓山坑道、聲光互動裝置12小時不間斷
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數位藝術節台北3大藝術盛事首度攜手登場,自10月中旬至11月初在圓山匯聚成跨越歷史、科技、藝術與表演的城市舞台。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今年除了藝術創作、自由精神外,更展現藝術流動結合3大藝術節,在11月1日白晝之夜迎來12小時不間斷的跨夜藝術盛典,也選擇辦在台北最能說故事的圓山,自由、開創地說著台北的歷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臺北市參與式預算感恩茶會 參與式預算邁入第11年 感謝提案人、審議團員及高中職學校熱情參與
(記者張芸瑄/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2025年參與式預算經過各機關同仁及市民朋友近半年來的努力,從提出構想、討論 […]
引新聞 ・ 9 小時前
車頭凹陷全毀!74歲翁凌晨開車外出 自撞分隔島畫面曝光
台北市南港區驚傳自撞事故,17日凌晨4時26分,1名74歲的張姓老翁,開車行經南港路一段171巷時,因不明原因自撞中央分隔島,轎車車頭嚴重毀損,所幸張翁並未受傷,加上當時來回人車稀少,亦未波及到其他用路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議員指圓山自然景觀公園髒亂 北市府:會勘後改善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18日電)台北白晝之夜11月登場,主場域在圓山自然景觀公園。北市議員指公園夜間燈光昏暗,雜草叢生有塗鴉及垃圾,恐成活動治安破口;公園處今天表示,下週派員會勘後著手改善。
中央社 ・ 4 小時前
臺北3藝術盛事首攜手 白晝之夜點亮圓山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臺北3大藝術盛事2025臺北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及數位藝術節,今年首度攜手,自10月中旬至11月初在圓山登場,集結超過60件藝術創
青年日報 ・ 21 小時前
東辦副執行長抵押房子借款300萬維持運作...許美華轟「沒人需要做英雄」:唯一辦法是關門大吉「讓民眾罵藍白立委」!
許美華嘆道,本來是該藍白立委負起的責任,郭副執行長為什麼要多事,去幫藍白惡性擔責任?更不要說,郭副顯然不是郭董...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幸運兒快現身!2張破億彩券無人領 獎落台北、高雄
台灣彩券公司17日清點億元以上大獎彩券時發現,大樂透與威力彩各有1注獨得獎項的中獎人至今未現身領獎。這2張幸運彩券均為電腦選號中獎,最高獎金達2.27億元,分別落在台北市與高雄市。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大樂透頭獎連9槓 下期獎金上看3.5億元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大樂透第114097期今晚開獎。中獎號碼為32、03、31、15、16、45,特別號42;派彩結果,頭獎、貳獎均槓龜,頭獎連9槓;下期(21日)預估銷售新台幣1.5億至1.7億元,頭獎預估上看3.5億元。
中央社 ・ 23 小時前東部海域地震台北有感 捷運慢速行駛巡軌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8日電)台灣東部海域今天上午10時許發生地震,台北市明顯有感,台北捷運公司隨即通知,目前全線列車慢速行駛巡軌中,建議趕時間的旅客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3.1億大樂透已領走 剩2位億元得主未現身
[NOWnews今日新聞]今(2025)年9月12日在台中開出的3.15億大樂透頭獎,台灣彩券公司今(17)日表示,這名頭獎幸運兒已現身領獎,而且他只花250元投注,並採電腦選號,結果其中1注中了頭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2025天母萬聖節 恐怖小丑攜手大小妖怪搗蛋出巡
臺北天母地區年度最鬧鬼、最搗蛋萬聖盛典即將登場,由臺北市商業處、臺北市天母商圈發展協會辦理的第17屆「天母搞什麼鬼萬聖節嘉年華」,從街頭踩街惡作劇到主場園區沉浸體驗,10月24日起連續兩天,號召大小朋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