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2026迎南加州新總部!瞄準邊緣AI靠這三策略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不僅早已切入20家人形機器人供應鏈,10月更宣布聯手晶片巨擘高通的子公司,可見擴大邊緣AI版圖的野心。《遠見》專訪研華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解析研華布局邊緣AI的三大策略,包括其「自主系統與機器人」(AS&R)事業體的轉型,以及2026落成的南加州新總部,將如何卡位「美國製造」商機。
當AI的狂潮從雲端奔湧至物理世界,「實體AI」(physical AI)的產業革命已然開打。
從人形機器人、自主移動載具(AMR)到智慧工廠與醫療設備,AI不再僅存於數位空間,而是開始與現實世界即時互動,而這也更仰賴邊緣端的即時推理、運算,帶動邊緣AI生態系發展。在這場全新的競賽中,台灣工業電腦巨擘研華科技正經歷深刻的戰略轉型。
「研華的第一大策略,就是所有Edge Computing(邊緣運算)上都配有AI運算效能。」研華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接受《遠見》專訪時指出,隨著Intel、AMD等CPU大廠紛紛在晶片中內建可更高效執行AI運算的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AI運算已不再是加分的選項,而是「標準配備」。
邊緣裝置升級!三大策略搶實體AI商機
張家豪指出,研華身為全球工業電腦市占龍頭,憑藉數十年累積的產業經驗,擅長與全球最主流的CPU和AI晶片組廠商合作,包括Intel、AMD、輝達、高通、NXP等,能依據客戶從人形機器人到傳統AMR的不同需求,從算力、平台架構、電力與功耗等角度,提供最適切的邊緣AI平台。
第二大策略則是善用研華協助多元產業落地的豐富經驗,從醫療、自動化等既有產業,以及機器人、無人機等新產業雙管齊下,開發多個平台,協助合作伙伴落地。第三策略則是整合生態系的眾多伙伴。「我們內部叫做co-created(協同),」張家豪補充,這在橫跨多產業的實體AI商機中尤其重要,「透過合作,打包成一個個的development kit(開發套件)、ready to use package(即用套件)。」
這些策略源自於產業與客戶的需求正在轉變。國際上開始有「純軟體」AI新創,尋求研華在硬體整合上積累數十年的經驗。張家豪指出,五年前幾乎沒有這種新創客戶,近來大幅增加,韓國便是其中一例,「他們跟我們談的都是演算法,怎麼讓AI更智能、怎麼訓練模型。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把硬體平台準備好,讓他們專心做訓練。」
不僅如此,研華也與高通子公司、來自矽谷的邊緣AI新創Edge Impulse深化合作。Edge Impulse擅長打造供物聯網工程師使用的開發平台,而身為其最早投資人之一的研華,合作關係早在五、六年前便已展開。隨著高通有意擴大邊緣AI生態圈版圖,研華也在10月宣布,將Edge Impulse的軟體獨家整併進研華硬體,提供全球客戶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實體AI加速轉型,從賣零組件到「解決方案」
除了在邊緣生態系擴大投入,張家豪坦言,實體AI落地的極度複雜性,例如機器人技術發展,迫使研華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研華的目標不是製造出一台完整的機器人,而是提供開發機器人所需的所有關鍵零組件,包括運動控制、2D/3D視覺攝影機、5G、Wi-Fi 7通訊模組、光學雷達、路徑規劃等,「一台機器人所有看得到的硬體、模組部分、(驅動)軟體都準備好,讓客戶去開發。」
不僅需高度整合,隨著不同產業、架構、載體的產品需求差異擴大,從「產業需求回看產品」的重要性也提高。例如,光是電腦運算就有諸多不同,「你把做好整合的機器人,賣到AMR,跟賣到人形機器人,(需求)根本完全不一樣。」
為此,研華的組織架構也進行了相應調整,2024年整合團隊能量,成立「自主系統與機器人」(AS&R)事業體,瞄準泛機器人產業,為客戶提供更高度的客製化服務,「從以前純硬體的部門,轉型為Solution(解決方案)部門。」張家豪強調,這正是機器人產業帶動研華事業群最大的一個轉向。
目前,研華已經成功切入20多家人形機器人供應鏈,不過,相較當前人形機器人狂熱,研華採取穩扎穩打策略,從農業、工業、醫療等多元場域切入,讓邊緣AI扎實地在各行各業中落地。
張家豪認為,目前實體AI最實際的應用,會優先出現在特定領域。例如,具備自主移動能力的機器人非常適合執行「巡檢」任務,無論在白天黑夜,或面對危險的廠區環境,都能取代人力。此外,在救護、消防、軍事等高風險特殊用途上,更是潛力無窮。
「所謂的『人形』機器人,應該是指模仿人類『行為』(behavior)的機器人,而不是真的長得像人的形狀的機器人。」他直言,以當前技術成熟度,讓機器人長出兩隻腳走來走去,除了吸睛外,在許多場景下的實用性仍有待商榷。
研華早在疫情前就切入美國,加快「在地設計導入」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美國製造」浪潮,研華不僅沒有缺席,更以前瞻性的布局搶先機。其位於美國南加州的全新營運中心即將於2026年完工,但其戰略意義遠不止於擴大產能。
張家豪笑說,研華在美國擴大布局的腳步始於疫情,早在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壁壘之前,可說是極具先見之明。他補充,美國製造的商機預計帶動製造業成長,而這些醫療、自動化設備正是研華擅場;同時,公司也正擴大在美國的R&D團隊。
張家豪解釋,過去,美國業務團隊接到生意後,需拉回台灣進行設計開發,存在時差與溝通成本。未來,部分專案將直接由美國的R&D與PM團隊面對客戶,在當地進行修改與驗證,「大幅提升我們在美國design in(設計導入)的速度。」
除了提升服務客戶的效率,特別是在國防、軍事、醫療、航太等產業,出於安全與機密考量,通常不希望產品設計來自海外,甚至要求直接在美國在地設計,而研華的在地化策略正好能滿足此需求。
從提供標準化硬體,到打造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套件;從單純的硬體製造,到整合軟體、生態系伙伴的平台服務,更搶入美國市場進行在地研發,研華正以一場全面的組織與思維革命,回應實體AI時代。這家工業電腦的傳統巨擘,已準備在這波AI落地的浪潮中,扮演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其他人也在看

21日台股遭摜壓大跌800餘點 大成鋼業績題材支撐股價逆勢震盪走高
台股21日受美股拖累,加權指數開盤即摜破27000點關卡,且指數多在下跌830點附附整理,開盤後45分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造紙、休閒運動及鋼鐵,其中鋼鐵類股中大成鋼Q3每股盈餘(EPS)1元,且累計前三季EPS達2.08元賺贏去年全年,開盤後股價開低震盪走高,並於11 分拉上36.5元高點、上漲0.8元,量價表現為類股中相對突出。
理財周刊 ・ 1 天前
COP30現場》從全球第一顆LED號誌燈,到土石預警系統...打造綠色科技島,台灣科技業的永續解方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十屆締約方大會(COP30)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展開,而台灣氣候聯盟今年第五度前進大會,以【數位賦能三部曲:共同・共創・共好(Digital Empowerment Trilogy: Together, Create, Prosper)】為題,在藍區(官方談判區)主辦三場論壇,盼讓世界看見台灣科技業的淨零決心。
今周刊 ・ 18 小時前
楊占個展「重生與守護」: 青銅神獸的靈性鑄造與笑像畫的人間幽默
理善藝聚空間將於 11 月 28 日推出展覽「重生與守護」,呈現藝術家楊占近年最完整、最具精神性軌跡的創作群像。本展攜手長期深耕亞洲當代藝術評論的獨立策展人張禮豪策劃,他擅長在作品與文化脈絡之間,建立既敏銳又帶有詩性的視角,結合理善藝聚空間「以理善為名、藝術為底、聚為核心」的策展理念,藝術不僅是被陳列的物件,而是一個能被觸及、被喚醒的能量場。展覽為期一個月,透過藝術家楊占近百件青銅雕塑與笑像畫將構築一座介於神話與現實、形體與靈性之間的內在宇宙,邀請觀者在其中重新理解「重生」與「守護」的意義。 理善藝聚空間總經理許洛婕表示,本次展覽也開啟藝聚未來的美學實踐方向:以作品能量帶動空間節奏,形成能被身體記住的五感體驗。她指出,期望每位觀者,都能在沉浸的感知狀態裡,與創作建立更貼近的關係。這樣的設定,也使後續以聲音、冥想與身體延伸的跨域連結成為展覽的自然延伸。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遊戲股王鈊象暖身備戰中 單季獲利快一個股本
今年股市持續多頭的行情,遊戲股王鈊象(3293)反而呈現持續的緩步下跌,基本面沒有問題,只是伴隨著降息循環,市場整體資金更傾向於高估值得科技類股,而當市場開始回跌,反而可以去留意那些股價在相對低檔,有基本面支持的好公司。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別人不做我來做!」28歲台灣小子成冠軍賽車手,創立車隊翻轉產業生態
一個23歲的台灣小子,當年因為一次失控意外接觸賽車,沒想到居台灣各賽車手之先,今年竟二度摘下日本飄移方程式賽車亞軍!他就是現年28歲的銀霧車隊(Silver Mist Racing)創辦人暨負責人秦錫鈞,除了不斷挑戰自己,更接連創辦銀霧車隊與學院,希望更多人接觸賽車,翻轉台灣賽車文化。「它有一股強大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施羅德2026投資十大預測:看好美股、亞洲科技股、黃金仍有空間
又到歲末年終之際,施羅德點出2026十大市場預測,美股續強,留意亞洲科技股,黃金也仍有空間。2025年是全球經濟重整與市場波動的一年,貿易政策轉向、亞洲成長動能再起,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熱潮,成為年度關鍵趨勢。施羅德認為,2026年將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在政策驅動、步調不均的全球市場中發掘機會。施羅
遠見雜誌 ・ 1 天前
2317苦吞半根跌停…鴻海OpenAI強強合作、鴻海科技日也難救,現在能不能搶進「先看這訊號」
「2025鴻海科技日(HHTD25)」週五(11/21)登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與創辦人郭台銘一同現身,這是郭台銘母親初永貞辭世後,首度公開露面,也是2022年後首度來站台。 鴻海在科技日一早就發布消息,和OpenAI宣布合作,聚焦下世代AI基礎設施硬體的設計工作與美國製造,不過在台股下殺逾900點之際,鴻海股價難逃跌勢,盤中重挫超過4%,最低來到226元。 有分析師指出,鴻海通吃輝達、蘋果大單,能否守住季線上攻?都是接下來操作的觀察重點。「因應跌勢,我們保持彈性,鎖定落底回穩訊號出現」。
今周刊 ・ 18 小時前
Gemini 3登場!怎麼用?生成式介面如何顛覆互動體驗?
最近股神巴菲特創立的波克夏,積極投資持股Google,引發熱議。這間矽谷老牌平台公司,在AI時代下是否將有驚人進展?今日Google官方宣布正式推出最新一代模型Gemini 3,不管是消費者、開發者還是企業,都能直接在各自對應的入口使用Gemini 3。除了強調性能以外,在發布記者會上,Google
遠見雜誌 ・ 23 小時前
訂下2026年KPI之前,每個領導者都該先知道這2個問題的答案
年關將近,許多企業已開始規劃2026年的年度目標。知名暢銷書《原子習慣》作者克利爾(James Clear)在紐約世界商業論壇上提醒企業領導者:若想讓團隊更高效,企業領導者應該先問這兩個關鍵問題和檢查一件事。制定年度KPI前,一定要釐清的兩個問題第一,「每個人都知道我們要往哪去嗎?」確保團隊有共同願...
商業周刊 ・ 1 天前
走入川端康成「雪國」源想地、入住900年歷史旅店!謝金河細數日本千年百年企業:在中國很少見
在川端康成的雪國遺址感受日本Style!這次新潟行,我們最後兩天入住越後湯澤的高半旅館,領隊只告訴我們這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雪國」的源想地。我們一進大堂就看到旅館仍保留當年川端康成住過的房間及川端康成的著作,也讓我們進入「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就是雪國,夜空下變得更茫茫,火車站號誌停下⋯⋯」的雪國世界。
今周刊 ・ 4 小時前
SCFI運價連三跌、美歐線下修 業界估止跌或反彈最快看12月中
貨量疲弱、運力續增,供需失衡難擋運價下行壓力,上海航交所出口運價指數今(21)日續跌3.98%至1,393.56點,跌幅擴大、連三周拉黑,跌回到10月中的起漲點,本周美西、美東線分別續跌9.76%、8.31%,跌幅收斂,歐洲線轉跌3.53%,地中海線小漲1.28%持穩。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頂奢飯店房價破紀錄,體驗揮霍潮來了!富豪甘為「被叫出名字」一擲千金
即便外國遊客赴美人數下降,白領階層就業低迷,飯店奢華客房價格卻逆勢上漲。 根據飯店業數據公司CoStar統計,目前美國奢華飯店的平均每日房價創史上新高,達394美元(約合新台幣1萬2250元),比起次一級最貴飯店平均房價高出168美元,該差價在2008年時只有60美元,如今卻也創下史上新高。 《華爾...
商業周刊 ・ 1 天前大宗商品股殺低,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五開盤走跌,三大股市齊黑
【財訊快報/劉敏夫】歐洲股市週五盤初下跌,隨全球股市下滑跌勢起舞,因對於AI估值的憂心再起,促使投資人避開高風險資產,大宗商品類股領軍殺低,成了大盤主要空頭指標。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盤初下跌6.78點或1.20%,報557.16點。盤初,20檔產業類股表現漲跌各異,食品餐飲類股指數上漲0.42%,表現最好。反觀,大宗商品類股指數下跌2.66%,表現最差。歐洲主要股市大抵下跌,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盤中下跌0.99%;法國CAC40指數下滑1.32%;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滑落1.36%;西班牙IBEX35指數下降1.44%;瑞典OMX斯德哥爾摩基準指數則是滑落1.32%。全球股市再傳跌聲,週五亞股追隨週四美股大跌,AI晶片大廠輝達樂觀財報引發的漲勢戛然而止,有關人工智能行業的擔憂重燃。Federated Hermes Ltd的股票投資主管Charlotte Daughtrey表示,本週市場持續承壓,人工智能熱潮能否持續的質疑聲令投資者人氣受挫。雖然波動性有所上升,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此次回調是市場修正,而不是長期低迷的開始。在個股表現方面,威科集團盤中股價上漲1.21%;德意志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壽險公會提匯率評價會計制度調整建議 15年3大鋼釘助業者換骨
壽險公會近期將匯率評價會計制度調整建議送交金管會,今以媒體茶敘的方式對外說明。根據壽險公會的規畫,希望透過15年暫行的過渡措施,節省壽險業無謂的避險支出,強化業者自我保險能力,進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改善幣別錯配的現象,並粗估可增加國內投資多達6兆元。
自由時報 ・ 1 天前別怕川普加關稅!這波回檔反而是進場好時點
就在雙十連假前夕,美股在多頭氣勢穩健推升下,表現一度近乎完美,未料上週五市場驟然重挫,標普500指數大跌2.7%、那斯達克下挫3.6%,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重挫6.3%。導火線來自中國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進一步限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強烈不滿,隨即對中國商品祭出高達100%的新關稅,並提出新的出口管制作為反制。市場憂心美中科技與資源戰線正式升級,地緣政治風險快速升溫,成為引發股市賣壓的主要原因。然而,從歷史經驗與資金結構來看,這波震盪更多反映的是對政策放話與地緣風險的短期情緒反應,尚不足以視為經濟或企業基本面出現結構性惡化的訊號。
鉅亨買基金 ・ 1 天前
中獎也有錯?上海實習生「抽中輝達顯示卡」被要求上繳 最終無奈離職
中國上海一名實習生近日因一張抽種一張顯示卡掀起職場風暴。他在出差期間參加面向現場觀眾的集章抽獎,幸運抽中輝達 GeForce RTX 5060 顯示卡,卻遭公司以「代表公司出差」為由要求上繳。最終,當事人也迫於無奈只好離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黃仁勳兒首度鴻海科技日演講:實體AI將遍佈地球內到地球外 無所不在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兒子黃勝斌,鮮少代表父親出席公開活動,但他今日在鴻海科技日獨挑大樑,一登場便以10分鐘的演講聚焦「人形機器人」與「實體AI」趨勢。他指出,實體AI將成為下一個兆美元級市場,未來機器人將走出工廠、走進醫院與家庭,甚至延伸到地球內外,但現在的實體AI的訓練還有許多關卡需要克服,黃勝斌更在演說的最後,盛讚鴻海的能力。
鏡報 ・ 1 天前
不是蛋餃!台灣人最愛火鍋餃TOP5 冠軍銷量是「水晶餃的4倍」
吃火鍋的季節到了!愛買公布「火鍋餃類熱銷TOP5」,魚餃不僅穩居熱銷榜首,銷量還是蛋餃的1.5倍,7-ELEVEN火鍋湯底成長4成、火鍋料成長7成,主打微波個人鍋和1人份火鍋料就近買;OKmart獨家開賣冬倍,價格不到500元銷量翻倍。(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家寧52萬粉IG「突蒸發」!疑新帳號…網批:繼續檢舉
娛樂中心/李筱舲報導昔日YouTuber情侶檔「眾量級 CROWD」的Andy與家寧,在分手後因公司帳目不清與經營糾紛成為網紅圈及社群熱議的焦點。昨(21)日,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家寧超過52萬追蹤數的社群帳號無預警消失,更在帳號消失不久後,社群上疑似又出現家寧的新帳號,網友對於家寧的原帳號是自行刪除還是遭檢舉下架、以及新帳號是否為本人,引發各種臆測和討論。
民視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