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國小赴八仙山 深入體驗水資源與綠能課程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為響應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彰化永靖鄉福德國小今(28)日由校長卓鴻賓率領四、五年級兩個班級師生,前往台中市和平區「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一場結合生態與能源的移地教學課程-「小水滴的來電之旅」,讓學生在戶外實地體驗中學習環境保育與永續能源知識。
此次課程以「水資源」與「綠色能源」為核心,並串聯學校長期推動的台美生態學校、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及三好校園品格教育等多項議題。課程從「森林我來了」暖場活動開啟,帶領學生認識八仙山的動植物與林相特色;接著在「小水滴的旅行」單元中,孩子們透過角色扮演化身為小水滴,在遊戲中親身模擬蒸發、凝結、降水等水循環歷程,在「森林是水的故鄉」單元中,學生走入林間,親手挖土、測試土壤吸水性與涵養力,觀察森林如何保持水源、滋養河川與生態系統。
課程的後半段,學生參與「建造大甲溪」活動,利用模型了解大甲溪流域地形與水流特性,並學習如何規劃水資源管理。「水也能發電」單元更具科技實作性,學生操作八仙山微水力發電設備模型,觀察水流轉動渦輪發電,並討論水力發電對能源永續的貢獻。整套課程將自然生態與科技應用串連,讓學生體驗從森林到能源的完整知識鏈,理解水資源與能源保護的重要性。
校長卓鴻賓表示:「戶外教育是實踐精緻教育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學知識,而是擁有『帶著走的真實能力』。看到孩子親眼觀察森林涵養水源、親手操作水力發電模型,那份震撼和學習收穫是課本無法替代的。」
他強調,八仙山提供最真實的「無圍牆教室」,透過跨領域(自然、社會、科技)與跨議題(環境、再生能源)的整合學習,不僅拓展視野,也培養孩子尊重自然、珍惜資源的永續素養。
隨行導師蕭佩真與陳雅君表示,學生透過實地體驗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認知,並展現團隊合作精神,「孩子們對家鄉河川及永續發展議題的關心,正是教育最寶貴的成果。」
其他人也在看
大專校院績優暨資深優良校安員 頒獎
教育部為肯定全國大專校院校安人員積極投身校園安全工作,在嘉義縣辦理「大專校院績優暨資深優良校安人員」頒獎典禮。目前全國大專校院計有近千名校安人員,共有三十四名績優校安人員進入決選名單,從中選出十七名績優人員接受表揚,另為鼓勵久任,此次也頒獎予十五名服務年資超過十五年的資深優良校安人員。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吳林輝司長於致詞時表示,因應教官離退,校安人員逐漸取代軍訓教官成為校園安全防護的主要力量,工作範圍從防毒守護至夜間執值,涵蓋校園生活最重要的領域。教育部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校安人員的大家庭,共同為學生安全的學習環境而努力,讓校園守護更加溫暖。例如,國立臺南大學劉碧鈴服務近十年,長年投入學生輔導及校園安全維護,工作認真負責。曾獲教育部友善校園南區傑出學務人員獎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總統盃AI爭霸賽臺東傳捷報!綠島鄉公館國小勇奪全國佳作 5隊挺進各組32強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臺東數位教育開花結果!由教育部主辦「114年度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總決賽,今(2
台灣好報 ・ 10 小時前

新北人才培育 百校共推「大教育無限計畫」
AI正在改寫學習樣貌,新北市昨(二十八)日正式啟動「新北大教育」無限計畫,首度以城市級行動號召全國八十九所大專校院與新北市六十三所高中職齊聚,共同打造橫跨學制、領域與資源的「大教育生態系」。象徵新北以城市治理思維推動教育升級,帶領百校邁向「跨校共育、跨域共學、人才無限」的新里程碑。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在AI快速重塑學習的時代,教育不再被校牆或學制侷限,新北以「教育無限.共創未來」為主軸,全面串接大學端的AI、科技、永續與職涯探索資源,從國小一路延伸到大學,從實體到線上、從教師到學生,建構完整的未來人才培育鏈。他強調:「讓孩子更早看見未來、讓老師更快接軌趨勢、讓大學更近距離連結高中端,就是新北推動大教育的核心價值。」本年度合作將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面向全面升級。學校層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竹山高中勇奪2025山城數位黑客松金獎 跨領域創客課程展現科技解題實力
【互傳媒/記者 蘇彩娥/南投 報導】南投縣竹山高中在「2025 年山城數位黑客松暨第三屆麥克松科技教育創意實作
互傳媒 ・ 10 小時前應變中心:連37天無非洲豬瘟新例 衝刺回非疫國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8日電)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表示,台灣已連續37天無新增非洲豬瘟案例,民國115年起,監測將轉型為「精準防疫」,全力衝刺重返非疫國。
中央社 ・ 11 小時前傳歐盟徵碳稅台灣企業需繳鉅額罰款 環境部澄清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8日電)環境部今晚發布新聞稿,澄清近期網傳明(2026)年起歐盟將徵收碳稅,台灣企業每年需繳交鉅額罰款,環境部說,這個說法完全無根據且明顯與事實不符。
中央社 ・ 9 小時前鄭英耀:致力優質教育環境 成教育工作者有力後盾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南投28日電)114年度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暨教學卓越獎頒獎典禮今天下午於南投縣文化局演藝廳登場,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致力打造優質教育環境,讓教育部成為教育工作者最有力後盾。
中央社 ・ 10 小時前環境部:29日北部空氣品質漸好轉 中南部應留意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8日電)環境部表示,受東北季風挾帶境外沙塵及霾害影響,今天全台空氣品質多為橘色等級,因污染物持續往南傳輸,明天北部空品漸轉為普通等級,中南部仍是橘色提醒等級。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土庫青年洄游訴說家鄉事 蕭副總統走訪鼓勵 (圖)
副總統蕭美琴(前左3)9月出席「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時,對雲林縣土庫鎮青年以特展「土庫夜卡古」帶領民眾認識土庫生活態樣留下深刻印象,她28日親自走訪,為青年們加油打氣。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走進八仙山無圍牆教室 福德國小推動水資源與綠能跨域課程
為響應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政策,彰化縣永靖鄉福德國小,於28日由校長卓鴻賓帶領四、五年級兩班師生前往台中市和平區的「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結合生態、綠能與永續理念的移地教學。這是福德國小首次造訪八仙山,學校特別規劃「小水滴的來電之旅」主題課程,運用八仙山豐富的森林環境與自然資源,讓孩子在真實場域中學習,深刻體會戶外教育的價值。課程以「水資源」與「綠色能源」為主軸,並融入校內長期推動的台美生態學校精神、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及三好校園品格教育。活動從「森林我來了」暖身開始,帶領學生認識八仙山的地貌與生態。隨後進行的「小水滴的旅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化身水分子,親身體驗水循環的不同階段,使抽象的自然科學概念變得具體易懂。在「森林是水的故鄉」單元中,學生走入林間觀察森林土壤,實地了解其如何吸納並蓄存水分,是孕育萬物的重要基礎。接續的「建造大甲溪」與「水也能發電」活動,則從大甲溪流域談起,介紹地理與水文特色,並透過模型操作,學習微水力發電的運作原理,理解水資源如何轉化為再生能源。整套課程跨越自然、生態與能源科技領域,讓學生在戶外實作中感受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培養珍惜資源、尊重環境的永續態度。對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
御嵿2026低碳年菜外帶開賣 三大品牌祭早鳥好禮 鴨覓再加碼300元加菜金
【互傳媒/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搶攻農曆春節商機,御嵿集團集結旗下三大品牌推出「2026低碳年菜外帶」專案
互傳媒 ・ 9 小時前台德農業交流簽合作意向宣言 深化農村永續發展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8日電)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德國聯邦農糧局,今天舉行論壇並簽署「2025台德國際農村發展合作共同意向宣言(JDI)」,持續深化台德農村永續發展,開創雙邊永續農村合作新典範。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塞成貪食蛇!台中2焚化廠歲修 進后里廠垃圾車大排長龍
台中文山焚化廠因廚餘收受過量,24日晚間因貯坑含水量過高致滑坡而「暫停進場」,市府緊急將垃圾及廚餘改送后里焚化廠,后里焚化廠今日下午起垃圾車大排長龍,綿延數百公尺,駕駛一等就是1、2個小時,直到傍晚塞車情況才緩解,大嘆無奈。今日下午3時許有垃圾車駕駛抱怨等待進廠的車陣綿延,向市議員謝志忠投訴。台中市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300年文化長河變藏頭詩!台南孔廟匾額被串成「2027寓言」
台南孔廟大成殿上的匾額,一路從清代8位皇帝掛到8位歷任總統,如同一條橫跨3個世紀的文化年輪。這16面匾額原本端莊嚴肅,沒想到被網友神展開「300年藏頭詩」。孔廟匾額自康熙的「萬世師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道光「聖協時中」、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光緒「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新北環保兩用袋設計師怒控市府不尊重他 卓冠廷質詢助發聲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新北市環保兩用袋拿到「2025 年度 Taiwan Design BEST100」獎項,不過原設計者卻在社群上怒控新北市政府不尊重他,他已決定拒絕出席領取該獎,而民進籍新北市議員卓冠廷今已在市議會質詢時,當場嚴正向新北市府環保局提出該問題。
民視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