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們一起名字》——從「沒有名字」到自我命名的里行之路
在富里鄉的里行部落,文化曾在短短數十年間急速斷裂:族人登記原住民身分卻被歸類為「未知族群」,日治與戰後的行政制度接連抹去他們的族群標示,外出工作的青年使生活方式快速改變。五、六年前,導演楊詠程進入部落協助文化計畫,開始記錄長輩口中的儀式、歌謠、招婚制度與飲食習慣,一路追索跨區域的親族連結,最終形成紀錄片《我們一起名字》。
這部作品不只是文化復振的紀錄,更是里行族人重新說出「我是誰」的過程。透過尋根活動、重構服飾、歌舞課程與跨世代對話,影片呈現一個部落如何在被忽視的歷史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名字,並思考未來文化如何繼續走下去。
混族之地的歷史裂縫
楊詠程拍攝的契機,來自2021年原民會「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的委託。他原本是高雄人、漢人背景,此前在布農族部落做過田野研究,後來因就讀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結識了里行部落的協會理事長張咖內,受邀進入部落協助文化復振與田調工作。原只打算完成研究、拍完一部畢業紀錄片《里行織網》,卻在一次次訪談裡,聽見長輩說:「我爸爸說我們以前好像是原住民,但後來就沒有身分了。」這種集體的模糊與困惑,使他逐漸意識到這項紀錄工作的必要,於是他留在部落,一做就是五年。
里行部落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明里村,是一個高度混合的平埔族群落居住著馬卡道、西拉雅、大滿族(大武壠)及部分的阿美、布農族人、客家人。在日本政府所設計的框架中,里行部落同時涵蓋了三個西部的部落移民,分別為荖濃部落、旗山部落,前者為大滿的族系(taivoan),後者則是西拉雅族系,後來又因招婚、通婚,與阿美族等其他族群,交織成多族群共居的場域。
楊詠程指出,為何會有這樣的族群通婚關係,可能是受到滿清帝國統治時期,隘勇民兵的設置有關係,在口述中,他們的祖先大多有擔任過滿清帝國的民兵,協助清政府與高山原住民對話,並成為滿清帝國華人與高山原住民之間的緩衝區。「族群混合是難以避免的」,但真正淡化認同的,往往不是混血本身,而是國家制度下的身分剝奪與再教育。
語言會記得:從閩南語詞彙裡浮出的族群身影
他回憶,剛進部落時,長輩們不太主動談「平埔」二字。並不是避諱原住民身分,而是對自己究竟算哪一族、叫什麼名字,其實沒有清楚答案。在課本裡,平埔族往往被簡化為「已完全漢化的族群」,不再被視為具有獨立文化的主體。然而在實際田野裡,他卻發現族人的日常語言中,仍混雜著2、300個族語詞彙,只是大家以為那是台語的一部分。
《我們一起名字》從這個「不知道自己是誰」出發,帶觀眾走進五年來里行部落的文化梳理過程:追尋祖先跨越中央山脈遷徙到東部的歷史,重新理解隘勇的角色,從狩獵、飲食、傳統儀式,到日常說話的語彙,一點一滴把被壓抑的知識系統重新拉回桌面。「在五年的時間裡,我們一直在幫長輩梳理他們的文化知識,嘗試建構出屬於里行自己的知識體系,而那些知識,需要被影像與媒體乘載。」
片中一個讓觀眾意外的地方,是幾乎通篇都聽見台語,而不是一般想像中的「原住民族語」。楊詠程解釋,這正是300多年來統治與語言政策的結果:早期西拉雅、大滿族群為了與政權合作、求生存,改用閩南語作為主要溝通工具,族語逐漸內嵌在台語之中;到了近代,法定原住民才被納入國家體制,改用日語、國語。不同時間被納入、不同政權的語言要求,讓里行族人被看成「說閩南語的河洛人」,而不是南島語系的一支。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沒有名字」不只是沒有被國家承認的族名,更是一種在分類表上找不到欄位的尷尬。外界常追問:里行究竟要「選」哪一個族?對此,楊詠程認為,這樣的模糊,也許正是一個重新思考「民族自決」的契機。「如果富里地區願意成為同一族群,認同上會比較順暢;但東部的多元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複製西部的模式。即便認同了一個名稱,東部也應該保有原本的包容性,讓不同文化都能被延續。」
楊詠程說,最初深入部落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里行的家族姓氏與過往紀錄完全對不上。部落現今有4、50個姓,但長輩口中的「最早的里行」只有七個家族。這個落差讓他們重新檢視婚姻制度,意外發現仍散落在長輩記憶中的「招婚制」。
這種制度與阿美族相近,以女性家族為核心,也因此姓氏不會因男性外來者而消失。直到日治時期,里行才不得不把「招」改為「半招娶」,讓女婿完成聘禮後得以脫離原家庭、自立新戶。楊詠程指出,這些變化都不是族人主動放棄傳統,而是面臨外來政權的政策壓迫時,在既有知識體系下採取的應對方式。有趣的是,儘管文化被壓住,許多長輩仍清楚記得當年招婚的儀式,包含殺豬、傳統服飾。這些碎片讓部落重新意識到:文化並沒有消失,只是沉在更深的地方。
名字、臉孔與記憶:部落如何把自己找回來
在田調過程中,另一件讓楊詠程印象深刻的,是「臉孔」如何成為族人最先面對的認同困境。由於里行長期以族內婚為主,族人的輪廓始終保有非常典型的西拉雅、大滿族群特徵。許多人從小就被問:「為什麼看起來像原住民,卻不是原住民?」但上一代因為殖民與歧視,刻意壓抑這段身分。
楊詠程說,因為清帝國時期,政府將人與番之間的關係進行分類,客家與閩南族群過去常用「人番」等詞彙稱呼他們,而阿美族也以「豪笅白浪」半戲謔半區隔地叫他們。認同被壓抑,外表又無法否認,族人便在這兩股力量中陷入長期的困惑。 不承認會被笑,承認也會被笑。就是部落長輩面對的認同困境。
五年裡,導演與族人不只在部落內挖資料,更踏上尋根之路。他們與頂荖濃、旗山、路竹等地族群重新建立聯繫。2022年,楊詠程陪著里行族人回到高雄的頂荖濃部落,經過一連串的核對,發現兩邊有一樣的傳統歌謠和神話故事,甚至是完全雷同的族語,他說:「那個過程很奇幻,因為這個自稱『大滿』的族群,他們在分離過後,已經慢慢失去跟彼此的聯繫了,但傳統文化仍被維繫著,族服完整、神話故事諸如『荖濃生』至今仍被歌頌著。」換句話說,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文化被消失,因此透過可以努力的方式,將長輩的口述一代代傳遞下去,
除了追索文化源流,部落還面臨另一個深刻的問題:名字的消失。導演指出,1930年代日本政府引入客家人後,里行逐漸成為多族群混居的場域,而戰後國民政府將部落改名為「明里」,讓原名被覆蓋。文化也因此被放到次要位置,年輕一代更幾乎不知道里行早期的歷史。導演說,正因為名字消失、認同模糊,這部片才有必要陪著族人重新找回自己、讓原漢文化之間回到平等的位置。
對於族人為何在這五年中愈來愈願意承認並接回自己的原住民身分,導演認為,關鍵在於「尊嚴的重新建構」。1990年代後,法定原住民族透過語言復振、文化運動、教育推動逐漸改善社會觀感,族人看見原住民可以驕傲地活著,也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恐懼。他們不再把被稱為「平埔」視為羞辱,而是開始理解:那是祖先的身分,也是他們的故事,同樣值得站上光亮處。文化、儀式與語言的重建,讓族人的身分從「被避談」變成「願意說出來」。
「他們並不會因為政府不愛他們的文化,就放棄祖先留下的故事。」楊詠程說。他看見的,是一群人正努力把碎裂的歷史重新接起來,把那些沉在角落的語言、神話、族譜重新搬回生活裡。尋回名字,不只是行政行為,而是讓一個族群重新站回自己的位置。
從生活開始的復振:料理、信仰與回家的可能
里行部落的文化被忽視已久,事實上,直到民國70、80年代,里行仍保留相當完整的文化脈絡:巫師、祭典、醫療儀式都還在,只是隨著社會快速現代化、青年外出工作而未紀錄,文化就在十幾年間斷裂式消失。
這種「不是文化弱,而是環境不允許文化存在」的現象,是楊詠程在田調中最深刻的理解:做原住民確實比較辛苦,因為除了學自己的語言,你還得學主流社會的語言與規則,才能生存。小孩要學華語,但族語的環境卻薄弱到無法競爭,於是文化自然被華語吞沒。
在片尾出現的媽祖祭祀,是他刻意放入的伏筆。一方面,里行的信仰早在1820年便因清朝政策而改宗媽祖;另一方面,他希望觀眾明白,即便信仰已改變,只要人願意回家、願意認識自己,文化就還有被重新召喚的可能。
他說:「即便傳統改變,我們還是渴望從大都市回家,回家的過程中,人自然就會逐漸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此外也是希望山地及平地原住民族、華人可以對平埔的處境更加了解,信仰是支撐一個人生活的重要依據,就如同其他原住民族的狀況一樣,他們因受過基督教信仰的幫助,至今也是深信不已,那拿同樣的標準來看,平埔族群信仰、華人信仰也已經數百年,在談到信仰時,其實兩個時代背景有差異的原住民族群應該更加尊重彼此,試著去了解對方的處境,而非採取批判的方式去二度懲罰對方。
在文化傳承方面,耆老在片中提到一句極為動人的話:「做文化,百分之90是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楊詠程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沒有根,一旦失去文化支點,就很難在世界上站穩腳步。以飲食為例,3、40歲的族人到北部工作後,多半不會自己料理家鄉味道,只能打電話回家,讓家人寄月桃粽、醃製品或山肉上去。因此部落開始設計簡化的食譜,讓年輕人在北部也能煮出部落味道。這些飲食、狩獵與集體處理山產的習慣,是里行族人最強烈的文化印記,也是青年與部落保持連結最自然的方式。
至於如何吸引年輕人重新參與文化?他認為,儀式、服飾、歌舞、尋根活動都重要,但真正的關鍵是「認同感是否被看見」。因此里行的祭典從不拘泥傳統時間,而是依照青年返鄉的時間調整;服飾也不是完全復刻傳統,而是在保留圖紋的基礎上融入當代設計,讓青年願意穿、都市人也覺得美。導演說,文化要活,就不能只鎖在過去,而是要能夠走進現代人的生活。
《我們一起名字》不只是記錄一段文化復振,而是記錄一個族群如何在被忽視之後重新站起——用故事、用集體記憶、用新的方式回到自己的名字。這部片留給未來的不只是影片,而是一個讓後代得以回望的方向:當你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就會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
其他人也在看
UBA》轉學求出賽空間 黎明198長人得分、籃板創新高
出賽空間受到壓縮,198公分長人戴辰諺季前從國立體大轉學到黎明學院,19日在114學年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一級預賽,繳出17分、8籃板數據,助隊89比57擊敗中原大學,黎明摘下2連勝,中原則苦吞開季5連敗。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那張照片裡的我們》金馬首映哭成海 他當眾告白振永:帥到我心動
台韓愛情電影《那張照片裡的我們》正式曝光預告,請出傳奇主播盛竹如「穿越」播報1977年新聞,彷彿回到那個青春動盪熱血的年代。該片由韓國人氣男星振永搭配李沐、宋柏緯共同主演,17、18日在金馬影展世界首映,三主演當場哭成一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寶島西米樂 傳承》甜蜜約會提分手 盧彥澤遭巴掌伺候
無預警被失戀的春燕,終於忍不住情緒,一個巴掌甩向中和,場面令人揪心。劇中盧彥澤帶著何宜珊先是甜蜜約會一天,在海邊迎來分手時刻。甜蜜約會提分手 盧彥澤遭巴掌伺候 盧彥澤雖認同「長痛不如短痛」,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無人機戰力建置 發揮不對稱作戰優勢2/立陶宛網媒視訊專訪 蕭美琴:兩國可合作無人機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立陶宛網路媒體視訊專訪,表示無人機領域或國防產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領域,期盼兩國能夠共同打造可信賴的供應鏈。至於被問到國民主席鄭麗文認為普丁不是獨裁者的觀點,蕭美琴表示反對,並強調「完全不認同」。
鏡新聞 ・ 5 小時前
強化國安案件偵辦專業能力 基隆地檢署辦理軍港交流
基隆地檢署為提升檢察官偵辦國家安全相關案件之專業能力,並加強與相關機關的合作,昨(11/19)日舉辦一系列軍事、港務參訪交流及海底電纜破壞案件教育訓練活動,希望深化檢察官對轄區內特殊案件背景的理解,並強化跨機關聯繫管道。
太報 ・ 5 小時前
文化大學人事案逆轉!陳泰然4年前當選董事長 高院:決議無效
文化大學前董事長張鏡湖6年前過世後,董事會和董事長人選便頻傳爭議,原本法院裁定選任陳泰然代理董事長,陳泰然後續又參選第18屆董事長,並由文化大學董事會於2021年9月決議由陳泰然當選,不過黃有良等5位「校友派」董事不服,認為張鏡湖女兒張海燕所屬的5名「家族派」投票時已不具董事職務,當時卻參與投票,讓陳泰然當選,於是提起確認董事會決議無效訴訟,台灣高等法院今判決議無效。
太報 ・ 23 小時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凍齡女神就服宋慧喬!青龍獎場內生圖封神,44歲美得不像同一個圖層,無懼「前任同框」話題成最美亮點
粉色輕紗 x 俐落短髮,溫婉與率性的完美平衡宋慧喬身著一襲淺粉色輕紗洋裝亮相。這件禮服的選擇極具巧思,柔和的紗質在場內燈光下呈現出飄逸靈動的光澤,抹胸設計優雅地露出了她漂亮的天鵝頸與鎖骨線條。不同於紅毯上常見的強勢大紅或經典黑白,這抹溫柔的粉色,反而襯托出她...
styletc ・ 3 小時前
昔喊「定居上海找房子」挨轟!侯佩岑IP定位曝光不藏了 網全炸鍋
47歲女星侯佩岑結婚生子一度淡出演藝圈,近年積極在大陸發展復出,今年初甚至喊話甚至計畫在上海找房子定居。她昨(17日)在微博平台PO出全新自拍照,被網友發現IP定位顯示為「中國上海」,掀起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1 天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台股紅翻黑!43萬散戶昨搶短…今天套牢了
台股反彈無力,收復2萬7點失敗,空軍氣焰大增,接近中午指數由紅翻黑,一度下跌近140點,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昨天趁台股下跌691點,短短一天有43.7萬散戶進場「搶短」,但今天若收盤時指數未拉起,恐怕「搶反彈不成反住套房」,慘遭套牢。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經典賽/中華隊又被看低 國際賭盤奪冠賠率倒數第5
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將在3月開打,國際賭盤紛紛展開預測,其中中華隊繼去年世界12強棒球賽後再次不被看好,全部20個參賽國中奪冠陪率倒數第5。 作為轉播單位之一的《FOX Sports》撰文分...
聯合新聞網(運動) ・ 5 小時前
恭喜!10億女星王宥忻「離婚2年再嫁前夫」吐關鍵原因:我的心很誠實
10億女星王宥忻2023年宣布與翁承旭(翁總)結束12年婚姻,當時兩人選擇以成熟方式面對分開,沒有口出惡言,依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為了孩子緊密合作。沒想到相隔2年,王宥忻昨(19)日生日當天,與翁承旭攜手前往北投戶政事務所,在親友滿滿的祝福聲中再次公證成為合法夫妻,投下震撼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冬天就是要吃這個!桃園八德這家薑母鴨海陸雙補超奢華,爆卵活蟹精華融進麻油老薑湯頭,鮮甜濃郁暖身必衝
冬天的夜晚,空氣裡帶著微微的寒意,街頭一陣熱騰騰的鍋香總能吸引行人駐足,桃園八德的「林李傳螃蟹薑母鴨 八德店」,正是這樣一家令人從心底暖起來的店,這裡不僅是許多在地人冬季的指定聚餐地點,更是北部唯一的旗艦店,結合薑母鴨與新鮮螃蟹的雙重魅力,把傳統與創新融合得恰到好處,選用當日新鮮鴨隻,搭配自炒老薑與麻油細火爆香,湯頭層次濃厚而不嗆辣,入口後溫潤回甘。再搭配每日配送的現流螃蟹,鮮甜的蟹黃在鍋裡與薑湯交融,真的好暖身。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1 天前

強冷空氣影響到後天!週末東北季風減弱 高溫飆升至30度
[Newtalk新聞] 今(19)日東北季風持續增強,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也僅20度,對此,氣象署指出,明(20)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預計這波冷空氣影響到後(21)天清晨,後天白天後會逐漸回溫,週末東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23日將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高溫有可能飆至30度。 氣象署指出,今天清晨氣溫偏低,北台灣僅14、15度,中南部17、18度,最低溫出現在馬祖11.8度,本島最低溫為新北富貴角12.4度,桃園、新竹及苗栗也在12到13度;明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白天溫度就會回升,中南部可回到20度以上,但北台灣仍只有20度。 至於降雨趨勢的部分,今日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宜花地區容易有局部短暫雨,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地區整日陰雨,其他地區雲量偏多,降雨較不明顯,中南部山區與部分平地有飄雨情況;明後2天天氣類似,且花東、各地山區需注意局部零星短暫雨。 而這波東北季風影響到21日清晨,21日白天起逐日回溫,中南部回升較明顯,但要留意日夜溫差大;週末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其中23日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北台灣及西半部可達26至30度,但很
新頭殼 ・ 23 小時前
《大集合》玩坐氣球襲胸籃籃?胡瓜慘遭炎上 節目急發116字聲明道歉
綜藝天王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17日到雲林麥寮出外景,有網友PO出錄影截圖,發現胡瓜玩坐氣球遊戲過程中,不小心摸到助理主持人籃籃的胸部,遭網友炎上批評,不過許多網友也緩頰說:「這一看就知道不是故意的。」對此製作單位今天也做出回應。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