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大哉問: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陷入獨裁者悖論:不立儲君擔心政權不穩,立了又怕大權旁落
數百名最高級別的官員最近齊聚戒備森嚴的京西賓館,為這個崛起中的超級大國擘劃下一個五年藍圖。但《紐約時報》20日指出,在官方議程的宏大敘事之下,就算沒有任何與會者膽敢公開提及,但這兩個巨大且無可迴避的根本問題,仍如幽靈般籠罩著人民大會堂的穹頂——那就是習近平還會統治多久?還有更敏感的一個問題:如果他下台了,誰會接替他的位子?
目前72歲的習近平執掌中國已長達13年,這段時間,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中權力,許多分析家甚至認為習的個人威望與權力已直追當年的毛澤東。而且這位「習大大」至今沒有透露一絲一毫卸下權責的跡象,但《紐時》記者儲百亮指出其中的弔詭之處:對於權力的極度鞏固與超長待機,倘若處理不當,反而可能為未來的政治動盪埋下危險種子:因為習既沒有明確的接班人,更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清晰時間表。
這場中國當代政治中最大的懸念,正隨著習近平皺紋與年紀的增加而變得愈發沉重。習只要多在位一年,圍繞著權力交接的不確定性就加深一分。外界不禁揣測,萬一習的健康真的出狀況,誰能挺身而出穩定大局?而這位新領袖,將會蕭規曹隨,延續習近平強硬的內外路線,還是會改弦易轍,選擇一條更為溫和的道路?
獨裁的兩難:立儲是權力毒藥,還是長治久安的解方?
習近平正面臨著一個長任期獨裁者們共通的經典困境——「儲君的兩難」。過早指定接班人,意味著可能在內部催生出一個與自己分庭抗禮的「第二權力中心」,從而削弱自身的絕對權威;然而,遲遲不立儲君,又將使自己嘔心瀝血打造的政治遺產面臨巨大風險,更可能在身後的權力精英集團中引爆難以預料的派系鬥爭。
對於現年72歲的習近平而言,這個問題更為棘手。他的潛在接班人,幾乎注定要從比他年輕許多的官員世代中去尋覓。這些人或許至今仍在地方歷練,他們不僅需要時間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忠誠,更需要贏得習近平混雜著猜疑與考驗的最終信任。
可以肯定的是,倘若習近平最終真的選擇了一位繼承者,那麼對他個人及其政治路線的「絕對忠誠」,將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的首要條件。他曾多次在內部講話中提及,蘇聯之所以走向崩解,一個致命的錯誤就在於高層選擇了改革者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一個最終親手埋葬了蘇聯霸業的領導人。
這種對「不忠」的零容忍態度,就在上週五(10月17日)再次得到印證——中國軍方高調宣布,開除了何衛東(中央軍委副主席)、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等九名高級將領的軍籍,他們將因腐敗和濫用職權等罪名面臨司法起訴。這無疑是對全全軍發出的嚴厲警告。
「習近平幾乎可以肯定地意識到接班問題的重要性,但他也意識到,要在不削弱自己權力的情況下,發出指定接班人的信號,是何其困難。」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分析中心的研究員尼爾·湯瑪斯(Neil Thomas)分析:「習所面臨的緊迫政治與經濟危機,很可能持續壓過『是時候執行接班計畫了』的優先次序。」
在中國,任何關於習近平未來動向的猜測都屬於高度敏感的話題,並在網路上受到嚴格審查。真正能窺探其內心想法的,恐怕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核心幕僚。因此,全球的外交官、分析師與投資者,都將目光投向了20日開始、為期四天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試圖從中尋找哪怕一絲半點的蛛絲馬跡。
京西賓館的閉門會議,接班人線索何在?
這場閉門會議,按慣例在北京西部的京西賓館舉行。外界普遍預期,會議將批准一項關乎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宏觀計畫。習近平已將「確保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定為國家戰略,這一目標預計將成為計畫的核心內容。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稅壁壘與出口管制,習近平和他的官員們展現出高度自信,認為中方的舉國體制路徑終將勝出。
理論上,本週的會議為外界觀察中國下一代領導人提供一個窗口——如果習近平選擇在此時將更年輕的官員提拔到更顯赫的位置。然而,許多分析人士預計,他將推遲任何重大人事變動,至少要等到他極有可能開啟的第四個五年任期(始於2027年)之後,甚至可能遠不止於此。
「到了那個時候,我想這個問題(接班人)將變得更加突出,即便不是在他自己腦中,也會在他周圍人的心中浮現。」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強納森·席恩(Jonathan Czin)表示,他曾撰文深入探討習近平的接班情景:「即使他核心圈子裡的人不為自己爭取位置,他們也會開始為自己的門生故舊進行佈局和角力。」
從毛澤東鬥爭到鄧小平廢儲,習近平的「前車之鑑」
接班鬥爭如何動搖本,習近平有著切身的體會與觀察。他的父親、元老習仲勛,就曾在毛澤東時代的內鬥爭中被無情罷黜。而在1989年那場席捲全國的民主運動中,時任地方官員的習近平親眼目睹了最高層的分裂如何將國家推向動盪的邊緣;最終,鄧小平廢黜了當時的總書記趙紫陽,並欽點了新的接班人江澤民。
「特別是對於一個花費如此多時間研究中國歷代王朝興衰,以及蘇共歷史教訓的人來說,習近平深知,繼承問題是他必須深思熟慮的重大議題。」曾任美國情報官員、專注於中國事務的諮詢公司「中國戰略集團」(China Strategies Group)總裁克里斯多夫·強森(Christopher K. Johnson)指出。
目前習近平似乎堅信,中國的崛起復興端賴他本人的持續掌舵。畢竟習強行推倒了自鄧小平之後所樹立的有序退休與接班,並在2018年修憲廢除了國家主席的兩屆任期限制,為自己作為、政、軍最高領導人的無限期執政鋪平了道路。
但時間是一把雙刃劍。習近平在位的每一年,都讓尋找接班人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這位未來的儲君,既要足夠年輕,以便能有數十年的執政前景;又要足夠老練,能夠在習近平巨大的權力陰影下建立起自己的權威。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矛盾。
權力金字塔的頂端——七人組成的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目前幾乎完全由習近平的長期盟友所佔據。專家指出,這些人年齡都已在60多歲或以上,幾年後再作為接班人選,可能性已微乎其微。作為對比,習近平本人在2007年晉升為常委時年僅54歲,那次晉升明確了他作為下一代領導核心的熱門地位。
「70後」的挑戰:忠誠與能力的終極考驗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中國精英政治的史宗翰(Victor Shih)認為,即使是在2027年下一屆代會上有望被提拔進入中央領導層的官員,恐怕也因年齡因素而難以成為習近平的最終接班人。隨著習近平很可能再執政一個任期甚至更久,他的繼任者,極有可能是一位出生於1970年代的「70後」官員。
如果習近平真的要把棒子交給「70後」,這些人目前大多在省級行政單位或中央政府的部委中歷練。政治大學研究史的王信賢教授也觀察到,內部確實正在提拔一些符合這一特徵的年輕官員。但與此同時,習近平似乎也對那些未經考驗或磨練的官員憂心不已。他曾警告「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官員身上看似微小的缺點,在危機時刻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威脅。
王信賢分析:「習近平對他人高度不信任,尤其是那些與他只有間接關係的官員」、「隨著他年齡漸長,與他可能的接班人世代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這個因素將變得更加重要。」
專家預測,隨著習近平不斷測試、篩選甚至淘汰潛在的領導層人選,未來幾年高層的人事流動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而在幕後,他核心圈子內的官員們為了影響力和政治生存,可能會展開更為激烈的暗中較勁。史宗翰認為:「這將使繼承過程更加碎片化,因為他不可能只指定一個接班人」、「那必須是一個可供選擇的集體,而這也可能意味著,他們彼此之間將展開強度較低的權力鬥爭。」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2028不一定推盧秀燕?鄭麗文:還有這兩人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準主席鄭麗文即將上任,面對2028大選,過去多人都認為台中市長盧秀燕是最強母雞,不過鄭麗文卻說,「恐怕不只一位」,引發議論。鄭麗文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表...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謝龍介掛看板喊「光復台南」 民調揭南市長「藍綠差距」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台南市長初選熱,國民立委謝龍介今(31)日掛出和議員們的首波聯合看板喊話要光復台南,讓台南翻轉變得清新,同對手前立委陳以信表示祝福,提到選前各自努力選後會團結合作,至於民進兩位選手陳亭妃和林俊憲,依舊是討論度很高,最近民調拿藍綠來PK,分別以陳亭妃、林俊憲和謝龍介組合比較,結果陳亭妃、林俊憲都贏了謝龍介。國民立委謝龍介手握拳看起來朝氣滿滿,今日掛出和議員們的首波聯合看板喊話支持者,如果接到電話民調要唯一支持謝龍介,說自己很期待台南翻轉,立法委員(國)謝龍介說:「我們要光復台南市,台南市要清新,民進在這裡32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讓台南市(改變),替你打掃乾淨。」前立法委員(國)陳以信說:「(謝龍介掛看板),表示祝福,選前各自努力,選後團結合作,國民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台南中間選民的認同跟支持。」而同同志前立法委員陳以信,日前也表態要投入內初選,強調把餅做大,對於謝龍介掛看板表示祝福,藍營台南市長初選熱,民進有意角逐的立委陳亭妃、林俊憲,討論度也很高。有最新民調,陳亭妃對決謝龍介組合中,陳亭妃獲得52.6%支持,謝龍介24.9%,陳亭妃大勝超過27個百分點,至於林俊憲對決謝龍介的話,林俊憲42.3%,謝龍介37.2%,林俊憲略勝一點,立法委員(國)謝龍介說:「有一些是比較明顯的操作,我們也都給予尊重,整個民調顯示一個現象,就是台南不再是綠營的鐵板一塊。」立法委員(民)陳亭妃說:「相信民調都是參考,亭妃會繼續努力,而且亭妃已經蹲點37區,8年了,會爭取人民對我的認同度。」立法委員(民)林俊憲說:「大家就來競爭吧,我更歡迎跟龍介兄,台南市的藍圖規劃,我們可以來做比較。」針對最新民調,林俊憲以文字回應保持尊重,會繼續爭取市民認同,也和謝龍介下戰帖搶奪市長大位,有意者各自努力,和選民搏感情也拚吸睛,藍綠內初選誰過關出戰台南市大家都很關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8 小時前
支持林岱樺選高雄市長!林佳龍力挺「不貪不取」 陳其邁發聲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魏熙芸報導民進近期陸續拍板2026縣市長人選,其中高雄綠委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邱議瑩,將面臨「4搶1」提名大戰。正國會掌門人、外交部長林佳龍昨(29)日震撼表態,力挺同派系林岱樺,並為其宣傳造勢晚會,引發討論。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今(30)日回應,尊重初選機制,也尊重選對會布局與協調。林佳龍昨晚突然於臉書發文,表態支持林岱樺,並誇讚其「深耕基層,勤政愛民,有為有守,不貪不取」,獲得大高雄鄉親的愛戴與支持。因此,他邀請市民站出來為高雄加油,更幫忙宣傳林岱樺將於岡山舉行的造勢晚會。對此,陳其邁表示,尊重內民主制度,且幾位候選人表現很有風度,最近都提出非常好的政策。他也強調,幾位立委過去在立法院是好同事,皆認真爭取並支持高雄預算。陳其邁認為,初選過程當中,隨著選舉節奏難免有快、有慢,也有不同布局,中央選對會則會負責協調相關事項。因此他尊重初選機制,也尊重選對會的布局跟協調。原文出處:快新聞/支持林岱樺選高雄市長!林佳龍力挺「不貪不取」 陳其邁發聲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挺林岱樺參選高市長惹議 林佳龍:盼給她空間好好向支持者說明中國、北韓慘了?川普批准南韓造核動力潛艇 總統李在明談判成功行政院出手修法!故意殺人、兒虐致死判處無期或逾10年 不得假釋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替林岱樺站台引炸鍋!王義川:不出席造勢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內派系正國會成員日前相繼宣傳民進立委林岱樺的造勢晚會,引起外界批評,「正國會」民進發言人卓冠廷今(31)日下午向民眾致歉,並收回他的表態,而綠...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有信心贏何欣純 林家興宣示再戰屯區立委
[NOWnews今日新聞]年前4名年輕人組成「台中F4」參選區域立委,當選的3人後來被稱為「盧媽3子」,唯一落選的林家興,昨晚在臉書發500字長文,表態爭取參選2028台中立委,有信心戰贏已被提名參選...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溫朗東稱難挺林岱樺退選惹議 綠營批自知選不上反踩同志「忘恩負義」
溫朗東昨日晚間指出,自己想了一整天,應該怎麼幫夥伴說話。想來想去,還是過不了自己這關。「我只能退出派系,退出選舉。」林岱樺過去涉貪被起訴、反同婚、偏向宗教的法案,這些爭議,自己可以尊重她捍衛自己的清白與信仰,但無法為她背書。她可以自己努力,自己不批評,但...
CTWANT ・ 18 小時前

鄭麗文務布局1/任用「老幹新枝」打組合拳 藍新生代將掌發言體系
國民本週六(11月1日)召開全代會,新任主席鄭麗文當天將正式就任,鄭近期已公布兩波務人事,但相關任命多是熟面孔,包括前祕書長李乾龍、前組發會主委李哲華等人皆回任。本刊調查,鄭所率領的中央,一級主管以「老幹」為主,其他像是青年部、新媒體部、對外發言系統等才會啟用「新枝」,由內青壯世代來擔任。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林佳龍挺林岱樺選高市長 邱議瑩:國家利益擺第一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外交部長林佳龍也是現在民進正國會派系掌門人,29日晚間發文力挺民進立委林岱樺,更表示她是「有為有守不貪不取」,包括其他正國會成員也先後發聲。對此,民進立委邱議瑩表示,從政者國家利益應放第一,最後才是派系跟個人,林岱樺則喊話,不要傷害我的朋友。一句「台灣加油」在深夜發酵,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社群上公開支持,同屬正國會系統的林岱樺參選高雄市長,還寫下「有為有守不貪不取」,喊話高雄市民參加11月1日的造勢晚會,更在留言區分享林岱樺的主題曲「心酸的告白」。外交部長林佳龍說:「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而且很保障人權的社會,所以我們支持林岱樺委員,捍衛她自己的一個權利。」即便林岱樺深陷詐領助理費風波,但不只林佳龍全力相挺,同為正國會的立委黃秀芳八點半率先轉發,之後王義川陳秀寶也通通跟進,另外還有多名議員通通跟進,更打算出席造勢晚會。立委(民)邱議瑩說:「身為一個從政者,國家利益,台灣利益永遠要擺在第一位,接下來才是政,最後才是派系跟個人。」立委(民)林岱樺說:「岱樺可以接受任何的考驗,但請不要傷害我的朋友,萬千磨難終將還我清白。」正國會動作積極除了要替林岱樺周六造勢之外,攤開民進2026選對會第一波縣市首長提名。台中市民進推出的,何欣純屬於新潮流,宜蘭縣則是有親賴的律師林國漳,嘉義市民進立委王美惠,屬於英系,至於台東縣陳瑩雖然屬於正國會,卻是各派系共識,另外新北雖然還沒公布,蘇系的蘇巧慧也幾乎訂於一尊。只是林佳龍發文時間點,隔天就是川習會登場再加上又身兼外交部長,也一度惹議,立委(民)賴瑞隆說:「這部分我們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些思考跟他的交情。」綠營港都初選四搶一,有志大位者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台美關稅談判突破? 鄭麗君「APEC後」進展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中,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在10月初第五輪實體磋商後,預計APEC後雙方將繼續溝通,有共識後就可進入總結會商,達成台美貿易協議,不過受影響的傳產感嘆「很焦慮」。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中國立案調查沈伯洋 民進怒斥「紅色恐怖」:威嚇台灣、危害區域和平
國台辦去年10月將立委沈伯洋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本月28日,紅色恐怖再度出手,透過重慶公安局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懲獨22條」以沈伯洋透過建立「台獨」分裂組織「黑熊學院」等方式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為由,對沈伯洋立案偵查,隨後國台辦還聲稱這是「反對台獨、維護統一」的正義之舉。對此,民進中國部今(30)日表示,這真是荒謬至極、非常可惡的行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李在明敲碗核動力潛艦 川普點頭 東亞AUKUS成軍? 日本打算跟進 美日韓安全同盟 力抗北韓飛彈+中國灰色戰略|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中日韓3國領袖在南韓慶州APEC聚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南韓總統李在明互動氣氛都算融洽。不過檯面下,仍有許多分歧。日韓之間因為歷史遺緒、島嶼主權爭議等問題,關係一直存在風險。但面對來自中國解放軍、北韓飛彈的安全威脅,兩國也必須在與美國的同盟基礎上,加強合作、穿梭外交。 而李在明日前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達成在美國費城造船廠共同打造核動力潛艦的協議,被解讀為區域安全同盟的強化,外界甚至猜測是要打造「美日韓版AUKUS」!核動力潛艦的戰略意義是什麼?李在明、高市早苗兩位初登大位的領袖,這次又如何和中國過招?全球聊天室帶您一同揭祕。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8 小時前
王世堅送2禮物寄語施政 盼卓榮泰高瞻遠矚、觀察細微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1日)前往立法院院會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民進立委王世堅在質詢前特別致贈望遠鏡與放大鏡,希望卓榮泰施政「高瞻遠矚、觀察細微」,卓則回應會謹記這段話。
鏡新聞 ・ 8 小時前
綠營內部開撕?溫朗東宣布退選北市議員、退出派系 原因與林岱樺有關
2026年選舉還沒到,民進初選就打得火熱,外交部長林佳龍與民進王義川昨(29)日晚間在社群平台表態力挺林岱樺角逐高雄市長提名,引發各界熱議,也讓部分綠營支持者感到不滿。深綠名嘴溫朗東原計畫參選2026年台北市議員,今(30)日晚間發文宣布,因無法支持林岱樺,他決定退出派系並退出選舉。溫朗東在臉書貼文中表示,昨晚發生的「林岱樺事件」讓他思考了一整天,應該怎......
風傳媒 ・ 1 天前

立院三讀「馬太鞍重建條例」 經費增至300億協助花蓮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造成19人死亡,立法院今(31)日三讀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協助災民,所需經費也從原先的200億,增加到300億元。對此,國民立委傅崐萁喊話加速執行,民進立委沈伯洋表示,不要進地方人士口袋。立法院長韓國瑜說:「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制定通過。」敲下議事錘朝野立委通通拍手鼓掌,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經過朝野協商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立委(國)傅崐萁說:「希望此次不幸的事件,能夠在最快的速度,行政院完成相關重建的工作,讓光明早日回到這些受困的鄉親,能夠回到原有的安定生活。」身為花蓮在地立委三讀通過後,傅崐萁不忘喊話中央加速執行,未來主管機關將是,行政院工程委員會經費上看300億,內容包括堰塞湖調查,受災民眾安置,以及清淤修繕農田泥沙清運,施行日期2027年3月31日,不過像是光復鄉聚落型 污 水處理中心,馬太鞍溪超級堤防從10公尺延伸到50公尺,較困難的工程可以展延2028年12底,這也是台灣第一個堰塞湖釀災重建條例。立委(眾)張啓楷說:「雖然文字刪除,潰壩的事實不容抹滅。」潰壩的事實不容抹滅民進不要把手申到媒體。立委(民)沈伯洋說:「我們必須要確保這300億,實實在在的用在花蓮災民的身上,實實在在的用在花蓮災民的身上,不是只是把金錢框列出來,結果重建遙遙無期,金錢最後只是進到地方政治人物的口袋,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即便為災區重建的心有志一同,但朝野紛爭卻沒因此停歇。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5 小時前
昔批國民喪盡天良!今成主席 鄭麗文曝「由綠轉藍」關鍵:深受連戰感動
前立委鄭麗文明(11月1日)將就任中國國民主席,然而過去她是學運出身,曾喊出「台灣建國」的主張並加入民進、當選國大代表,如今身分、立場大轉變,屢遭各界質疑,也挨批「變色龍」「背骨仔」的罵名。鄭麗文近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被談及前後這37年間的心路歷程,透露當年離開民進後轉投國民的背後故事。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張惇涵稱「藍委提案刪補助中小企業預算」挨告 法院「認證事實」判陳玉珍敗訴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時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現任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日前於網路節目中指出,藍委陳玉珍曾提案刪除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預算;陳玉珍認為張所言損及她的名譽,提起民事訴訟求償150萬元,登報刊登澄清啟示。台北地方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惇涵的言論有事實基礎,屬對可受公評事項發表合理評論,判陳玉珍敗訴。可上訴。
民視 ・ 8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