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揭「台灣病」 他轟:作者才該看病
[NOWnews今日新聞]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封面專題報導與剖析了台灣經濟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怪現象,其中更提到新台幣長期被壓在低匯率的情況形成「台灣病」,央行隨即發聲明澄清,引發正反兩方論戰。前立委蔡正元轟,《經濟學人》才有「經濟學人病」,不要為了騙稿費寫這種不入流的文章。
蔡正元說,《經濟學人》經常找缺乏經濟訓練的作者撰寫文章,使內容流於膚淺,例如使用「大麥克指數」,以台灣與美國的大麥克售價相比作為「合理匯率」依據,並據此批評新台幣被低估,完全是外行的經濟學。他反問,若如此,為何不以「福特汽車指數」、「iPhone指數」或「F-16戰機指數」衡量?大麥克指數反映的只是兩地麥當勞員工薪資差異,雜誌真正該問的,是台灣員工薪資為何偏低、美國員工薪資為何偏高。
蔡正元也提到,《經濟學人》指稱台灣央行外匯儲備過多、是為維持低匯率保護出口商,相關論述「完全不符事實」。他舉熱錢與外匯儲備的比例說明風險結構,指出台灣「熱錢/外匯儲備」比例達110%,高於韓國的70%與新加坡的25%。
他說,這代表台灣股市外資規模高於央行可動用的儲備金額,一旦外資突然撤離,央行恐面臨擠兌壓力,導致匯率急貶;但韓國與新加坡便不會出現同樣風險。因此,他反問,《經濟學人》所指的外匯儲備「太多」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他也回應報導中將外匯儲備與房價問題連結的說法,認為並無邏輯關聯。蔡正元指出,台灣的房價所得比約20倍、全球排名第15名,確實偏高,但香港、中國大陸、泰國、越南及南韓等地的都會區房價所得比更高。他表示,真正造成台灣房價所得比拉大的因素,是人均GDP自2014年至2024年成長逾五成,但台北市建築樓地板面積成長不到三成,住宅供給增幅更小。蔡正元強調,住宅不是進出口商品,與匯率或外匯儲備無關。
蔡正元批評,《經濟學人》的作者應深入研究像尼泊爾等國家房價所得比甚至高於香港的原因,而非為了稿費撰寫不精確的評論。他表示,這類報導反映出一種「經濟學人病」,問題不在台灣,而是該雜誌自身的分析方法亟待檢視。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掀議!學者解析文章背後「4現象」
川普若不管、台灣有B計劃嗎?經濟學人:讓北京攻台代價高於收益
台灣經濟繁榮背後暗藏風險?經濟學人:新台幣被低估程度全球之冠
其他人也在看

駁經濟學人「台灣病」 他喊:是驕傲勳章
[NOWnews今日新聞]英國《經濟學人》以封面專題報導與剖析了台灣經濟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怪現象,其中更提到新台幣長期被壓在低匯率的情況形成「台灣病」,引起外界討論。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經濟學人控壓低匯率釀「台灣病」 謝金河對比日韓情況反嗆:台幣不必跟著起舞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封面專題報導與剖析了台灣經濟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怪現象,其中更提到新台幣長期被壓在低匯率的情況形成「台灣病」,央行隨即發聲明澄清,引發正反兩方論戰。對此,財訊傳媒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從2021年起,台灣登上經濟學人封面,沒有一次是好的,新台幣有沒有低估,當然有,但對比這2國的低估絕不下於台灣,為什麼經濟學人只咬台灣?謝金河表示......
風傳媒 ・ 1 天前
《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病」 李淳:不是病是驕傲的勳章
[Newtalk新聞] 外媒《經濟學人》提出「台灣病」,指新台幣被低估55%,並點出台灣經濟結構問題。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表示,台灣經濟表現佳,並佔據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因此不應是病,而是驕傲的勳章。 民進發言人韓瑩今中午主持民進直播節目《午青LIVE》,前駐歐盟代表李淳表示,《經濟學人》以大麥克指數為例,認為台幣被低估應升值,但商品價格高低與當地競爭關係有關,因國家而異,無法佐證台幣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他說,有非常多證據證明台幣不存在低估問題,央行也與美國財政部發布共同聲明表示不干預匯率。因此,匯率問題應回歸市場機制,穩定才是重要的。 針對經濟學人提出「台灣病」,李淳則表示,「台灣病」源於過去的「荷蘭病」一詞。然而,台灣與荷蘭病狀況完全不同,荷蘭病肇因於天然資源,但台灣經濟表現佳,是因有科技競爭力、代工信任感與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且目前為止尚無明顯競爭者,因此不應是病,而是驕傲的勳章。他說,台灣過去40年來經濟表現皆名列前茅,維持競爭力與人才是關鍵,在野唱衰台灣將不利競爭力發展。 另關於藍白二度修正《財劃法》,李淳則說,惡修《財劃法》造成大幅舉債,修法過程中幾乎沒有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李淳駁「台灣病」指經濟亮眼是勳章 憂藍白惡修財劃法不利長期發展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外媒《經濟學人》近日以「台灣病」為題,批評台灣匯率與經濟結構,引發國內外正反議論。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於民進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具備全球科技競爭力與供應鏈關鍵地位,應是值得驕傲的「勳章」而非疾病;並批藍白在立院二度惡修《財劃法》,恐讓台灣走向極端、不利長期發展。 李淳指出,《經濟...
匯流新聞網 ・ 16 小時前
談《經濟學人》眼中的「台灣病」 張景森倡議:賺錢企業不加薪就加稅!
[Newtalk新聞] 《經濟學人》以「台灣病」抨擊央行對新台幣匯率政策,並分析新台幣價格偏低,引起台彎社會騷動討論。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17日撰文指出政府應該祭出「不加薪就加稅」,他認為,不是台幣被低估,而是台灣勞工被低估,主張「賺越多的企業,要嘛多分一些給員工,要嘛多繳一點稅,讓政府替勞工分擔」。 前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意見,其中凱因斯自己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這是經濟學界常拿來自嘲的一個老笑話。 張景森說,自己曾在行政院經建會擔任8年副主委,除了主委是真正偉大的經濟學家,每個禮拜開的委員會,都會討論當前的經濟問題,部會代表及專家學者也多半是經濟學背景。雖然我的工作不直接鑽進經濟理論,但長年和經濟學家一起討論政策,讓他深刻體會:經濟學是變化莫測的學問,每一個問題永遠有不同的解法。 這次《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經濟的結構病灶,把焦點放在匯率。他認為台灣長期低估新台幣,導致經濟對出口依賴過高、內需產業不振、薪資長期停滯、勞動所得佔比低落;房價被大量資金推高、壽險業美元資產過度累積,構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從表面數字看,的確很有說服力。 他說,2024年太彎櫃公司合計稅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臺灣病」不是病,而是改革起點
《經濟學人》近日以「臺灣病」為題,指出臺灣在高速成長表象下所面臨的結構性失衡。文中強調所謂「臺灣病」並非衰退,而是一種在亮眼數據背後逐漸加深的脆弱結構。臺灣長期依賴出口與半導體,使經濟重心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及市場;為維持出口競爭力,央行壓抑新臺幣升值並維持低利率,引導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並推升資產價格。高房價不僅造成沉重社會壓力,也壓縮內需與薪資成長,形成典型的「外熱內冷」。
奔騰思潮 ・ 1 天前
經濟學人為何盯上「台灣病」?中經院長揭央行兩難:產業分化讓政策難做
外媒《經濟學人》近日以「台灣病」為題,批評台灣匯率與經濟結構,引發國內外正反議論。對此,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18)日撰文感嘆,台灣其實蠻悲哀的,2000年沒趕上dot com,2010年沒趕上手機App和電商,2020年沒趕上電動車,沒趕上這些產業大趨勢時,沒人說台灣有病。自從台灣好不容易抓上這次的人工智慧熱潮(AI Boom)後,大家開始關心台灣,一下子......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勞工均薪9萬才合理?他談「台灣病」不是匯率被低估:賺錢企業不加薪就加稅
英國財經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近日在專文中談及「台灣病」,並以「大麥克指數」為理論,指在台灣央行長期壓低下,新台幣匯率被嚴重低估,引發廣泛討論。對此,前政務委員張景森17日在臉書針對《經濟學人》眼中的「台灣病」進行分析,他表示,經濟學界常自嘲,「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意見,其中凱因斯自己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經濟問題遠擁有不同的解法,他......
風傳媒 ・ 18 小時前

藤井風回憶台北巡演「很溫暖」 想再穿藍白拖來造訪
日本樂團創作才子藤井風,日前推出全新專輯《Prema》,談到這次以「人生最後一張專輯」的心情製作,他笑說沒有任何遺憾,「有很多是以前沒做到的挑戰,有種像是神在替我完成一樣。」笑說想再穿藍白拖來台灣玩,並希望大家能「一直幸福。」
簡立言|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3 小時前
男星投資航空股慘虧「一趟瑞士旅費」吐真實心聲:不要亂跟風!
節目《瘋神無雙》出身的班底男藝人香蕉(王俊傑)近日在社群貼長文,坦言自己投資航空股「帳面虧損超過20萬」,但仍選擇持續加碼。他以「搭飛機當投資」的心態看待股市,並提醒粉絲「不要亂跟風」,貼文一出立刻引發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民調認證形象差!過半民眾認藍營「不清廉、不反共、沒執政能力」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雖然國民的兩岸論述,時常受外界質疑、批評,但其依舊是我國政壇最大在野,因此,民眾對該的觀感,仍然備受政界人士關注。為此,民調機構「台灣民意基金會」近期特別做出一份「台灣人眼中的國民」民調,試圖調查藍營在多數台灣人的眼中,擁有什麼樣的形象。結果顯示,過半數受訪者認為藍營「認同中國多於認同台灣」、更有高達67.1%民眾「不同意」其反共立場堅定;甚至還被認為有貪腐問題、不值得信賴。
民視 ・ 17 小時前
首度打敗三星!華碩奪下第三季OLED監視器出貨冠軍
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5年第三季全球OLED監視器(monitor)出貨總量約為64.4萬台,季增12%,年成長率則高達65%。此外,華碩(2357)市占率攀升至21.9%超車三星,首度拿下OLED監視器單季出貨冠軍,並預估其2025全年OLED監視器出貨也將登上全球第一。
Yahoo奇摩股市 ・ 16 小時前

本波冷空氣最強時刻曝光!低溫下探14度 回溫還要等這時
今(19)日、明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今日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竹苗、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本波冷空氣最強時刻,提醒民眾要注意穿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傳中國赴日機票「取消近50萬張」 旅日達人:大家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中國北京當局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對中國公民發出公告要求「避免赴日」,中國3大國籍航空也開放免費取消機票。今(18日)有消息指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9萬張赴日機票被取消。旅日達人林氏璧分析,若情勢持續緊張,退票的人可能越來越多,「大家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陽明山「向天蝦」(鵠沼枝額蟲)大爆發 想「上山追蝦」要把握時間
最近接連幾個颱風帶來的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大屯山區的向天池達到滿水位,也讓鵠沼枝額蟲(別名向天蝦)大爆發,吸引一波波的登山客上山,只為一睹「綠色小精靈」的風采,而看著這些在池水中悠哉游來游去的小生命,直呼好可愛;還有登山客利用向天蝦的向光性,在暗夜裡點著頭燈,只見向天蝦群聚湧來好不壯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15 小時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