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警告與島嶼的沉默
《時代》雜誌的封面似乎永遠擺滿英雄與惡棍,這回選擇在川普的臉旁邊,刊出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的投書。作者乃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兼海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副教授的高德斯坦,他的語氣像個在餐桌上訓誡孩子的家長:「美國該警告台北,不要太魯莽。」
在這句話的背後,是一種典型的文明語氣,帶著父權式的關懷、帝國式的居高臨下、以及那種永遠不變的「我懂世界比你多」。而台灣在他筆下,不過是個走錯方向的少年,一個必須被指導、被約束的「小島國領導人」。
《時代》選刊這篇文章的時機極其巧妙。當中東戰火不止、烏克蘭泥濘未乾,當世界輿論疲於計算下一個燃點時,「台灣」再度被拎上檯面,成為「潛在的第三場世界戰爭」。這種敘事對《時代》而言太熟悉了,他們在冷戰時期用它寫過古巴、越南、韓國,如今只是換了座海峽。
刊登這篇投書的目的,表面上似乎是「提醒」,實際上卻是一種預防針,即若台海緊張升溫,美國讀者早有心理準備,因為「那是台灣領導人的魯莽,不是我們的責任。」於是,先行在輿論場上築起一道防火牆:美國不魯莽,美國只是在被拖進一場他人的衝突。這樣的論述安排,對一向熟悉話語戰的華府而言,通常只是一場預先的脫罪儀式。
但最令人玩味的,是「魯莽」這個形容詞。在美國的語境裡,它是形容「不懂規則的人」,是一種對文明秩序的冒犯。可對於一個戀殖的礦工之子來說,「魯莽」可能有時只是另一種憋屈情緒的發洩出口。
若我們把這篇文章放進更大的歷史脈絡,會發現一種熟悉的迴音。冷戰時代,《時代》雜誌曾用「魯莽」形容過南越的吳廷琰,也用它描寫過挑戰殖民的印尼蘇加諾。那個詞彙像個歷史幽靈,專門附身在那些拒絕乖乖站隊的領導人身上,它不是對錯的判定,而是「誰該說話」的分界。
諷刺的是,《時代》在文中反覆強調「台灣防衛方向錯誤」,建議「多佈水雷」、「少買戰車」。彷彿攸關2300萬人命運的防衛策略,由該智庫學者在華府辦公室裡決定。而台灣的人民、歷史、選票與血汗,統統化為地圖上一個可調整的變數。這正是帝國心態最高明的部分,它不用槍,也不用命令,只需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的文章,便能塑造一個國家的「合理行為範圍」。
若台灣反駁,那便是「挑釁」;若台灣沉默,那便是「理智」。這場輿論的遊戲,無需戰爭便能贏下戰略高地。美國當前的保守派正試圖重塑對華政策,從全面對抗轉為「成本可控的警戒」。因此,投書正好能替未來可能的「戰略收縮」試探社會反應。
換句話說,這篇文章其實是白宮的一面鏡子。若輿論反彈太大,華府會說:「那只是智庫的意見。」若輿論接受得了,便能順勢收緊對台承諾。這種「先放風、後收線」的手法,美國外交早已駕輕就熟。
而對台灣而言,這場戲的可悲之處在於,我們往往太在意如何取悅美國爸爸,以至於忘了如何才能讓自己活得有尊嚴。《時代》的文章不過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大國眼中的小國焦慮。當我們急於解釋、辯駁、翻譯和發言時,其實早已落入它的邏輯陷阱,即「我們必須先聽話,才能存在。」。但是絕大多數的台灣政客根本不瞭解,美國文化中真正崇拜的勇者卻恰恰在於,面對強權也仍堅持以自己的語言說話。
《時代》這篇文章正在提醒北京,美國內部仍有理性聲音,請稍安勿躁。也提醒台北,別以為美國的保證是無條件的。同時,也提醒美國讀者,若台海開戰,請記得責任在對方,不在我們。一句「魯莽」,三面安撫。這不是評論,而是外交。
在這樣的語境裡,台灣的每一個呼吸都必須戰戰兢兢。我們既是世界的「民主樣板」,也是大國博弈的「實驗樣本」,被稱讚時要謙卑,被批評時要冷靜,連犧牲都必須優雅,連恐懼都得理性。其實,當我們選擇把未來都綁在一棵樹上時,沉默和順從早就已是台灣人民必須為存在付出的代價了。(作者為海外作家)
其他人也在看

「台積電被搬走、F16V一機未給」 工程師嘆台灣變大盤子:我們欠美國什麼?
對台灣來說,向美國採購軍備長期被視為尋求安全承諾的保障,但近年來軍購交貨延宕的問題日益突出。對此,時常針對時事做出評論的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撰文直言,以美國角度來看,台灣是一個超級有錢又可以接受爛貨的客戶,「有這種國際大盤子,不海削一輪,怎麼對得起商人的良心?」工程師表示,美國勒索台灣的方法之一,是借兩岸戰爭之名推銷軍火。二、三十年以來,台灣交給美國的軍......
風傳媒 ・ 7 小時前美國多重資產基金 迎好時光
隨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循環,加上美股第四季迎來消費旺季,美國股債資產的投資前景仍趨樂觀。柏瑞投信表示,在多頭行情欲小不易的環境下,投資上除了瞄準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更要聚焦未來科技股的主升段。因當前科技類股受惠於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的支撐,而生成式AI也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經濟的新格局。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美新版國防戰略報告亞洲防線排除台灣? 美戰爭部長這麼說
美國政府即將發布新版「國防戰略報告」,外傳美軍可能把台灣與南韓排除在亞洲防線外,降低對中國大陸威脅的重視,以「美國本土防衛」為優先。引發各界關注。對此,正隨川普訪問亞洲的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嚴正駁斥相
中廣新聞網 ・ 7 小時前
美國研究:50歲後「銀髮族離婚率」飆升
據美國「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嬰兒潮世代」與年長者,現在的離婚率,與1990年代相比,高出三倍。這種「50歲之後離婚」的趨勢,在美國被稱為「銀髮離婚」(gray divorce)。 心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川習會前美國會議員最後喊話:台灣議題不能上桌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9日專電)高度受矚的川習會即將舉行,數位美國國會議員關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將要求美方在台灣議題上讓步。民主眾議員克利什納穆希今天表示,美方必須明確表態:台灣不應被納入與談判的任何議題。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曾在美開店一年倒了!UNIQLO捲土重來 在美展百店
全球知名日系服裝品牌「UNIQLO」,曾在2005年拓展美國市場,卻因知名度不足,開店1年就倒閉,後來品牌靠著在地化,成功打響知名度,迅速在美展店上百家,UNIQLO創辦人「柳井正」也登上日本首富,但品牌現在不僅面臨消費轉型,還有川普關稅衝擊。
TVBS新聞網 ・ 47 分鐘前被指涉恐 英記者金山機場遭ICE逮捕 律師怒批非法拘留
一名前來美國訪問的英國記者26日在舊金山國際機場遭到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逮捕,其律師團隊表示,已於27日晚間向...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8 小時前為上市鋪路…OpenAI與微軟協議 重組成為公益公司
微軟昨天宣布與OpenAI達成協議,讓OpenAI重組成為公益公司,為未來公開上市鋪路,並賦以其在業務運營方面更多的自由...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川普飛抵南韓出席APEC峰會發表談話 表達重振美國造船業決心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企業領袖峰會上發表談話,強調美韓技術合作關係的重要性,並表達重振美國造船業的決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輝達攜手諾基亞打造AI驅動6G平台 黃仁勳:美國重返電信領導地位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29)日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GTCDC主題演講上宣布,輝達(NVIDIA)將與通訊巨擘諾基亞(Nokia)展開策略...
FTNN新聞網 ・ 1 天前陸軍上尉冒名出租國有眷地詐千萬 一審判15年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29日電)時任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軍眷服務組的李姓上尉工程官,涉嫌冒名出租國有眷地,詐得新台幣1003萬餘元;桃園地方法院今天判處李男應執行有期徒刑15年,褫奪公權3年,可上訴。
中央社 ・ 1 天前
哈利王子難得與威廉有「1大共識」! 親曝「入籍美國」真實想法
英國哈利王子(Pinrce Harry)脫離王室、搬到美國生活已經5年,近日他現身主持人哈桑明哈吉(Hasan Minhaj)的播客節目《Hasan Minhaj Doesn't Know》,不只正面回應是否成為美國公民的問題,更分享讓子女們使用手機的想法,難得和哥哥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有共識。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川普喊話「將重啟核武測試」 允許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
川習會雖然順利落幕,但會前川普一篇發文,引發全球關注,因為內容寫,鑑於其他國家的核武試驗項目,他也指示美國戰爭部要進行同等級的核武測試,相關po文,就被解讀是向中國下馬威。儘管如此,這場川習會成果,令川普滿意,因為中國重新購買美國大豆和農產品,也同意暫停稀土出口管制。
TVBS新聞網 ・ 47 分鐘前台美聯手!酒駕撞死人舉家潛逃美國7年 昨遣返歸案
45歲男子蔡正為因召妓跟未成年性交被法院判刑6個月,另涉嫌酒駕撞死一對夫妻、11傷,2017年底舉家潛逃美國,分別被新北地院、士林地檢署發布通緝,至今逾7年,今年2月因美國總統川普強力打擊非法移民,經刑事警察局駐美西聯絡組提供通緝資料與線索,美國國土安全調查署(HSI)、聯邦調查局(FBI)、緝毒局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中國科研能力躍升 直追美國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當地時間2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中美科學合作中,由中國籍研究人員擔任團隊領導人的占比,在2023年已大幅升至45%,凸顯中國在制定全球研究議程方面日益增加的影響力。若此一趨勢持續下去,中國將在2027年或2028年與美國齊平,屆時雙方將各領銜一半的聯合研究。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川普拋重商訊號 為談判埋伏筆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企業執行長高峰會並發表演講,川普在會中向全球商界釋放強烈的「重商」訊號,除大力推銷美國作為全球最佳的投資熱土,更自豪地宣稱關稅政策,未來10年內將為美國減少貿易逆差達4兆美元,並重申其反對政府干預經濟的理念,頗有暗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意味。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電磁彈射太廢? 美軍南海摔機 川普震怒令航母全改蒸汽 各界炸鍋 :「技術倒退」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次掀起軍事界輿論風暴。28 日,他在駐日美軍「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宣布,將簽署總統行政令,要求美國未來建造的航空母艦「改回」蒸汽彈射器,捨棄現有的電磁彈射系統。這一被外界形容為「技術倒退」的決定,立刻在軍方與輿論間引發爭議。 根據《新聞周刊》報導,川普在向駐日美軍官兵發表演說時,再次表達對「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採用電磁彈射器與電磁升降系統的不滿。他當場詢問官兵:「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哪個更好?」當提及「蒸汽」時,全場爆發出歡呼聲。川普隨後表示:「我們用了 50 年的蒸汽彈射器,運轉良好,所以我們要回歸蒸汽。」他批評美國海軍「花了幾十億美元製造愚蠢的電動系統」,並強調將以行政令強制改變。 《動力》(The Drive)網站旗下「戰區」(The War Zone)頻道指出,目前美軍現役 10 艘「尼米茲」級航母均採用蒸汽彈射與液壓升降系統,而最新的「福特」級航母則全面採用電磁與馬達驅動技術。雖然新技術理論上能提升出動效率、減少飛機磨損,但實際運作中頻繁故障,導致可靠性飽受質疑。 川普對此早有不滿。早在其第一任期內,他就批評「福特」級的電磁彈射「複雜又昂
新頭殼 ・ 7 小時前憂川普改變對台立場 白宮幕僚屏息以待川習會
川習會今登場,有消息指出,中方會施壓美方改變台灣政策,據美國NBC新聞29日報導,部分川普幕僚勸阻他不要改變美國在台灣議題的立場,以免偏向北京,其中一名知情人士更是形容:「所有人現在都屏息以待。」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美專家示警「打不贏的戰爭」 名醫質疑掏空手段:要棄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30日)在南韓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雖會談未提台灣引發討論,但「不談」本身也是信號。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質疑,美國有智庫建議要放棄台灣,但台灣政府持續送錢給美國,連晶片產業鏈都送,軍購卻拿不到,是不是最後掏空手段?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男友年薪500萬!33歲女分手怒批「自私又媽寶」 全網反罵翻
許多情侶或夫妻為了共同生活,可能會準備一個婚房一起住。一位33歲女子近日和交往4年的男友討論結婚事宜,由於男方經濟較佳,又在家人資助下在台北擁有兩間房子,女子以安全感、有計劃生小孩為由,希望兩人未來的婚房能改成共同持有,男友卻以長輩會生氣為由拒絕,兩人大吵一架後婚事就此暫停,女子也因此怒批男友自私、媽寶,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紛紛抨擊,女子一毛不花就想把房子改成共同持有,根本是想藉此撈錢,女子則透露最後兩人已經分手。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