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放行輝達H200出口中國 專家:國安與市場間折衷
外媒披露美國川普政府正研議是否開放輝達(NVIDIA)H200人工智慧晶片出口中國。專家今天(24日)分析,先前H20因遭中方質疑存在「後門」造成銷量大幅滑落,而更高階的Blackwell平台又受到美國內部強烈阻擋,在兩國談判互試底線的當下,H200可能成為兼顧國安與市場需求的過渡性折衷產品。
輝達的Hopper系列晶片在2022年發表,推出H100系列,而中國大陸專屬的降規板H20晶片在隔年推出;然而,H20開放出口中國後不久,中國官方便質疑H20有「後門」,造成銷量雪崩式下滑。外媒報導指美國政府正研議是否開放輝達H200人工智慧晶片出口中國,此晶片效能約是H20的2倍。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美、中日前談判時刻意擱置是否開放AI晶片銷往中國的議題,此舉的目的是累積後續對中國進行談判的相關籌碼。
她指出,美國的AI晶片在中國的發展已經陷入「比較高度複雜,而且是比較矛盾的局面」,中方態度傾向希望能夠進口輝達最新的Blackwell平台,例如先前規劃的B30A,但面對最高階技術,美方內部存在很大的分歧。
美方保守派認為,如果現在就開放Blackwell平台銷往中國,將會對美國自身的AI競爭力構成威脅;另一派人士則較傾向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看法,他們主張美國不能永遠失去中國這塊巨大的市場。在兩派角力之下,美方需要尋找一個能夠兼顧國家安全與市場需求的折衷方案。
劉佩真認為,先前美國開放給中國市場的降規版產品H20晶片在中國的銷量並不理想,除了中國在AI演算法方面的進步速度相當快,H20這類降規版產品比較不敷使用外,中國後來也以資安、即所謂「後門」疑慮為由,停止開放進口輝達的H20晶片。
劉佩真強調,在H20被中方拒絕、而Blackwell平台又遭美國內部強力阻擋的情況下,一個過渡性的解決方案浮出檯面。她認為,H200未來潛在開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她說:『(原音)我覺得他當初用資安問題去擋H20,主要也是告訴美方H20已經不符合他們的使用了,他們需要更高階的,比較是一種溝通或是談判的籌碼,為了換取更高階晶片能夠進口。』
儘管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國產化,並督促華為等本土廠商持續取得進展,但劉佩真指出,輝達的晶片對於中國而言仍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她解釋,中國的AI演算法開發商無論是在軟體支援還是晶片性能方面,仍然比較信賴輝達的產品,因此,只要未來仍有機會進口相關產品,中國的採購意願仍會較高。(編輯:宋皖媛)
其他人也在看

傳台投資美國12兆換降關稅!翁履中:矽盾正在被迫漆上新旗幟
台美關稅仍在持續談判當中,據英國金融時報(FT)的報導,台灣承諾投資美國的金額落在4000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2兆元),引發關注。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台灣的矽盾正在被迫漆上新的旗幟,要守住價值,更要守住實力。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美式民主與獨裁的距離
近日川普在白宮熱情接見沙國王儲沙爾曼。引起爭議的是,此人曾經下令暗殺一位寫文章批評他的外籍記者並加以分解棄屍。此舉已被CIA證實乃沙爾曼本人直接下令暗殺。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輝達的超狂財報藏隱憂?黃仁勳駁AI泡沫,但市場疑慮未解
輝達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營收達570億美元、獲利年增65%,再創新高!其中,資料中心業務以512億美元領漲,亮眼的財報數字,激勵美股期貨與台股走升。執行長黃仁勳駁斥「AI泡沫」說法,指 Blackwell 晶片需求強勁。然而,分析師提醒,中國市場競爭與出口限制,以及客戶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楊宏基觀點》真的不演了!美開口要台灣「實質貢獻」 該怎麼辦…
[Newtalk新聞]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2025年度報告中,副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提出:國會應指示國務院與台灣合作,啟動一項特殊的外國軍事銷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 FMS)案件,以「非武器性支援服務」名義,讓台灣得以資助美國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之軍事基礎設施建設。此提案跳脫傳統軍售思維,將台灣從單純的武器採購國,轉型為印太嚇阻架構的實質貢獻者。筆者擬從台灣視角出發,分析FMS的地緣戰略意涵與法律與財務機制,以及台灣社會、政、軍方與決策圈在2025-2026年間最可能出現的反應路徑與最終決策模式。 地緣戰略意涵:從「台灣防禦」到「區域嚇阻前推」 生存時間的關鍵變數 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艦隊阻絕系統」(NMESIS)。近日部署菲律賓巴丹島。 圖:翻攝「X」@IndoPac_Info(資料照片) 呂宋島北部(特別是卡加延省與巴丹群島)與台灣最短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與巴士海峽入口更僅100餘公里。若美軍在此完成跑道延長、油彈庫擴建與後勤維修中心升級,將產生三大結構性效應:1.將美軍高價值火力投射節點前推至台灣
新頭殼 ・ 4 小時前《政治》台美談判 怕談崩 我方未提投保協定
【時報-台北電】華府盼望台灣對美投資逾新台幣10兆元,這麼大筆錢,我方談判團隊在台美談判時,竟未提出投資保障議題。據悉是擔心美方不喜歡,怕一提出來,台美貿易談判就「談崩了」。不過知情人士感嘆,日、韓勇於表達對美施壓的不滿,營造國內輿論壓力,不僅成功爭取到關稅不疊加,韓國甚至還爭取到美國批准發展建造核動力潛艦及造船業可維修美艦。 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台美貿易協議即將公布,台灣承諾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換算成台幣,這是10兆以上的金額,如此龐大的投資額,台美並未簽署雙邊投保協議,雙重課稅協議也只聞樓梯響,政府如何確保台商權益? 賴清德總統在11月11日工業節致詞時透露,已指示經濟部、外交部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合作,與台商常駐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根據經濟部網站,我國在1952年曾與美方簽署「關於擔保美國私人資本在台灣投資的協議」,這是單向我方政府保障美商來台灣投資的權益保障,台灣廠商至美國投資則無。 知情人士透露,2022年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時,我方認為台美在1952年簽署的投資協議,距今已逾70年,當時我方希望雙方在啟動的這項高標準的貿易倡議時,可以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
AI「脈衝式」耗電驚人!美電網老舊瀕崩潰 專家:電力荒正逼出全球算力大遷徙
無論是美國的一般民眾,還是科技巨頭,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缺電」困境,而在這場危機背後,一個日益凸顯的「元兇」正是近年來掀起熱潮的 AI。專家最新指出,AI 算力如同「電老虎」,正在瘋狂吞噬美國原本該穩定供應的電力資源,讓本就脆弱的電網雪上加霜。 根據美國能源研究所 (IE
鉅亨網 ・ 22 小時前川普關稅戰全球收網 台灣準備好匯率戰了嗎?Feat. 劉名寰
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快速切換!這一周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玩「變臉秀」,天天切換紅綠行情。市場報導當然把問題指向「AI泡沫」說,一直在「救全村」的輝達NVIDIA,似乎成了這次「滅村」的兇手。理智尚未斷線的經濟學者認為,或許可以觀察的更細微,今年讓股匯市激烈震盪的川普關稅「大刀」,現在進入年底收網,川普政府急推減稅、加快與歐盟、日本、韓國簽訂協議,在內政壓力下,同時讓川普政府急於為期中選舉失利止血。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聯手終結「傅氏王朝」?民進布局花蓮找上「踹桌議長」張峻 本人鬆口證實
2026地方選舉各都在加緊腳步布局中,日前傳出民進有意找曾狠踹藍委傅崐萁桌子的花蓮縣議長張峻合作,引發外界討論。對此,張峻鬆口坦言,民進確實有來接洽過,不過目前仍以花連重建救災為主,合作的事情待觀察,不過他也認為花蓮確實需要改變。立委傅崐萁、花蓮縣長徐榛蔚在花蓮長達20多年輪流當縣長,先前傳出包括花蓮縣議會無籍議長張峻、無籍縣議員魏嘉賢都有意角逐2......
風傳媒 ・ 3 小時前
搭機赴美就學遭星宇拒載 北市男求償31萬敗訴「竟因這理由」
北市一名何姓男子去年暑假原本欲搭乘星宇航空返回美國洛杉磯上課,不料登機前卻被地勤以「不符合美國入境規定」為由拒載。何男事後指控星宇航空害他因此錯過行程、搬家延遲,並因此衍生額外租金和通訊費支出,向星宇求償共31萬7,105元。全案經士林地院審理後,認為星宇航空是在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查證後,確認原告若抵達美國將被拒絕入境,屬依法拒載,因此判決原告敗訴。
太報 ・ 2 小時前韓產業部長:與台合作可爭取半導體最優惠關稅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2025年11月24日專電)韓國與美國雖完成關稅談判,但就半導體產業的部分尚未確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呂翰九今天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目前仍有與台灣合作得到最優惠關稅待遇的空間。呂翰九今天接受韓國MBC廣播節目「視線集中」訪問,在談及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時表示,「我們不認為談判已經結束」,並表示未來仍會透過各種機會提出相關議題。而對於尚無結論的半導體關稅,呂翰九說,半導體產業版圖不會在1、2年內輕易改變,「實際上在半導體產業,跟我們最類似的最大競爭對手可以看作是台灣」,而先前美方已表示會給予韓國與台灣相似的稅率,在台灣仍在與美國協商的情況下,「仍有與台灣合作,得到最優惠待遇的空間」。但呂翰九並未詳細說明可能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與台灣合作。美國先前與韓國達成共識,對韓國課徵的半導體產品關稅不會比對其他主要競爭國不利,這也使台灣與美國的談判結果更受關注。美國總統川普8月曾表示將對進口半導體課徵約100%關稅,要求企業在美國生產或承諾在美設廠,以換取豁免。不過,路透社日前引述美國官員消息報導,川普的幕僚在此事上較為謹慎,為避免刺激中國,對進口半導體關稅的計畫可能不會立刻實施。
中央社財經 ・ 4 小時前《商情》到貨成本居高 中國糧食運價指數反彈0.5%
【時報-台北電】糧食市場因中儲糧直屬庫與貿易商紛紛進場收購,帶動需求升溫。另一方面受雨雪天氣影響,物流運輸受阻,貨物流通速度放緩,外運糧源減少,推升收購價格持續走高。而在運輸市場方面,北方港口到貨量略有增加,但因等待船期的時間拉長,到貨成本居高不下,使得貿易商的報價維持強勢。沿海地區的糧食運價也因此出現小幅上漲;根據CIP商品行情網顯示,中國糧食運價指數最新報價1351.74點,較前周反彈0.5%。(編輯:王聖為)(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
要五毛給一塊?越鑄越虧 央行呼籲:快把你家的零錢拿出來花
「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 」,現實世界中,面額小的硬幣鑄造成本高於面額的現實,一點都不奇怪!美國1美分硬幣(penny)走到退場邊緣,背後不是情懷問題,而是「越鑄越虧、越用越少」的現實算盤。美國財政部評估,長年高於面額的鑄造成本已讓政策失去效率,因此決定停止新增供給,讓市場逐步以現有存量消化;短期內現金找零與定價會有磨合期,但整體成本與社會效率被認為利大於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碳費明年上路!首年收45億 彭啓明:受美關稅影響企業可打折
明年起碳排大戶將繳納碳費,環境部估首年碳費收入約40至45億,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指出,目前正與經濟部協商,使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企業適用碳費可打折的高碳洩漏係數。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國際產業》韓盼與台合作 爭取優惠輸美半導體關稅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韓國貿易部長24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因應美國實施新關稅政策,在輸美的晶片產品打算課徵高額關稅,跟目前還在跟美國政府進行貿易談判的台灣,還是可以有相互合作的空間,來爭取最好的待遇。 11月時,韓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韓國將對美國實施大規模的戰略產業投資計畫,希望美國能降低韓國產品銷往美國的關稅。不過,台灣跟美國的貿易談判仍在進行,還沒有定案。 在跟韓國的貿易協議中,美國政府曾表示,將要對韓國徵收的半導體輸美關稅,不會比未來可能達成的其它協議中,跟韓國半導體規模相當的經濟體要差。也就是說,韓國的半導體關稅不會比主要競爭對手台灣要差。 路透社上周曾報導,美國官員私下透露,應該不會很快就對輸美的半導體產品課徵關稅,因為可能會影響到川普的整體經濟施政規劃。另外,有位韓國官員也拒絕證實,是否就上述事宜已跟台灣討論過。根據韓國海關統計,拜人工智慧AI先進晶片需求暢旺的推升,韓國10月銷往美國的半導體出口金額大幅增加51.2%,達12億美元。韓國政府也說,從6月以來,韓國出口已連續5個月成長,可望持續到11月。 今年前10個月,韓國整體出口金額年增2.3%,達5,79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金融股》輝達用地底定!吳東亮喊話:盼全民給新壽最大肯定
【時報-台北電】輝達T17、18用地底定,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24日表示,樂見此事有個完美結局,但他也要幫新光人壽講幾句話,新光人壽成立了60年、一甲子,一直跟台灣民眾站在一起,一直想著讓台灣如何更佳發展,也希望大家能給新光人壽最大肯定。 吳東亮今日出席新光投信、台新投信合併茶會,被問到輝達用地後續,吳東亮表示,新光人壽真的是盡心一起協助把輝達留下來,也期許台北市政府與輝達的談判順利成功,讓輝達能夠真正的就留在臺灣,越快越好。 吳東亮也提及,會與輝達持續合作,因為台新本來就是輝達的客戶,在台新的AI部門,兩、三年前就買了輝達的晶片做「台新腦」,一直有在開發,也讓金融服務持續落地。(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黃琮淵)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深化中南經貿 李強:落實零關稅、挺陸企投資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會見南非副總統瑪莎蒂萊(Paul Mashatile),表示中國願和南非加緊對接,推動中國對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措施早日在南非落實,幫助南非更多優質適銷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支持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赴南非投資。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聯手對抗川普壓力 南韓想找台灣一起談晶片關稅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新一輪半導體關稅架構,南韓貿易部長周一 (24 日) 表示,有機會與台灣合作,共同和美國協商爭取最有利的待遇。 南韓貿易部長呂翰九(Yeo Han-koo)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台灣也正在進行談判,因此南韓與台灣可透過合作,爭取最有利的待遇。」
鉅亨網 ・ 4 小時前
赴美開學日算錯慘遭拒載! 學生怒告星宇「求償31萬」敗訴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一名何姓男子前年暑假原訂搭乘星宇航空飛往美國洛杉磯就學,卻在登機前被地勤以「不符合美國入境規定」為由攔下,當場...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台留美生登機前被星宇航空拒載 怒告求償31萬!因1關鍵敗訴踢鐵板
台北市一名何姓男子前年暑假準備回美國洛杉磯返校上學,當天搭乘星宇航空前往,但登機前被地勤以「不符合美國入境規定」為由拒絕登機,何男因此錯過行程、進而衍生額外租金等支出,氣得向星宇求償共31萬7,105元。對此,士林地院審理後因1原因,確認原告若抵達美國將會被拒絕入境,屬依法拒載,判決何男敗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