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院辯論川普關稅 貝森特:深感樂觀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5日表示,他在出席最高法院針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合法性的聽證會後,感到「非常非常樂觀」。
貝森特告訴福斯財經新聞網(Fox Business Network)節目「柯德洛」(Kudlow)說,他認為那些針對川普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來加徵關稅的原告「幾乎是在給自己難堪」,他相信最高法院會推翻下級法院對於關稅違法的裁定。
當被問到如果最高法院維持原判,政府將如何歸還已徵收的巨額稅收時,出席5日辯論的貝森特表示,如果到了那種地步他們就會採取應對,但他有信心沒必要這麼做。
美國最高法院5日針對川普是否有權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加徵關稅,聽取了超過2個半小時的言詞辯論。包括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都對這項在國家緊急狀態下使用的法律、是否賦予川普課徵關稅的權力、或這位共和籍總統已侵犯國會權力提出質疑。
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告訴代表川普政府辯護的聯邦檢察總長索爾(D. John Sauer),關稅「是對美國人課徵的稅收」,向來是國會核心權力。
關稅─也就是由美國進口商支付的進口商品稅,可望在未來10年為美國政府帶來高達數兆美元進帳。美國憲法賦予國會徵收稅收和關稅的權力。
當被問到川普和他本人所吹捧的徵收關稅數額時,貝森特說,這些徵收的關稅是「碰巧的事」,相當於「不斷融化的冰塊」,隨著時間能徵收到的稅將會變少。然而,到了那個時候,受到較高的進口成本所刺激的國內製造業成長,將帶來更多的所得稅收入,導致一種平衡的結果。
一旦最高法院的決定對川普不利,將標示著法院的一項重大背離。最高法院在川普打壓移民、開除聯邦機構官員、跨性別軍人禁令等各領域的一連串裁定中都支持川普。
其他人也在看
中菲行10月營收23.41億元,年減14.8%,匯率影響抵銷貨運量成長動能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中菲行(5609)10月份自結集團營業營收23.41億元,年減14.8%,10月份空、海運貨運量持續增加,較去年同期成長一成,但是受到匯率換算影響,營業額的成長受到影響,累計1月至10月空、海運貨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二成,集團營收為240.6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10月空運旺季來臨,亞洲至北美的貨運需求推升,前往美國的出口貨量因為人工智慧伺服器的需求而增加,加上高科技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上市,以及美國黑色星期五前的電商促銷活動,進一步增加了空運量。10月海運市場,隨著旺季結束,需求持續疲軟,為了因應需求疲軟和運價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航司削減航班和安排空班航行以縮減艙位,並於十月初美歐線實施了運費漲價。中菲行積極運用人工智慧推動數位轉型,持續投入自動化軟體、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等資訊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藉由實際導入先進技術以提升服務水準與提高作業效率,以既有的中菲行增值訊息系統為核心資料基礎,透過自主開發AI軟體機器人,結合人工智慧龍頭(ChatGPT, Gemini等)技術,整合地端自主架構模型,打造安全且高效的應用環境,截至目前為止,中菲行已開發超過30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美最高法院審理川普關稅案 財長:即使敗訴仍有對策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1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今天審理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指標性案件,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稍早表示,就算政府敗訴,仍有其他政策選項可運用。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最高法院今天聽取關於川普是否逾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授權,對美國貿易夥伴加徵大規模關稅的辯論。本案的關鍵在於總統運用貿易措施作為經濟政策工具的權力空間。在兩個半小時的口頭辯論中,無論是保守派或自由派大法官都尖銳質疑川普動用緊急權力對多數國家徵收關稅的做法。貝森特昨天在CNBC節目Squawk Box的訪談中表達政府將會勝訴的信心,但也表示萬一判決不利,政府仍有其他管道可用。他說:「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權力可以動用,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是目前最簡潔的,它給予美國和總統最大的談判權力。其他選項比較繁瑣,但也能發揮效果。」貝森特具體援引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Expansion Act)以國家安全為由的第232條款,以及規範不公平貿易行為的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第301條款。然而,這些條款將會限制總統像川普一樣,以「緊急」狀況為由加徵
中央社財經 ・ 8 小時前《商情》運價齊增 11/05BDI指數續揚2.3%
【時報-台北電】運價齊增,周三BDI指數續揚2.3%;受惠於兩大型船舶因印尼、澳大利亞、北太平洋等貨盤陸續釋放,船貨相對平衡,激勵運價合計增加近1200美元,帶動終場波羅的海乾散貨BDI指數續揚2.3%。 其中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上漲45點,收作2003點,漲幅2.3%;海岬型運費指數(BCI)上漲137點,收作3084點,漲幅4.7%;其平均日租金為每艘25573美元,增加1129美元。 巴拿馬極限型運費指數(BPI)上漲5點,收作1793點,漲幅0.3%,其平均日租金為每艘16140美元,增加50美元;超輕便極限型運費指數(BSI)下跌4點,收作1307點,跌幅0.3%。(編輯:王聖為)(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比亞迪英國銷量飆升,10月新車註冊量為特斯拉六倍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大廠比亞迪在英國市場正在進一步擴大與美國同業特斯拉的銷售優勢,在這一歐洲主要的插電式汽車市場進一步領先馬斯克的特斯拉。英國汽車行業組織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亞迪新車註冊量幾乎是特斯拉的六倍。今年迄今,比亞迪銷量激增逾五倍至39,103輛,而特斯拉則下滑4.5%至35,455輛。比亞迪的崛起堪稱火箭般迅速,去年英國超越德國成為歐洲純電動車最大市場時,比亞迪的註冊量僅為8,788輛,而特斯拉當時的銷量幾乎是比亞迪的六倍。隨著比亞迪今年以來的迅速崛起,英國已成為其在中國以外的最大市場。與此同時,特斯拉在歐洲遭遇重創,既因競爭加劇,也因馬斯克所遭到的輿論反彈。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台北股市》美股回穩助攻 台積電開高反攻28000點
【時報-台北電】美AI熱門股回神,台積電微跌0.14%。台積電(2330)今開盤漲10元至1070元,台股開高漲189點至27906點,在台積電、鴻海等電子權值股領軍下,盤初漲逾300點反攻28000點,試圖挑戰重回10日均線28040及5日均線28070點。 台積電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20元至1480元,惟仍在短均5日及10日線之下,台股亦如是。9時15分,台股漲288點至28005點,台積電攻1480元,台積電上檔10日線在1486元。今早以台積電反攻加上DRAM雙雄續旺穩人氣。 周三(11月5日)美股四大指數收高,最高法院對川普關稅提出的「拷問」,點燃部分關稅可能被撤銷的希望。ADP「小非農」報告顯示10月民間就業增長遠超出預期。美股AI熱門股走出前一天重創市場的估值風暴,晶片股反彈,費半大漲3%,超微漲2.5%、美光飆漲近9%,惟輝達仍跌近2%。 國票投顧預期台股有望收復昨日下跌失土,AI族群持續領軍,並向十日線發起挑戰。國票投顧指出,外資分析師紛紛提出AI估值過高論述,進而打壓美AI巨擘股價表現,連帶周三台股出現大幅度修正,所幸終場以下影線黑K作收,成功守穩月線之上,預期在A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
台美關稅談判「有進展」!經貿辦:文件交換有共識後進入總結會商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布行政命令將台灣對等關稅稅率暫時調整為20%,另需疊加出口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台美關稅談判在9月底進行第5輪實體磋商後有再次進行視訊會議,談判有進展,目前雙方正進行書面文件交換和討論,達成共識後就可以進入總結會商達成台美貿易協議。 台灣經貿團隊正持續爭取更優惠的稅率及不疊加原稅率,回顧台美談判過程,4月11日雙方展開首次視訊會議、5月1日在華府舉行首輪實體磋商、6月25日進行第2輪對等關稅實體磋商、7月8日第3度在美磋商、7月底至8月初進行第4輪談判,9月25日至29日完成第5輪實體磋商。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5日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國安局副局長張元斌、經濟部次長江文若、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經貿辦執行秘書徐崇欽報告「川普亞洲行及『川習會』後印太區域經濟、安全情勢對我之影響」,並備質詢。民進立委羅美玲及國民立委馬文君質詢時,關切台美關稅談判進度。 羅美玲詢問,川習會沒有談到台灣議題,顯然雙方不想增加變數,川習會後是否影響台美關稅談判。徐崇欽答詢時指出,台美關
新頭殼 ・ 8 小時前
【ETF觀察】00983A由ARK操盤,顛覆式創新主題正熱?這檔ETF能複製特斯拉奇蹟嗎?
一、主動型 ETF 熱潮再起:AI 時代的投資新焦點 AI 與新能源浪潮席捲全球,資金重新聚焦「創新驅動」企業。主動式 ETF 再度成為市場話題,其中 00983A(主動中信 ARK 創新) 以與美國 ARK Investment 合作為亮點,吸引不少長線投資
鉅亨網 ・ 8 小時前
特斯拉今年夏天重啟Roadster純電超跑開發 離投產還有兩三年
據《Business Insider 》周三(5 日)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已在今年夏天重啟 Roadster 純電超跑開發,這項計畫曾被擱置一年有餘。
鉅亨網 ・ 8 小時前

美股收紅 台股早盤反彈逾300點衝上2萬8!台積電小幅回升
美股4大指數收紅,費半強彈逾3%,台積電ADR小挫0.14%。台股今日(11/6)早盤開高,開盤不久就漲逾300點至28022點,早盤最低漲逾百點至27879點,仍未收復5日線、10日線。
太報 ・ 7 小時前《國際產業》施壓川普?黃仁勳談AI:中國將擊敗美國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金融時報》周三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受訪時提出警告,他表示,在這場AI賽局,中國將擊敗美國。 在該報舉辦的「AI未來峰會」場邊,黃仁勳直言「中國將贏得這場AI競賽」。 周三晚間,黃仁勳在X上發文寫道:正如我一直以來所說的,在AI方面,中國只落後美國幾奈秒(nanosecond)。最至關重要的是,美國必須保持領先來贏得比賽,並贏得全球的開發者。 該AI晶片巨頭執行長上個月曾表示,如果包括中國數量龐大的開發者在內,全世界都採用輝達的系統,那麼美國就能贏得這場AI戰爭。他同時也遺憾地表示,中國政府已經將輝達排除在其市場之外。 在10月於華盛頓舉辦的輝達開發者大會上,黃仁勳表示:「我們希望美國贏得這場AI競賽。這點毋庸置疑。我們希望這個世界是建構在美國的技術架構之上。確實是如此。但我們也需要進入中國市場去贏得他們的開發者。一項導致美國失去全球一半AI開發者的政策,從長遠來看沒有好處,反而會對我們造成更大的損害」。 在周日播出的媒體訪談中,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輝達最先進的AI晶片Blackwell,只能保留給美國公司使用,不應該提供給中國和其他國家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
最高法院強烈質疑川普關稅、連保守派法官也不挺
MoneyDJ新聞 2025-11-06 09:07:32 郭妍希 發佈有鑑於美國最高法院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提出強烈質疑,預測市場隨即調降廣泛關稅政策獲得法院支持的機率。 路透社、CNBC等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11月5日對川普關稅舉行聽證會,引起市場矚目。最受爭議的問題在於,川普總統是否有權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縮寫IEEPA)來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 最高法院法官聚焦廣泛課徵對等關稅的合法性,無論是保守派抑或是自由派的大法官,都針對川普政府的執法依據,向代表政府辯護方的副總檢察長D. John Sauer提出尖銳問題。批評者認為,此舉侵犯了國會的課稅權責。 對此,Sauer主張,對等關稅依據的是規範對外貿易的權力,表示「這些是監管性關稅(regulatory tariffs),不是為了增加財政稅收而課徵的關稅(revenue-raising tariffs)。這些關稅能增加國家稅收,僅是附帶的現象。」 最高法院六大
Moneydj理財網 ・ 8 小時前美最高法院辯論關稅政策 川普:輸了將有毀滅性後果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025年11月5日專電)美國最高法院今天針對總統川普動用緊急權力實施大規模關稅的案件進行口頭辯論。川普表示,聽說案件進展不錯,但如果案件輸了,將對美國帶來毀滅性的影響;他也以揚言加徵100%關稅逼中國撤回稀土管制措施為例,強調關稅重要性。美國最高法院今天針對川普(Donald Trump)前所未見地動用總統權力、實施大範圍全球關稅的合法性展開辯論,而大法官不分保守派、自由派,都對川普動用緊急權力徵關稅的做法提出質疑。川普今天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被問及此事時表示,他聽說案件進展不錯。但「如果我們在這個案件中輸了,對我們國家將是毀滅性的」,他認為,這是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美媒報導,這起案件的審理結果可能在數週或數個月內出爐,對美國企業、消費者及川普政府貿易政策都具有重大的經濟及政治影響。川普今天也在訪問中舉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以稀土管制對美國出手,他則以關稅反制,揚言對中國商品在既有關稅上再加徵100%關稅,「結果他們10分鐘後就打電話來」,雙方後來達成協議。川普說,如果當時沒有揚言對中國加徵關稅,全球都會因北京的稀土管制措施陷入困境。「
中央社財經 ・ 7 小時前巴克萊:若回購利率持續高漲,聯準會可能需要干預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巴克萊策略分析師Samuel Earl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回購協議利率回到有效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上方,或者只是上沿,並再持續數週,決策者就可能需要做出調整。Earl在報告中指出,回購市場是聯邦基金利率走向的「重要驅動因素」,官員們需要擔心回購利率持續處於甚至高於區間上限。這意味著聯準會最終將需要透過更多回購放貸或直接購買國庫券來增加準備金。Earl指出,可能會遭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的抵制,其中包括在資產負債表問題上持鷹派立場的理事Michelle Bowman,他們對維持龐大資產組合或在被視為僅是溫和壓力之際「出手救助回購市場」更為謹慎。尤其如此的原因在於,聯邦基金利率才是政策目標,而且其一直位於目標區間中部。此外,如今因發行導致的波動而買入短期國庫券,會給人以財政主導之嫌,這是聯準會希望避免的。這份報告指出,強化常設回購便利應當是當務之急,其中清算是關鍵改進方面。聯準會也可以下調該工具利率,使其相對目標區間更具吸引力。還可以提供定期回購,以舒緩月底與年底的壓力。Earl在報告中寫道,雖然聯準會直到明年才需要擴大資產負債表,但可以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黃仁勳傻眼!輝達H20慘遭大陸封殺 超微意外獲准出口
美國晶片大廠超微(AMD)於11月4日公布第3季財報時宣布,其新一代人工智慧(AI)晶片「Instinct MI308」已獲得美國政府批准,可出口至大陸,這款晶片被視為輝達(NVIDIA)H20晶片的主要競爭對手,象徵超微在大陸AI市場上率先取得進展。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黃仁勳最強烈警告! 中國擁「2大優勢」AI競賽將擊敗美國
美國AI競賽恐輸給中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金融時報專訪,發出目前為止最強烈警告,他示警,中國能源成本較低,監管限制也更為寬鬆,西方國家則受到更多束縛,這樣下去中國恐在人工智慧(AI)競賽中擊敗美國,
中廣新聞網 ・ 7 小時前川普上任一年美股失去領先優勢,歐、中、加股市全面反超
【財訊快報/陳孟朔】過去一年,市場原先押注「川普重返白宮=美股大贏家」的劇本並未上演。自川普去年11月勝選至今,以美元計價的中國、歐洲及加拿大主要股指表現均優於標普500指數;MSCI除美指數相對華爾街的領先幅度更創2009年來最大,顯示全球資金正從「防守美股波動」轉向「尋找估值更佳的非美標的」。這一輪逆轉最初源於對川普關稅與行政命令密集出台的風險對沖,投資人為分散美股受政策衝擊的單一部位,先是提高對中國與歐洲股市的配置,後續則因估值落差與殖利率回落,進一步將非美市場視為標普的長線替代品。高盛分析師Peter Oppenheimer與美銀(美國銀行)的Michael Hartnett早在2024年便提示「向美國以外看」,當前的市場表現證實了這一輪資金的前瞻布局。亞洲是這波超車行情的最大亮點。受惠於AI供應鏈的核心地位,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東京威力科創等晶片製造、代工與設備龍頭帶動區內股市同步走強,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過去一年勁漲約55%,成為區域最具吸引力的AI投資市場。市場人士指出,若年底出現技術性回吐,更多是動能走勢的鎖利,而非基本面的惡化;後續能否延長漲勢,將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國票金控晨訊】台股逐步收復失地 留意功率元件族群
日期:2025年11月 6日※操作建議與結論美AI族群全數回神,美股收漲 台股逐步收復失地,留意功率元件族群今日盤勢及未來走勢:(台股開啟收復失土模式,可留意功率元件族群)川普對等關稅恐難以通過司法挑戰,加上AMD財報亮眼,暫緩AI泡沫恐慌論述,美四大指數全數反彈,漲幅介於+0.37% 至 +3.02%,台積電ADR下跌0.14%,台指期夜盤上漲244點,預期台股有望收復昨日下跌失土,AI族群持續領軍,並向十日線發起挑戰。※短線看法外資分析師紛紛提出AI估值過高論述,進而打壓美AI巨擘股價表現,連帶週三台股出現大幅度修正,所幸終場以下影線黑K作收,成功守穩月線之上,顯示台股多方攻勢猶在,預期在AI主流趨勢不減之下,後續指數震盪之後,有望逐步回補當前跳空缺口。※操作建議AI仍為盤面焦點,相關族群股價回落可尋覓切入機會。另荷蘭安世半導體再次發出通知信,表示中國廠出貨和品質皆無法保證,使功率元件再次迎來轉單效益,預計第四季營收將逐步發酵,相關個股近日可把握布局機會。※重點產業與族群功率元件 – 2481強茂、6411晶焱觀點:中荷安世之亂,已對於產業造成不可抗拒傷害,國際大廠為持續穩定料源,
中央社財經 ・ 8 小時前《晨間解盤》美AI族群回神 台股逐步收復失地
【時報-台北電】美AI族群全數回神,美股收漲,台股可望將逐步收復失地。 川普對等關稅恐難以通過司法挑戰,加上AMD財報亮眼,暫緩AI泡沫恐慌論述,美四大指數全數反彈,漲幅介於+0.37%至+3.02%,台積電ADR下跌0.14%,台指期夜盤上漲244點。國票投顧預期台股有望收復昨日下跌失土,AI族群持續領軍,並向十日線發起挑戰。 國票投顧表示,外資分析師紛紛提出AI估值過高論述,進而打壓美AI巨擘股價表現,連帶週三台股出現大幅度修正,所幸終場以下影線黑K作收,成功守穩月線之上,顯示台股多方攻勢猶在,預期在AI主流趨勢不減之下,後續指數震盪之後,有望逐步回補當前跳空缺口。 操作建議:AI仍為盤面焦點,相關族群股價回落可尋覓切入機會。另荷蘭安世半導體再次發出通知信,表示中國廠出貨和品質皆無法保證,使功率元件再次迎來轉單效益,預計第四季營收將逐步發酵,相關個股近日可把握布局機會。(編輯:沈培華)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券商晨訊台股投資建議摘要 (1) 2025年 11月 6日
【統一證券】小非農數據現回穩跡象、貝森特暗示明年有望允許Blackwell銷往中國、台積電中科1.4奈米新廠5日啟動基樁工程、鴻海10月營收再創單月新高、AI永動機持續轉動,眾利多因素有望帶動台股向上攻,年底前再創新高。惟OpenAI財務長表示短期內沒有IPO打算、新加坡央行(MAS)示警AI恐泡沫,影響投資人情緒,預估指數震盪盤堅。建議佈局具業績題材的族群,聚焦:AI概念股、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PCB族群、蘋概股、散裝、成衣製鞋及內需消費等。【國票證券】AI仍為盤面焦點,相關族群股價回落可尋覓切入機會。另荷蘭安世半導體再次發出通知信,表示中國廠出貨和品質皆無法保證,使功率元件再次迎來轉單效益,預計第四季營收將逐步發酵,相關個股近日可把握布局機會。中荷安世之亂,已對於產業造成不可抗拒傷害,國際大廠為持續穩定料源,將積極加速驗證台廠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後續營運可期。
中央社財經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