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面臨1250元保衛戰...股價遭群聯超車 分析師:差距恐持續擴大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走勢疲弱,月前市值「三哥」寶座才遭台達電(2308)奪去,今(10)日股價又來到1,250元保衛戰,甚至遭群聯(8299)超車,呈現黃金交叉。豐銀投顧分析師李世新指出,目前尚未有止跌跡象,而在記憶體多頭列車持續之下,未來股價差距恐怕持續擴大。
延伸閱讀:記憶體股王帶頭衝!群聯等3檔亮燈漲停 南亞科大漲逾8%突破160元創新高
聯發科法說會後,外資則釋出保守看法,因第三季毛利率不如預期,下修聯發科評等至「中立」;另有美系外資認為,第三季智慧型手機毛利率下滑且不如預期恐只是開始,未來將有下行風險,因封測與記憶體成本上升使毛利率壓力將延續至2026年,毛利率下滑與市場競爭將為2026年帶來更多挑戰。
李世新表示, 聯發科目前還沒有止跌的跡象,股價仍有機會繼續往下走,主因為其在先進製程方面琢磨較少,再加上第三季因產品組合影響,毛利下探至低谷, 倘若短期內要重新組合產品,效果可能不會那麼快顯現,另外,法人也持續出脫聯發科,近2個月以來,投信賣超6千餘張,外資則也倒貨逾3.5萬張。
相較之下,記憶體股表現強勁,記憶體股王群聯今股價正式超車聯發科。對此,李世新表示,未來差距恐怕持續擴大,但聯發科整體財報數據觀察,情況並未到太糟糕程度,預計今年每股盈餘與去年持平,由於目前股價位階與高點相差三百多元,建議手中持有者可以在低檔慢慢開始承接布局。
李世新補充說明,群聯日前提到,明年所需的 NAND Flash 產品在今年年底就已經確定被訂光,再加上記憶體產業過去曾歷長期低迷,不容易輕易擴廠,導致市場供應相對保守,因此在供需失衡狀況下,即便短線上股價漲幅看似相當大,後續仍有繼續上漲空間。
其他人也在看
《半導體》聯發科前10月營收逼近5千億 全年戰高、拚190億美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發科(2454)公布10月營收,單月達520.26億元,月減4.24%、年增1.78%;前10月累計營收4,978.04億元,年增12.20%,逼近5,000億元大關。依第四季營收預測中間值推算,2025年全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規模將突破190億美元。 聯發科9月發表的旗艦晶片「天璣9500」已於vivo X300系列首發並在10月量產出貨,後續包括OPPO及其他大陸品牌手機亦將採用,帶動手機業務動能。公司在法說會中表示,天璣9500「需求強於預期」,並將與GB10專案及車用晶片業務並列,成為第四季營收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第三季手機業務占營收比重約53%,較去年同期增加,顯示天璣9500導入已為營運帶來明顯貢獻。 展望第四季,聯發科預期旗艦智慧手機、GB10專案與車用晶片營收將較第三季成長,可望抵銷消費性電子產品因季節性因素造成的下滑。公司估計,第四季合併營收介於1,421億至1,501億元之間;以美元兌台幣匯率1比30.6計算,約與第二季持平至成長6%,年增幅介於-3%至+9%。第四季營業毛利率預估為46%±1.5個百分點,季度費用率為31%±2個百分點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
記憶體股王帶頭衝!群聯、南亞科等7檔亮燈漲停 分析師:上漲空間仍大
台股今(10)日早盤大漲逾百點,記憶體股王群聯(8299)在外資維持「優於大盤」投資評等下,一早亮燈漲停,股價鎖死在1,270元再創新高;創見(2451)則是一開盤即跳空漲停,以163元價位同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也雙雙亮燈,鈺創(5351)、華邦電轉投資封測廠華東(8110)也收在漲停價。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半導體》漲停慶功!群聯受惠NAND需求熱、外資目標價直指千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群聯(8299)法說會後,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看好群聯將持續受惠於全方位強勁的NAND需求,以及控制器市占率的穩健提升,帶動營收與毛利率雙雙擴張,維持「優於大盤(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1000元。激勵今(10)日股價早盤即強勢拉上漲停。 外資報告指出,群聯第三季業績表現亮眼,營收季增1%、年增30%,主要受惠於模組與控制器需求暢旺,尤其自8月底以來出貨動能明顯回升。毛利率較上季提升3.3個百分點至32.4%,受惠於產品漲價與存貨回轉,分別較該外資與市場預期高出0.7及1.2個百分點。不過,營業利益率自上季的13.1%降至7.9%,主因研發支出增加。 外資進一步指出,群聯第三季存貨較上季增加8%,存貨天數上升20天至225天,公司目前正審慎控管模組出貨節奏。由於NAND供應商2026年產能已全數售罄,各終端市場客戶紛紛尋求群聯協助確保供應,公司預期未來幾季仍將維持充足庫存以支應需求。 在產品結構方面,企業級SSD業務預計至2026年將占整體營收比重達20%,明顯高於本季的8%。群聯並已提前預訂足夠的BT載板供應,以支援控制器生產,並憑藉與客戶間強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聯發科10月營收520億元年增1.78% 力拚全年創新高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今(10)日公布10月營收520.26億元,月減4.24%、年增1.78%。聯發科指出,以第4季營收財測目標的中間值1,461億元來計算,其今年整體營收表現可望創歷史新高。
Yahoo奇摩股市 ・ 16 小時前
【Hot台股】記憶體三雄狂漲吸金500億元 網喊「不想放颱風假」 分析師:打鐵要趁熱
今日社群台股最Hot議題 「有記憶體的台北人 不想放颱風假」、「記憶蛙團結」、「空記憶體的又變成燃料了」、「AI大時代 啥都要用記憶體」、「記憶體全燈啦」、「記憶體全線噴發」、「全都人都在討論記憶體了 其他股票好暗淡」。
Yahoo奇摩股市 ・ 21 小時前
聯發科10月營收月減4.24%、站穩500億元大關 今年有望創新高
聯發科(2454)今日公告10月份營收,聯發科合併營收為新臺幣520億2千6百萬元,較9月份減少4.24%,年增1.78%,累計一至十月份營收則較去年同期增長12.20%。
鏡報 ・ 16 小時前《台北股市》多頭再起 川湖、智邦法人捧
【時報-台北電】台股10日多頭氣勢再起,終場上漲0.79%,高價股也重新奪回資金關注,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川湖(2059)受惠AI持續成長,產業領頭羊地位穩固,國泰證期研究則力挺智邦(2345),看好AI加速器與網路交換器需求成長,雙雙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法人指出,川湖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3.55元,優於預期。短期受惠GB300、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ASIC伺服器導軌需求延續,預期本季營收將呈季增。 GB300、美系CSP AIASIC伺服器機櫃導軌為川湖2026年主要成長來源。投顧研究機構判斷,川湖仍為GB300主要供應商,並有約70%~80%市占率,與今年GB200相比,享有價格提升優勢,GB300單一機櫃導軌產值研判較GB200成長20%以上,亦享有數量成長優勢,GB300明年出貨量達5.2萬櫃以上,優於先前預期的約3.5萬櫃,以及今年GB200的2萬櫃出頭,整體而言,GB300於2026年營收占比約14%。 法人並預期川湖在HGX導軌持續擁有市場獨供地位;AIASIC部分,川湖則可受惠各一線CSP AIASIC晶片2026年潛在需求量持續上升。
時報資訊 ・ 2 小時前《半導體》聯發科10月業績高檔、世芯先蹲
【時報-台北電】IC設計大廠聯發科旗艦級晶片出貨動能維持,10月營收維持高檔水準,呈月減、年增表現;除手機晶片外,聯發科多元布局,在Chromebook、衛星晶片及ASIC領域嶄露頭角。此外,ASIC公司世芯-KY 10月合併營收持續低迷,處大客戶晶片迭代空窗期,年減幅近6成,管理階層仍看好明年動能表現,其中,大客戶3奈米專案將於明年上半年進入量產,整體規模超過上一代,營運先蹲後跳。 聯發科10月合併營收520.26億元,月減4.23%,年增1.78%,累計前十月合併營收4,978.04億元,年增12.2%;第四季財測目標中值為1,461億元,今年全年度營收有望挑戰歷史新高水準。 旗艦級手機晶片天璣9500需求超預期、出貨動能強勁,相關業者指出,聯發科持續搶占高階市場,看好今年貢獻超過30億美元、年增幅超越4成;在其他領域聯發科同樣積極發展,如為Chromebook推出之Kompanio 540及完成全球首個R19 5G-Advanced衛星寬頻實網連線,在計算、通訊領域分進合擊。 ASIC市場也持續成長,聯發科指出,首個AI加速器ASIC專案, 有望為明年貢獻達10億美元之目標,並正
時報資訊 ・ 1 小時前
慘遭踢出MSCI成分股!外資、投信、自營商聯手下殺「這檔」…提款11.3億元 「它」創新高也被賣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1月3日至11月7日)整體跌581.94點,跌幅2.06%,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97.81億元,觀察上週三大法人賣超個股前十名,集...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專訪》紡織業 中下游鏈不可中斷
經歷過金融危機、經濟衰退、新冠疫情,到現在的對等關稅、中國大陸競價傾銷,南紡董事長侯博明認為,台灣的紡纖產業變得愈來愈脆弱,但紡織產業「中下游鏈不可中斷」,應以分工與合作、升級轉型、垂直整合正對全球競爭。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專訪》資產活化 集團轉型的墊腳石
南紡董事長侯博明認為「企業要永續,人才要培育,錢財要支援」,資產活化是南紡集團轉型的墊腳石,地產開發提供現金流,支援集團投資與新創布局。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研究報告》卡位2026 主動式ETF湧掛牌潮
【時報-台北電】台灣基金市場年底掀起新一波募集與核准熱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和MoneyDJ資料統計,近期已有多檔新基金陸續開募或完成募集,題材橫跨美債、多重資產與AI科技等主流領域,顯示投信業者加速卡位2026年行情。其中,ETF仍是市場主力,主動式ETF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在台灣基金市場中正快速竄起。 根據最新資料,近期募集與即將募集基金中,以ETF及主動式ETF占比最高,反映市場資金對低成本、透明化商品的偏好。富蘭克林華美新興10年期以上投資級美元債ETF、元大全球AI新經濟主動ETF、富邦美國傘型系列ETF、台新台灣優勢成長主動式ETF、復華台灣未來50主動ETF及群益台灣科技創新主動ETF等接連登場,預期第四季至年底前掀起一波掛牌潮。多數新ETF聚焦美國投資級債、高息主權債及AI產業主題,展現市場對降息循環與科技成長雙動能的布局熱度。 多重資產型基金也維持穩定成長腳步,如鋒裕匯理全球多重資產成長收益基金、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等皆在11月初啟動募集,主打收益穩定與區域分散配置。 金管會已核准但尚未募集的基金名單同樣可見ETF的壓倒性優勢。包括
時報資訊 ・ 1 天前
【Yahoo早盤】台積電今公布營收!台股一度漲逾230點收復月線 分析師黃紫東:恐開高走低
台積電(2330)今(10)日預計公布10月營收,台股在電子股、金融股同步助攻下,上漲154.06點、以27,805.47點開出,盤中一度大漲逾230點至27,889.57點,成功收復月線(約在27,600點)與5日線,重返短期均線之上。不過顧德投顧分析師黃紫東認為,由於電子權值股缺乏強勢表態,台股今日可能是開高走低格局,量能推估將落在4,200至4,500億元之間。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晟銘電爆2.8萬張大量漲停鎖不住!分析師示警:短線賣壓重
伺服器機殼廠晟銘電(3013)日前公布第三季稅後淨利2.17億元,季增超過九成,近兩個交易日啟動補漲行情,今(10)日盤中一度大漲12.5元、觸及139.5元鎖漲停,截至上午11時30分,成交量達2.8萬張,較前一交易日放大約有五倍之多。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表示,持股者不必急於賣出,追價投資者則需留意目前股價已接近近期高點,短線賣壓較重。
Yahoo奇摩股市 ・ 22 小時前
華爾街分析師示警AI泡沫 黃仁勳認為與網路泡沫截然不同
人工智慧(AI)熱潮的債務壓力與商業模式困境,正成為華爾街關注的焦點,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發出嚴厲警告,認為AI泡沫的第一層已遭債券市場刺破,但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則堅信AI需求非常、非常地強勁。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15萬顆毒雞蛋流竄!食品股應聲下挫 分析師:消費者信心大受衝擊
市售雞蛋檢出農藥殘留芬普尼,15萬顆問題雞蛋流向9縣市,今(10)日食品股指數大跌1.6%,雞蛋概念股包括大成(1210)、卜蜂(1215)、福壽(1219)也有逾1%跌幅。大來國際分析師蔡宗園指出,毒雞蛋事件直接影響到消費者信心,對於原本就處於疲弱的食品類股而言,無疑是利空上的衝擊。
Yahoo奇摩股市 ・ 21 小時前《研究報告》美股ETF熱 掌握長線多頭
【時報-台北電】美股頻創新高,帶動國內美股ETF買氣。根據統計,10月美股ETF受益人數增加最多的基金,前五名都是今年掛牌上市的新兵,其中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主動摩根美國科技單月受益人數增加逾萬人,人氣最旺。投信法人持續看好美股由基本面推動的長線多頭行情,建議可持續透過美股ETF掌握。 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009813)基金經理人楊貽甯指出,截至目前,美股約有近30%大型公司已公布第三季財報,69%的企業大幅優於市場分析師預期,比例優過去長期平均,顯示整體企業獲利韌性強勁,以及今年以來美國股市由EPS推動趨勢不變。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00989A)經理人蓋欣聖表示,在美股持續攀高的背景下,近日公布的企業財報顯示多數企業的獲利仍超乎預期,這也代表美股今年強勁的表現主要還是來自於企業獲利,而非僅止於本益比的擴張;特別是Mag 7等巨型成長股今年來對美股創造44%的獲利貢獻,其利潤率也達13.6%的歷史高位,更讓大盤指數的權重往巨型成長股集中。 但由於美國巨型成長股當下兼具高本益比與高獲利的雙重特性,因此對投資人來說,同樣具備高獲利能力的大中
時報資訊 ・ 1 天前AI非泡沫! 華爾街大咖分析師點名3潛力股:值得長期關注
儘管市場近期對人工智慧(AI)類股的高估值感到憂慮,擔心可能出現泡沫,但華爾街分析師仍普遍認為,部分科技股憑藉著強勁的基本面與AI驅動的高速成長,其超高估值具備合理性,且有長期投資價值。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