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微創性神經外科主任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先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鄭文郁醫師說,因為腫瘤較大且已影響周圍組織,術後的異常生化指標還未能達到正常範圍,所以需要持續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治療。目前患者的狀況穩定,症狀也明顯改善,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量,而對全身造成影響[1],大多數患者與腦下垂體腫瘤有關。鄭文郁醫師解釋,肢端肥大症可能導致外觀變化,例如前額邊寬、嘴唇肥厚、舌頭粗大、下顎骨增大前突、咬合不正、皮膚變粗、手腳變大等。患者可能會覺得鞋子越換越大,戒指也漸漸戴不進去。
除了外觀變化之外,肢端肥大症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肌肥厚、心律不整、糖尿病、關節疼痛、腕隧道症候群、月經不規律、性功能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罹患甲狀腺癌、結腸癌、腎臟癌的風險也會升高1。
如果腦下垂體腫瘤對周遭組織造成壓迫,可能出現頭痛、複視、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症狀。
肢端肥大症的病程進展緩慢,患者不易察覺,往往會在經過多年後才被診斷。鄭文郁醫師說,患者也可能因為關節疼痛至骨科就診、因為心臟問題至心臟科就診,經過好一段時間後,才發現這些問題與肢端肥大症有關。若能提早注意症狀並懷疑肢端肥大症,可早期介入治療,改善預後。
積極接受治療能減少肢端肥大症對身心健康的長期影響,讓患者的預期壽命接近一般人。
積極治療肢端肥大症
根據國際及台灣的治療指引,手術為肢端肥大症的一線治療選擇。透過手術,可有效降低腫瘤體積,甚至有機會達到根治的目標。
利用腦部核磁共振檢查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及對周邊組織(如血管、神經)之侵犯情形,若有機會完全或大部分切除腫瘤,便會建議手術。鄭文郁醫師說,目前主要會採用從鼻腔進入的內視鏡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相較於傳統開顱手術,傷口較小、疼痛較少、恢復期較短。
術前會檢查各種共病並進行控制,以降低手術風險。術後會持續監測生長激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指標,視狀況搭配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治療,達到更佳的疾病控制。
若手術無法完全清除腫瘤,也可以透過手術減少腫瘤體積,讓後續的藥物治療更有效。
若經評估後患者狀況不適合立即開刀,醫師可先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一段時間,待病情穩定或腫瘤縮小,再安排手術,以提高手術安全性與成功率。
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能夠抑制腫瘤過度分泌生長激1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可改善因軟組織增厚導致的腫脹問題,並有助縮小腦下垂體腫瘤的體積。鄭文郁醫師說,若舌頭及上呼吸道軟組織在治療後縮小,將有利於插管手術麻醉的安全性。縮小腦下垂體腫瘤體積也可使手術視野更清楚,幫助提高手術成功率。
若患者因為健康因素不適合接受手術,可考慮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來控制病情,緩解症狀。
傳統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通常需要較大劑量並透過肌肉注射給藥,注射疼痛與不適度較高。鄭文郁醫師說,目前有新型長效型體抑素注射凝膠,採用深層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劑量僅約0.5毫升,能夠減輕不適,幫助降低治療對患者造成的生理與心理負擔,提高治療的遵從性。若病情控制良好,新型長效型體抑素注射凝膠的施打間隔可延長至6到8週施打一次,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因為新型長效型體抑素注射凝膠較容易操作,患者或家屬在接受醫護人員的指導後,可在家中自行注射,提升便利性。
貼心小提醒
肢端肥大症會改變外觀,也會危害健康,鄭文郁醫師提醒,若發現鞋子越換越大、戒指漸漸戴不下,懷疑有肢端肥大症的特徵,應及早就醫。在疾病初期就接受手術、藥物治療,可大幅降低後續併發症的風險!
筆記重點整理
肢端肥大症可能導致外觀變化,例如前額邊寬、嘴唇肥厚、舌頭粗大、下顎骨增大前突、咬合不正、皮膚變粗、手腳變大等。如果腦下垂體腫瘤對周遭組織造成壓迫,可能出現頭痛、複視、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症狀。
手術為肢端肥大症的一線治療選擇。透過手術,可有效降低腫瘤體積,甚至有機會達到根治的目標。術前會檢查各種共病並進行控制,以降低手術風險。術後會持續監測生長激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指標,視狀況搭配長效體抑素類似物治療,達到更佳的疾病控制。
若經評估後患者狀況不適合立即開刀,醫師可先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一段時間,待病情穩定或腫瘤縮小,再安排手術,以提高手術安全性與成功率。
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能夠抑制腫瘤過度分泌生長激素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可改善因軟組織增厚導致的腫脹問題,並有助縮小腦下垂體腫瘤的體積。
傳統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通常需要較大劑量並透過肌肉注射給藥,注射疼痛與不適度較高。目前有新型長效型體抑素注射凝膠,採用深層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劑量僅約0.5毫升,能夠減輕不適,幫助降低治療對患者造成的生理與心理負擔,提高治療的遵從性。
積極接受治療能減少肢端肥大症對身心健康的長期影響,讓患者的預期壽命接近一般人。
參考資料:
[1] Fleseriu M, Langlois F, Lim DST, Varlamov EV, Melmed S. Acromegal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Nov;10(11):804-826. doi: 10.1016/S2213-8587(22)00244-3. Epub 2022 Oct 6. PMID: 36209758.
SOMA_ACRO-TW-000272
其他人也在看

佛陀誕生地虔誦經 契入佛法實相境界
在佛陀誕生地尼泊爾藍毘尼,每個月的農曆24號,除了是慈濟為照顧戶的發放日,也是藍毘尼志工固定的精進日,大家會前往摩耶夫人寺,誦讀無量義經,從經文中親近佛陀,內心的佛性也被喚醒,更有力量將經典實踐在...
大愛電視 ・ 18 小時前北美台商會師底特律 台美國會政要聚焦經貿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21日專電)北美洲500多名台商本週在美國底特律聚會,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美國聯邦參議員蘇利文等台美政要、國會議員出席,聚焦台美產業鏈連結與經貿合作。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檳城中央醫院 獲捐接駁車服務病患
馬來西亞的檳城中央醫院,屬於醫學中心等級,占地廣闊,光是從停車場走到專科大樓的診間,相當於繞行操場兩大圈,對患者來說,是體力上不小的負擔。為了減輕病人和家屬的不方便,慈濟捐贈接駁車,服務一般的求診...
大愛電視 ・ 18 小時前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受訪 (圖)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20日在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舉行的羅伯特諾伊斯獎(Robert N. Noyce Award)頒獎晚宴接受中央社採訪。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烏樹林廢棄物暫置場大火狂燒 台南「這5區」慎防空污
台南後壁區烏樹林丹娜絲風災廢棄物暫置場21日晚上發生大火,台南市環保局立即調派機具與水車協助消防局滅火,連高公局、水利局都調派水車、抽水機支援,環保局啟動空品監測,北風不強,加上火場8、900度高溫,黑煙有減少趨勢,但提醒下風處的新營、東山、柳營、六甲家戶注意空品變化,做好防護。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輝瑞與疾管署簽署合作意向書 三大行動強化台灣抗藥性監測與教育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輝瑞公司今日宣布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疾管署)正式簽署「抗微生物製劑抗藥性交流合作意向書」。簽署由台灣輝瑞總裁葉素秋與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代表完成,象徵政府與產業攜手合作,結合國際經驗與在地資源,共同提升台灣在抗微生物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防治領域的韌性並加速與國際接軌。 抗生素抗藥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並將每年 11 月 18 日至 24 日訂為「世界抗生素週」(World AMR Awareness Week),提醒全球關注 AMR 帶來的公共衛生挑戰。根據文獻推估,2019 年台灣逾 37,000 名敗血症死亡患者中,約八成為細菌感染,進一步推估約 5,000 至 18,000 人的死亡與抗藥性菌株相關,顯示抗藥性問題已對臨床治療、醫療資源及公共衛生系統造成沉重負擔。 本次合作意向書將聚焦以下三大重點方向: 1. 抗藥性菌株監測資料分享 推動疾管署、學術單位與醫療院所間之監測工具應用與資料交流,強化抗藥性菌株流行趨勢掌握,打造更完整的全球監測鏈結。 2. 跨界學術交流
健康醫療網 ・ 16 小時前

2025「最髒蔬果」公布!菠菜、草莓、羽衣甘藍前3名
2025年「12種最骯髒蔬果」公布,有「蔬菜之王」美名的菠菜位居黑名單之首!其次是草莓,第3名則是十字花科的超級食物羽衣甘藍。營養師表示,想要洗去蔬果殘留的農藥,關鍵是流動的水,也可在食用前先行汆燙。
健康2.0 ・ 17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是為自保 楊永明:要美國核子保護傘駐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提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說法,導致中日關係惡化。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研判,高市早苗這番話是為了自保,想把「非核三原則」改掉第三項「不引進」,爭取美國的核子保護傘落地日本,也就是彈道飛彈核潛艦停靠日本。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金馬62/2025金馬頒獎典禮 表演節目、頒獎嘉賓亮點一次看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25年11月22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舉行,今年頒獎嘉賓眾星雲集,除了有日本金像獎影帝西島秀俊、旅日巨星翁倩玉來台頒獎;電影《孤味》中的三姊妹也將再度合體,為國民阿嬤陳淑芳獻獎,以及電影《女朋友。男朋友》中鳳小岳、張孝全CP再現,都是頒獎典禮節目亮點。
鏡報 ・ 18 小時前
精緻澱粉為何越吃越傷身?醫師用「不沾鍋」比喻簡單易懂…教你正確食用時機
不少民眾都注重飲食健康,尤其認為「吃油會讓血管堵塞」,因此也追求少油飲食。不過,減重醫師蕭捷健對此直言:「各位,我們都被騙了」,因為堵塞血管的兇手並非油:「油只是個替死鬼,是在犯罪現場被抓住,但其實只是剛好路過的路人甲,真正的兇手,是那個穿著『低脂、健康』外衣,每天在你家餐桌上對你微笑的精緻澱粉!」
鏡報 ・ 18 小時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名醫會客室/女性頭號殺手不是乳癌 這個疾病病癥不同更可怕
文/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潘姿菁 圖:潘韶甫醫師 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主訴上腹部疼痛。先前於消化內科接受相關檢查,但未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1 天前
A-lin 42歲苗條身材驚豔陸網「竟然瘦成這樣」!3大減重秘訣曝光:主食吃燕麥
「天生歌姬」A-lin近日宣布參加大陸節目《聲生不息·華流季》,官方照片才剛公開就引起騷動,微博熱議「A-lin竟然瘦成這樣了」,纖細窈窕的身材成為焦點!她先前曾因懷孕、貪嘴等原因而幾度發胖,如今健康瘦下來,讓網友都好奇究竟用了什麼方法?
姊妹淘 ・ 1 天前
狂吃菜仍便秘!醫大推「4食物」 不到1周就變順暢
即使大量攝取蔬菜,仍有便秘問題,可能是膳食纖維吃得不對。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當出現便秘時,代表腸道的節奏被打亂,此時若一味地吃更多纖維,反而使腸子更緊繃,建議每天補充車前子、奇異果、李子乾、高礦物質水,通常不到1周就能暢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高血壓藥什麼時候吃都一樣?醫:1因素9成的人都早上吃 血壓控制更穩定
高血壓藥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醫界有一派人建議晚上服高血壓藥可以降低早上中風和心梗發生率,但據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藥早上吃或晚上吃「沒差別」。不過醫師建議,如果服用長效型一天一次的高血壓藥,早上吃會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