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療中斷危機!醫師揭白血球數值低下風險 如何聰明補充營養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潘昱僑報導】現在肺癌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對患者來說,往往是最艱辛的過程。
白血球數值低下 成治療延遲隱憂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白血球數值下降、體力衰退、食慾不振等,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導致患者無法順利進行下一個療程。這些副作用是肺癌化療中不容易克服的關卡。
化學治療會抑制骨髓功能,導致白血球的生長變慢。張晟瑜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肺癌患者在化療後,白血球數值會逐漸降至低點,這時感染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可能引發體力不佳、容易疲勞沒精神。
為了讓治療順利進行,醫護人員也希望患者在下一個療程開始前,白血球數值能夠恢復正常。然而,隨著治療次數持續累積,骨髓抑制作用會越來越強,白血球數值難以恢復,體力也會越來越弱,導致治療被迫延遲,甚至需要降低劑量,進而影響病程,這是醫師和患者都不樂見的狀況。
化療仍是重要角色 充足營養是持續療程關鍵
面對化療的副作用,除了藥物與劑量調整外,張晟瑜醫師提到,還有幾種方法,有助於維持體力,幫助白血球數值回升。首先,臨床上可以使用刺激骨髓生長的藥物,幫助白血球提早釋放,但這種做法猶如「飲鴆止渴」,雖然數值恢復了,但白血球的效用可能不佳。因此,患者從日常生活中恢復白血球數量,會是比較自然的方式。
此外,張晟瑜醫師表示,充足的睡眠與營養是化療期間的關鍵。尤其是高蛋白的補充,有助於患者在化療期間調整體力與營養狀態。部分患者會在醫師建議下,於治療前調整營養狀態,搭配高蛋白或多醣體等營養配方(如專利高純度多醣體),作為日常飲食的輔助。不過,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感受也不盡相同,使用前還需醫師評估。
雖然營養補充品並非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張晟瑜醫師認為,對於部分患者來說,是一個新選項。臨床經驗中,醫師會視個別情況評估營養補充的合適性。而且,正常的食慾能確保患者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養分,維持體力,進而順利完成化療療程。
跨領域團隊與病友互信合作 共享治療決策
不過,張晟瑜醫師也強調,並非所有營養品都適合每個患者。在選擇輔助營養品時,務必遵循「相信醫師,不相信來路不明產品」的原則。正規的專利營養品,在進入醫院系統前,會經過層層把關:
醫師審核:評估產品是否適合患者。
文獻佐證:確認產品有相關科學文獻支持其有效性。
國家檢驗:國家專利與合格檢驗,需通過合格檢驗程序,包含安全性評估。
此外,醫師、藥師、營養師組成的團隊也會共同開會討論,確認產品符合標準,才能引進院內。在服用前,醫師會依個人情況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在服用期間,醫師也會持續監測患者的白血球、肝腎功能,並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
張晟瑜醫師強調,肺癌治療是一場持久戰。確保充足的營養和體力,是面對後續治療的基礎。無論是藥物、化療、放射線治療,或是輔助性的特定營養補充配方,都應該在醫病雙方的充分討論與共識下評估。醫師與患者彼此信任,拒絕來路不明的藥品與營養品,這是在肺癌治療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延伸閱讀】
營養不足可影響癌症治療!醫揭「提升免疫力」重要性 資深癌友親授心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護理師承擔義診多年 磨練出柔軟心
56歲「郭慧芬」是資深護理師,她是在莫拉克風災前一年投入慈濟人醫團隊,沒想到這一做就是17年,進入慈濟參與多場義診、見苦知福後,擔任屏東人醫會窗口的她,改變自負的個性,不僅凡事親力親為,臉上也總是...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消滅「直美」!衛福部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近年醫美亂象與爭議層出不窮。衛福部近日預告「醫美特管法」,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2年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PGY)。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天氣變冷最危險!呼吸道病毒升溫 疾管署急籲:流感、新冠疫苗一定要打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依監測資料顯示,新冠病毒持續活躍於社區,仍有重症及死亡病例發生,自今年10月1日新冠疫苗開打以來,新增病例未接種新冠疫苗者占96.3%,疾病威脅不可輕忽。 近期氣溫變化大 呼吸道病毒可能伺機而動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截至11月17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83.3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累計132.9萬人次,其中Novavax JN.1疫苗接種7,461人次。但近期氣溫變化明顯,請民眾務必防範呼吸道傳染病,並持續留意流感及新冠併發重症發生風險,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治療,並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之風險。 接種疫苗才能早一步防堵病毒 長輩與慢性病患更不可不防 疾管署指出,如因受鳳凰颱風影響延後接種的公費對象,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請儘速安排前往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因疫苗接種約需2週的時間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提醒符合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速完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長期暴露污油煙、二手菸 肺癌不只找癮君子 醫:5分鐘LDCT篩檢保命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近期多位名人如藝人坣娜、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相繼病逝,這個被醫界稱為 […]
觀傳媒 ・ 1 天前


癌王胰臟癌不再只有壞消息!新一線用藥12/1納入健保 提升治療可近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近期名人因胰臟癌過世的消息,讓這個被稱為「癌王」的疾病再次引起社會討論。胰臟癌進展快速、症狀又不明顯,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挑戰極高。成大醫院外科教授、前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醫師指出,由台灣研發的「微脂體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若用於第一線治療,可望延長胰臟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被視為治療的重要進展之一,提供病人更多治療選擇。適逢今天11月20日為「世界胰臟癌日」,沈延盛醫師也提醒民眾提高對胰臟癌的認識與警覺。 胰臟癌多是晚期確診 治療充滿挑戰 胰臟癌在台灣的發生率近年不斷攀升,每年約有三至四千名新患者,其中超過七成病人確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產生遠處轉移。沈延盛醫師表示,胰臟位在腹腔深處,周邊緊鄰多條大血管,只要腫瘤侵犯血管,手術難度就會大幅提升;加上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篩檢工具,多數病人往往是在出現症狀、病情已明顯惡化時才被診斷發現。 第三、四期以化療為主 病灶控制決定存活期 胰臟癌的治療主要分成兩大類:局部治療(手術、放射線)以及全身性治療(化學治療)。第一、二期胰臟癌以手術為主,再輔以加強性化學治療;但第三、四期則以化療為主,希望藉由全身性用的藥物控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醣聯攜手日本北海道大學醫院,進行GNX1021胃癌研究開發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台灣醣聯(4168)今(20)日宣布,與日本北海道大學醫院(Hokkaido University Hospital)正式簽署合作研究協議,共同展開次世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GNX1021的精準醫療研究。本次合作將作為醣聯2026年啟動日本臨床一期試驗的重要前導探索,找出具治療潛力的精準族群,並為未來臨床試驗設計提供重要依據。醣聯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深入探索GNX1021所辨識的醣抗原「分支型 Lewis B/Y(bLeB/Y)」在日本胃癌患者腫瘤組織中的表現特徵,並比較其與既有臨床生物標記(包括HER2、CLDN18、PD-L1)等的關聯性。藉此鎖定最有機會受惠於GNX1021治療的患者族群,推進以精準醫療為核心的臨床開發策略。根據日本國立癌症中心(NCC)資料,胃癌為日本第三大常見癌症與第四大癌症死因,2024年新增病例約11萬5,100人、死亡人數近4萬人。台灣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亦指出,胃癌為台灣第八大癌症死因,每年約有4,000名新診斷患者、逾2,000人因胃癌離世。透過本次合作,醣聯與北海道大學醫院將整合雙方在臨床研究與腫瘤生物標記分析的專業優勢
財訊快報 ・ 1 天前
中日撕破臉 俄國幫腔批高市言論危險2/力挺高市早苗! 麻生太郎大讚:外交表現出色
日中關係持續惡化,不過曾在日本自民總裁選舉,扮演關鍵角色,被媒體稱為「造后者」的自民副總裁、最高顧問麻生太郎最近受訪時,大讚首相高市早苗的外交表現亮眼,是非常好的開局。而事實上,麻生太郎過去就曾呼籲,「日本要有為台灣,與中國開戰的覺悟」,這也剛好呼應了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說法。
鏡新聞 ・ 23 小時前
秋日「危肌」拉響乾燥警報!資深護理師教「屏障修護」5大實用策略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俗話說:「秋日一場雨,天氣步步寒。」經過幾次秋颱後,氣溫漸降、濕度驟減,肌膚也悄悄拉響「乾燥警報」。在這個皮膚屏障轉換最緊張、也最脆弱的時期,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美容醫學護理小組召集委員、資深護理師郭貞君提醒,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焦點股:醣聯新藥臨床再推進,次世代ADC藥物明年正式啟動日本臨床重要里程
【財訊快報/徐玉君】專注於開發針對癌症相關醣抗原創新免疫療法的醣聯(4168),繼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合作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之停經後女性的生物相似藥SPD8將於明(2026)年第二季解盲,搶搭日本生物相似藥加速審批列車之後;其次世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新藥GNX1021,今(20)日宣布,與日本北海道大學醫院(Hokkaido University Hospital)正式簽署合作研究協議,共同展開GNX1021的精準醫療研究,特別針對GNX1021所辨識的醣抗原「分支型 Lewis B/Y(bLeB/Y)」在日本胃癌患者腫瘤組織中的表現特徵,並比較其與既有臨床生物標記(包括HER2、CLDN18、PD-L1)等的關聯性。除將於2026年正式啟動日本臨床一期試驗重要前導里程碑外,更強化GNX1021在胃癌治療領域的臨床發展潛力,明確鎖定適合GNX1021的胃癌族群,為無法接受HER2或CLDN18標靶治療的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機會,可持續關注。股價今日開平盤後向上攻擊,需守穩昨日低點21元並站穩五日線始有機會向上反彈,11/14向下跳空缺口高點22.15元需儘速回補,有利股價向上攻擊。
財訊快報 ・ 1 天前


中國禁日本水產 賴瑞隆即時用行動力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中國近日宣布停止進口日本水產,民進立委賴瑞隆今(20)日第一時間以實際行動購買日本水產品,強調台日長年互相支持、情誼深厚,並呼籲民眾一起以消費力挺日本,持續加深台日友好。 「高雄人深深記得日本的友情。」賴瑞隆回顧,2022年6月,中國曾經片面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入,當時台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將石斑魚加工做成魚排、魚片、...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高市早苗引爆陸日緊張! 方恩格分析:川普不關心這件事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引發陸日關係緊張。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分析,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受媒體聯訪時並未提及陸日衝突,顯示這並非川普本人關注的焦點,他更希望全球將重點放在貿易議題而非戰爭討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洪浦釗專欄》千沙式滲透:中國情報戰正全面逼近台灣與世界
日前,英國軍情五處(MI5)罕見發出「間諜活動警示」,提醒國會議員提防中國國家安全部假藉獵人頭、顧問或空殼企業身分,大規模接觸與國會、政府、智庫、經濟顧問有關的人士。英國國會上下議院議長並同時轉發警告信,直言此類滲透「具高度針對性,且規模龐大」。同時,台灣也爆出港籍男子丁小琥吸收現役、退役軍人刺探軍機的重大共諜案。檢調查出,丁男受軍委政治部聯絡局南寧工作站指示,多次假借商務與觀光名義來台,並以金錢利誘方式招募國軍人員,甚至要求下線在戰時「消極不抵抗」。兩地事件橫跨東西方,但指向同一問題:中國的滲透從來不是零星個案,而是一套成熟且系統化的情報作業。 千沙理論:中國情報戰的本質 若把英國與台灣的案例放在同一張地圖上看,就會發現中國推動的不是片段行動,而是一套橫跨政治、社會、科技與金流的「多軸化滲透體系」美國前情報局官員尼可拉斯・艾夫提米亞迪斯(Nicholas Eftimiades)在《間諜戰術全解析》中,用「千沙理論」形容中國的情報模式:不是派一名深度臥底潛入敵營,而是派出「一萬個人,每人帶回一粒沙子」。 這不是誇飾,而是中國情報戰的本質,透過大量接觸、分散蒐集、低密度滲透,再由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7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