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 持續升溫
疾管署昨(二十五)日表示,台灣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門、急診相較前一週上升百分之三‧九,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教導學幼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學幼童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倘若不幸生病就應在家休息。
依據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疫情持續上升,第四十七週(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門急診就診總計近一萬一千九百人次,相較前一週(一萬一千四百多人次)上升百分之三‧九;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
今年累計十九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包含九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十七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一例),為近六年同期最高紀錄;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十五例;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升溫,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
提醒民眾,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而且病程發展快速,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病情嚴重者可能威脅生命,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五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家長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其他人也在看
疾管署公布 新增7例M痘確例
疾管署二十五日公布十一月新增七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五例、中部一例及南部一例,因為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截至今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為止,累計確診五百零四例病例。累計病例當中,四百六十九例本土及三十五例境外移入,今年確診五十二例(四十五例本土及七例境外移入病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仍持續。另我國持續監測M痘病例病毒型別,均為CladeIIb型,目前未有CladeI型境外或本土病例。疾管署指出,全球M痘疫情持續,自今年初至十月三十一日,全球累計九十八國通報逾四萬八千例M痘病例,一百八十六例死亡,目前病例主要集中於非洲與美洲。歐洲、北美及東南亞近期呈現上升趨勢,亞洲多國(包含中國、泰國、日本、香港、韓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胃食道逆流 中醫採疏肝和胃、消食導滯方十針灸緩解
現代人生活及課業壓力緊張,加上三餐不規律,晚上飯後累到直接平躺休息,久而久之出現容易脹氣、打嗝、胸口灼熱及胸口悶脹感,甚至伴隨酸水上逆至咽喉,進而出現咽喉不適感,不僅影響食慾,還可能引發咳嗽,長期下來症狀越來越明顯,服用成藥都難以緩解,嚴重時會影響睡眠品質;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李俞生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上述這些症狀,就要懷疑是否罹患胃食道逆流。李先生因工作壓力大生活緊繃,進食速度過快且常邊工作邊用餐,進食後出現胃部悶脹,甚至嘔吐伴隨胸悶及橫膈下悶痛,因而前至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門診求診,經中醫師判斷為腹腔壓力大引發消化道傳導失常,造成食道下端與胃部開口噴門無法正常緊閉,導致進食量多就容易嘔吐,以中藥柴胡疏肝散加減,針灸及外用貼布緩解胃部悶脹不適感,並衛教正確飲食方法後,症狀立即獲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
外籍移工頸部腫大 確診淋巴結核 初期多無症狀
南投一名三十七歲外籍移工阿力(化名),近日發現右側頸部出現一處無痛性腫塊,且持續超過四週仍未消退。他起初至診所接受抗生素治療,但症狀未見改善,遂轉診至衛福部南投醫院。經耳鼻喉科團隊詳細檢查後,確診為「頸部淋巴結核」,這屬於「肺外結核」的一種,目前患者已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國軍臺中總醫院耳鼻喉科賴文森醫師(現支援南投醫院)指出,這位患者並無咳嗽、發燒等典型肺結核症狀,胸部X光檢查也顯示正常。他說明:「這類情況稱為『肺外結核』。事實上,結核病並非只會侵犯肺部,約有15%至25%的病例為『肺外結核』,其中又以『淋巴結核』最為常見,佔了約三至四成,且多好發於頸部淋巴結。」賴文森醫師提醒,頸部淋巴結核初期通常沒有呼吸道症狀,也不會引起疼痛,因此非常容易與一般的淋巴結發炎混淆,導致患者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7旬翁罹大腸癌 單孔達文西SP手術順利切除
家住雲林的七旬老翁,八年前曾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大腸癌篩檢中出現糞便潛血反應,隨後接受大腸鏡檢查,當時雖發現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適而中途放棄,留下陰影,並未及時處理;八年後老翁出現腹脹、排便困難卻又頻有便意的狀況;家人陪同他至雲林基督教醫院就醫,這次醫師安排舒眠大腸鏡檢查,未再感到不適,然而檢查結果顯示大腸有異常病灶,評估需手術治療,女兒為父親選擇採用單孔達文西機械手臂SP系統手術。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醫師昨(二十五)日表示,老翁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7公分造成腸子幾乎完全阻塞,也導致老翁一進食就會肚子又脹又痛;術前因為不敢進食,老翁體重下降、營養不足,也可能造成傷口癒合不良。老翁的手術其實會有兩個傷口,一個是肚子上的傷口、一個腸子的傷口,若腸子傷口癒合不良會造成腸吻合滲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
鶯歌第一顆種子 101歲菩薩的心願
今天在桃園地區的第一場歲末祝福,有一位住在鶯歌區、走過百歲,依然堅持慈濟精神的資深志工林陳娥師姊。作為當地第一位慈濟志工,她四十多年來投入訪視、環保、募心募愛,以行動帶動社區風氣,也成為鶯歌慈濟家...
大愛電視 ・ 16 小時前
蜜蜂鑽進安全帽 螫眼睛致蜂窩組織炎
高雄一位女騎士戴全罩式安全帽,有蜜蜂從極小空隙中鑽入,刺傷眼睛造成嚴重水腫、視力僅剩下0.5,眼球上下左右轉動都有問題,初步診斷為「眼眶型蜂窩性組織炎」,投藥後5天才恢復正常視力右眼皮刺痛、腫脹、...
大愛電視 ・ 1 天前蘋果執行長庫克達退休年齡 4大潛在接班人受矚
(中央社舊金山25日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執行長庫克最近年滿65歲,這個年齡通常是其他企業高層的退休門檻,引發外界關注接班布局,4位現任蘋果高階主管是最有可能的繼任人選。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屏東聖誕節」浪漫點燈 打造「南台灣最美聖誕村」
一年一度的「屏東聖誕節」即將登場,將於11月28日至明年1月4日浪漫點燈,場域從屏東公園延伸至屏東火車站,共有14組繽紛燈飾、3棵主題耶誕樹,搭配燈光展演,還有周末限定的飄雪秀,將屏東公園打造為「南臺灣最美聖誕村」,邀請全國大小朋友到屏東感受濃郁的耶誕氣氛。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打造全台唯一:醫美 × 生醫 × 中醫的三角健康美學新紀元 君綺中醫正式啟動,引領台灣全人健康管理新時代
君綺醫美與麗彤生醫集團今日正式宣布成立全新品牌「君綺中醫」。
Yahoo奇摩新聞訊息快遞 ・ 1 天前
桃園新屋埔頂市民活動中心動土 拚2027年9月完工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5)日前往新屋區出席「桃園市新屋區埔頂市民活動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他表示,埔頂市民活動中心是地方期盼已久的重要建設,此次工程投入3000萬元,由新屋區公所編列經費並負責施工,規劃單層挑高建築,室內面積約1399坪,打造兼具室內外功能的友善休憩場域,期盼工程如期如質完工,為市民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5外國人擠一車! 女所長逮逃逸移工 舉電擊槍喝令鎖車門
社會中心/蔡明哲 吳培嘉 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警分局二橋派出所所長張岸玲,昨天傍晚執行取締勤務時,憑藉敏銳觀察力,發現一輛自小客車疑似超載,上前攔查,發現車上五名外籍人士擠坐車內,神情緊張,覺得可疑,立刻控制駕駛,喝令鎖上車門,果然都是逃逸移工,還發現這輛車是白牌車違規營業載客。
民視 ・ 16 小時前
獨/表兄弟竟因友一句話 街頭揮拳持刀傷人
深夜新北市街頭,有男子與親戚通話時,聽見電話另一端有人不斷叫囂,一氣之下相約談判,不只撂來3名朋友還帶著西瓜刀尋仇,雙方當街互毆,過程中造成一人受傷,甚至其中兩人竟然還是表兄弟關係。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年方14 即因腦動脈栓塞致缺血性中風
十四歲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考慮因為中風導致半側癱瘓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抽筋);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檢查,確定為左側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醫療團隊進行急性腦中風顱內移除動脈血栓,術後患者血流恢復暢通。後來進一步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房有近七公分巨大黏液瘤,顯示病情相當危急。心臟黏液瘤是一種非癌性腫瘤,質地柔軟有如果凍,腫瘤雖然不會轉移,但在心臟持續跳動和血流衝擊下,腫瘤小碎片很容易剝落。這些碎片會隨著血液離開心臟,進入腦部動脈後便可能引發栓塞,最後可能造成中風。後續完成心臟黏液瘤清除手術,恢復良好未留下後遺症,患者重返校園繼續上學。郭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
川普的「俄烏和平計畫」為何再度引發爭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提出終結俄烏戰爭的「28項和平計畫」,內容包括要求烏克蘭割讓領土、限制軍力等條件,前線烏軍表示「絕不接受」,據報新版本和平計畫,可能從28項調整成19項。
Yahoo奇摩社群 ・ 14 小時前高層趙樂際訪澳洲國會 傳議員獲通知提高資安措施
(中央社坎培拉25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媒體報導,中國中央領導人之一趙樂際昨天訪問澳洲國會大廈前,澳洲國會服務部私下告知澳洲官員、議員和幕僚,因安全疑慮升高,應採取暫時關閉手機及辦公室等預防措施。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走進臺中特色步道森呼吸
記者李佩玲/專題報導 臺中市擁有多條特色登山健行步道,如兼具自然保育與文學意象的「大坑5-1號步道」、以蜿蜒階梯與遼闊視野聞名的「萬里長城登山步道」、可一邊散
青年日報 ・ 12 小時前女子經痛難耐近3年 子宮肌腺瘤作祟
三十五歲李小姐近三年因為生理期以致腹痛難耐,日常生活都受影響,後來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婦產部部長陳國瑚透過超音波與抽血檢查,發現子宮內佈滿子宮肌腺瘤,李小姐接受手術,術後症狀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得到提升。子宮肌腺瘤是一種子宮內膜異位症,亦即子宮內膜腺體組織出現在子宮肌肉層,導致子宮壁增厚、慢性發炎,形成原因多與經血逆流及免疫功能異常有關。陳國瑚部長指出,子宮肌腺瘤好發於三十五至五十歲女性,算是生育年齡婦女重要的婦科疾病,台灣婦女盛行率約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不孕女性當中也相當常見。可以透過病人主訴、內診、超音波及抽血檢查來判斷。陳國瑚部長提醒,女性應定期接受婦科健康檢查,透過子宮頸抹片、抽血及骨盆腔超音波有助早期發現異常,及時介入治療。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無人機最深入侵犯羅馬尼亞領空 北約戰機緊急升空
(中央社布加勒斯特25日綜合外電報導)隸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的羅馬尼亞和德國戰鬥機今天在羅馬尼亞與烏克蘭邊界附近緊急升空,針對歷來最深入羅馬尼亞領空的無人機侵犯事件作出回應。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中山醫大 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
為打破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的迷思與標籤,並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學大學,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開幕式,呼應校慶65週年「做對的事」精神,以大型扭蛋機象徵重新理解HIV的起點,並透過書展、影展、資料庫檢索、VR體驗與遊戲化學習等多元方式,使公衛知識更貼近生活,引導年輕世代以科學視角重新認識HIV。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