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肆虐小心了!國內新增1死亡 疾管署:病例數已達流行閾值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國內近期大肆流行腸病毒,民眾可要當心了!衛福部疾管署今(18)日說明,台灣近期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死亡;據悉,死者為中部僅1個月大的女嬰,因染上腸病毒後感染併發重症去世。疾管署說明,該女童先於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疾管署指出,根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上升,第46週(11月9日至11月15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1223人次,較前一週1萬806人次上升3.9%,已達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研判進入流行期。故疾管署強調,國人應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情形
疾管署另指,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而今(2025)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提醒,國內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呼籲大人小孩皆應保持警覺,持續落實個人手部衛生;並請教托育機構人員及家長,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尤其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最好以肥皂或洗手乳勤洗手,且確實做到「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疾管署強調,成人及小孩皆可能感染腸病毒;尤其成人感染腸病毒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易疏於防範而傳染給家中幼兒,籲請民眾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孕婦及新生兒照顧者,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及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儘量不要與有症狀的人接觸。
此外,疾管署也說,家中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確定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多加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有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疾管署也說明,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同樣必須一提的是,疾管署也提到,5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原文出處:快新聞/腸病毒肆虐小心了!國內新增1死亡 疾管署:病例數已達流行閾值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台股開低走低!終場重挫691點 台積電收1405元、重跌40元
傅崐萁竟嗆賴「昨是今非」!卓榮泰強硬反擊 韓國瑜急喊6字調停
模擬「全人工心臟」!雙輔助器取代整顆心臟救回末期心衰患者
其他人也在看

中市現腸病毒重症個案 衛生局籲加強防疫
台灣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案例,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感染伊科病毒11型後不幸病逝。疾管署今(18)日表示,腸病毒疫情已達流行閾值,正式進入流行期。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其中9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中市衛生局呼籲家長與托育機構提高警覺,落實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降低病毒擴散風險。
全國廣播 ・ 1 天前
反常!今年腸病毒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背後元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時序已經進入冬季,腸病毒卻才要開始流行,這是怎麼了?疾管署今(18)日公布,上週國內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近4%,且突破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正式進入流行期。疾管署分析,主因是流行的病毒型別在轉換,過去一個月來,由感染新生兒為主、症狀不明顯的伊科病毒11型,轉為專找小小孩的克沙奇A16型、A6型、A5...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1個月大女嬰染伊科病毒休克病逝 重症死亡數創6年同期新高
衛福部疾管署今宣布,上週門急診就診計1萬1223人次,腸病毒疫情進行流行期。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造成9人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
NOW健康 ・ 1 天前
腸病毒進流行期!伊科11型好凶 1月大女嬰「喝不下奶」送醫隔天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轉冷,腸病毒仍凶猛奪命!疾管署今(18)日公布,近期腸病毒疫情上升,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甚至再增加近4%,研判進入流行期。值得注意的是,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因出現活力不佳、喝奶量減少等症狀,送醫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腸病毒型別大洗牌 克沙奇A型接棒攀升
過去腸病毒流行多出現在夏季,偶爾也會在冬季才進入流行期,今年同樣屬於時序延後,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18日)表示,國內已在上週正式進入流行期,主要是因為「病毒型別轉換」。曾淑慧進一步說明,今年初國內主要流行的是伊科病毒11型,感染族群以新生兒為主,幼兒感染後多為輕症,因此社區病例並不明顯,不過近期病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腸病毒「反常」升高進入流行期!疾管署揭「真實原因」何時降溫曝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11月9至15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萬1223人次,新增1個多月大的女嬰染伊科病毒11型發病2天死亡,研判疫情反常進入流行期,估到明年放寒假才會降溫。(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腸病毒疫情再起!中部1月大女嬰併發重症 送醫隔天休克亡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上升,第46週(11月9日至11月15日)門急診就診計11,223人次,較前一週(10,806人次)上升3.9%,達流行閾值(11,000人次),研判進入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疾管署...
CTWANT ・ 1 天前
家長當心!1月大女嬰腸病毒重症亡 疾管署:已進入流行期
國內再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個案為中部一名僅1個月大的女嬰,疾管署今(18)日表示,國內已經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呼籲家長與孩童都應保持警覺,正確落實良好衛生習慣,如有相關症狀則應盡快就醫檢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影/西門強迫推銷亂象!美容業者「動手動腳」強拉路人 他見狀制止PO文大罵:齷齪下流!
[FTNN新聞網]影音中心/孫睿瑜人來人往的西門町,竟出現「強迫推銷」的亂象!有網友在西門町目擊,美容業者在街頭物色對象,專挑落單年輕人下手,一見到就是...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腸病毒破1.1萬人就診進入流行期!1月大女嬰染「伊科11型」休克歿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9)日宣布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12萬人次,達流行閾值(11,000人次),研判進入流行期;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44 分鐘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35歲《超級名模》韓星淋巴癌病逝!醫揭這1型急又猛 數月就奪命
韓國時尚圈驚傳噩耗,曾參加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的模特兒金性燦,因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病逝,享年35歲。2年多前他確診後持續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11/6離世。醫師提醒,淋巴癌類型繁多,其中1
健康2.0 ・ 2 小時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20 小時前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只剩12萬劑 「三類人」再不打恐落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正式轉冷,疾管署預估最快12月上旬就會再有一波流感疫情上升,打疫苗手腳可得快!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截至11月17日止,台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統計10月1日至11月16日,台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總計有30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