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反常」升高進入流行期!疾管署揭「真實原因」何時降溫曝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11月9至15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萬1223人次,新增1個多月大的女嬰染伊科病毒11型發病2天死亡,研判疫情反常進入流行期,估到明年放寒假才會降溫。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上升,第46週(11月9日至11月15日)門急診就診計11,223人次,較前一週(10,806人次)上升3.9%,達流行閾值(11,000人次),研判進入流行期。
她說,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 。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針對死亡個案,即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個案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本身早產,今年9月下旬出生,在11月上旬食慾和活動力下降、尿量減少,至急診發現血壓偏低,抽血檢查顯示發炎指數和肝功能指數都上升,白血球增加、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懷疑個案有敗血症,因此緊急收加護病房。但仍在住院隔天,女嬰就發生意識狀態改變、血壓也量不到,經過急救仍未改善,於當日不幸過世;後續個案檢體檢出腸病毒家族中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研判為腸病毒重症造成死亡。
今年腸病毒反常在秋末才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此非首見,2016年、2018年及2024年皆曾出現入冬後才進入流行期的情況。她進一步解釋,今年初流行的是伊科11型,主要侵犯對象為新生兒,幼兒可能感染但症狀不明顯,近期則可看到主要流行病毒型別轉為克沙奇A型,主要感染對象為學齡前幼兒,症狀也較為典型會出現手足口症、咽峽炎等,因此進入流行期。估計未來幾週個案數會持續增加,明年1月下旬寒假後才會下降。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熟男慢老有解!醫:「睪固酮」下降老化速度加快 「3招」改善重啟代謝
10大癌症死因第2名!年破萬人罹肝癌 醫曝「5類人高風險」快篩檢
馬國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近1公噸銷毀!蜂之鄉「速凍葡萄」驗出2農藥
麥當勞奶昔回來了「12家地點曝」!韓國同款「超療癒小物」11/19開賣
其他人也在看

腸病毒肆虐小心了!國內新增1死亡 疾管署:病例數已達流行閾值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國內近期大肆流行腸病毒,民眾可要當心了!衛福部疾管署今(18)日說明,台灣近期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死亡;據悉,死者為中部僅1個月大的女嬰,因染上腸病毒後感染併發重症去世。疾管署說明,該女童先於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6 小時前
1月大女嬰腸病毒重症不治 疫情升溫再進流行期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再傳腸病毒重症不幸個案。疾管署今(18)日表示,中部1名1個月大女嬰本月上旬因食慾差、沒精神被送往醫院,住進小兒加護病房後隔天就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宣告不治。經檢驗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並併發重症。疾管署強調,這波腸病毒疫情已達流行閾值,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1,223人次,比前一週再增3.9%,疫情正式進入流行期。
壹蘋新聞網 ・ 1 小時前
穿名牌吃霸王餐「34歲網美紐約肉償抵帳」身分被起底 竟是高雄師範大學畢業生
一名自稱美食網紅的34歲台籍女子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涉嫌多次吃霸王餐,近日遭當地警方逮捕。據了解,女子被餐廳指控甚至竟想以「肉身還錢」,如今女子身分被起底,竟來自台灣且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鄭黃會19日登場! 藍白幕僚新莊場勘「話題聚焦2026」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2026藍白合即將啟動,19日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兩人將會在新莊會面。18日雙方幕僚,就搶在前一天,先來到現場場勘,雙方互動熱絡融洽,不過針對藍白合,民眾也設下底線,希望在明年三月前完成整合,不過這回受訪,對此周榆修僅表示,在前輩面前,雙方可以一起來思考,李乾龍也回應,要記取2024沒有成功的教訓。國民祕書長李乾龍說:「孔融讓梨,來,弟弟先講。」訪問順序可以讓,但選戰布局恐怕就難這麼輕易拱手讓出,藍白兩主席即將會晤,幕僚提前場勘,話題圍繞2026地方選戰。民眾祕書長周榆修VS.記者說:「吳宗憲早上有說(宜蘭選舉)誰讓誰還不一定,那這部分的話,不會啊,宗憲沒有講錯啊,本來就還不一定啊。」國民祕書長李乾龍VS.記者說:「剛說(宜蘭選舉)誰讓誰還不一定,好像這個還跳一下,沒有啊,這個,選舉就是選賢與能。」回頭放大看李乾龍這表情,確實一瞬間張大了眼,畢竟推舉選將是藍白合作深水區,尤其民眾已經發下通牒,要在明年三月前完成整合,不然火車時間到了就要開走,甚至黃國昌在新北市還可能會選到底。民眾祕書長周榆修說:「我們有最大的誠意,在前輩面前,來這個,我們雙方可以一起來思考。」國民祕書長李乾龍說:「就是一個很好的一個開始嘛,所以我覺得說,這個我們記取2024藍白合,這個非常可惜沒有成功嘛,不然現在台灣我們2300萬人就已經過得好日子嘛,所以我們記取這個教訓。」聲聲喚彼此合作,19日「鄭黃會」,即將在新莊飯店登場。華視新聞記者莊品達說:「實際來直擊,鄭黃會的會面地點,由於全程開放給媒體採訪,因此空間也是相當的寬闊,可以容納250人。」人員名單也已有雛形,藍營除了主席鄭麗文,還有祕書長李乾龍,團總召傅崐萁等人陪同,民眾方面由黃國昌領軍,還有祕書長周榆修,以及團主任陳智菡出馬,藍白進入實質磋商,雙方人馬先禮後兵。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小時前
32歲男天天「靠1物」充飢 血糖狂飆680!醫嘆:再晚恐中毒亡
一名32歲男性司機因三餐不定時,常喝珍珠奶茶這類含糖飲料充飢,且外食也高油、高鹽、高糖,致其空腹血糖竟高達680mg/dL(正常值上限99)、糖化血色素超過15(正常值上限5.6%),已達嚴重糖尿病!醫師呂昀珊表示,糖尿病嚴重恐致酮酸中毒、甚至死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輝達北士科又出狀況?新壽再提1條件 李四川認「無法接受」曝解約進度
輝達(NVIDIA)總部進駐台北日前取得實質進展,針對北士科T17、T18基地解約事宜,台北市議會12日通過新壽44.3億解約金,然而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8)日坦言,新壽在協議書中提及「土地未給輝達要還給新壽」這一點,令台北市政府無法接受。李四川18日上午出席市政會議,針對14日透露「與新壽解約卡關的小問題」做出說明;李四川表示,問題主要出在新壽的協議......
風傳媒 ・ 6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6 小時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一閉眼就睡著?醫揭真相示警:可能比失眠更危險 下午3點別喝咖啡了
你是否也羨慕那些一躺下就能立刻入睡的人?許多人認為「倒頭就睡」代表睡眠品質良好,但醫學研究卻指出,過快入睡可能是健康警訊,表面上看似睡得香甜,實際上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近十億人 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下容易「秒睡」 根據2019年發表於《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全球約有9.36億成年人患有輕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4.25億人患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呼吸道反覆阻塞,血氧濃度反覆下降,使患者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因此一旦有機會躺下就會「秒睡」。未經治療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至3倍,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約30%,中風風險更是一般人的4倍。長期缺氧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失智症風險。研究顯示,約70%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同時有肥胖問題,肥胖是此疾病最強的風險因素。 良好睡眠品質不在於入睡速度 而在於整夜睡眠的深度與連續性 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中的雙胞胎研究分析指出,約40%的失眠問題與遺傳因素有關。科學家已識別出數百個與睡眠相關的基因變異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實測曝光!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不可能一勞永逸
瘦瘦針減重藥物「猛健樂」雖然效果顯著,但許多人關心停藥後體重是否會快速反彈。根據一項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的大型臨床試驗,停藥一年後體重平均反彈14%,雖然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實減重如同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方法能「一勞永逸」。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 天前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80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健檢完全沒紅字!不過她自曝唯一的小毛病是「比較容易喘」。醫師表示,80歲了健檢完全沒紅字真的很令人佩服,會有點喘可能是正常衰老情形,但是也提醒,如果喘的症狀是最近才出現,或愈
健康2.0 ・ 1 天前
日本有事「流感暴衝1.5倍」! 疾管署發話行前快做一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期要赴日本旅遊的民眾,小心流感!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18)日指出,「今年日本疫情走向跟台灣類似」,也大概提早一個月左右進入流行期,且近一週快速上升,個案數多了1.5倍,若本身屬於高風險族群,最好提早二週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再出門;如果不符合公費接種條件者,也可以跟醫師討論評估是否自費接種。 國內目前流感疫情仍一路緩降...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