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比利時IMEC簽約 工研院推台歐智慧晶片技術合作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宣布與歐洲知名半導體研究機構比利時微電子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攜手建立台歐智慧醫療與晶片技術合作機制,推動雙方在高階醫療科技的技術交流與應用,拓展國際合作版圖。
工研院表示,在政府「AI躍昇計畫」與「晶創計畫」支持下,台灣館以「AI、晶片、醫療」三大主軸,展出多項法人與廠商的亮點技術,包括十八家指標企業涵蓋AI健康管理、生醫晶片、高階醫材製造與智慧醫療環境等創新技術。瑞昱半導體的低功耗藍牙晶片具備高穩定度與低耗能,小型化與高整合度設計可支援各類穿戴與醫療裝置,是智慧輔具的重要核心技術。
昇陽半導體的液態檢體生物晶片,可以將多種生物標記整合於單一晶片,一次完成多重檢測,具高靈敏度與客製化特色,提升臨床精準診斷效率。
明基透析科技展出的血液透析器與切向流過濾器,具備國際級精密膜技術與穩定濾流效能,已經在全球市場獲得廣泛應用,展現台灣高階醫材優異的研發與製造實力。多家企業齊聚展現技術亮點,彰顯台灣智慧醫療從晶片、AI到高階醫材的完整創新能量與競爭力。
工研院亦安排參訪雃博集團德國子公司,實地了解台灣廠商在歐洲的在地化營運與醫材通路策略。工研院將持續以創新研發與臨床實證雙引擎推動產業升級,協助台灣廠商強化國際鏈結,從智慧醫療創新邁向全球布局,攜手打造健康永續與高值醫材的產業新局。
其他人也在看

王鴻薇為全民防衛手冊唱和中國官媒?林楚茵狠嗆:傳聲筒再+1
國防部9月推出新版「台灣全民安全指引」,目前已經印製1,100萬份紙本,將從明日開始發放給民眾,整體過程需花費約6,447萬。對此消息,中國官媒「今日海峽」竟發文抨擊,就連國民立委王鴻薇也跟著批,「是明年要打仗?還是急著消化預算浪費公帑」?對此,民進立委林楚茵發文反嗆,「根本傳聲筒再+1」。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AI人才需求增長 人力銀行:75%企業願加薪
2025年即將進入尾聲,展望明(2026)年的薪水,因為各行各業都在推AI數位轉型,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7成5的企業願意為有AI開發技能的人才加薪,平均增幅9.5%以上。
公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美國禁令炒熱晶片需求!寒武紀創辦人身價衝上6975億 專家潑冷水:比肩輝達言之過早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美國對中國祭出晶片禁令後,反而帶動中國本土AI晶片需求暴衝,讓寒武紀創辦人陳天石身價一路狂飆,最新已來到225億美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多家手機廠商暫緩採購記憶體晶片 部分廠商庫存不足三周
隨著上游記憶體晶片價格瘋漲,多家手機廠商已經暫緩本季度記憶體晶片採購。小米、OPPO、vivo 等廠商庫存普遍低於兩個月,部分廠商 DRAM 庫存低於三周,在猶豫是否接受原廠(美光、三星、SK 海力士)接近 50% 的漲幅報價。
鉅亨網 ・ 20 小時前
聯手打造南台灣「S廊帶高峰會」 富邦證券總經理:台股2萬8不是泡沫
看好AI長線投資效應與南台灣產業實力,寬量國際(QIC)、富邦證券、亞果遊艇(7566)今(18)日宣布,首屆「S廊帶高峰會」高峰會將於11月21日在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出航。三方攜手,要把南台灣從晶圓廠與供應鏈聚落,推進為連結產業與資本的「亞洲產業創新走廊」,並打造成「台灣版 Sun Valley Forum」。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指出,「S廊帶」......
風傳媒 ・ 6 小時前

醫療晶片來了! 商機一次看
台灣智慧醫療跨域能量再登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展MEDICA!在經濟部與國科會支持下,匯聚產官學研能量,率領仁寶(2324)電腦、瑞昱(2379)半導體、艾諾細胞科技等近50家智慧醫療與醫材廠商,設立Taiwan MedTech Pavilion主題館,展現台灣智慧醫療跨域整合成果。同時,工研院宣布與歐洲知名半導體研究機構比利時微電子研究所(IMEC)簽署合作協議,攜手建立台歐智慧醫療與晶片技術合作機制,推動雙方在高階醫療科技的技術交流與應用,拓展國際合作版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全球AI供應 台灣明年扮關鍵角色
2026年即將到來,群益投顧團隊剖析全球經濟展望及台股投資趨勢表示,隨著AI晶片越來越強大,AI資本支出持續成長,權值股的影響舉足輕重,明年台股企業獲利預估成長21%,2027年獲利預估成長14%,在此樂觀情況下,台股指數明年底前高點將挑戰34000點,低點暫估26000點,可能原因是AI股提前反應完2027獲利預期,或是其他意外、突發性的利空。群益金融集團昨(18)日舉辦「2026年投資展望說明會」,由群益投顧總經理范振鴻主持,團隊分析,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積電搭配鴻海、台達電、聯發科與廣達等權值股合計占52.8%,上述大型股輪動將成為推動指數的重要力量。半導體仍是AI時代的核心產業,料皆有助於台股的表現。在投資策略方面,群益建議應採取三大方向,包括「擁 ...
台灣新生報 ・ 5 小時前中國開始大量購買美國大豆 儘管價格高昂
(中央社台北18日電)據路透社報導,儘管美國大豆期貨價格遠高於巴西大豆,中國17日至少購買了14船美國大豆,這是今年以來中方採購最大的一筆。中國貿易商說,這是一項政治舉措,中國企業這樣做,只是為了履行購買美國大豆的承諾。
中央社 ・ 5 小時前
沒錢給你 送蘇-57好不好? 戰爭打到快破產 俄與北韓軍事合作淪「以貨易貨」
[Newtalk新聞] 俄羅斯與朝鮮的戰略合作自俄烏戰爭爆發起一路升溫。根據「寰球戰略解讀」分析文章指出,截至 2025 年第二季,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所使用的炮彈已有近半數來自朝鮮,多支俄軍炮兵部隊甚至「完全依賴」平壤供應的彈藥。文章認為,這是後蘇聯時期俄國國防工業衰退、庫存消耗殆盡後的必然結果,也讓朝鮮成為俄羅斯最重要、不可或缺的軍需來源。 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 圖:翻攝自 騰訊網 虎說虎侃 文章引述情報顯示,俄羅斯是以硬通貨與技術轉讓作為交換,向朝鮮購買大批彈藥與軍備,部分報導甚至提到俄方可能已向平壤提供有限的裝備作為補償。儘管俄製 蘇-30SM、蘇-35 在烏克蘭具威脅性,但在東北亞的性能已逐漸落後於 F-35 等新一代戰機。然而,朝鮮對採購俄製戰機的興趣從未減退,2023 年 9 月更曾派員參訪俄羅斯生產 蘇-35 與 蘇-57 的共青城航空製造廠,引發外界猜測朝鮮是否將躍升為 蘇-57 的下一位買家。 俄軍蘇-57戰機。 圖 : 翻攝自張斌說 蘇-57 是俄羅斯最先進的匿蹤戰機,也是唯一在實戰中多次使用的五代戰機之一,能執行壓制防空、空空作戰與精準打擊任務。對面
新頭殼 ・ 7 小時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9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劉書宏爆被健身教練打到「骨裂發炎」!經紀人發聲曝近況
劉書宏9月初突在社群上透露「肋骨骨裂」的消息、暴瘦4公斤,當時絕口不提原因,18日有新聞傳出,他和健身教練好友蔣政8月底起爭執,雙方大打出手,但劉書宏體力不及對方、並且受了重傷。對此,劉書宏經紀人表示,「謝謝你們的關心,目前恢復都很良好,受傷的過程沒有特別要跟大家交代的細節。」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 天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油車萬元開銷、開特斯拉年省15萬起!買屋有充電樁別高興太早:問清楚是「出線」還「全套」|好宅報報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報告指出,臺灣自2020年起,純電動車(BEV)登記數突破1萬輛並開始顯著攀升,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隨著電動車牌照稅開徵與貨物稅減免確定延至2030年,預料將會有更多民眾投入電動車車主行列。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8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