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深呼吸 以行動守護藍天 打造永續共好的環境城市
花蓮縣政府以「花蓮深呼吸」為願景,致力打造乾淨、低碳、宜居的永續城市。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多年努力,花蓮的空氣品質長年居全台前段班,PM2.5 濃度為全國最低之一,AQI「良好」天數超過九成,成為東台灣最能「自在呼吸」的地方。
縣府推動多項減碳政策,包括汰換老舊柴油車、補助電動機車、加強工地揚塵管理、推廣低碳交通與節能設備,並導入智慧監測系統,讓空品管理更即時、更精準。環保局表示,乾淨空氣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縣府也透過「全民減碳行動」與「低碳交通網絡」,鼓勵民眾騎單車、搭大眾交通工具,並利用「淨零花蓮APP」記錄減碳足跡,將每次行動化為碳資產。
除了交通,花蓮也積極推廣循環經濟與綠色生活。免廢市集成為在地亮點,讓物品再利用、減少浪費;政府更推動「綠色採購政策」,鼓勵機關與企業使用環保產品,推動社會消費走向永續。
教育方面,縣府長期推動「食農教育」與「校園綠行動」,讓學生從種植、導覽到了解食物來源的過程中,培養尊重土地與珍惜環境的態度。
縣府並將永續理念延伸至社區綠化、河川整治與山林保育,讓生態系統能永續循環。每一場植樹與淨灘,都是居民守護環境的見證。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的藍天得來不易,唯有持續推動減碳政策與全民參與,才能讓乾淨空氣長留。未來將強化空污減量、低碳運輸與企業 ESG 合作,讓花蓮成為全台最會「深呼吸」的城市。(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廣告)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電話:03-823-7575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美路68號
官方網站:https://www.hlepb.gov.tw
其他人也在看

候鳥遷徙中繼站 嘉縣推親子賞鳥主題活動
南部中心/鄭榮文、劉尹淳 嘉義報導每年10月到隔年4月,是候鳥南來北往遷徙的季節,嘉義縣東石、布袋地區,因地勢平坦、潮間帶豐富,成為候鳥遷徙的中繼站,嘉義縣文化觀光局今年推出親子賞鳥主題活動,結合地方產業,讓遊客透過一連串生態體驗,在玩樂中探索大自然生態。
民視 ・ 12 小時前
鳳凰來了!馬太鞍溪堰塞湖「黃色警戒」 花3鄉鎮預防性撤離
鳳凰颱風逐步靠近台灣,預估明後兩天會為東部地區帶來明顯雨勢,花蓮光復鄉再度繃緊神經。林保署評估,要是雨勢一天達到800毫米,可能會形成新的堰塞湖,更可能會在24小時內潰決,光復鄉、萬榮鄉、鳳林鎮被入黃...
華視 ・ 23 小時前
大雨才釀北市山坡滑落!鳳凰颱風將撲台 李四川示警:11月的颱風不好惹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1/9)發文指出,鳳凰颱風來了,以他的公務經驗,11月颱都是不好惹的,請大家利用今天假日做好防颱準備。大家平安。
太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恐再現 花蓮光復鄉1420人明優先撤離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尚未解除,眼見鳳凰颱風來勢洶洶,光復鄉公所嚴陣以待,鄉長林清水說,這次警戒範圍較上次小,保全戶從6000多人減至5500人許,其中1420人需撤離收容,包含弱勢族群及洪災家戶水淹至1.5米深的民眾,明天下午優先撤離弱勢族群,其他部分待紅色警戒發布後會強制撤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海灘探險意外! 4人受困獲救.1女溺水不治
今(9)日上午有8男8女共16人組團,在沒有領隊帶領下從台南到花蓮遊玩,他們到舊台9線靠近象鼻隧道處,以繩索攀降的方式到海灘探險,沒想到其中62歲的張姓女子,疑似因漲潮被捲入海中,警消獲報立刻通知相關...
華視 ・ 23 小時前AI巨頭將崩盤? 新興市場教父預警回檔40%:逢低買進
素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美國傳奇投資者墨比爾斯(Mark Mobius)近日受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領域的熱門股票可能即將面臨大幅修正。他預測,部分AI股的估值過高,未來可能出現高達30%至40%的回調。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未解又遇鳳凰颱風 居民備妥撤離物資盼別再淹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溢流潰決重創下游光復鄉,災區好不容易才清災完成準備重建,怎料又有颱風來襲,且堰塞湖問題未解,災民雖然擔心卻無能為力,只能先備好撤離所需物品,加強清溝並在家門口堆置沙包,盼這次風災不要造成太大的災難。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若符合3前提 林保署估花蓮恐新生大型堰塞湖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9日電)受颱風鳳凰外圍環流與東北風共伴影響,花蓮可能降下豪雨。林保署推估,若24小時累積800毫米降雨量,加上馬太鞍溪堰塞湖150萬噸水量潰決及邊坡土石崩塌阻塞,可能會形成蓄水量1500萬噸的新生大型堰塞湖。
中央社 ・ 1 天前
鳳凰步步逼進! 花蓮模擬雨量800毫米 恐有新堰塞湖
生活中心/趙永博 花蓮報導鳳凰颱風接近台灣,氣象署預估東部山區,雨量將達到500毫米以上,林保署也針對花蓮馬太鞍溪,發出黃色警戒,同時評估,若雨量超過800毫米,馬太鞍溪可能因為雨量造成新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一旦發生,預估將在24小時內潰決,也讓光復鄉災民,憂心忡忡。
民視 ・ 1 天前太麻里站美學改造 金針花造型月台成拍婚紗新景點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東9日電)鐵道局依台鐵車站美學與功能提升計畫,針對南迴線9站進行改善,其中太麻里站除以能觀海、賞日出景觀廣場結合日昇大道,月台雨棚更塑造金針花造型,成遊客打卡與民眾拍婚紗新景點。
中央社 ・ 1 天前
影/颱風襲來!貨輪失去動力 空勤緊急救援6名印尼船員
高雄空勤總隊第三大隊第一隊今(9)日下午執行海上救難任務,於12時34分接獲通報,一艘坦尚尼亞籍貨輪「PoLo」在高雄西南方約53海浬處因動力喪失無法控制航向,正位於鳳凰颱風路徑上。船上6名印尼籍船員穿著救生衣準備棄船,並向台方發出求援。空勤總隊接獲指示後,NA710機組迅速完成整備出勤,成功將6人救起。目前6名船員身體狀況均無明顯不適,已由航警及外事人員接手後續處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芬普尼毒蛋流竄全台 15萬顆流向9縣市緊急下架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抽驗雞蛋農藥殘留容許量,發現有一畜牧場的雞蛋,芬普尼超標三倍,已有15萬顆毒蛋流向全台9縣市的超市、賣場,衛生局命業者立即下架回收、停止販售,但高雄鳳山一家賣場,因為沒有積極通知消費者,將被重罰6萬以上到2億元以下罰鍰。台中一家連鎖超市,架上只剩部分雞蛋品牌,不是缺蛋,也不是賣光,而是食藥署抽驗雞蛋農藥殘留,發現彰化一座畜牧場的雞蛋,檢出殘留"芬普尼",已有15萬顆毒蛋流向全台9縣市零售通路,遭令下架回收。聲源: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也就是這個場而已其他的沒有,我們現在蛋都有相關的履歷,因為這都是洗選蛋不是散蛋,那洗選蛋這邊它上面都會有溯源碼,可以從溯源碼這邊知道說,是不是有買到這一批,就是它的農藥本身有超標的這一批蛋。」經過彰化縣衛生局清查,檢出芬普尼代謝物含量不符合規定的蛋品,已經流向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等9縣市,主要有9項包裝蛋品應下架回收。其中3品項、共計242盒流入高雄鳳山大全聯。(圖/民視新聞)其中3品項、共計242盒流入高雄,不過高雄衛生局前往鳳山一家賣場稽查,發現還有31盒在架上,其他恐怕被不知情民眾買回家,賣場將被重罰新臺幣6萬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應下架回收之市售包裝蛋品共9項。(圖/民視新聞)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芬普尼作為殺蟲劑,最主要的機制是對昆蟲會有些,原本神經會過度興奮的抑制功能,把它給關閉掉,其實在人直接的作用上,會造成一些神經學的症狀,比如說頭暈、嘔吐、感到極度的噁心等等,可是要劑量非常超標才有可能發生。」大量食用芬普尼中毒,恐傷肝、腎,也有致癌風險,遭罰賣場,事後也依規定下架相關批號商品,並告知消費者,憑原交易發票,將會協助退貨。原文出處:芬普尼毒蛋流竄全台 15萬顆流向9縣市緊急下架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鳳凰」恐襲台!北市災防動起來 強風應變作為曝光芬普尼殘留超標!9款市售雞蛋緊急下架回收市售雞蛋檢出芬普尼 15萬顆流向9縣市急回收
民視影音 ・ 18 小時前
「耗4個月!」 周華健演唱會難退票 歌迷:欺負人
究竟台北市消保官是不是不足,一名S小姐幫忙海外親友購買周華健演唱會門票,因為要更換成海外友人的名字,致電售票方拓元30幾通電話,直到一個多月後,才得到回應,尋求消保官的協助後,總共耗時約4個多月才成功退票,讓S小姐大抱怨,根本是在欺負真正想看演唱會的人,對此截稿前,拓元都沒有回應。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勇敢的鳳凰決定硬幹」撞中央山脈!專家:有機會像山陀兒颱風死在台灣
第26號颱風「鳳凰」颱風升格成中度颱風,預計今(9)日將達強烈颱風,最快明日發布海警。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週三晚間至週四上半天可能從台灣西南部登陸,形容「勇敢的鳳凰,決定硬幹!」若登陸後受中央山脈破壞,恐重演去年山陀兒颱風「死在台灣陸地上」的結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5大稻埕秋穫季 異國表演熱鬧踩街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2025大稻埕秋穫季昨日迎來最高潮,迪化街化身臺日文化交流伸展臺,臺灣、日本、印度3地藝術團隊齊聚,共同呈現熱血又繽紛的文化盛宴。東京高
青年日報 ・ 18 小時前足球/王麟祥請辭足協理事長甚堅 協會應迅速進行補任事宜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理事長王麟祥已於11月8日第18次理事會中正式請辭,雖然理事會當日出席理事全數通過慰留,但王麟祥辭意甚堅。王麟祥請辭後,依據中華足協章程第38條,後續補任事宜,由副理事長互推一人...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台南飛鷹計畫+AI監控 露天燃燒陳情案大幅下降
為強化空氣品質管理、防堵露天燃燒,台南市環保局運用 AI 影像辨識系統及無人機,結合大數據分析與熱區監控,全面提升稽查效能。根據監測,已成功通報27件疑似露天燃燒或火警事件,相關公害陳情案件已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南市環保局表示,AI 系統結合高解析攝影機與演算法,針對農田、農廢堆置點、疑似燃燒熱點及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