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的衰落與艾普斯坦效應
⊙Phil Smith
英國王室就像一部永不落幕的八點檔,無窮無盡地提供戲劇性情節,而且英國人非常愛看。小報頭版幾乎天天都有他們的照片,電視談話節目也能連續好幾個鐘頭討論王室內部的各種算計。
同樣地在美國,川普總統也試圖像國王一樣治理國家。他的執政團隊每天製造出大量新聞,荒誕得連好萊塢編劇都寫不出來。全世界都在嘲笑川普那些滑稽又離奇的行徑,就像英國人看王室荒唐又失能的鬧劇一樣。
艾普斯坦的幽靈讓權貴恐慌
現實十分殘酷,五年前世人幾乎不認識死在美國牢裡的艾普斯坦這個變態和他那陰暗的秘密世界,如今縱使是負面,他成為這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行為以及所有與他相關的人,絕不是鬧著玩的。而曾被視為輕鬆八卦的王室肥皂劇,也被迫變得沉重而嚴肅。
即便早已入土,艾普斯坦已經給英國王室造成難以挽回的打擊,雖然這名戀童癖的幽魂是否會顛覆川普政府仍有待觀察,造成衝擊也不是不可能。這件事牽涉全球,其後續效應說不定也會影響你所在的台灣、以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因此值得密切留意。
這一切的背後共通點,是特權與自認的豁免權。也就是有一群人認為自己在社會的地位讓法律無法碰觸,或者相信只要有足夠的財富與人脈,就得以無視法律,因此他們做出如果是一般人早就會被立刻逮捕入獄的行為。
過去幾十年,特權階層藉由影響力或金錢來互相包庇的能力正逐漸削弱,主要原因是媒體生態改變與社群媒體的興起。這在西方尤其明顯:傳統報業大亨已無法像以前那樣輕易掌控輿論,除非投入巨資另起爐灶。
台灣的情況比較不同,和中國資金息息相關的媒體高度影響本地新聞,親中立場十分明顯。不過即便如此,反對的聲音目前仍能很快在社群媒體上出現,普通人也能免費接觸到不同的觀點,例如我的台灣妻子就熱衷於在社群發表意見。
讓我們看看這種媒體轉變如何影響英國王室。
安德魯王子就是荒誕的代名詞
新聞焦點已不是黛安娜王妃那搞怪的兒子哈利與二線女演員梅根之間的鬧劇,也不是查爾斯國王與現任王后卡蜜拉,兩人在查爾斯與黛安娜婚姻期間長達數十年的外遇。相較於伊莉莎白二世的第三個孩子、次子安德魯最近爆出的醜聞,前述那些鬧劇八卦都顯得蒼白無力。
安德魯的惡行多年來一直被奉承權勢的人遮掩,如今全都被揭開。過去那些報業大亨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替所謂的「統治階級」掩蓋劣跡。
雖然君主制的實權已大幅削弱,但建制派的權力殘餘仍延續至今,英國貴族階級依舊存在,也就是所謂的爵位體系。世襲爵位分為五級: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依重要性排定順序。這些頭銜通常由家族長子繼承。
從歷史上看,這些人多是握有大片土地的權勢者,負責替君王執行意志。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說他們是國王的幫派成員與打手。已故的伊莉莎白女王甚至曾把自己的家族稱為「公司」(The Firm),而這個詞原本是強調犯罪集團或流氓幫派的俚語。她大概是想開玩笑,但諷刺的是,這反而更貼近事實,也讓她在世時的一些作為,成為玷污她名聲的陰影。
儘管如今的爵位制度多半只是象徵性存在,但這些人仍在許多層面擁有影響力。直到1999年之前,他們還能依靠上議院席位直接影響立法,這項特權也在那時才被取消。
於是我們來到如今已成「平民」的安德魯的墮落,他這樣跌落神壇幾乎難以想像,而他曾被賜予、如今又被全部收回的頭銜,更凸顯這套古老制度的荒謬。
他不再擁有王子身分,所有頭銜都被剝奪,包括約克公爵、因弗內斯伯爵、基利利城堡男爵。他也失去了嘉德勳章與維多利亞大十字勳章的榮譽,再也不能自稱「殿下」,所有軍職頭銜也被拔除。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與艾普斯坦的關係,後者協助他滿足性癖,讓他可以隨意對待那些他視作玩物的人。
我曾在安德魯擔任英國貿易特使時遇過他,當時我派駐孟買擔任路透社南亞區總編輯,他訪問印度時我受邀參加與他及其貿易代表團的酒會。我對他的印象只有自滿、驕矜和遲鈍,和他家族裡許多年長成員如出一轍。從他身上,很容易看出那驕傲自大的來源。
他對侍者與印度官員的口氣令我深感羞愧,之後那些關於他惡劣待人的故事,也證實了我的觀察。他是個令人厭惡的人,在我看來他如今遭遇的一切都罪有應得。
至少這是遲來的正義,尤其是對維吉尼亞・朱弗而言。朱弗在此醜聞中慘遭毒手,今年稍早在西澳家中自殺,年僅41歲,她的親人形容她「一生都是性虐待與性剝削的受害者」。
英國王室仍有眾多支持者
我離開英國已25年或許難以判斷全貌,但在我看來,英國人對王室依舊愛恨交織:有些人熱愛王室,也有些人痛恨他們享有的特權。奇特的是,這種態度並不完全依照英國政治的左右光譜來分:許多工人階級、家境清寒的家庭非常支持君主制,而財富較多的建制派人群同樣支持王室。
在倫敦周邊富裕地帶的高爾夫俱樂部或股票經紀人聚集區,你會看到伊莉莎白女王或查爾斯國王的照片掛在會所,但走進英國北部工業區的工人俱樂部,景象也一樣。身為英國人,我始終無法理解王室為何能跨越如此多元的人口結構,保持如此高的人氣,更別說解釋其原因了。
儘管如此,許多過去被王室體系掩蓋的駭人行徑,如今正逐漸曝光。例如北愛爾蘭的「金科拉少年之家」,那裡曾發生嚴重的有組織兒童性虐待。事件在1980年爆發成醜聞,並有指控指出政府曾企圖掩蓋真相。
英國政治家、海軍軍官、王室近親成員蒙巴頓勳爵,被牽涉進1970年代那起兒童庇護所的性虐待事件,目前仍有調查指向這起案件可能受到高層建制派的掩護。
其他王室醜行也不少見,例如1936年退位的英王愛德華八世。他因被懷疑同情納粹德國,並在二戰期間可能涉及叛國行為,而有「叛徒國王」之稱。回顧歷史,英國曾由形形色色的王公貴族統治,有人仁慈,有人瘋癲專制,有人無能荒唐,甚至有人叛國。
如今隨著安德魯徹底蒙羞,艾普斯坦的幽靈大概已暫時結束對英國王室的糾纏。至於這股幽魂是否會重新作祟、美國方面是否會爆出新一波震盪──包括對川普政府的影響──這一切仍在大西洋彼岸戲劇性地發展中。
桑默斯首先中箭落馬
最新令人尷尬的消息是,前美國財政部長桑默斯因與艾普斯坦關係密切,宣布辭去OpenAI董事會職務,同時暫停所有公開行程與哈佛授課。他表示自己對曾與這名被定罪的性犯罪者往來「深感羞愧」。然而這也讓人不禁想問,既然這麼羞愧,為何不在相關檔案曝光之前說出真相?如果他真的「羞愧」,又為何不早點坦承?原因很簡單:他以為這些文件永遠不會被公開,並且相信川普政府會成功壓下它們。
我在路透全球經濟採訪團隊擔任記者時,桑默斯正是柯林頓政府的財長。我和他見過幾次面,但未曾訪問過他,那是美國同事負責的工作,而我身為英國人也沒那機會。在我印象中,他性格隨和、外表普通,完全不像川普或川普現今的許多追隨者那樣迷戀權力或失控咆哮。
川普在巨大壓力下同意公開這些文件,等於打開了一罐極其醜陋的「蠕蟲罐頭」,後續醜聞必定會在接下來持續爆發,毫無疑問將成為全球重大新聞焦點。
這篇在星期五發表的文章,從完稿到刊出之間可能會發生很多事,甚至可能出現重大進展。不過無論如何,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今「普通人」比過去更有能力讓掌權者負起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關注、監督那些自願站出來治理我們的人,並防止他們濫權走偏。
恃寵而驕的特權人物必須被揭露
前台北市長就是一個例子。雖然判刑之前他在法律上仍被視為無罪,但他的案件是否牽涉特權,或是他自恃擁有特權的心態,仍值得檢驗。
歷史上有一小部分人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大多數生活在全球人口以百萬計而非十億計的時代。宗教方面,自然想到佛陀、孔子、耶穌基督和穆罕默德先知。各類發明家也不容忽視,例如萊特兄弟的飛行發明和愛迪生的電燈泡,以及為核能開創道路的拉塞福。當然也要記得,拉塞福同時教會了我們如何將自己炸個粉身碎骨。成吉思汗、甘地、馬丁路德以及亞歷山大大帝都塑造了我們今天所生活的世界,希特勒也是如此。
艾普斯坦永遠不會被列入這份榜單,但他的名字肯定會留在歷史書中,作為一個即便死後仍對全球重要國家的秩序產生巨大影響的人……好吧,他對英國影響已經不大,但對美國的影響正在醞釀,尚未完全展開。
作者在路透社工作超過三十年,從歐洲總部外派亞洲後就不再離開,曾任亞洲金融總編,南太平洋總編,南亞總編,北亞總編。退休後的台灣女婿目前旅居八里左岸,對台灣民主充滿興趣,希望能夠提供旁觀者的看法。
看更多思想坦克文章
台灣如何反制中國武器化「反歧視」
川普印太行加速印太核武發展態勢
其他人也在看

【換日線時事】英國 HENRY 族年收 4 百萬,但他們不算有錢人?
打開電視,BBC 等政論節目正沸沸揚揚地討論英國政府繼今年 4 月變相增稅後,下個月可能又要加稅了,而且這次要加的是所得稅,大量受薪階級都會被影響。
換日線Crossing ・ 14 小時前
德國資深男星烏多基爾逝世 曾演刀鋒戰士、世界末日
(中央社洛杉磯23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資深男星烏多基爾(Udo Kier)今天逝世,享壽81歲。他生前曾演出數百部電影,包括「刀鋒戰士」及「世界末日」等,並在即時戰略遊戲「紅色警戒2」中飾演大反派尤里。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印尼塞梅魯火山噴發 灰柱沖天2公里 千人急撤
過去幾天全球地殼活動熱烈。包括印尼爪哇島最高峰的塞梅魯火山,周三下午大規模噴發,火山灰柱沖天兩公里,當局緊急撤離近千居民,雖然有機車騎士受火山灰影響嚴重燒傷,所幸未傳出人員死亡。此外,日本九州的櫻島火山,剛過去的周日也出現爆炸式噴發,大量火山灰導致鹿兒島機場47航班取消。至於墨西哥煙峰火山,本周也出現白熾現象,顯示火山的高活動力。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突傳巨響!基隆戶外「孤兒」滅火器爆炸險釀意外 消防每3年更新
基隆居仁里一支放置在巷弄中的滅火器於24日上午突然自爆,造成現場大量粉塵布滿整個樓梯,滅火器瓶身明顯燒焦變黑,壓力閥和底部被炸得扭曲變形。里長洪文慶表示,3年多前里內也曾發生滅火器自爆事件,這次爆炸的滅火器製造於109年。消防局解釋,滅火器放在戶外風吹雨打,掛勾和瓶身容易鏽蝕產生爆裂意外。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28點」引爆烏國怒火 澤倫斯基借力逆襲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正面臨自俄烏開戰來最嚴峻的考驗,即前線戰況吃緊、親信捲入貪瀆醜聞和國內民調持續探底。川普政府選此時提交對莫斯科有利的嚴苛停戰計畫,外界原本咸認為對他形成三重夾殺,是趁「澤」之危,孰料反而意外給了他從谷底反彈的契機。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德國資深演員過世!享壽81歲 生前參演超過200部電影
曾參演超過200部電影的德國資深演員烏多基爾(Udo Kier),傳出於美國時間星期日(23)日過世,高齡81歲的他在演員生涯中參與了許多經典作品,是德國影壇標誌性的一名演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1 分鐘前
央視網媒點名"台日交流協會"培養媚日人士 林佳龍反擊
政治中心/林靜、 廖文璞 台北報導日本挺台卻遭中國報復,總統賴清德為聲援日本,日前po出大啖日本壽司照,獲得破三千萬瀏覽,不只台日網友叫好,出身中國的網紅也打臉中國,質疑"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但中國矛頭指向"日台交流協會",央視新媒體指控,該協會專門培養媚日人士,外交部長林佳龍痛批"情緒性攻擊",不知道在講什麼。
民視 ・ 2 小時前
中國報復無效「高市早苗民調破七成」!林育卉揭「日民眾支持原因」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中國祭出一連串措施來報復日本,不過愈是報復,反而讓高市早苗民調持續升高,日本新聞網(NNN)與「讀賣新聞」在本月21日至23日所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高市內閣的支持率仍已達72%。對此,資深媒體人林育卉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透露,「日本民眾支持高市的原因」。
民視 ・ 1 小時前
賴清德稱台灣人看演唱會「有錢又有閒」 黃國昌:認知離年輕族群越發遙遠
韓國人氣女團TWICE上週末首度在高雄舉辦演唱會,台籍成員周子瑜出道至今睽違10年回到台灣表演,備受關注;可總統賴清德日前對此稱「在台灣演唱會大受歡迎,代表台灣經濟進步,許多人有錢又有閒」,引發爭議。對此,民眾主席黃國昌今(24日)表示,賴清德的認知可能已經離年輕族群越來越遠。
鏡報 ・ 20 小時前台中男子開車突昏迷 失控碰撞機車女騎士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4日電)台中市1名男子今晚開車行經北區太原六街時,突然昏迷失去意識,造成車輛失控向前碰撞路旁臨停機車,男子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急救,機車女騎士則手腳挫傷,幸無大礙。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陸客銳減意外造福日本「鋼彈模型」玩家?熱議:購物體驗變好了
最近中日關係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而陷入緊張局勢,連帶影響中國遊客赴日旅遊的意願,甚至是被強制取消航班,導致前往日本的中國觀光客人數明顯減少許多。這波抵制旅遊的風潮雖然對日本觀光業造成衝擊,但也意外改變了當地零售市場的生態,特別是在動漫周邊與模型販售的領域出現了明顯變化,買起東西來不需要再人擠人的排隊,或是怕中國黃牛掃貨。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7 小時前
平地「這三天」將現12度低溫! 輕颱「天琴」估今生成對台影響曝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根據最新歐洲模式系集模擬顯示,輕颱「天琴」將在今(25)日生成,朝越南方向前進,對台並無影響。由於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東半部將有局部短暫雨;北台轉涼,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涼。週四(27日)有另一東北季風挾東側水氣南下,迎風面降雨機率將提高;週五至下週日的清晨因輻射冷卻加成,部分平地將岀現12度左右的最低氣溫。
民視 ・ 1 小時前桌球》17歲郭冠宏再度貢獻2勝 台灣隊粉碎中國隊U19男團5連霸美夢
今年六月底,17歲小將郭冠宏從中國隊手中拿下2勝,但台灣隊在2025年亞洲青少年桌球錦標賽男子團體4強賽,仍以2:3落敗,無緣爭冠;今晚郭冠宏在世界青少年錦標賽U19歲組男團8強賽,連續擊退李和宸、溫瑞博,再度貢獻2勝,終於率領台灣隊以3:1扳倒中國隊挺進4強。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誰點的海陸大餐?服務生送錯崩潰「薪水都不夠賠...」 謝金燕一句話幫解決太霸氣
「姐姐」謝金燕雖已50歲仍又酷又辣,時常與網友分享生活,昨(23日)晚她透露近日出門用餐遇到服務生送錯餐,還是該店最貴套餐,讓服務生險些爆哭,但最後謝金燕的舉動超霸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吳淡如曝30歲後習慣搭商務艙 1關鍵原因改經濟艙:腦中有一把尺
吳淡如近日在個人臉書專頁「吳淡如每周一文」發文分享自身搭機習慣,20幾歲時期的她因為工作關係可以搭乘商務艙,在30歲之後出國搭飛機大多也都會買商務艙,她也坦言,自己向來願意把錢花在「買經驗」與「買感受」上,因此並未特別執著物質購買。但近年來,特別是疫情過後,...
CTWANT ・ 11 小時前
吳怡農開砲「這群人」:這麼會大罷免還這樣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大選提名如火如荼展開,綠營誰將挑戰台北市長蔣萬安備受關注,「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將爭取民進初選提名,他今(24)日在專訪中,針對被批評「佛系打法」一事開嗆,「...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