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首論」是為了掩蓋中國的責任與不安
湯名暉/東協經濟貿易文化發展協會研究員
2025年11月,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發表「斬首」言論,此番發言源於高市早苗公開表示「臺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引發北京強烈不滿。
在戰狼外交的語境之下,中國不僅接連發布對日本的旅遊與留學警示,涉外單位高層也以激烈言辭表示對薛劍的支持。高調的恫嚇與民族主義宣傳,進一步導致區域情勢的不穩定,同時也掩飾中國在區域安全的責任,以及軍方大清洗的不安。
一、烏克蘭戰爭外溢 更勝「臺灣有事」
受到烏克蘭戰爭的外溢效應,更進一步加劇東亞的區域軍備競賽,中國式戰狼的語境,實為掩飾東亞情勢緊張的真正原因。在日本提出「臺灣有事」之前,早已面臨中日朝日益緊密的軍事互動,「斬首論」只是為創造推諉的敘事。
韓國國防部亦指出,朝鮮潛艦開發「很可能」得到俄羅斯的技術協助,兩年內朝鮮派遣逾萬名士兵赴烏作戰以換取俄方經濟與軍事支援。朝鮮因此向俄羅斯提供軍援,以介入俄烏戰爭而獲取先進軍事技術回報,換得包括現代化火炮產線、人造衛星,以及核潛艦反應爐在內的軍事協助。
同時,中俄兩國近年頻繁舉行海空聯合軍演以提升協同行動能力,加之俄朝走近所帶來的新軍事默契,事實上已形成對日本形成戰略壓力。中俄朝透過軍備合作提升戰力,正在加劇東北亞陣營對立格局,讓日本與美國面臨更複雜的安全挑戰,日本自身的防務壓力遠在「臺灣有事」之上。
二、面對現實 日本戰略轉向
面對中俄朝帶來的安全壓力,日本開始重新思考自身的防衛戰略走向,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核動力潛艦技術的興趣轉變。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後,即著手推動具有「新一代推進力」潛艇的研發與引進政策。其軍事邏輯在於:核動力潛艦相比常規柴電潛艦具備更強的水下隱蔽性和幾乎無限的航程,可執行長時間遠洋巡弋、情報蒐集及核常兩用打擊等多樣任務。
政治方面,此舉被視為日本尋求提升嚇阻力的重大轉變,因能彌補自衛隊在長程打擊與持久作戰上的不足,對中朝形成更直接的威懾,並且逐步朝向「正常化國家」的方向前進。
事實上,不僅日本國內有此聲音,美國方面也出現呼應。2025年10月,川普先後批准韓日兩國引進美國的核動力潛艦,此舉顯示美國更重視由盟國分擔戰略責任。隨著韓國正式宣佈有意引進核潛艦並獲美方首肯,日本在高市內閣的主導下態度趨於開放,未來若韓國付諸實施,日本「很可能被迫跟進」採購核潛艦。
此一戰略現實反映的是日本必需回應中俄朝帶來的壓力,「臺灣有事」只是一部分的結構性因素。中國貿然上升到「斬首論」的戰狼語境,反而更進一步證明高市的安全化策略有其必要性。
三、中國式「戰狼」源自於自身的不安
如今中國將面對的是基於2023年「大衛營共識」的美日韓陣營,以及AUKUS來自南北的包圍,而解放軍自身的核潛艦仍有降噪瓶頸尚未突破。即使近期福建艦進入海軍序列,但是許多裝備仍有實驗性質,以及功能的過渡性,反映出中國軍方大清洗對戰略指導和軍備發展的負面影響。這時候藉由並非高級別外交官提出「斬首論」,正如同盧沙野對烏克蘭的非理性言詞,都是在掩飾中國自身境遇的不安。
展望未來,隨著日本考慮引進核潛艦技術以及中朝俄強化軍備合作,東亞地區的軍備競賽與戰略對立態勢恐將更加明顯。日本與中國圍繞核潛艦發展勢必出現新的摩擦點,東京方面追求更強嚇阻力之舉,勢將被北京視為對其核心利益的挑戰。
目前中國已經對日本可能採購核動力潛艦表達「深切關注」和反對立場,顯示彼此缺乏戰略互信。軍備競賽一旦啟動,安全兩難(security dilemma)將加劇日中互疑,區域軍事緊張恐進一步升溫。理論上,緩解對立的出路在於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及展開限武談判,例如:對敏感裝備加以透明化或設定發展上限,以避免誤判與競逐失控。然而,基於歷史記憶與現實戰略考量,短期內推動這類對話的難度極高。
中國對日本軍事崛起始終存有戒心,歷史上日本侵華經驗與核武受害者身份也讓東京在發展軍力時面臨內外輿論壓力。當前中日缺乏有效溝通管道來化解疑慮,日本的「正常化國家」道路也不可能開倒車,至少在中俄朝壓力的現實之下,若沒有可信的相互保證,出現軍備控制談判的可能性相對渺茫。
四、「臺灣有事」進一步放大戰略效應
一旦「臺灣有事」,日本擁有的核潛艦將對區域戰略平衡產生放大效應。在「臺灣有事」情境下,日本核潛艦可在戰略上發揮三重功能:封鎖、威懾與情報。憑藉長程潛航與隱蔽匿蹤能力,日方核潛艦可深入第一島鏈海域執行封鎖任務,切斷中國解放軍海軍往來太平洋的關鍵水道,遏制其對台作戰的兵力投射和後勤補給。同時,裝備巡弋飛彈的日本核潛艦潛伏於中國周邊海域,本身即構成強大的戰略威懾:解放軍將不得不顧慮隨時可能來自水下的打擊,因而投鼠忌器,不敢輕啟戰端。
在情報偵察方面,核潛艦能長時間隱蔽監視解放軍艦隊和潛艦動向,將關鍵情報即時回傳盟軍,為聯合反制行動提供先機,在無人化作戰環境下,更能作為水下載台。簡言之,日本核潛艦的加入,將大幅提高美日同盟在台海衝突中的海上優勢,對中國既有的戰略評估造成衝擊。澳、日、韓若陸續擁有核潛艦,勢必對中國日益擴張的海上力量形成壓力,迫使北京重新思考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尤其是在臺海可能發生的衝突上。
「斬首論」指涉的目標不只是「臺灣有事」,而是要掩蓋中國在東亞軍備競賽的責任,以及對於自身戰略境遇的焦慮。另一方面,日韓澳各國若取得美國核潛艦,對台灣而言形同水下的「台灣之盾」,台灣更沒有理由推卸自我防衛的責任,投入國造潛艦已不只是自身的問題,更是對盟邦在區域安全議題的正面呼應。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王丹專欄:中國對日本虛張聲勢中的幾個誤判
洪耀南專欄:壓迫人民的 不准人民咖啡館以「人民」為名
鄭任汶專欄:高市早苗為何如此強硬?
其他人也在看

釣魚台教育協會抗議高市早苗台海言論 批民進罔顧人民安全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表明,如果「台灣有事」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制中,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存立危機事態)。只不過這番言論,引發中國大陸不滿。對此,社團法人釣魚台教育協會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同時,對於賴清德罔顧日本侵華史實及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附和高市的主張,本協會也強烈抗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有事」日本不會出兵協防!台海若開戰 專家曝自衛隊核心任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協防台灣,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不過,專家直言日本將不會為台灣而戰,點出台海危機中日本自衛隊的核心任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用旅遊施壓 日媒:重振國旅即可彌補缺口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5日專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中國政府陸續反制,勸阻中國民眾赴日旅遊。「產經新聞」記者撰文表示,中國用1.7兆日圓旅遊年消費額施壓,只要日本人每年多一次國內旅行,就足以彌補缺口。
中央社 ・ 12 小時前日本如期在與那國島部署飛彈 中國外交部重彈舊調
(中央社台北24日電)日中近期因台灣議題陷入緊張之際,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昨天表示,在靠近台灣的與那國島部署飛彈的計畫如預期進行。中國外交部今天再度宣稱,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中方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中央社 ・ 1 天前
光影流動的侘寂詩篇,台北20坪中古屋,弧形語彙延伸柔潤的靜謐居所
在台北這座繁忙的城市裡,一對屋主選擇在一間20坪的中古屋中,打造屬於兩人的靜謐日常。威楓設計以侘寂風為主軸,從空間結構出發,以弧形語彙、礦物塗料與柔光層次,將不完美的時間痕跡化為生活的溫柔紋理。
設計家 ・ 17 小時前

中取消12條赴日航線!達人驚「3方難得達共識」 韓國首爾等7處預備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論」,指出「台灣有事可能會讓日本進入存亡危機」引起中國不滿,中國隨即發布旅遊警示,後以「放射線檢驗不充分」為由暫停日本水產進口;對此中國再傳出取消12條中日航線,旅遊達人見中日台3方反應,直呼難得「一片叫好」,達成共識。
鏡報 ・ 16 小時前
距台灣僅110公里!日在與那國島部署飛彈 陸外交部說話了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23日視察石垣島和與那國島陸上自衛隊,稱將在與那國島部署地對空飛彈,該於該島距台灣僅110公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語氣強硬指,「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杏壇歌手」把學生娶回家 交往3個月就送一克拉鑽戒求婚
「杏壇歌手」陳昶均宣布24日升格當爸,愛妻陸依秀(衣袖)凌晨在台安醫院順利誕下愛女「陳懿晴」,重2500多公克、母女均安。他甜喊:「現在一家三口真的幸福洋溢!」兩人從相識、相戀、閃婚到迎接新生命,只花 一年一個月,堪稱演藝圈最猛「彎道超車」。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中日鬧僵!高市早苗支持度仍居高不下 謝金河曝她獲年輕人愛戴關鍵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初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此番言論引發中國跳腳,祭出報復措施,不過高市早苗支持度仍居高不下。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日本年輕世代覺醒成為高市的底氣,此次很可能成為「日本再起」的重要轉捩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陳文甲觀點》高市早苗宣示「存立危機」新時代:日本戰略大轉向與台美日威懾鏈成形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7日在國會明確表示,只要中國對台採取封鎖、阻斷美軍介入等行動,即可能構成日本《新安保法》所規定的「存立危機事態」;而此一發言首度將「台海安全即是日本生存利益」制度化,被視為日本戰後國家安全政策最具震撼的大轉折,也立即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於是中日關係迅速陷入高度對抗,牽動整個印太安全架構出現重組。 一、日本安全戰略大轉折:台海正式被列為「存立危機事態」 當高市早苗首相堅毅地將台海正式納入日本「存立危機事態」,日本戰後安全政策跨入全新階段,這不僅是政治表態,而是把台海視為「直接威脅日本生存」的戰略認定,使得日本在法律與軍事層面都必須具備介入能力。因為依據日本《新安保法》,一旦台海被判定為「存立危機」,日本即可行使集體自衛權,並在法律上支援美軍、提供基地後勤、共享情報,甚至在海空行動上與中國解放軍直接接觸。 此轉向也將推動日本加速強化沖繩與西南群島的飛彈攔截、海空監控與無人偵察能力,促使日本安全架構與美軍台海作戰計畫更加「戰略一體化」;同時,高市首相透過明確劃定國家安全紅線,也向美國釋出日本願意共同維持印太穩定的信號,提升美日同盟的互信與日本在區
新頭殼 ・ 1 天前台灣消防科技研發「火鳳攻擊包」 再奪國際金牌獎
消防署與高雄市消防隊員陳武記共同研發「火鳳攻擊包」,今年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榮獲金牌及評審特別獎後,再奪下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牌獎,將台灣消防科研成果推向國際舞台,展現台灣消防創新研發能量。內政部消防署科技研發辦公室與高雄市消防局右昌分隊隊員陳武記共同研發「火鳳攻擊包」,參加由中華創新發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沖繩本島多地停水危機 釀道路坍塌.瓶裝水被搶光
沖繩本島北部因為供水管線破裂,24號大停水,影響多達37萬用戶,超市貨架上的瓶裝水被搶購一空,這起突發事件還造成道路坍塌,部分路段全面封閉。這處破裂的水管位在沖繩本島北部大宜味村,是負責從水庫輸送到淨
台視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師大商圈印度餐廳遭慣竊撬門 「整週營收」被洗劫一空
台北市大安區師大商圈內的一間印度料理餐廳發生竊案,一名男子在餐廳尚未營業時鬼鬼祟祟走進店內,透過落地窗確認「裡面完全沒人」後,竟拿出自備的萬用鑰匙撬開大門,直奔櫃檯的收銀機,將裡頭的現金洗劫一空後揚長而去。
鏡報 ・ 19 小時前川習通話分析:川普盼討論俄烏戰爭 習藉機談台灣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4日專電)美中領導人繼10月底在韓國舉行峰會後,今天再度通話討論多項議題。美學者分析,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是為了討論終結俄烏戰爭的進展並尋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助;習近平則可能選擇藉機對台灣議題表達立場。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