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切民生議題 聚焦食安、流感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食安問題多,議員關心相關議題,李宗霖、穎艾達利、王家貞、尤榮智、蔡筱薇關心麵包裡出現塑膠片、餐飲業者天降鼠屍且用餐民眾拉肚子、黑心豬腸和中國藥品進入市場直銷攤位等問題。衛生局表示,食安問題嚴加查緝,餐飲業者合格,拉肚子乃因諾羅病毒引起,至於藥品以老鼠會方式進入,李宗霖恐醫療統戰,要求跨局處查處。
陳碧玉、黃肇輝、林美燕關心流感等議題,認為流感和新冠造成的重症死亡人數不相上下,然新冠施打率不高,應加強宣導並做好現場控管;衛生局回應,流感平日一天注射約兩萬人,新冠只有五千人,恐因副作用大,民眾卻步,會加強宣導。
台南邁入高齡化社會,長照議題也是許多議員關注焦點,包括楊中成、沈震東、余柷青、鄭佳欣等,關心長照中心、新化衛福園區設置等,而護理師人力出缺,醫院減床,導致一床難求,且虛擬健保卡使用率低,且長者助聽器補助應增加。提供民眾更佳醫療服務。王家貞、楊中成關心新醫院設置進度,衛生局表示,台南市立BOT案,九月公開徵求,預計年底簽訂市醫興建營運移轉案,至於沙崙醫院設置進度,現正進行招標作業,預計本月決標。
許多議員也為民眾請命,希望政府補助疫苗施打,林冠維等人關心腸病毒、帶狀皰疹、RSV、輪狀病毒等,衛生局回覆,腸病毒以自費為主,RSV研議以弱勢族群優先,帶狀皰疹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具低收、中低收入戶且罹患高風險慢性病者,今年擬再編列兩百人。
其他人也在看

熱浪寒流都致命!極端氣候釀肺阻塞發病、死亡風險倍增 亞洲族群更脆弱
極端氣候影響下,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民眾的健康也深受威脅,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1.16倍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莊校奇副主任率領研究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針對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結果發......
風傳媒 ・ 1 天前

虛擬幣交易驚魂!女帶200萬遭搶 警11分鐘逮人追回贓款
南港捷運站外驚傳搶案!一名女子帶著近200萬現金準備購買虛擬幣,卻遭嫌犯搶走現金後開車逃逸。警方接獲報案後迅速展開追捕,僅花11分鐘就在東湖路口成功攔截31歲的湯姓嫌犯。湯男供稱透過臉書找到這份「工作」,在台中已成功詐騙得手5萬元,這次北上作案卻踢到鐵板。目擊者表示,警方在東湖路口喝令嫌犯下車,甚至使用伸縮棍敲打車窗,嫌犯最終舉手投降。
TVBS新聞網 ・ 1 天前超大豪雨炸台北 這2處最驚人
「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強降雨,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統計至今(21)晨7時,累積降雨量山區部分最大為士林區擎天崗達724.5毫米;平地部分最大為文山區北政國中達428毫米,未來幾天,市區雨勢將逐漸趨緩。累計接獲117件案件通報,以路樹傾倒44件為大宗。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捍衛綠能! 蔡英文:涉貪個案不能否定數據
前總統蔡英文日前轉發「想想論壇」論壇,劈頭就挑明先說結論「大動作挺綠電」,對此英系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認為,現今綠能謠言比弊案多,蔡英文是合乎事實分享,不過國民立委王鴻薇則認為,恐怕是覺得賴政府的說服力不夠。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早點休息!台北市、新北市明天正常上班上課 僅部分山區學校停課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北台灣降雨量驚人。台北市政府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最新天氣預報資料,於晚上8時宣...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媽祖在人間》神氣登場!10宮廟媽祖護駕祈福 氣場強到炸
王滿嬌、陳冠霖、吳念軒、以及睦媄、楚宣、王中平等人在民視短影集《媽祖在內間》接力飾演媽祖的凡人樣貌,王品澔、黃登楷詮釋千里眼與順風耳,眾演員20日出席開鏡祈福儀式,全台10間媽祖親臨現場,場面十分壯觀。王品澔、黃登楷為「神將化身」,飾演「千里眼」的王品澔自信說:「自己的視力非常好!」導演吳凱蕙透露,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一直陷入同樣困境?專家教你從「剖析感受」開始打破循環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面對人生的種種迷惘與難題時,許多人習慣尋求快速的解法,例如外部建議、人生導師的指點,甚至社群媒體上的心靈雞湯。然而,真正能夠帶來深層改變的關鍵,往往不是別人給出的答案,而是我們是否有勇氣與能力「看見自己真正的感受,並與之對話」。在這樣的背景下,「剖析感受」成為解開人生難題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情緒是內在世界的語言 提醒我們看見被忽略的需求 情緒與感受是我們內在世界的語言。每當我們對現況產生焦慮、困惑或無力時,這些感受其實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某些價值觀受到挑戰、某些需求被忽略,或某些壓抑的渴望正在尋求出口。若是無法看見這些信號,便無法對症下藥,也容易陷入無限循環。而剖析感受的練習,正能讓我們暫停習慣性的逃避與批判,轉而溫柔地與內心對話,聆聽這些信號背後的真正訊息。 心理學中有一個核心觀點:「未被感知的情緒,將以行為的形式表現。」也就是說,那些沒有被理解與處理的情緒,最終會轉化為焦躁、拖延、衝動購物、倦怠感,甚至人際關係的失衡。相對地,當我們開始練習辨識並書寫自己的感受時,不只是在疏通情緒,更是在重建與自己對話的能力,而這份能力將直接影響一個人的選擇、行動與決策品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1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3 小時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1 天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1 天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1 天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3 小時前
他吃蛋黃酥後急性胰臟炎!醫曝「1原因」害的 尤其這3種人最危險
一名50多歲男性,可能因食用過多中秋節禮盒的蛋黃酥,導致其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至800 mg/dL,伴隨劇烈腹痛及嘔吐,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須立即住院治療。 三酸甘油脂升高恐致命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顏廷旭指出,三酸甘油脂的升高通常與飲食不當、肥胖及糖尿病等因素相關,危險性不容忽視。一旦濃度超過500 mg/dL時,罹患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便大幅增加,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和嘔吐,嚴重者需立即住院治療;若未及時處理,急性胰臟炎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進而增加死亡風險。此外,長期未受控制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還可能引發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常見3種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常見藥物包括:纖維酸類藥物、菸鹼酸及Omega-3脂肪酸補充劑。顏廷旭醫師說明,常用的纖維酸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但偶爾會產生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及影響肝功能;菸鹼酸能降低血脂,卻可能伴隨皮膚潮紅、胃部不適及血糖波動。若無法耐受上述健保藥物,則建議考慮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也就是常見的魚油產品。顏廷旭醫師補充,臨床研究顯示,高濃度Omega-3脂肪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