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書摘》國防產業地緣政治學
〔記者吳哲宇/綜合報導〕市場對於國防產業的關注度提高,始於波斯灣戰爭,大眾一次認識到軍工複合體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開始關注美國國防產業巨頭。而俄烏戰爭的爆發,則使市場開始認識除美國之外的各國國防產業,尤其是德國萊茵金屬,股價自戰爭爆發至今已暴漲16倍。戰爭的爆發,更使大眾認識到,即便是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國防產業地緣政治學》就除了能讓讀者了解國防產業,也能知曉地緣政治,不關注軍工股也能受惠。
(以下為野人出版《國防產業地緣政治學》書中內容,本報獲授權節錄轉載。)
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各國防衛產業及其供應鏈意想不到的脆弱性被突顯出來。
烏克蘭面臨武器短缺,負責統籌外國武器援助事務的國會軍備管制特別委員會主席列克桑德拉‧烏斯季諾娃(Oleksandra Ustinov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為了保護士兵與平民,並且打贏這場戰爭,就算要從魔鬼手上購買武器也在所不惜。」至於同樣面臨彈藥短缺的俄羅斯,則是從北韓進口上百萬發的砲彈。
這種狀況不僅限於交戰雙方,支持烏克蘭的歐洲與美國也都面臨武器庫存不足,正緊急擴充生產設備。美國為了彌補武器缺口,甚至要求日本及韓國提供飛彈與彈藥。
此外,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也持續增加武器採購量,包括引進韓國製造的自走砲等,以防範鄰國俄羅斯與日俱增的威脅。雖然就軍事角度而言,這是一場發生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的地區衝突,但從支撐這場衝突的防衛產業觀點來看,它已成為涉及盟國及友好國家的全球性地緣政治問題。
然而,防衛產業在每個國家其實都各有特殊的脈絡與內情。即使統稱「歐美」,歐洲與美國的裝備研發環境卻存在顯著差異;就算同是「歐洲」,身為海洋國家的英國與身為大陸國家的德、法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同時也呈現差異,更遑論德國與法國打從中世紀以來就存在競爭關係。
更有甚者,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員曾表示:「跟日本溝通還比跟英國(同為英語國家)溝通更為順暢」。如果不能完全說服「約翰牛精神」深厚的英國,他們即使面對同盟國也絕不退讓。就這一點而言,日本人抱持「與其在議論時起衝突,還不如先順著對手」的心態,確實更能夠達成「相互溝通」。然而,這種溝通方式也值得商榷。
國防支出的多寡,並不能直接反映國民負擔的輕重。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更有餘裕承擔較高的國防支出,而國家人口愈多,即使每人平均負擔不高,加總起來的國防支出金額仍然很龐大。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與巴西。雖然這兩個國家的人均國防支出僅分別為59美元與106美元,但由於人口眾多,因此國防支出總額仍列入全球前幾名。至於中國,雖然人均國防支出僅約日本的一半,但由於人口數量是日本的11倍,總額也達到將近日本的6倍。
另一個衡量國防支出負擔指標,則是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
GDP代表國內經濟活動生產生的附加價值。人們透過消費這些價值,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然而,其中一部分未被消費,而是留作投資,用於生產將來的附加價值。
如果將這些附加價值挪作國防之用,就代表必須犧牲部分的消費,或放棄未來的附加價值,因此形成「負擔」。雖然這種負擔愈小愈好,但有時國際情勢卻逼迫人們必須增加負擔。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如沙烏地阿拉伯(7.09%)與阿爾及利亞(8.17%)的占比特別高。這是因為它們的財政收入高度依賴能源資源,石油與天然氣收入占阿爾及利亞的GDP將近五成,沙烏地阿拉伯則占將近六成。
歲入主要來自稅金的國家,通常講求「從國民徵集的稅收,應該還之於國民,用於整備社會保障與基礎建設」。然而,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的財政來源大多是「從地底噴出來的」,因此不太需要「還之於民」。基於這種特徵,產油國便有充分的餘力增加國防支出。
在2022年之前,波蘭的國防支出僅占GDP的2%左右,但2023年卻躍升至4%,這是因為俄羅斯於前一年進攻烏克蘭,導致波蘭也對俄國加強戒備……
營業額:675・7億美元(防衛相關608・1億美元:90%)從業員數:12萬人事業領域:防衛、航太、資訊安全
洛克希德馬汀是全球最大的防衛相關企業,對戰史有研究的人,一聽到「洛克希德」這個名號,大概都會聯想到活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雙尾桁戰鬥機P-38閃電式。P-38的最大航程很長,曾用於1943年4月擊落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座機的作戰行動。此外,《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也曾擔任P-38偵察機型的駕駛,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加入自由法軍擔任飛行員,並於1944年7月於馬賽海域墜機殞命。
在客機領域,洛克希德推出的大型客機L-1011三星式,曾經翱翔日本天空,令人相當懷念。不過,這架飛機也牽扯出撼動日本政金界的賄賂醜聞「洛克希德事件」。此外,三星式使用的英國勞斯萊斯(Rolls-Royce)發動機研發不順,導致勞斯萊斯差點破產,還一度被英國政府接管。
一如其名,這些機型都是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與馬汀・馬瑞塔公司(Martin Marietta)於1995年合併為洛克希德馬汀公司之前的產品。洛克希德公司是由洛克希德兄弟於1926年成立的飛機製造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靠著研製P-38等軍用機與授權生產波音B-17轟炸機,逐步擴大事業規模。
戰後,洛克希德公司仍以研製軍用飛機為主,其中包括日本採用的F-104J戰鬥機、P-3C巡邏機、C-130H/R運輸機。除此之外,世界首款匿蹤戰鬥機F-117也是洛克希德的產品。一九九三年,洛克希德收購了同為軍工大廠的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軍用機部門,F-16戰鬥機的生產線因此轉移至洛克希德公司。
〔主要軍事裝備〕
・F-35戰鬥機:最大速度1.6馬赫、作戰半徑1100公里
由洛克希德馬汀主導、國際共同開發的多用途戰鬥機,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分為傳統起降型、垂直/短場起降型、艦載機型三種,於2006年首飛。
雖然日本當初並未加入共同研發,但在2011年決定採用此型機取代F-4EJ。預定採購架數為147架,數量僅次於美國(其中1架因事故損失),數量超越參與共同研發的英國(138架)與義大利(115架)。由於F-35獲得許多國家採用,因此在全球各地設有數個國際維修據點,日本三菱重工的小牧南工廠是其中之一……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國,在全球市占率高達42%。第二名則是法國,但市占率僅有11%,差距相當懸殊。在美國鶴立雞群的狀況下,再加上第三名的俄羅斯,這三個國家可說是壟斷了全球武器出口三分之二的市場。
至於出口品項方面,這三個國家外銷最多的產品都是航空器(包含直升機)。美國與法國的航空器各自占總出口額過半,俄羅斯也超過四成。至於次高的品項,美國與俄羅斯是飛彈,法國則是艦艇,這些領域都必須具備高度技術與工業基礎。
其實,航空器出口量原本就占全球武器貿易市場將近一半。由於就算將民用領域算進去,擁有航空器產業的國家也不算多,因此若想採購軍用機,大多都必須仰賴進口。有鑑於此,能夠出口軍用機的國家,勢必會在武器出口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義大利、英國皆是如此。
美、法、俄三國的主要外銷客戶,包括先進國家、產油國,以及快速成長的中國與印度,也就是所謂的「有錢國家」。其中,印度與埃及更是俄羅斯與法國的重要武器買家……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拉法葉級「功臣」身退 法接收首艘「中型巡防艦」預計明年服役
台灣義氣相挺!砸1.4億吃爆友邦白蝦 前三季掃貨超過2024全年
無懼中國點名懸賞 資通電軍毛建秋中將公開亮相宣導全民國防
芬園養豬場驚現死豬!彰化動防所證實:該場化製車曾到梧棲案場
其他人也在看

看見強韌生命力 高雄身障者藝術創作聯展
高雄市四維行政中心正在展出身障者藝術創作聯展,其中泡泡龍女孩劉佩菁,從藝術創作中,學習與疾病共處,突破困境走出低潮,而她最大的希望和目標,是透過創作,經由官方正在力推的藝術授權的版稅收入,可以自力...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
是不是軍事迷都能受惠 《國防產業地緣政治學》一次讀懂產業和政治
俄烏戰爭以來,許多國家紛紛增加武器進口與產能,同時帶動全球供應鍊與相關產業的發展。全球各國紛紛提高國防預算,台灣的國防預算更是連年創新高,GDP占比超越全球平均。如今,國防產業已成為牽動經濟局勢的重要關鍵,甚至影響國與國的外交關係。國際衝突不只牽涉交戰雙方及周邊國家,更對在背後支撐這些國家的國防產業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綠委緊咬「大陸集運」成豬瘟最大漏洞 媒體人這樣反駁
台中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引起全台民眾恐慌。對此,綠委林楚茵昨(24)日則稱「中國集運」是最大漏洞來源。陸委會亦強調,台灣防疫經驗無須向大陸取經。對此,資深媒體人董智森則引用專家分析指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更接近越南流行株,認為就是從越南境外移入,輾轉再到台中。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美學者:川習會預計談台灣 盼川普促中停止對台脅迫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4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預計下週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美學者指出,預期習近平會提到台灣議題,並希望川普能敦促北京停止對台脅迫行動;另外,美中經濟關係惡化不利營造具建設性的會晤氛圍,雙方可能僅達成小規模協議。
中央社 ・ 12 小時前請改道!國1新建造橋交流道 禮蘭路車行箱涵10/27至12/16封閉
國道一號造橋交流道新建工程已於8月由行政院長卓榮泰主持開工動土典禮,配合工程作業需求,造橋鄉禮蘭路穿越國道之車行箱涵將於10月27日起至12月16日封閉,請用路人改道苗14線通行。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第二新建工程分局表示,為辦理國道一號增設造橋交流道工程(第I109R標)需要,並確保交通安全,訂於10月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1歲7個月童體重僅5.5公斤! 南投縣府延長安置救命
可憐的孩子!由父親扶養的幼兒,1歲7個月大體重5.5公斤,是5個月大嬰兒的低標體重,生長發展嚴重落後,南投縣府社工發現緊急安置1年多,小男童的父親躲債搬家,經濟有問題,連強制親職會面都暫停,南投法院打電話給該父親還打不通,法官准予縣府延長安置,讓男童有穩定的照顧。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紀念古寧頭戰役76週年 賴清德曝:將提「不對稱作戰特別預算」
今(10/25)天是古寧頭戰役勝利76週年,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表示金門的故事其實就是整個台灣的縮影——無論面對多大的威脅與挑戰,國軍及全國人民保衛台澎金馬的信念也不曾動搖。他也透露,為了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的、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等任務,政府將規劃提出一定金額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條例》。
太報 ・ 11 小時前
賴清德發文紀念金門古寧頭戰役 將規劃「不對稱作戰特別預算」
今(25)日是古寧頭戰役勝利76週年,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指出在未來國防預算的提升,除了持續改善官士兵的待遇外,加速打造臺灣之盾,建構嚴密防空系統,也表示將規劃提出一定金額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
台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撞癱過馬路行人 酒駕男賠600萬換緩刑
鄒姓男子酒後駕車行經路口時撞上穿越馬路的李姓行人,導致李男傷重成癱呈現植物人狀態,鄒男事後同意賠償600萬元與李男家屬達成和解,屏東地院依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致人重傷罪,判處鄒男1年半徒刑,但予以緩刑機會,可上訴。鄒男去年12月間深夜駕車行經內埔鄉廣濟路與東陽街交岔路口時,撞上過馬路的李男,導致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台東縣政府將增設公職律師 議員盼釐清業務範圍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5日電)台東縣政府將設公職律師,主要處理縣府面臨的法律訴訟,部分中國國民籍與民主進步籍台東縣議員雖不反對,但希望業務範圍要更明確。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不談光復節!賴清德紀念古寧頭戰役勝利
[NOWnews今日新聞]今(25)日為光復節國定假日,不過,總統賴清德今(25)日表示,這個周末,「我們紀念古寧頭戰役勝利、並緬懷那些為主權、為全體國人犧牲奉獻的英烈們」;賴強調,金門的故事,就是整...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北市「雙國門」恐成豬瘟破口!蔣萬安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梧棲區一處牧場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今宣布全國禁止用廚餘養豬。台北市議員林珍羽今(23)日指出,台北有「陸空雙國門」,台北市是否有相關防疫及加強聯繫機制?台北市長蔣萬安偕...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長榮馬拉松前夕爆抗議!空服員遞白玫瑰控「病假扣考績」嗆別再PUA員工
長榮航空馬拉松將於明(26)日上午登場,但活動前夕再掀勞資風暴。日前一名長榮空服員因抱病值勤、延誤就醫不幸離世,引起外界強烈不滿。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批評,長榮航空昨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避談職場PUA與高壓文化,要求董事長林寶水、總經理孫嘉明正視問題,並將於明天開跑前遞交白玫瑰和陳情書,象徵空服員的心聲與哀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2025桃園客家音樂節今登場 江美琪等藝人下午1點半開唱
「2025桃園客家音樂節」今天(25日)上午11點將在八德區桃園北區客家會館登場,其中舞台演出部分,邀來江美琪、羅文裕、Ozone、林展逸&J Hall、劉劭希&搖滾童謠、李訓權&Beatbox客工作坊、賴仁政&湯運煥、神棍樂團等多位藝人演出,將於下午1點半熱鬧展開。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中國設台灣光復紀念日 朱立倫稱對岸有對岸立場:台灣是中華民國光復屬中華民國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中國昨(24)日宣布,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國民主席朱立倫今天受訪時說,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不應...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台南市長選情變了?綠營內參民調「陳亭妃、林俊憲差距驚人」曝
2026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立委陳亭妃與林俊憲兩人競爭越發白熱化,據綠營最新內參民調顯示,無論陳亭妃和林俊憲的支持度都領先藍委謝龍介,其中林俊憲領先15.2個百分點,陳亭妃大幅領先29.6個百分點。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賴總統點將》協助花蓮救災有功 梁庭蔚晉任少將 調升航特部主任
總統府下週將舉行今年11月的國軍將官晉任典禮,賴總統本週已先行召見新科將官,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在此次花蓮救災任務上表現傑出,獲得賴總統的高度肯定,現任陸軍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上校,救災期間全程無休丶協助中央及花防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執行救災任務,表現獲得各方肯定,月底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並晉任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鄭麗文4大副主席出爐!他酸:老人化、化 轟這兩人「聯絡人」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當選後鄭麗文動作頻頻,目前已經公布4位副主席,分別是前國民秘書長李乾龍、前黃復興部主委季麟連、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國民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政治評論員張益贍就評論是「老人化、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