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動作」都會害子宮脫垂!用力排便也中招 醫:很多女性根本不知道
子宮脫垂是許多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尤其在生產過、長期負重或進入更年期後更容易發生。透過正確的預防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子宮脫垂的風險。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張瑜芹主治醫師說明,預防子宮脫垂需要注意的5個重要方法!
1、正確執行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肉是支撐子宮、膀胱和直腸的重要結構,透過規律的凱格爾運動可以有效強化這些肌肉群。
2、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腹部壓力
過重或肥胖會對骨盆底肌肉造成長期的壓力負擔,增加子宮脫垂的風險。體重過重時,腹部的重量會持續向下壓迫骨盆腔內的器官和支撐結構,使肌肉和韌帶逐漸鬆弛。
3、改善便秘預防長期用力排便
長期便秘導致的用力排便會反覆對骨盆底肌肉造成向下的壓力,是造成子宮脫垂的重要危險因子。要預防便秘應該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每天至少攝取25-30克纖維,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4、避免提重物與長時間站立
工作或生活中無法避免需要提重物,要學習正確的搬運姿勢:彎曲膝蓋蹲下、保持背部挺直、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來提舉物品。盡量避免一次搬運過重的物品,可以分多次搬運或使用輔助工具。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建議穿著舒適的鞋子,適時休息並抬高雙腳,減輕骨盆腔的壓力。
5、產後做好充分休養與復健
懷孕和生產是造成子宮脫垂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尤其是多次生產、產程過長、胎兒過大或使用產鉗助產的情況。產後要給予骨盆底肌肉充分的恢復時間,遵循醫護人員的指導進行產後復健運動。坐月子期間避免過早提重物或做劇烈運動,至少等6-8週讓身體充分復原。如果是剖腹產,更要注意傷口癒合和腹部肌肉的恢復。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不能做這5件事」!醫警告:恐白做檢查 泡澡、性行為都不OK
·怎麼會長子宮肌瘤?醫揭「4大元兇」 塑膠袋也可能害你中鏢
其他人也在看

研究:兒少高血壓20年翻倍!不健康飲食與肥胖成主因 家長留意3點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別以為高血壓不會找上兒童與青少年!《衛報》報導,一項跨國研究指出,由於不健康飲食、運動量不足與肥胖率飆升等多重因素,全球兒少年高血壓盛行率在過去20年間幾乎翻倍。專家警告,尚未成年就罹患高血壓的孩子,未來恐終生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嚴重健康威脅。 跨國研究解析兒少高血壓盛行率 留意「高血壓前期」風險! 上述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分析了來自21國、96項研究、超過40萬名19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的數據。研究發現,2000年至2020年間,兒少高血壓盛行率從3.2%上升至6.2%,而肥胖是兒少高血壓顯著的相關因子,近19%的肥胖兒童與青少年出現高血壓,相較之下,體重在健康範圍的兒少罹病率不到3%。 研究也顯示,另有8.2%的兒童與青少年處於「高血壓前期」,也就是血壓高於正常,但尚未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在青少年較為普遍,約有11.8%,年幼兒童則約為7%。高血壓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在14歲族群達到高峰後開始下降,尤其常見於男孩,且患有高血壓前期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發展成高血壓,因此這段時期的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兒童肥胖致多重疾病
健康醫療網 ・ 39 分鐘前
術前偷吃一口也不行?醫示警「禁食原因」:可能救不回來 連一口水都有危險
手術前醫師總是千交代萬交代要禁食,若是輕忽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尤其是老人家與小朋友不耐飢餓,容易違反規定。對此,秀傳醫療體系中區總院長黃士維醫師分享術前禁食的5大重要觀念,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手術安全知識! 1、預防麻醉嘔吐不是小事 這可能是術前禁食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核心概念!術前禁食的作用是「預防」麻醉併發症,不是醫師「故意刁難」患者。很多人一開始只覺得禁食幾小時沒什麼大不了,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全身麻醉會抑制正常的吞嚥反射和咳嗽反射,這種保護機制失效通常持續到完全清醒,不像清醒狀態那樣能自主控制嘔吐。患者可能會發現手術前幾小時不吃不喝確實很難受,但這是「預防致命併發症」而不是「無謂的折磨」! 2、誤吸風險差異很大 為什麼不同手術禁食時間不同?因為麻醉深度和手術時間完全不同!我觀察到很多患者一開始以為所有手術都一樣,但實際上全身麻醉的誤吸風險遠高於局部麻醉,危險程度當然差很多。 ・全身麻醉手術:需要禁食8-12小時,因為完全失去意識和反射能力 ・半身麻醉手術:禁食6-8小時,雖然意識清楚但下半身無感覺 ・局部麻醉手術:禁食4-6小時,主要預防緊急轉全麻的風險 3、胃排空時間有科學根據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進補別亂吃!大學生吃羊肉爐突「中風」 醫揭「1元凶」釀禍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人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食物進補,不過北榮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醫師張清貿提醒,食補並非人人適合,若本身有免疫疾病,恐越補越糟。他的門診曾出現一名大學生因吃羊肉爐而中風,檢查才知是紅斑性狼瘡釀禍,由於羊肉爐屬熱補食物,容易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血管,若有血栓恐導致中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人工關節可能越換越糟?醫:掌握術前2關鍵 降低翻修機率
77歲林先生,去年因退化性關節炎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但術後卻出現膝蓋歪斜、反覆積水、行走困難等症狀,生活大受影響。後來他轉至台中慈濟醫院,接受關節中心骨科趙子鎔醫師診治,經電腦斷層精密評估,發現原手術關節角度偏差,導致軸線錯位。醫療團隊為他進行「人工關節翻修再置換」手術,重新校正角度與受力方向。術後第二天林先生就能下床走路,一個月後已能獨立回診,突顯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患者,術前精準評估與手術規劃,才是避免治療失敗的關鍵。換人工膝關節非萬能 近1成患者術後仍不滿意趙子鎔醫師指出,對罹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人工膝關節置換並非一勞永逸,國內外統計發現,約有一至兩成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其中還有約1%至5%的病人,因角度偏差、骨質問題或受力不均,面臨得再次翻修手術的困境。像林先生這個案例,就正好是因人工關節未與身體重心軸垂直,才會造成術後步態歪斜、反覆發炎。術前評估+精準導航 人工關節手術成功關鍵趙子鎔醫師強調,人工關節置換並非越快開刀越好, 為了避免「換關節比沒換更糟糕」的窘境發生,術前評估與精準規劃才是治療成功關鍵。他表示,現代關節手術已能利用電腦導航輔助,可在術前模擬骨骼角度與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外籍美語老師來台定居喊失望!吐4大不適應原因掀討論 網友直呼「滿中肯」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林子云/綜合報導一名在台灣補習班任教的外籍美語老師近日在國外論壇發文,表示自己原本因為度假愛上台灣,決定留下生活,沒想到定居後...
FTNN新聞網 ・ 36 分鐘前
台灣青年參與聯合國周邊會議 期許為台發聲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22日專電)3位台灣青年赴美國實習,參與聯合國周邊會議、氣候論壇。在成果發表會上,圓夢青年期許自己累積國際經驗,為台灣發聲。
中央社 ・ 1 小時前
彰化秀水鄉長之爭 藍綠人選浮現
無籍秀水鄉長林英嘉在民國107年以政壇新人挑戰民進時任鄉長梁禎祥及國民鄉代會主席陳文欣,在兩強夾殺下突圍當選,此屆順利連任,如今任期將屆,目前地方上已有民進葉國雄、國民鄭倫杰表態參選,據了解,林英嘉將轉戰縣議員。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親愛的X》金裕貞美出新高度!圓肉臉變成上鏡小臉,減肥+保養重點全公開
《親愛的X》金裕貞一路從童星蛻變為韓劇女神,細看她這幾年的變化,最令人驚艷的莫過於「臉變小、身材線條更俐落緊實」,整個人氣質美貌大升級!而她並不是靠極端節食,而是靠著規律運動+聰明飲食+細緻保養,讓身體慢慢緊實、臉型變窄,這次一起看看她的「不臉凹瘦身法」重點!
BEAUTY美人圈 ・ 1 小時前
也曾被戰狼惡搞 澳大利亞提醒日本注意中國伎倆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要求航空公司退票、下架日本影片、不讓日本水產進口,試圖藉此對高市早苗施壓。曾因主張追究Covid-19,遭到中國報復的澳大利亞,稍早也提醒東京當局留意北京的招數。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報導指出,中國針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祭出的劇本,在澳大利亞看來再熟悉不過。 報導指出,北京將貿易武器化,轉而採取「戰狼」策略,曾在2020年對澳大利亞出口實施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制裁,之後在現任的阿爾巴尼斯政府領導下,兩國關係(在中國面對川普高關稅壓力下)才重回正軌。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周威廉(William Chou)指出,「中國正在從政與外交製造衝突,試圖兩面夾擊高市早苗。」他認為中國想要「轉移人們對她對川普外交的成功,以及她在國內高人氣的注意力。中國此舉是一次非常笨拙的嘗試,但畢竟總是有所嘗試。」 報導指出,中國官媒新華社和《環球時報》本週都張貼梗圖醜化高市早苗,中國網民也攻訐高市,駡她是「巫婆」、「麻煩製造者」。昔日澳大利亞莫理斯內閣要求追究疫情擴散責任時,北京方面也曾推出了一系列懲罰性貿易
新頭殼 ・ 23 小時前
35歲《超級名模》韓星淋巴癌病逝!醫揭這1型急又猛 數月就奪命
韓國時尚圈驚傳噩耗,曾參加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的模特兒金性燦,因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病逝,享年35歲。2年多前他確診後持續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11/6離世。醫師提醒,淋巴癌類型繁多,其中1
健康2.0 ・ 3 天前
美少女郵輪遭殺害「屍體藏床底」!警鎖定16歲繼弟涉勒殺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18歲啦啦隊少女凱普納原本和家人一同參加嘉年華地平線號(Carnival Horizon)享受為期6天的郵輪假期,卻在旅途中離奇身亡,遺體更被藏在床底,震驚全船乘客。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她是被人以鎖喉方式活活勒死,而警方目前鎖定的主要嫌犯,竟是同行旅遊的16歲繼弟。調查單位指出,少年對死者長期展現近乎「執念式」的迷戀,甚至曾在她睡覺時趴到她身上,舉止令人不寒而慄。
民視 ・ 19 小時前
2028一定藍白合?他曝柯文哲充滿變數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高峰會,雙方對於藍白合有不少共識,不過前主席柯文哲未來要扮演怎樣的角色,也備受關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藍白在2026年地方選舉...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全台灣人要警惕!學者揭中國獨裁可怕手段:我們都是沈伯洋
中國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立案調查,還發出全球紅色通緝令,但沈不畏懼,持續至多國參與活動,並與多國政要會談。成大教授李忠憲今(23)日揭開中國跨境數位獨裁的可怕之處,籲全台灣人都要有所警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3 分鐘前
中日關係緊張!日店家稱「業績未下滑」 觀光業嘆:恐損失4千萬日圓
根據日媒《テレ朝NEWS》報導,中國外交部11月14日呼籲民眾「近期暫勿前往日本」,但富士山五合目22日上午10時許仍能看見大量中國旅客。一名中國遊客受訪表示,「一點也不擔心!我去過日本很多次,我知道那裡的治安很好,食物也很美味,玩得很開心。」另一名遊客則直言,「旅...
CTWANT ・ 1 小時前
北歐與波羅的海8國聯合挺烏克蘭 承諾繼續提供武器抗俄
亟欲擺平俄烏戰爭的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提出一份和平協議,然而內容幾乎順應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心意,抗俄3年多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情何以堪,趕緊再找歐洲盟友協調。北歐與波羅的海8國領袖22日聯合聲明,他們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提、提供武器,阻止俄羅斯進一步入侵。
太報 ・ 2 小時前
台南街頭驚險一幕! 女癱軟垮路上 友人車陣中冒險「拖行」
台南市昨(22日)發生一起大白天「撿屍」事件,有位不明原因全身癱軟的女子,直接倒在車潮洶湧的馬路中間險象環生,男性友人用盡辦法都無法將她扶起,最後只好將她整個人拖到路邊。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火鍋變刷刷鍋?桃園女高中生用餐完「乾燒鍋子至焦黑」 遭店家留下刷洗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火鍋業者最怕的就是鍋子乾燒成焦黑,後續清潔又是一筆鉅額開銷。日前有2名女高中生前往火鍋店用餐,未料吃完後竟留下焦黑鍋...
FTNN新聞網 ・ 45 分鐘前
哈佛大學推薦5種運動!走路也入榜 改善頻尿、降膽固醇快試試
運動有益健康,尤其年紀漸大更需要運動調節身心。哈佛大學醫學院推薦5項適合一般人的健康運動,不但可瘦身減重、強健骨骼、改善平衡,還能延緩記憶力衰退,年長也適合。 哈佛大學醫學院列出有益健康的5項運
健康2.0 ・ 2 小時前